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doc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doc(8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冷与热 1知冷知热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会使用温度计准确地测量水温。 2会用温度单位做好每次测量的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遇到问题善于思考观察测量时能做到细致认知。 2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关注与温度有关的事物或现象。 科学知识 1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会正确读写温度计表示的温度。 教学准备 冷水、温水、热水、温度计、温度计模型、烧杯、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讲述1400多年前齐民要术记载的人们当时制作豆豉如何判断豆子发酵的温度一事。 2提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形也需要判断物体的冷热 二活动感觉冷热 1过渡同学们从生
2、活经验中说出了需要判断物体的冷热的情形我们怎样判断物体的冷热呢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2以小组为单位让同学做教材第2页的活动。 3当学生发现同一杯温水不同的手感觉竟然不一样时教师提出这个活动告诉我们什么 4释疑光凭感觉难以准确的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5教师讲解温度的概念。 三活动测量温度 1出示温度计模型学生观察认识温度计的构造。刻度、玻璃管、玻璃泡 2利用南车信箱介绍了“摄氏温标”。知道摄氏度是温度的单位。 3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4测量水温教师应首先示范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说明道理。让学生学习使用 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基本方法掌握操作的基本要领。再测4杯水的温度。安全教育 四拓展认识各种各样的温
3、度计 1出示学生搜集来的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并先让他们做些介绍教师再做补充。 2详细介绍体温计的认识和使用。 2热胀冷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学会自制“液体温度计”。 2. 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3. 观察认识多种液体在受热受冷时的体积变化合理分析实验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 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科学知识 1. 知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 2. 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 滴瓶或小药瓶、橡皮泥、红墨水、空玻璃管水槽或大烧杯无条件的可用矿泉水瓶剪成杯子、热水、冷水、
4、酒精、煤油其它液体等。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的温度计提问你们想自己有一支温度计吗 2教师介绍伽利略和雷伊发明的温度计。 3这两种温度计利用了空气与液体的什么性质让我们来研究吧 一活动 自制“液体温度计” 1指导学生自制“温度计”。 1出示器材小药瓶、橡皮泥、红墨水、空玻璃管。 2要求聪明的同学们能否利用这些器材和以学的知识讨论这怎样来制作“液体温度计” 3小组讨论制作方法。 4制作“液体温度计”对于学生作品教师组织进行评价。 2观察自制“温度计”在热水和冷水中液柱的变化。 1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2对学生的实验、记录、描述提出要求并予以方法上的指导。 3学生观察。
5、4汇报观察到的情况。 3研究不同液体制作的“温度计” 在热水和冷水中液柱的变化。 1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2预测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 3方法指导。 4学生观察。 5汇报。 4整理分析实验记录形成概念得出结论。 1实验中几种“温度计”发生了哪些共同的变化 2引起变化的实验条件是什么 3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4结论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学生解释自制“温度计”的原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经历对气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 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6、 科学知识 1知道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 空气球、橡胶管、带玻璃棒的橡胶塞、平底烧瓶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复习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2提问空气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活动 空气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实验的设计 1教师组织学生针对两个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 把空气装在什么容器里 用什么方法能看到空气的膨胀和收缩现象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补充或完善 借助其他能鼓凹的物体来发现。启示可以在烧瓶口上套小气球。 借助因受热膨胀而冒出的空气在水中冒泡因受冷空气收缩外界气压将水压入管中或瓶中来发现。 通过容器的鼓凹来发现。空气总是充满容器的空间当容器凹时说明空气体积变小。当容器鼓时
