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识字教学初探.doc
《小学低段识字教学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低段识字教学初探.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初探识字是阅读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低年级识字量也在不断地增加,整个小学阶段要求学生的识字总量约为3500个,而低年级就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可见,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是以识字为重点。教儿童识字,从自义来说就是教儿童学词。词是代表事物及其关系的语言单位。儿童学词,把词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才能理解正确,运用得当。脱离具体词义和语言环境孤立地教儿童识字,是很难准确理解字义的。因而字词教学中提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是语文教学客观规律的经验总结。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实践中,要注意结合儿童心理特点,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正确引导,使学生乐于识
2、字,学会识字。一、采用多种途径,让学生“乐”学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因此,一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不防尝试以下方法:(一)挖掘教材,指导识字教材的各个部分体现了主动学、有情趣地学的编排意图。例如,在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中学习拼音、认识汉字;在连、涂、画、拼、摆等活动中,巩固汉字,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会读”“会写”“会说”“会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植识字的信心。教学中,须从教材实
3、际出发,依据儿童年龄特征,精心设计教法,激发儿童的识字兴趣,教给识字方法。(二)联系旧知,随机识字新知识的获取往往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古语云:“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道理。同样,学生认识新字的过程,也往往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上。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儿童已经学过的笔画、部首、熟字,采取加加、减减、换换的方法来引导学生随机识字,很多教师也都是这样做的。(三)多阶段阅读反复识字针对低年级识字量过大的问题,教师的指导便非常重要。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激发识字兴趣,让生字多阶段复现,在复现中巩固识字。. 指导学生在预习中读准字音预习是专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的。为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很多教师要求学生初读课
4、文时,“看看生字条中的生字宝宝,你已经认识了谁?跟它打声招呼吧(读出字音),还有谁你不认识?快把它从课文中找出来,圈一圈,借助拼音读一读吧。”学生们立刻行动起来,很乐意到课文中认生字,获得了学习生字的主动权。. 指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生字合作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能力。课堂上,教师把学生分成四个人一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四人围坐,每个人都用右手食指指着生字字条中的生字,从小组长开始,轮流教读,每个字连读三遍,其他三人跟读三遍,教读者一时不会了或者教错了,其他三人中任何一个可马上提醒或纠正,强化了对字音、字形记忆。之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各自的识字方法
5、,并通过评价,让学生逐步领悟、进而掌握最佳识字方法。通过这种简单的合作学习,所有的学生都主动参与,积极表现,实现学习互补,增强了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教会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中有“画”这个字,在教学中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画竹叶”的“画”和“一幅画”的“画”意思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知道前者指“动作”,后者指“图画”。再让学生说说谁会画什么?“画”字还可以组成哪些词?这样教学,遵循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原则,让学生理解有时候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是不同的。. 教会学生在阅读中巩固识字儿童识字,认得快,忘得也快。因此,不
6、断复现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方法,而把识的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巩固,效果比较好。阅读心理学认为,阅读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阅读主体积极参与的过程。教学中,可在课堂上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随课文识字,即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便于理解字词的意思,有助于建立字词在音、形、义上的统一联系。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主动识字。儿童书面学习的最佳时期是612岁。经常布置学生课外阅读自读课本小熊过桥小学生拼音报低年级作文评点报及家长为孩子购买的低幼儿童读物,放手让学生去阅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识字的巩固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既有效地巩固了识字,又使学生及早接受独立
7、阅读的训练,获得良好的语言习惯的培养。这样,通过课内、课外大量阅读,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了识字空间。(四)家长参与,课外识字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强调指出:识字提倡“两条腿走路”:一是课内,二是课外。课外识字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融合。每位家长对孩子的成长都格外关注,经常到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在家里一课学完后,可让学生自己看看家里有哪些家具、家用电器和其他用品,说说它们的名称。然后让家长写上词语卡片贴在物品上,教孩子读读认认,调动家长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帮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识字,孩子在课余时间对照实物认字,孩子们在无意与有意之中就
8、记住了这些字。在学完自选商场后,让学生跟随着家长去自选商场(超市)购物,请教家长,认读商品名称,收集商品包装,认读包装上的字;商业广告也为学生提供了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识字环境,丰富了他们的口头语言,许多琅琅上口的广告词更是受到小学生的青睐。还引导学生利用星期天、节假日,请家长帮助摘录广告词、做标牌广告;开展“家长伴读书、读报、讲故事”活动,巩固了识字,开阔了学生视野。二、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会”学以上内容笔者针对了识字教学的途径略谈了一些看法,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那么该如何指导学生正确识字呢,方法的引导尤为重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成长心理学中曾指出:学生生来具有内发的成长潜力,不需要教
9、师刻意指导。如何真正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积极地识字?虽然在教学途径中笔者也同时谈到了一些教学方法,但并没有做过多的说明和归纳总结,现总结如下,可供参考:(一)易生为师法传统教学往往采取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识字教学也同样如此:教师先出示某个字,直接告诉学生这个字哪边容易出错,应该注意些什么。这样,学生就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即使当时记住了,也很容易遗忘,因为他并没有经过主观的努力。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所获得的知识才会印象深刻。“授之以鱼,只供他餐;授之以渔,终生受益”。因此,在教学中,逐步教给学生正确的学法,先扶后放,尝试让学生自己做小老师,让他们自己想,自己说。如:教“风
10、”字,可以编谜语“树儿见它把头摇,苗儿见它就弯腰,云儿见它快快跑” 小朋友猜对后,兴趣来了,趁机教“手”字谜,编成“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字谜,小朋友猜对“手”字谜后,学习兴趣更大。再如,教“雨”字,问小朋友:“谁能给这个字出一个谜面,请大家猜猜?”这样小朋友的思维得以发展,在“手”字谜的启发下,很快编成“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的字谜。“桥”字,“驼背公公,力大无穷,驮着什么,车水马龙”等。经过不断启发,小朋友们编出了很多字谜,如“两人坐在地上”,谜底“坐”;“小时四条腿,长大两条腿,老了三条腿”,谜底“人”;“笔”字,“上边竹子下边毛,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识字 教学 初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