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普查县区工作总结.doc
《水利普查县区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普查县区工作总结.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夏邑试点县工作总结2010-08-244月份以来,夏邑县水利普查试点工作,在国家和省市普查办的具体指导下,在全县各级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国家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试点总体方案和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圆满完成了水利普查试点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为下步全国水利普查全面开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一、夏邑县经济社会概况夏邑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平原区,处在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东北、西南分别与安徽砀山、亳州接壤。全县总面积1481平方公里,辖8镇16乡,730个行政村,14个居委会,2701个村民组。2009年全县总人口1
2、14.83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02.55万人,城镇化率32.4%,农村人口占67.6%,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151.95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05.92万亩,是全国粮食核心主产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是全省24个农业生产重点县之一。2005年至2009年,夏邑县连续5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09年,全县粮食总产量91.32万吨,国内生产总值105.25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36.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00元,是省级贫困县。夏邑县属淮河流域,县境内有沱河、王引河、浍河三大水系,有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骨干河道14条,30-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干沟17
3、条,10-3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沟34条,全县有8座中型拦河闸,3处提灌泵站,机电供水井19316眼,其中农田灌溉机电井19132眼,是全国典型的井灌区农业大县,2009年仅农业灌溉用水达4958.77万立方米。夏邑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762.4mm,降水量年内和年际变化较大,汛期(6-9月)多年平均降水量497.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5.6%,多年平均蒸发量1172.8mm,干旱指数1.5,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4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为1.69亿立方米,夏邑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是伟大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祖籍所在地,是著名军事
4、家彭雪枫将军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国家级卫生城、园林城、文明城,2008年被命名为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城、全国魅力中小城市、中国食用菌之乡、中国打火机生产基地、中国铸件出口基地,2009年被授予中国长寿之乡。近年来,随着各级对水利建设投入的逐年加大,夏邑县农村饮水安全、抗旱除涝应急工程、沟渠治理、农村道路桥涵建设,水资源管理、工程管理等各项水利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夺得商丘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渠精神杯竞赛奖杯。二、水利普查试点工作开展情况(一)扎实做好前期准备工作1、加强领导,及时组建普查组织。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县成立了