7、说明空气体积变大。 3评价在此环节思维活跃的同学给予肯定。 4形成各自完整的实验方案。 2实验现象猜想。 3按设计的方法完成实验。 4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5分析比较我们的猜想和观察到的现象一致吗 三小结 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四学生解释伽利略温度计的原理。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经历对固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2观察认识多种物体在受热受冷时的体积变化合理分析实验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科学知识 1知道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知道一些液体、气体、固体热胀
8、冷缩在生活中相关应用。 教学准备 小气球、酒精灯、火柴、固体热胀冷缩演示仪、踩瘪的乒乓球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阅读指南车信箱。 2液体、空气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思考固体会不会也热胀冷缩呢 3让我们一同来研究研究吧 二活动 研究铁轨间为什么留缝隙 1实验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 1教师演示介绍酒精灯的使用步骤 左手扶灯体右手摘下灯帽口朝下倒扣在桌上。 划着火柴让火焰朝上接近灯芯点燃酒精灯。 甩灭火柴将熄灭的火柴梗投入污物桶。 讲解火焰的分层指出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要使用外焰。 熄灭酒精灯时左手扶灯体右手取灯帽快而轻地盖上待火焰熄灭后提起灯帽再盖一次。 2学生练习使用酒精灯交待注意事项。 3以小组
9、为单位进行铜球的热胀冷缩实验。 4描述实验过程和看到的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告诉了我们什么 2补充实验玻璃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老师演示注射器的玻璃活塞熟玻璃制成的受冷受热不易炸裂可以顺利地进入管内到达底部用酒精灯加热注射器的活塞再放入管内你们想会有什么现象接着使活塞受冷后把它再放入注射器内你们又推想一下会发生什么现象 2组织学生描述实验的过程和看到的现象。 3分析实验现象告诉了我们什么 4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小结 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四拓展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 1解释教材出示的三种现象。 2找一找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热胀冷缩现象 3热的传递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经历探究热的传
10、递规律过程。 2加强测量水温的技能训练培养连续观察并记录的能力。 3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及数据找寻其中的科学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科学探究过程中离不开认真细致的观察。 2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懂得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乐于合作扎实完成自己的任务。 科学知识 1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 2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部分传向低温物体部分直到物体温度相等为止。 3了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教学准备 金属棒、酒精灯、火柴、凡士林或蜡、支架、温度计、大烧杯、小烧杯、热水、冷水。 拓展课准备酒精灯、火柴、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水、茶叶、有关热辐射的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演示将开水倒入
11、杯中放上汤匙过会儿让学生摸摸。 2提问“汤匙变热了热怎么传递过来的”引导学生做出猜想后进入下面的实验研究。 二活动 物体怎样传热 1教师介绍实验装置及实验材料。 2猜测火柴棒掉落的顺序会怎样猜测的理由 3交待实验注意事项。 4学生实验。 5汇报。 6检查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7归纳热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三活动 测量变化的水温 1组织学生预测两杯水的温度各会有怎样的变化两杯水最后会怎样2讨论要做好实验该怎样进行 2讨论要做好实验该怎样进行 3分组测量认真观察、准确读数和及时记录。 4分析数据发现规律 热从热水杯传向冷水杯温度的变化先快后慢最后直至两杯水温度相等。 四拓展热的传递方式 多媒
12、体课件辅助介绍。 4谁的传热本领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实验探究不同材料的传热本领。 2通过设计制作保温盒,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制作方面的动手能力。 3能将材料的特性与它的用途相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科学与生活的紧密相联。 2感受学以致用的快乐。 3学会合作学会正确的评价他人。 科学知识 1了解不同的材料传热的本领不同。 2了解常用的传热和隔热的方法。 教学准备 长度和粗细相同的木棒、铁棒、玻璃棒、塑料棒、热水、烧杯、秒表或其它计时的工具、温度计。课件。 学生准备制作保温盒的材料如木盒、带盖的玻璃瓶、锡纸、棉絮、布、毛皮、泡沫塑料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课件出示锅
