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教学大纲(本科).doc
《病理学教学大纲(本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教学大纲(本科).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北医药学院五年制临床医学、麻醉学、影像学、口腔医学专业病理学((课程代码:2102B)教学大纲执笔人: 李久蕊审查人:姚俊霞分管教学院长:赵万红学院院长:李文春一、 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病理学课程代码:2102B学分与学时:4.5学分;108学时,理论与实验课之比为56:52学时。课程性质:必修课授课对象:五年制临床医学、麻醉学、影像学、口腔医学专业等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病理学(Pathology)是一门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通过对疾病状态下病变组织形态和功能相结合的研究,以阐明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转归和结局,为防治疾病提供理论或实验依据。病理学同时又是一个临
2、床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通过对活检组织、尸体剖验材料和脱落细胞等的形态学观察,明确诊断,指导临床各科诊治。病理学的基本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讲述疾病共有的各种基本病理过程及其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各论主要讲述人体各系统主要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其特殊规律。教学内容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着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形态与机能之联系,强调病变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关注基础与临床的结合,适当介绍国内、外医学领域的新成就,反映现代医学科学水平。病理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疾病的形态学变化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而认识疾病的本质,阐述病理与临床的联系,为学习临床医学以及防治疾病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本教学大纲强调
3、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具体任务如下:(一)基本理论知识 1.掌握各类疾病基本病理形态变化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2.掌握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形态变化及其结局,并具备初步自学其它疾病病理学知识的能力。(二)基本技能1.掌握观察病变的方法,通过大体及组织学观察,包括绘图等训练,能正确描述观察所见,并能综合分析,作出初步诊断。2.了解外科病理活检和尸体解剖的意义、检验程序及操作方法,初步学会在临床工作中正确处理、使用病理材料,培养临床病理思维能力。三、学时安排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章节理论内容学时实验内容学时0绪论1尸体解剖录像21细胞、组织的适应与损伤5适应与损伤32损伤的修复
4、2损伤与修复33局部血液循环障碍4局部血循障碍34炎症6循环障碍与空栓实验35肿瘤6炎症66心血管系统疾病4肿瘤67呼吸系统疾病4心血管系统疾病38消化系统疾病6呼吸系统疾病39淋巴造血系统疾病1消化系统疾病610免疫性疾病(自学)0泌尿系统疾病311泌尿系统疾病4生殖乳腺疾病312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4淋巴造血、内分泌及神经系统疾病313内分泌系统疾病214神经系统疾病1传染病315传染病与深部真菌病4寄生虫病216寄生虫病217病理学常用技术0合 计5652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绪 论目的要求: 理解:病理学的概念及其任务、在医学中的地位、教学内容、研究对象及观察方法。了解:病理学的发
5、展史、学习方法及新技术的应用。授课学时:1学时重点:病理学的观察方法。难点:病理学的观察方法。教学内容:一、病理学概念和任务二、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一)人体病理学的诊断和研究方法:尸体剖检、活体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二)实验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动物实验、组织和细胞培养。四、病理学的发展第一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与损伤目的要求: 掌握:细胞、组织适应的类型、概念及病变特点;变性的概念、类型及主要类型的病变特点;坏死的概念、形态学改变、类型及其病变特点。理解:黏液样变性、淀粉样变性、病理性色素沉着、病理性钙化的病变特点;坏死的结局;凋亡的概念。了解:细胞损伤原因与机制、老化。授
6、课学时:5学时重点:适应、变性及各种坏死的概念和病变的形态特点。难点:适应、变性及各种坏死的概念和病变的形态特点。教学内容:第一节 细胞、组织的适应适应:概念;类型;一、萎缩:概念、常见类型、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二、肥大:概念、常见类型、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三、增生:概念、常见类型、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四、化生:概念、常见类型、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一、损伤的原因和机制二、损伤的形式和形态学改变(一)可逆性损伤:变性与物质沉积水样变性、脂肪变性、玻璃样变、黏液样变性、淀粉样变性、细胞内糖原沉积、病理性色素沉积、病理性钙化的病因、病理变化。(二)不可逆性损伤:坏死:
7、概念和形态学改变;类型: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坏疽的概念及病理变化;坏死的结局、坏死的后果 第三节 凋 亡凋亡:概念、意义、形态变化、机制、凋亡与坏死的区别。第四节 细胞老化细胞老化:概念、特征、机制。(自学)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目的要求:掌握:再生与瘢痕性修复的概念、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肉芽组织的概念和形态结构、功能与结局。理解:瘢痕组织的形态及作用;创伤愈合的类型和基本过程;骨折愈合过程。了解:干细胞的类型和功能;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再生修复的分子机制及影响因素。授课学时:2学时重点:再生与肉芽组织的概念;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难点:瘢痕性修复的过程、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
