苏教版数学第二册教案.doc
《苏教版数学第二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数学第二册教案.doc(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案第一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初步掌握、理解其计算方法。2、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注意从具体到抽象,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教学难点:理解用加法算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1、看卡片口算。9+2 9+5 9+3 9+4 9+9 9+8 9+6 9+7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的数。9+()119+()17 9+()149+()159+()169+()13 9+()189+()12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演示,故事导入。画面:
2、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里去买桃。声音:星期天早上,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去买桃,(小白兔对猴妈妈说)“阿姨,我要买9个桃。”(猴妈妈拿出13个桃,对小白兔说)“小白兔,欢迎你到我这儿来买水果,不过我想出个问题考考你,看看你数学学得怎么样?”启发:小朋友们,请你猜猜猴妈妈会向小白兔提出什么问题呢?2、筛选出有效信息。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本节课要着重解决的问题:13个桃,卖出9个,还剩多少个?指名回答:你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用哪种运算方法好呢?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3-9=。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摆一摆、算一算。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13-9。(提示学生可以借助学具盒中的小棒
3、、圆片等进行计算。对独立解决问题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2、说一说、听一听。提出要求:和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计算方法,并认真听听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想的。教师请每个小组推荐1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小组的方法。3、评一评、比一比。引导:小朋友,听了各小组的汇报后,你来评一评哪个小组提出的方法好,为什么觉得它好?把别人的方法和你自己的方法比一比,你觉得怎么样?4、活动小结。同学们积极思考、团结协作,想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5、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题)计算12-9和16-9(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借助实物操作进行计算)四、 练习应用,巩固提高。1、17-9
4、() 12-9() 15-9()想:9加()得17 想:9加()得12 想:9加()得152、9+()12 9+()11 9+()14 12-9() 11-9() 14-9()3、5+9() 7+9() 4+9() 14-9() 16-9() 13-9()4、“想想做做”第2题。先说说题意,再说说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5、“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在计算、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想加算减”的快捷,较快地算出得数,但不必强求统一算法。6、“想想做做”第4题。(小蚂蚁送信)课前准备1号、2号、号号、10号信箱。要求:请几位小朋友来扮演小蚂蚁,戴上头饰,把这些信(卡片上写着算式)送到信箱里去,其他小
5、朋友注意看看他们有没有把信送错地方。12-9 10-9 14-9 18-9 11-9 19-9 16-9 13-9 17-9 15-9在“小小邮递员”的音乐声中,“小蚂蚁”把信送往相应的信箱。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评选“优秀邮递员”。7、“想想做做”第5题。先让学生算一算,再比一比、议一议,让学生初步体会其中的简单规律。8、游戏。先摆出1118等数字卡片,表示几位小朋友分别拥有的图书本数,一同学手拿一张“-9”的卡片,任意在某个数下面停一下,表示借9本书,同桌列式口答,如:当“-9”的卡片停在卡片“15”下面时,同桌应马上答“15减9得6”。五、全课小结。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
6、什么新知识?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请大家帮忙解决。要求: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编一个数学故事,并试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六、布置作业。10-912-914-9 16-9 18-911-913-915-9 17-9 19-9教学后记:十几减8、7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并掌握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7。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应用意识。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7。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7、教学过程:一、复习。(出示口算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计算。13-9 8+8 18-9 14-9 12-9 17-9 15-9 8+3选两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导入:小朋友,我们学校的特色是国防教育,学校为我们准备了很多的军号,今天就让我们和天使姐姐一起去看看吧。2、课件出示例题情景图。(1)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这幅图,提问:谁能说说你知道了什么?(15把军号)(2)看看茄子老师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数学问题呢?3、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从15把小号中拿走8把,还剩多少把?应该怎样列算式来表示呢?学生口头回答问题,师相机板书算式:15-8三、自主探索,领悟算法。1、小