5、由副县长李启峰任组长,政府办、宣传部、水利局、统计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各乡镇乡镇长、发改委、财政局等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任成员的夏邑县水利普查试点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普查办),办公室设在县水利局,具体负责水利普查日常工作。各乡镇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明确一名副书记或副乡(镇)长任组长专抓水利普查工作,由乡农业服务中心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试点工作的通知,对扎实搞好第一次水利普查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促进水利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县普查办设立综合协调组、技术调查组、数据处理组、培训宣传组、质量控制组5个工作组,分别由水利局中层领导担任组长。同
6、时为加强水利普查技术指导的快捷性和针对性,县普查办成立了4个专业指导组,分别是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与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组、经济社会用水调查与灌区专项普查组、河湖基本情况普查与水土保持普查组、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与行业能力建设情况普查组,组长由县水利局赴北京参加培训业务骨干担任。各个工作组有任务,有职责、有计划,达到了既分工明确,又协作配合的目的。2、结合实际,科学制定普查方案。为使普查方案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普查办组织全体办公室人员和普查指导员用1周的时间,集中学习有关文件精神、表格内容和填表说明,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和各种表间关系。多次召开各个普查方面的专题研究会,集思广益,全面收集全县经济
7、社会、水利工程、用水大户等基本情况,认真研究普查指标界定、典型用水户选取、用水计量方式、台帐建设等技术方面的问题。根据国家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试点总体方案和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县实际情况详细制定了夏邑县水利普查试点总体方案,明确了水利普查的指导思想、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等,并详细制定了宣传培训、清查底册编制、清查表发放和收集汇总、普查数据上报、质量控制等工作细则以及6个普查方面和2个专项调查的工作日程明白纸。3、营造氛围,深入做好宣传发动。为提高全县各级对水利普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支持和参与水利普查工作,我县把宣传作为水利普查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多
8、渠道、多角度地深入宣传:一是县领导电视讲话。县水利普查工作领导组组长、副县长李启峰在县电视台作专题讲话,同时,对县水利普查动员会上县领导的讲话进行录音录像,黄金时段在县电视台、县广播电台连续播放两周。二是层层召开动员会。先后召开县水利普查领导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协调会、各乡镇主抓水利普查工作的副书记或副乡镇长和普查办负责同志参加的全县水利普查启动会、全体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参加的水利普查动员暨培训会。乡镇多次召开乡干部和村组负责人参加的调查员动员会。三是在电视上全天播放水利普查宣传滚动字幕,深入宣传水利普查的意义、方式和工作时段。四是悬挂宣传条幅和刷写墙标。在县城和各乡镇的主要街道和逢集、
9、会村庄悬挂宣传条幅,每个村至少悬挂1幅宣传条幅,至少刷写1处墙标。五是利用行风热线电台广播,向全县宣传水利普查广泛争求群众意见和建议,解答各级干群提出的有关水利普查的问题。六是印发宣传手册和宣传单。县水利普查办公室制作水利普查宣传册5000余份,宣传单30000余份,发放到全县各个村组、各个社区和用水大户。通过宣传,全县各级对水利普查的意义、方式和程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为水利普查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4、层层把关,严格选聘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选聘工作决定普查工作成败,为此,县普查领导组制订了详细的选聘标准,严格程序,层层把关,把每个乡镇作为一个普查分区。全县共划分为2
10、4个普查分区。根据各乡镇水利普查对象数量和工作难度,每个乡镇组建 1-3名普查指导员和10至20人不等的普查员队伍。全县共选聘普查员298名,普查指导员77名,全县730个村和14个居委会,每个村选聘2-3名调查员,约1500多人。普查指导员全部从县水利局选聘,所选人员熟悉水利基本情况和用水状况,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和较高的水利业务知识水平、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普查员以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细致的大学生村官和多次参加人口普查、经济普查经验丰富的村会计为主。据统计,普查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0%以上。5、科学组织,全力抓好动员培训。县政府先后3次召开由各乡镇和县直相关单位参加的启动会、动员会和协调