8、。教学内容:第一节 再 生一、再生:概念和类型;二、细胞周期和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不稳定细胞、稳定细胞、永久性细胞。三、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上皮组织、纤维结缔组织、软骨和骨组织、血管、肌组织、神经组织的再生。四、细胞再生的影响因素。五、干细胞在再生和修复中的作用。第二节 纤维性修复一、肉芽组织:概念、形态特点、作用及成熟过程;二、瘢痕组织:概念、形态特点、利、害作用。三、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形成过程及机制。第三节 创伤愈合一、创伤愈合:概念;二、皮肤创伤愈合:基本过程、类型(一期愈合、二期愈合);三、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血肿形成、纤维性骨痂形成、骨性骨痂形成、骨痂改建或再塑;四、影响创伤愈合
9、的因素:全身因素、局部因素、影响骨折愈合因素。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目的要求:掌握:淤血的概念及重要器官淤血(肺、肝)的病理变化;血栓形成的概念和条件;栓塞的概念,栓子运行的途径;梗死的概念、类型及其病变特点。理解:充血的概念及病理变化;出血的病因、病变及后果;血栓形成过程、血栓形态和结局;血栓与死后血凝块的区别;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了解:水肿。授课学时:4学时重点: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概念和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难点:血栓形成、梗死的过程。教学内容:第一节 充血和淤血一、充血:概念(一)动脉性充血:概念、病因、病变及后果;(二)静脉性充血(淤血):概念、病因、病变及后果,重
10、要器官(肺、肝)的淤血病变特点。第二节 出血 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后果。第三节 血栓形成一、 血栓形成的概念二、 血栓形成的条件及机制三、血栓形成的过程及血栓形态: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透明血栓;附:血栓与死后血凝块的区别;四、血栓的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第四节 栓塞一、 栓塞的概念二、 栓子的运行途径三、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血栓栓塞、脂肪栓塞、气体栓塞、羊水栓塞、其他栓塞。第五节 梗死一、 梗死的概念二、 梗死的原因三、 梗死形成的条件四、梗死的一般形态特征及类型:贫血性梗死、出血性梗死;五、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第六节 水肿(自学)第四章 炎 症目的要求:掌握:
11、 炎症的概念及基本病变;渗出的基本过程;炎症介质的概念;急性炎症的类型及病变特点;非特异性慢性炎的病变特点、肉芽肿性炎的概念、类型及病变特点;理解:炎症介质的种类及作用;炎症的经过和结局。了解: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炎症的原因。授课学时:6学时重点:炎症的概念,炎症的类型及病变特点;炎症介质的概念、种类及作用。难点:炎性渗出的过程和意义;炎症介质的概念、种类及作用。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述一、 炎症的概念二、 炎症的原因三、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四、 炎症的临床表现(局部和全身)。第二节 急性炎症一、 血流动力学改变;二、 血管通透性增高;三、 白细胞渗出和吞噬作用 ;四、炎性介质:概念、一般
12、特点、主要炎症介质及作用;五、急性炎症的形态学类型及病理变化:渗出性炎(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出血性炎);六、急性炎症的结局。第三节 慢性炎症一、一般慢性炎症的病变特点:病理变化,炎性息肉、炎性假瘤概念;主要慢性炎性细胞;二、慢性肉芽肿性炎:概念、类型、组成、举例。 第五章 肿 瘤目的要求:掌握:肿瘤的概念、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的生长与扩散;肿瘤对机体影响;良、恶性肿瘤的区别;肿瘤的命名;癌与肉瘤的区别;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浸润癌的概念。理解:肿瘤的一般形态与结构;肿瘤的分级与分期;常见肿瘤的病变特点;异位内分泌综合征和副肿瘤综合征的概念。了解:肿瘤的病因学与发病学概要。授课
13、学时:6学时重点:肿瘤的概念、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的生长与扩散。难点: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的生长与扩散。教学内容: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肿瘤的概念、肿瘤性与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第二节 肿瘤的形态一、 大体形态二、 组织形态 第三节 肿瘤的分化和异型性一、肿瘤的分化、异型性、间变的概念;二、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和细胞的异型性。第四节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一、 肿瘤的命名原则二、 肿瘤的分类。第五节 肿瘤的生长和扩散一、肿瘤的生长方式(膨胀性、外生性和浸润性)和生长速度、生长特点、血管生成、演进和异质性;二、肿瘤的扩散:局部浸润和直接蔓延、转移概念、途径(淋巴管、血管、种植性)第六节 肿瘤的分级和分期。一、
14、肿瘤的分级二、 肿瘤的分期 第七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一、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二、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第八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第九节 常见肿瘤举例一、上皮组织肿瘤:良性肿瘤的类型及形态特点;恶性肿瘤的类型及形态特点;二、间叶组织肿瘤:良性肿瘤的类型及形态特点;恶性肿瘤的类型及形态特点;癌与肉瘤的区别三、神经外胚叶肿瘤:常见类型(中枢及周围神经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恶性黑色素瘤)及形态特点。附:多种组织构成的肿瘤类型(多形性腺瘤、畸胎瘤)的形态特点。第十节 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一、癌前病变:概念、种类;二、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的概念;上皮内瘤变的概念