8、朋友说得真棒!15-8=?你想怎么计算呢?(1)学生独立探究算法,并算出得数。(2)在小组内讨论交流。(3)集体反馈,师板书。师:哪一组愿意先来汇报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预设:减8分两次减,先减5,再减3,15-5=10,10-3=7,所以15-8=7。先从10里面减8,得到的数再加上5,10-8=2,2+5=7,所以15-8=7。想加算减。也就是8+( )=15,因为8+( 7 )=15,所以15-8=7。用小棒摆一摆。一个一个地减。师:原来“15-8”有这么多的计算方法,小朋友们可真厉害啊!(4)小朋友,听了各小组的汇报后,你认为哪个小组的方法好,为什么?把别人的方法和你自己的方法比一比,你
9、觉得怎么样?归纳小结。2、试一试。(1)师:小朋友真爱动脑筋,想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法算出15-8=7。想表扬一下自己吗?(生自我表扬)天使姐姐看到我们小朋友这么聪明,非常高兴。她想带你们这群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一起去聪明屋看看,你们想去吗?(2)课件出示两道算式:15-7=? 13-7=?(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在书本第5页。(能算的小朋友尝试做,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先借助小棒摆摆再算。)教师巡视。(4)学生小组讨论。(5)学生集体交流反馈,做错的学生更正。四、巩固应用,深化拓展。刚才两道题大家解决得不错。天使姐姐决定再出几题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做对吗?1、先圈一圈,再计算。(课件出示“想想做做
10、”第1题)(1)弄清题意。(2)学生独立完成。(3)集体交流反馈,指名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2、出示课本第6页“想想做做” 第2题。(1)指导学生观察图意,提问:你会看图算算、填填吗?(2)让学生独立完成。(3)反馈。说出每个算式的含义,并说说计算方法。3、出示课本第6页“想想做做” 第3题。小朋友们表现得非常出色。你们愿意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和天使姐姐一起去智慧宫看看吗?(1)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反馈,并说清每组中两个算式之间的关系。4、游戏“夺冠军”:进行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课件出示“想想做做” 第4题)(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反馈。统计做对的人数,并让算得快的小朋友说
11、说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5、游戏:过独木桥。(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两组学生手持卡片:-8、-7,其余学生手持数字卡片过独木桥。要求边过桥边算出得数,如果有错,先站在一边思考,或者请人帮忙。五、总结评价,点拨学法。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8、7)这些知识你是怎么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教学后记:十几减6、5、4、3、2学情分析:经过十几减9、8、7的学习,学生基本形成并掌握了自己喜欢的方法。能够用多种方法做题,只是熟练程度不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自主地选择计算方法,独立、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2、解决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感
12、知加、减法之间的联系,熟悉并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促进计算能力的提高。3、情感与态度:再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的作用,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在掌握十几减6、5、4、3、2、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在多样化的计算方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优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揭题。1、出示:十几减9、8、7及20以内进位加的相关口算题。9+3 12-9 15-9 8+6 14-8 17-8 7+6 13-7 16-7(1)开火车算。(一生口算报得数,其余生评价。)(2)选几题说说想法。2、揭题:前几天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8、7,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十几减6、5、4、3、
13、2。(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出示挂图)春天来了,小兔子们可高兴了,它们外出采蘑菇了。看!采了好多的蘑菇,连篮子里都装不下了。你从这幅图中找到了那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一共采了11个蘑菇,蓝蘑菇有5个,灰蘑菇有6个。2、师:一个完整的数学问题一般有三句话,你能根据图上的信息,用三句话完整地说一个数学问题吗?(同桌轻轻地说说,教师巡视。)3、集体交流。(相机板书问题及算式)(1)蓝蘑菇有5个,灰蘑菇有6个,一共采了几个蘑菇?提问: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5+6=11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引导说出解题思路:求“一共采了几个蘑菇”,要把-和-合起来)(2)一共采了11个,蓝蘑菇有
14、5个,灰蘑菇有多少个?提问:你会列式吗?板书:11-5=6提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或借助小棒摆一摆)学生交流自己的算法:生1:我想5加6得11,11减5等于6。生2:我想 10减5得5,5加1得6。生3:我把5分成1和4,11减1得10 ,10减4等于6。说一说: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把你喜欢的方法再介绍给你同桌的小朋友听。提问:为什么用减法算?(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求“灰蘑菇有多少个”,就要从总数里去掉蓝蘑菇的个数。)(3)一共采了11个,灰蘑菇有6个,蓝蘑菇有多少个?师:算式怎么列?板书:11-6=5(同的教学)4、比较第2个和第3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1)都是
15、用减法做,为什么?(都是已知两种蘑菇的总数和其中一种蘑菇,求另一种蘑菇,所以用减法。)(2)减号前面都是11,只有5和6交换了位置。(从11个蓝蘑菇和灰蘑菇的总数中去掉5个蓝蘑菇就是6个灰蘑菇,去掉6个灰蘑菇就是5个蓝蘑菇。)5、比较这三个算式,你又有什么发现?(1)想加算减;(2)一图四式。三、练习巩固,加强体验。1、想想做做第1题。师:茄子老师问小朋友,你能看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吗?完成第9页的第1题,先数清楚个数,再列式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展示学生成果。师:你是怎么想的?你列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生:左边有8个球,右边有6个球。14-8=6表示从所有的球中去掉左边的8个,右边有6个。14-6