11、会,副县长李启峰每次都亲自参加并作重要讲话,提高了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对水利普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全县水利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培训会上,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副处长谭兴华、市水利局副局长刘建军、副县长李启峰等领导亲临会场并作重要讲话,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确保培训的效果,县普查办从北京参训人员中选拔口头表达能力强、业务能力强的人员进行授课,分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及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经济社会用水调查与灌区专项普查、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与行业能力建设普查、河湖基本情况普查与水土保持普查4个专题进行了为期6天的培训。培训前,授课人员认真制作课件,全部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县普查办还认真准备了国民经济
12、行业代码、夏邑县行政村和居委会行政代码、各种表格及填写说明等资料,学习材料人手一册。为严肃培训班纪律,保证参训人员的出勤率,印制了学员证,给每位学员固定了座位,实行对号入座。并且要求每个乡镇安排一名领导带队,培训期间,完全脱离乡镇工作,全程参与培训。培训中,授课人员把枯燥的文字定义转化为实际操作性强的统计方法、填表方法,参与培训人员注意力非常集中,会场纪律保持较好,收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几百人的学习培训自始至终,参训人员全神贯注听课,会后表现出意犹未尽,有些同志在培训结束后仍向老师请教。最后通过测试,全体参训人员顺利通过考试领取了普查员证和普查指导员证。(二)深入抓好水利清查普查工作1、认真组
13、织清查登记。在清查底册编制工作中,县普查办参考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成果和水利部门、环保部门、统计部门有关资料整理出初步清查对象,然后根据工商、税务部门资料对清查对象进行增减,按照清查分区编制各类清查对象的基础名录,作为清查工作的基础。在划分清查分区时我们主要做好了以下几点:一是对于河流、堤防等线状清查对象,以县为单元,不再划分清查分区,由县水利局组织人员清查填表。二是对于水闸、泵站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水利部门掌握的点状水利工程的清查由县水利部负责清查;三是对于取水口、入河排污口按河流流域水系划分清查分区,按水利部下发的工作底图中河流边界划分清查分区。四是农村供水工程、公共供水企业、工业企业、建筑
14、业和第三产业单位、机电供水井等点状清查对象,以乡镇为清查分区,以行政村为清查单元,由乡镇组织逐村清查。五是对于灌区清查,结合1996年我县的平原井灌工程标准,按每眼井控制50亩耕地,以行政村为清查小区,以村为单位填报。我县唯一的中型灌区(金张灌区)覆盖8个乡镇,我们划分为8个清查分区,由县水利局负责组织清查、核实和填表上报。为做好清查工作,县普查办两次召开由各乡镇分管水利普查工作的副职和普查指导员参加的清查阶段工作会议,按照清查分区部署具体工作,由县普查办业务骨干对清查中的注意事项和填表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对所提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并印发了清查阶段工作任务及普查表填报说明。为确保清查进度和质量
15、,县普查办派出水利局5名班子成员,组成5个督查组,实行一天一督导,一天一记录,对进度快的清查分区,县普查工作领导组,进行通报表扬;对进度慢的通报批评,并实行警告制、帮扶制,确保不拖整体工作的后腿。同时抽取部分清查区域,结合清查工作底图,采取内业分析和外业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复核清查表,发现问题及时修正。2、及时抓好台帐建立。清查底册编制完成后,普查办及时安排部署台帐建立工作。按照工业企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用水量的大小进行排序,初步选出规模以上的企业和规模以下的典型企业。所有规模以上清查对象逐一建立台帐,规模以下按照国家普查办要求选择个数,工业企业每个大类不少于3个,建筑业和第三产业每个门类不少于5
16、个,分别由企业建立2010年5月份、6月份用水台帐。城镇和乡村生活用水典型户的选取,严格按照选取标准,结合用水户居住地点、住房类型、生活方式、用水器具等由乡镇推荐,然后由县普查办审核把关,不附合选取标准的及时进行更换,保证了典型户的代表性。对于灌区取用水台帐建立,我们按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分别建立。规模以上的金张灌区,我们对灌区范围内的96个行政村,分别发放用水台帐表,由行政村安排人员负责统计填报,月底由乡镇普查员统一进行统计上报(灌区是井灌和河灌相结合的灌区,对井灌和河灌用水情况分别统计)。规模以下的农田灌区和林果灌区,我们按灌溉面积的大小分别选取3个典型灌区建立2010年5月份和6月份用水台
17、帐。对于数量较少的渔塘灌区和我县没有的牧草灌区我们没有建立用水台帐。为确保用水台帐的准确性,对于典型用水户的用水计量,县普查办创新方式方法,重新设计了台帐过度表格,具体到天。同时为没有计量设施的用水户,统一配备了印有刻度线的专用计量水桶,要求每天用水桶计量用水量,月底由普查员进行汇总填表。对于灌区用水台帐用耗油法、耗电法等计算。3、严格审查清查数据。清查质量是清查的生命,直接影响到水利普查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真实性。在清查工作中,我们采取全程质量控制、全员质量控制、建立责任制等多种方式加强质量管理。在全程质量控制中,我们从方案设计、宣传培训、清查表填报、审核、录入、汇总等各个环节都加强了质量