15、。 第十一节 肿瘤发生的分子基础一、细胞生长与增殖调控;二、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凋亡调节基因、DNA修复基因.) 第十二节 环境致瘤因素一、化学因素二、物理因素三、生物因素第十三节 肿瘤与遗传肿瘤与遗传(自学);第十四节 肿瘤免疫肿瘤免疫(自学)。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目的要求:掌握: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基本病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概念、心肌梗死的病变特点及并发症;高血压病的概念、良性高血压病的病理变化;风湿病的基本病变及风湿性心脏病的病理变化和后果;理解: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病和风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病理联系;急进型高血压的病理变化;心瓣膜病的血流动力
16、学及心脏形态学变化;了解: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概念和病变。授课学时:4学时重点: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和风湿病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难点: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和风湿病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教学内容: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一、概念二、病因发病机制三、病理变化:基本病变、重要器官的动脉粥样硬化。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变化、分级。二、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一)心绞痛的概念、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二)心肌梗死的概念、发病机制、病变特点、临床特点、合并症;(三)心肌纤维化及冠状动脉性猝死的概念、临床特点。第三节 高血压一、概念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7、三、类型和病理变化:(一)良性高血压:功能紊乱期、动脉系统病变期、内脏病变期;(二)恶性高血压:临床及病变特点。第四节 风湿病一、概念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三、基本病理变化:变质渗出期、增生期、纤维化期;四、各器官的病变:(一)风湿性心脏病(二)风湿性关节炎(三)皮肤病变(四)风湿性动脉炎(五)风湿性脑病 第五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变特点、临床病理联系。第六节 心瓣膜病一、概念二、二尖瓣狭窄的形成、血液动力学及心脏改变、临床病理联系。三、二尖瓣关闭不全等瓣膜病的形成、血液动力学及心脏改变、临床病理联系。第七节 心肌病和心肌炎(自学)第八节 心包炎和心脏肿瘤
18、(自学)第九节 周围血管病(自学)。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目的要求:掌握:大叶性肺炎及小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及合并症;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的病理变化。理解: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鼻咽癌及肺癌的病因、常见类型、病理变化及扩散途径。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的概念及病变特点。肺硅沉着症的病因、病理变化及合并症。授课学时:4学时重点:各类肺炎的基本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难点:鼻咽癌与肺癌的组织发生和形态特点。教学内容:第一节 上呼吸道及肺部炎性疾病一、鼻炎、鼻窦炎(自学)二、咽炎、喉炎(自学)三、急性支气管、细支气管炎(自学)四、肺炎:概念、分类:(一)细菌性肺炎:1.大叶性
19、肺炎:概念、病因病机、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并发症;2.小叶性肺炎:概念、病因病机、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并发症;3.军团菌肺炎:概念、病因、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二)病毒性肺炎的概念、病因病机、病变特点;(三)重症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概念、病变特点;(四)支原体肺炎的概念、病因、病变特点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学)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气肿。第三节 肺尘埃沉着症一、肺硅沉着症:概念、病因病机、病变特点、并发症二、肺石棉沉着症:概念、病因病机、病变特点、并发症第四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自学)第五节 呼吸窘迫综合征(自学)第六节 呼吸系统常见肿瘤一、鼻咽
20、癌:病因、病理变化、扩散途径及临床病理联系。二、肺癌:病因、组织发生、病理变化、扩散途径及临床病理联系第七节 胸膜疾病(自学)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目的要求:掌握:慢性胃炎的类型及病变特点;消化性溃疡的病理变化及合并症;病毒性肝炎基本病变、临床病理类型及临床病理联系;门脉性肝硬变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食管癌、胃癌、结肠癌及肝癌的病理变化、转移途径及临床病理联系。理解: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门脉性肝硬变的病因。了解:坏死后性肝硬化和胆汁性肝硬化的病因、发病机理及临床病理联系。授课学时:6学时重点: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的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难点: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的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教学内
21、容:第一节 食管炎症、狭窄与扩张食管炎、食管狭窄、扩张与贲门迟缓不能(自学);第二节 胃炎一、胃炎:(一)急性胃炎: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类型;(二)慢性胃炎:病因、发病机制;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第三节 消化性溃疡病一、概念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三、病理变化:肉眼、镜下四、结局及并发症五、临床病理联系第四节 阑尾炎(自学)第五节 非特异性肠炎(自学)第六节 病毒性肝炎一、病因及发病机制二、基本病理变化三、临床病理类型及临床病理联系: (一)急性(普通型)肝炎: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结局; (二)慢性(普通型)肝炎:轻度、中度、重度慢性肝炎的病变特点及结局; (三)重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理学 教学大纲 本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