13、、壶等厨房日用品。 2提问为什么这些日用品有的部分要用金属做而把手部分要用胶木或塑料包在外面 二活动 材料的传热本领 1摆出问题把长度和粗细相同的木棒、铁棒、玻璃棒、塑料棒同时放入一杯热水中比较它们的传热快慢。 2讨论实验怎样进行材料在选择上要注意些什么 3组织实验。 4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5回到课初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刚获得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三活动 自制保温盒 1让学生明确隐含的知识点告诉学生热传递的方式及当物体需要保温时要尽可能的减慢热的传递。 2分析教材中提供的保温盒图例为什么选用这些材料是怎样减慢热的传递的 3小组讨论怎样做保温盒。 4汇报各小组的方案并完善。 四作业 课后制作设计的
14、保温盒。 谁的传热本领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比较自制保温盒的保温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正确的评价他人。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制作好的保温盒。比较保温盒的效果组织评价与交流等内容。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各小组制作了保温盒让我们来比一比看哪组做的最好 二活动 比较保温盒的效果 1讨论怎样进行比较。 明白参赛的每个作品中导入同样多、同样温度的水在过同样长时间后组织各组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温度最高的为保温效果最好的。此外还要兼顾美观、携带等方面。 2组织分工合作。 3学生活动测保温盒的效果。 4汇报结果。 5评出优胜小组。 6经验交流。 三阅读指南车信箱 四拓展 生活
15、中还有哪些加快和减缓热的传递的方法。 第二单元 变化的天气 1多姿多彩的天气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会描述不同天气现象的特点。 能用游戏等方式来表现天气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美丽的天气。 知道我国古代就有了天气现象的各种记录。 科学知识 知道各种不同的天气现象 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 体验到天气对人类工作、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 各种天气现象的图像资料有关天气现象的诗歌、成语课件各种天气现象的卡片与之相适应的人们生活、生产活动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课件出示古代有关天气现象的记录。 2提问我们知道有哪些天气现象 二活动 欣赏天气现象 1认识各种天
16、气现象并描述其特点。 1课件出示教材第16的插图。 要求仔细观察认识各种天气现象。 2提问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天气的特点。 3组内同学互述。 4指名全班描述。 5教师总结概括不同天气的特点。 2收集有关天气现象的诗歌与成语。 1课件出示教师搜集的有关天气现象的诗歌、成语。 2学生欣赏教师针对资料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此环节能实现科学与语文、美术等学科的整合。 3布置学生课后收集资料并编成小报进行传阅与展示。 三活动 我们与天气 1布置任务设计用游戏来表现天气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关系。 2指导学生看教材的两幅图提问从图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交待游戏规则与注意事项。 4学生游戏。 四小结 1总结不同的天气
17、现象及其特点。 2评价在每一环节中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 2测量气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定时观察、测量并记录校园里不同地点一天的气温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团结合作地开展气温的观测活动。 科学知识 1知道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 2学习测量气温的方法。 教学准备 红水温度计、气温记录表、百叶箱的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复习我们知道哪一些天气现象 2讲述每一种天气现象有它的气温空气的温度。 3过渡今天让我们来测量气温。 二活动 测气温 1猜一猜校园里什么地点、什么时候气温最高说一说你猜测的依据。 2交流。 3我们的猜想正确吗还是让我们的行动来说话吧。 4教师交待活动要求 1
18、活动地点操场、教室、花园、宿舍四处。 2分 组全班分4组每组负责一处地点。 3人员分工拿温度计的、读数的、记录的都安排到人。 4时间安排每一节课后以及中午午休、放学后。完整的一天 5布置任务交待下一节课进行汇报。 6认识百叶箱 1出示百叶箱课件学生观察。 2教师讲解气象站测气温用的是百叶箱百叶箱箱门朝北安置。 三指南车信箱 1介绍竺可桢。 2学生自由阅读指南车信箱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学习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分析数据得出某些结论交流有关发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团结合作地绘制一天的气温变化曲线图。 科学知识 1知道一天里气温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 记录表、气温曲线图等。
19、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课前我们测了一天中几个时间点的气温每一小组能将所测得的数据告诉大家吗 2各小组汇报数据。 3过渡从数据中我们能获得一些东西这节课老师想和大家用一种直观、形象的方法来分析数据看一看我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活动 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 1出示一张气温变化曲线图学生认识其要素。 2指导学生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 1在最下面一行中填好测得的时间。 2在最上面一行标记好相对应时间测得的温度。 3在相对应的温度计刻度上标记好当时的温度。在对应位置标小圆点 4用线连接每支温度计上的小圆点。 3学生绘制自己所在小组的气温变化曲线图。 4评价哪张图绘制得最好。 三分析曲线图 1学生观察气温变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湘教版 三年级 科学 下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