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装备公司治理计划_参考.docx
《航空装备公司治理计划_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空装备公司治理计划_参考.docx(10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航空装备公司治理计划航空装备公司治理计划目录一、 产业环境分析3二、 必要性分析8三、 公司基本情况8四、 内部控制的起源10五、 内部控制的演进12六、 企业的演进26七、 公司治理的产生及动因31八、 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41九、 风险应对策略42十、 风险分析方法的选择52十一、 风险图谱53十二、 信息与沟通的概念54十三、 信息的含义与分类56十四、 信息控制58十五、 沟通控制68十六、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内部环境的发展71十七、 SASNO.55:内部环境的形成72十八、 控制的层级制度72十九、 有效内部环境的属性75二十、 SWOT分析79二十一、 发展规划89二十二、
2、项目风险分析91二十三、 项目风险对策94法人治理96(一)股东权利及义务961、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分配股利、清算及从事其他需要确认股东身份的行为时,由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召集人确定股权登记日,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股东为享有相关权益的股东。96一、 产业环境分析2019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全力建设“高质量产业之区、高品质宜居之城”,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
3、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复杂多变,但中国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对标对表抓落实,沉心静气谋发展,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再上台阶。航空装备的关键原材料有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两大类,包括钛合金、航空钢材、陶瓷基等特殊材料。中国航空材料行业的整体技术距离国际先进水平尚有一定的差距,部分高端产品仍需进口。但是近年来,中国部分航空材料企业加大了研发投入,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品技术水平有所提高。中国部分航空材料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部分产品开始出口海外市场。航空装备制造是航空装备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主要为航空部件制造和航空装备整机。
4、其中航空部件制造可分为机体、发动机及机载设备三大部分。机体是航空装备结构的主要构成,发动机是航空装备的动力来源,机载设备是指对航空装备飞行中的各种信息、指令和操纵进行测量、处理、传递、显示和控制的设备。航空装备的细分市场大致为军用航空装备以及民用航空装备两大类。其中,航空发动机是航空装备的动力来源,是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发动机的研发设计、生产是航空装备产业链中最核心的部分。航空发动机是当今世界研发制造难度最大的现在工业造物之一。这是因为不像其他航天装备一样,组件几乎为一次性使用,而它不仅要求要有优异的性能,还要保证在长期使用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目前,中国国内也存在着一批航空发动机重点生产企业,如
5、中国航发、中航重机、应流股份、爱乐达、无锡航亚、贵州黎阳、沈阳黎明、西安西航、成发集团、南航动力等。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早在1911年就开始涉猎飞机制造领域,仅比1903年莱克兄弟晚了8年,我国航空先驱冯如先生更是在1909年就在美国驾驶冯如1号成功试飞,所以在航空领域开始阶段,我国并没有比国际晚太多。但是受制于当时国内的政治经济环境,建国之前中国的航空装备制造发展存在着“积贫积弱”的发展特点。建国后,随着国内政局稳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我国的航空事业才开始有起色。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逐步确立,中国在制造业领域长期的技术积累,中国航空产业逐步进入发展黄金时期。尤其是在国产C9
6、19成功试飞后,中国航空装备制造真正开始走向国际尖端领域。近年来,我国航空装备产业进入到了一个高速发展期。作为国家强力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和地方不断释放各种政策红利,从2015年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航空装备到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航空装备行业自动化以及自主化的生产建设。我国已经从航空装备技术追赶进入了技术自主研发和领先阶段。我国航空产业园区可以覆盖通用航空产业全产业链,为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支持。我国航空产业园区在政策推动下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以来,我国航空产业园数量总体增长。根据前瞻产业园区库统
7、计数据,现阶段国内航空装备制造相关产业园区超过150个,四川省和陕西省产业园数量分布较多。航空设备下游需求领域主要包括民用运输飞机和通用运输飞机两大类型。2010-2020年,我国民用运输飞机数量逐年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9%。截至2020年底,中国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在册架数达到3903架,比2019年底增加85架。相较于民用航空,我国通用航空机队建设起步较晚,但上升势头较好。从统计数据来看,2015-2020年我国通用航空领域在册航空器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中教学训练用飞行器也呈现上升趋势。2020年底,通用航空在册航空器总数达到2892架,其中,教学训练用飞机1018架。总的来看,我国航空机队
8、建设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对航空装备生产制造领域提出了更多的制造需求。2018-2021年,我国航空航天装备行业出口额整体呈下降趋势,2020年航空航天装备个细分产品中,涡轮风扇发动机推力25千牛顿和其他自动调节或控制仪器及装置出口数量有所上涨,出口金额分别为6.38亿美元和24.28亿美元,分别同比上年增长7.1%和9.8%;15吨25千牛顿、15吨25千牛顿、15吨25千牛顿、15吨空载重量45吨其他大型飞机及其他航空器、飞机及直升机的其他零件和其他自动调节或控制仪器及装置进口金额分别为23.17亿美元、38.35亿美元、15.14亿美元、35.87亿美元。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业已经初步显现集