16、=8表示从14个球中去掉右边的6个球,左边有8个。师:你说的真好。第二个小题你是怎么做的?生:左边有9个球,右边有3个球。12-9=3表示从所有的球中去掉左边的9个,右边有3个。12-3=9表示从12个球中去掉右边的3个球,左边有9个。2、想想做做第2题。师:没有图片,你能直接写出得数吗?完成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展示学生作业。师:你能由12-7=5想到另一个减法算式吗?生:想到12-5=7师:15-9=6、14-9=5呢?生:由15-9=6想到15-6=9,生:由14-9=5想到14-5=93、想想做做第3题。师:试着完成第三题。师:我们来看一看这位小朋友做的,来帮他找一找有没有错的。师:仔
17、细观察这三组题,你有什么发现?生:第一组减号前面都是11。生:减号后面的数越来越大。师:等号后面的数呢? 生:越来越小。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生:减号前面的数一样,减掉的数越大,等号后的数就少些。师:对,减号前面的数一样,去掉的多了,剩下的就少了。4、想想做做第4题。师:森林里有一群蚂蚁要搬新家了,他们被分到了不同的家,怎么帮他们找到新家呢?生:看他们行李袋上的算式,得数是几就是几号家,房子上有号码。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请小朋友先算一算蚂蚁身上的算式,把得数写下来,再用直尺把他送到新家。注意,可以从左往右看,防止漏掉。学生活动,共同校对。5、想想做做第5题。出示情景图师:这张图片告诉我们什么?
18、生:白兔和黑兔共有13只。师:现在知道黑兔有5只,你能根据已知的信息,提出问题吗?生:白兔有多少只?师:谁能说的更完整些?生:白兔和黑兔共有13只,黑兔有5只,白兔有多少只?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在书上列式计算。你是怎样列式的?生:我列的算式是13-5=8。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生:一共有13只兔子,去掉5只黑兔,剩下8只白兔。师:如果知道白兔有8只,你还能提出问题吗?(教学方法同上)四、总结评价。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怎样的收获?教学后记:第二单元 认识图形(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三棱柱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
19、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2、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体会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摸、画、围、找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物体的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教学难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识,导入新课。上学期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立体图形朋友,你们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老师也带来了几个,你们瞧。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这些物体里来认识一些新的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二、操作领悟,探究新
20、知。1、摸一摸。出示课件:你知道谁是谁的脚印吗?全班交流,集体校对。问:这些物体是怎样画出这些图形的呢?想不想自己动手来试试画画?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请同学们先选一个你喜欢的积木,跟同桌说说你拿的是什么物体,选一个面(教师演示)摸一摸,什么感觉?(平平的)他摸的这个面是什么样子的?(长长的、四四方方的、圆形的)2、画一画。谈话:把这一个面画出来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画的时候还要注意什么?学生汇报。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同学们刚才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沿着一个面的边画出了大小不同的图形。在你积木的上还能找到你画的这样的图形吗?(引出对面相同)一个长方体最多能画出几个不同的面呢?(3个)正方体呢?同一个
21、正方体画出来的每个面都相同。好,这些图形分别叫什么呢?请看屏幕。这四个物体与画出来的四种图形有什么不同呢?这四个图形都是平平的,只有一个面,叫平面图形。三、操作练习,巩固新知。1、找一找。谈话:其实我们生活的周围就有很多这样的朋友,只是我们平时没注意罢了。现在请同学们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的,哪些物体的表面是正方形的,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圆形的、三角形的。 组织全班交流。请打开书17页,看“想想做做”第1题。生活中你还见过这样的图形吗?谈话: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活动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动手创造这些图形,敢挑战吗?2、围一围。(“想想做做”第2题)提问:
22、你是怎样围的,怎样想的?追问:能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圆吗?(帮助学生体会圆的边是弯曲的,在钉子板上围不出圆。) 3、涂一涂。(“想想做做”第3题)提问:你能用四种颜色分别涂下面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吗?请小朋友们按要求涂上颜色,并数出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学生在小组内完成涂色,并填表。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提问: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朋友?同学们课后还可以去找一找身边的长方形 、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把它们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和好朋友。教学后记:第三单元 认识100以内的数认识100以内的数教学目标:1、通过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与发展。2、要求学生在掌握20以内数的读写和初步知道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数学 第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