18、控制。一是普查办根据政府职能部门及有关单位的已有信息资料编制清查对象基础名录,与上级提供的基础名录进行对比分析,增加遗漏对象,删除重复,形成县级清查基础名录;二是审查清查是否合理,清查分区界限是否清晰;三是普查指导员负责对清查表进行人工审核,与基础名录进行对比,重点校对与基础名录不同的清查对象和清查分区边界附近的清查对象。四是清查期间,县普查办派出得力人员对各乡镇分区的清查进行经常性的指导、检查和抽查。清查表上报后,由普查办负责人对各乡镇分区上报的清查表进行审查。4、抓好了清查数据录入。为确保按时完成输入任务,县普查办及时购置10台电脑、2台打印机、2台扫描仪等设备,抽调20余名熟练电脑操作人
19、员,并进行了软件使用岗前培训。同时对信息录入任务进行了细化量化,分成10个工作组,把录入任务落实到人,所有录入人员集体办公,在水利局职工食堂免费就餐。并采取倒排日期,加班加点等方法,赶时间,赶进度,做到人停机不停。为提高数据录入质量,采取两人一机的录入方法,在录入的同时进行校核。还采取了机器审核、对象关系分析等方式进行数据质量检查。发现数据逻辑错误、名录重名、对象关系不一致等问题时,及时进行核实和更正。5、严格组织水利普查清查阶段县级验收。为检验水利清查和普查成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真实性,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水利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县普查领导组制定了夏邑县水利普查清查验收工作方案,6
20、月26日至27日,县普查办抽调20余名水利普查业务骨干组成5个验收小组,每个小组分别由水利局一名班子成员担任,对全县各个清查分区进行了严格的抽查验收。验收组采取听取汇报、查看资料、实地查看等方式,对各乡镇领导重视、宣传发动、学习培训、质量抽查、材料归档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百分制打分,领导重视方面占15分,宣传发动方面占15分,培训学习方面占10分,质量抽查方面占50分,材料归档占10分,总分98分以上为优秀,95分以上为合格,91分以上为基本合格,90分以下为不合格。验收的重点是质量抽查情况,占50分,各个清查分区逐个验收,每个分区的抽取数量不低于本区域范围内清查对象的10%。原则上,每个乡镇
21、抽查34个行政村或居委会为验收对象,对被抽中的普查小区内的所有清查对象逐个调查核对。主要是分析清查成果,检查清查对象名称、编码、管理单位名称是否正确,重点核对清查成果与清查底册不一致的清查对象,核查是否有重报、漏报和错报情况。通过验收评分,24个乡镇清查分区全部通过验收,98分以上的有9个乡镇,95分以上的有15个乡镇。其中:各个清查项漏查清查对象数、重复清查对象数、清查对象代码漏报错报数、清查对象重报漏报率、清查对象代码漏报错报率均为零,全部达到优秀标准。根据积分多少,评出一等奖乡镇一名,奖现金1000元;二等奖乡镇二名,各奖现金500元;三等奖乡镇三名,各奖现金300元。7月10日,省市普
22、查办专家组对我县水利普查清查阶段工作采取听取汇报、查看资料、抽查验收等方式进行了全面验收,一致认为,我县清查阶段工作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方法得当,创新性强,清查各项指标能够满足国家要求,顺利通过验收。6、及时组织普查登记动员培训和清查工作回头看。清查工作完成后,6月27日,在县水利局会议室召开全县水利普查登记动员会。会上,县水利普查工作领导组副组长、普查办主任、水利局局长陈少杰对前段水利普查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分析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普查登记阶段工作、清查工作回头看及清查表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全体普查指导员,按照责任分工,该补签名的补签名,该登记联系方式的进行登记
23、,对涂划严重的清查表,重新进行填表。普查办业务骨干对各种普查表格对照填表说明进行详细讲解和说明,并对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7、严格普查登记,确保普查质量。我们对普查数据实行严格的五级审核制度,即填表单位内部审核、普查员审核、普查指导员审核、普查办会审、和质量抽查审核,层层审核,严格把关。普查表首先由填表人自检,然后由管理单位部门负责人对填报的普查表进行内部审核,审核数据的真实性、合理性和逻辑性,确保真实有效。单位负责人对普查数据负责,对普查表进行整体审核,并加盖单位公章。然后由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审核,最后交普查办审核。普查表上报后,县普查办组织有关专项组,对重点普查数据进行
24、会审,如取水口、机电取水井、用水户的取用水量,入河废污水排放量、灌区灌溉面积等,分析普查数据的合理性和可信度。同时组织人员对上报的普查表进行抽查审核,从各项基础数据的来源、依据、填报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逻辑关系、数据的有效性、质量控制等方面详细审核,提出书面审核意见,普查对象根据普查机构会审的审核意见,予以解释或更改并重新填报。县级普查机构对普查表的审核、更改都作有记录,并将原始表、更正表和审核记录一并存档。8、认真组织了普查数据录入。县普查办完善了普查表交接验收制度,录入工作制度和数据录入岗位责任制,对普查数据录入任务进行了细化量化,分成10个工作组,把录入任务落实到人,采用清查表的录入方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利 普查 工作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