9、聚特征,聚群化分布、区域分工日趋显现。目前已基本形成六大聚集区,包括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具体形成以长三角及中部的西安为核心,以珠三角、东北地区为两翼,以北京、天津、四川等研发、制造为支撑的航空产业格局。在热力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以西安市为代表的陕西省是中国最重要的航空产业生产基地之一。依托于航空装备制造行业的自然垄断行业特质,我国航空装备产业主要由航空领域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主导,历经数次战略性和专业化重组,形成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发、中国商飞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为主,众多原材料和零部件配套供应商为辅的企业格局。随着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航空工程的实施,多型航空
10、器、航空发动机等进入批量研制和生产阶段,亟需立足自主可控,加强系统谋划,进一步优化制造资源配置,解决关键瓶颈和短线问题,大力提升我国航空装备制造能力,实现航空事业可持续发展。二、 必要性分析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三、 公司基本情况(一)公司简介公司不断建设和完善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实施“互联网+”企业专项行动,推广适合企业需求的信息化产品
11、和服务,促进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的应用,业通过信息化提高效率和效益。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培育产业链,打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公司以负责任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符合法律规定与标准要求的产品。在提供产品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其对消费者的影响,确保产品安全。积极与消费者沟通,向消费者公开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努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公司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持续推进产品升级,为行业提供先进适用的解决方案,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二)核心人员介绍1、苏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61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2002年11月至今
12、任xxx总经理。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2、潘xx,1974年出生,研究生学历。2002年6月至2006年8月就职于xxx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副经理。2011年3月至今历任公司监事、销售部副部长、部长;2019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会主席。3、蒋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1年出生,本科学历,中级会计师职称。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经理。2017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4、郭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0年
13、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2012年4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监事。2018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5、陆xx,中国国籍,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2003年5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4年4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18年3月起至今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四、 内部控制的起源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河中,早已融入了内部控制的基本思想。根据史料记载,远在公元前36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化时代,就存在着极简单的内部控制实践。例如,古埃及在法老统治时期,就设有监督官
14、负责对全国各级机构和官吏是否忠实履行受托事项、财政收支记录是否准确无误等加以监督。但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处于手工劳动阶段,技术水平低下,交通不便,人与人之间社会联系的成本高、有效性低,经济组织和社会活动一般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规模小、结构简单。因此,当时的管理是建立在个人观察、判断和直观基础上的传统经验管理,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理论,也不可能提出“内部控制”的概念,这一时期的内部控制实践仅仅是人们无意识的行为。15世纪末,借贷复式记账法在意大利出现。自此开始对管理钱、财、物的不同岗位进行分离设立,并利用其钩稽关系进行交互核对。这种方法直到19世纪末期,都还一直被认为是保证所有钱物和账目正确无误的
15、理想牵制方法。20世纪初期,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相互分离。一些企业在非常激烈的竞争中,逐步摸索出了一些组织、调节、制约和检查企业生产活动的办法,即按照人们的主观设想,建立内部牵制制度,以防范和揭露错误。这种设想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很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也大大低于单独一个人或一个部门舞弊的可能性。这个时期的内部控制主要以差错防弊、保证资产安全为目的,以钱、财、物三分管为主要控制理念。按照这种设想建立起来的会计工作制度,就是内部牵制制度。从内容上看,内部牵制主要包
16、括四项职能:实物牵制,如把保险柜的钥匙交给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保管,这样如果不同时使用两把以上的钥匙,保险柜就无法打开;物理牵制,如仓库的门不按正确的程序操作就打不开,甚至还会自动报警;分权控制,如把每项业务都分别由不同的人或者部门去处理,以预防舞弊或者错误的发生;簿记控制,如定期将明细账和总账进行核对。作为一种管理制度,内部牵制几乎不涉及信息的真实性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问题,因此,其范围和管理作用都比较有限。到20世纪40年代末期,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股份有限公司迅速发展,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企业迫切需要在管理上采用更为完善、有效的控制方法。
17、为了适应股份日益分散的实际和保护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利益,西方国家纷纷以法律的形式要求企业披露会计信息,这样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传统的内部牵制制度已经无法满足上述企业管理和会计信息披露的需要,现代意义上的内部控制的产生已经成为一种必然。五、 内部控制的演进内部控制起源于内部牵制,其发展演进过程经历了内部控制制度、制度分野、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5个阶段。(一)内部控制制度1、内部会计控制概念的提出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后,美国于1934年颁布了证券交易法,在证券交易法中首先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在其发布
18、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公告中首次提出审计师在制定审计程序时,应审查企业的内部牵制和控制并且从财务审计的角度把内部控制定义为“保护公司现金和其他资产,检查账簿记录事务的准确性,而在公司内部采用的手段和方法”。这是第一次对内部控制进行定义,这里明确规定了内部控制只是作为“会计资料准确性”的保障措施。这反映了作为会计职业界对内部控制工作应解决问题的关注层面,与人们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及当时内部控制的实务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因此,这一定义未能为人们所广泛接受,也未引起会计职业界对内部控制应有的重视。2、夯实在评价内部控制基础上的抽样审计1939年1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罗宾斯公司审计案做出了结论
19、,指出当时的审计标准(即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查)是不适当的,审计方法的使用连表面的目的也达不到。这个结论促使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建立了审计程序委员会,并于1939年5月提出了名为审计程序的扩展的文件,对当时的审计程序做了修订,其中把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作为主要内容。1941年,美国社会各界已普遍意识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为企业经营范围和规模的变化使得管理必须依靠大量的反映经济活动的分析资料和报告;健全的内部控制有助于防止工作人员出现差错,减少发生不合规现象的可能性;审计部门在审计费用的严格限制下,如果不依靠客户的内部控制系统,那么对大部分企业进行审计是不可能的。在理论上明确了内部控制的主要
20、目标是“防错纠弊”,没有内部控制的企业就不具备基本的审计条件,第一次把内部控制作为现代审计的一个必要前提。但是,有关内部控制至此尚未形成一个权威的定义。3、历史上第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内部控制权威定义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所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其公布的内部控制:一个协调的系统要素及其对管理层和独立公共会计师的重要性的研究报告中,对内部控制做了专门的定义。这个定义成为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第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权威定义,内部控制包括组织的计划和企业为了保护资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以及促使遵循既定的管理方针等所采用的所有方法和措施。该报告是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来定义内部控制的,
21、内容不局限于与会计和财务部门直接有关的控制,还包括预算控制、成本控制、定期报告、统计分析、培训计划和内部审计以及技术与其他领域的经营活动,从理论上给出了内部控制的宽泛内涵。该定义得到了公司经理们的普遍赞同,也就是说,审计界给出的内部控制定义从当时管理者的角度来说也是适用的。然而,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把内部控制定义为保证目标实现的方法和措施,这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这个定义把内部控制看成万能的工具,即只要实施了内部控制,目标就一定能实现。另外,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应对内部控制检查到什么程度,该定义在这些方面提供的指导却很少,使得很多从业者对这个近乎无限的内部控制定义感到无所适从。(
22、二)制度分野1、内部控制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审计界提出内部控制概念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财务审计的需要,与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理解不一致,因此,审计人员认为1949年的定义内容过于宽泛,超出了他们评价被审计单位所应承担的责任。迫于这种压力,也为了满足审计人员在审计中对内部控制进行检查的业务需要,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所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于1953年颁发了审计程序说明第19号,对内部控制定义做了正式修正,把内部控制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会计控制由组织计划和所有保护资产、保护会计记录可靠性或与此相关的方法和程序构成。会计控制包括授权与批准制度,记账、编制财务报表、保管财务资产等职务分离,财产的实物控制以
23、及内部审计等控制。管理控制由组织计划和所有为提高经营效率、保证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到贯彻或与此直接有关的方法和程序构成。管理控制的方法和程序通常只与财务记录发生间接的关系,包括统计分析、时效研究、经营报告、雇员培训计划和质量控制等。把内部控制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目的是为了明确注册会计师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2、注册会计师应主要关注会计有关控制1963年,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审计程序说明第33号中进一步指出,“注册会计师应主要检查会计控制。”会计控制一般对财务记录产生直接的、重要的影响,审计人员必须对它做出评价。管理控制通常只对财务记录产生间接影响,因此审计人员可以不对其做评价,只是在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航空 装备 公司 治理 计划 参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