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执业兽医师考试高分复习材料试题--公共卫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执业兽医师考试高分复习材料试题--公共卫生.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兽医公共卫生学(分值:10) 1兽医公共卫生学包括的内容: A生态平衡 B环境污染 C人兽共患病 D动物性食品安全 E动物医学实验。 2生态系统的中心问题是: A结构(空间结构和物种结构) B功能(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效率) C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演替特点 D生态系统的控制。 3生态系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包括: A物种改变 B。环境因子改变(盲目开荒、资源不合理应用和环境污染) C信息系统改变。 4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以食物营养为中心的生物之间食与被食的链索关系,包括 , 陆生食物链和水生食物链,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许多食 物链错综复杂形成食物网;食
2、物链和食物网的结构图称为“生态金字塔”。 5臭氧层耗减直接引起地球表面中波紫外线的辐射增强,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 包括A皮肤癌增多 B大气光化学氧化剂增多 C免疫抑制。 6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 A作用于靶器官 B有害物质在机体内的浓缩、积累和放大作用 C有害物质对机体的联合作用(协同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颉抗作用) D存在个体感受性差异现象。 7环境污染的分类,按环境要素分为: A大气污染 B水体污染 C土壤污染; 按污染物的性质分为: A生物性污染(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害虫与鼠类、花粉) B化学性污染 C物理性污染; 按污染物的形态分为: A废水污染B废气污染C固体废物污
3、染; 按污染产生的原因分为: A生产污染(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污染)B生活污染; 按污染的范围分为:A全球性污染 B区域性污染 N局部污染。 8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特点:A广泛性B多样性C复杂性D长期性; 病理损害作用:A临床作用B亚临床作用C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 D免疫损伤作用 E激素样作用。 9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A传染病B寄生虫病c。职业病D食源性疾病 10在养殖业中,兽药可以污染生态环境,其残留物可导致: A水环境B土壤环境的污染,C通过食物链对生态环境产生毒害作用,影响 环境中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最终影响人类健康。 ll环境污染的控制措施: A治理工业三废(工
4、业合理布局、改革工艺与综合利用、净化处理) B预防农业污染(合理用农药、加强污水灌农田的管理、防止畜禽养殖污染) C预防生活性污染D预防交通污染。 12动物性食品生物性污染物包括: A细菌 B霉菌及其毒素 C寄生虫D食品害虫; 化学性污染物有: A工业三废 B农药 C兽药及饲料添加剂 D食品添加剂 E食品包装材料F其它有机物(多环芳烃、杂环胺、硝基类化合物) 物理性污染包括:A杂质 B放射线 13动物性食品的污染来源有: A内源性污染(一次污染) B外源性污染(二次污染); 内源性污染是指食品动物生前受到的污染,包括:A内源性生物性污染(畜禽生 前患人兽共患病、生前患固有疫病、生前带染微生物和
5、寄生虫)B内源性化学性 污染C内源性放射线污染; 外源性污染是食品在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烹饪等过程中的污染,包括: A外源性生物性污染(水、空气、土壤、加工过程、运输过程、贮藏过程、病媒 虫害) B外源性化学性污染; 动物性食品污染造成的危害包括: A感官性状改变、食用价值降低、不能食用 B食源性疾病和动物疫病的传播与流行 C影响养殖业、食品工业及其贸易的发展。 14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由A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B世界卫生组织 (wHO)共同创建,以保障消费者健康和食品贸易公平为宗旨的一个制定国际食 品标准的政府间组织,下设:A秘书处B执行委员会C6个地区协调委员会 D21个专
6、业委员会和E政府间特别工作组。 15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程序: A急性毒性试验。 B.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和30d喂养试验 C亚慢性毒性试验 D慢性毒性试验。 16食品安全性评价指标: A菌落总数 B大肠菌群 C致病菌 D化学性污染物的残留限量。 17食源性感染是指:A食用了患病动物的动物性食品或被污染的动物性食品而引起的人兽共患病或 寄生虫病 B也称为肉源性感染,常见食源性感染的疾病主要有:炭疽、鼻疽、布病、结核、 沙门氏菌病、疯牛病、弓形虫病、肉包子重并、旋毛虫病等。 18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有毒有害物 质的食品而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其包括:
7、 A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真菌性)B。化学性食物中毒 C动物性食物中毒 D植物性食物中毒, 其特点:A。有原因食品、发病急、病人具有类似的症状、无传染性;细菌性食物 中毒的发生规律为B季节性强、原因食品较明确、引起中毒的原因明显;真菌 性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为C有一定的地区性和季节性。 19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是: A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B大多发生于510月,尤其是79月 C中毒食品多为动物性食品 D食品污染后通常无感官变化 E中毒者的临床表现急性胃肠炎症状。 20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 A粮、油及其制品,也可污染肉和乳等动物性食品 B动物摄入毒素污染的饲料可导致蓄积,残留于食品中 C黄曲
8、霉毒素Bl最多,其毒性和致癌性最强,耐热 D可导致急性和慢性中毒。 21主要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症状与原因食品: A沙门氏菌(胃肠道症状。肉与肉制品一病死畜禽肉、酱卤肉) B致泻大肠埃希氏(胃肠道症状。熟肉制品及冷荤;蛋与蛋制品) C变形杆菌(胃肠道症状、上腹刀割样疼痛。熟肉及内脏制品) D葡萄球菌(突发胃肠道症状。乳与乳制品;剩饭;含乳冷冻食品) E李斯特菌(胃肠道症状。乳与乳制品;肉制品;水产品) F肉毒梭菌(肌肉麻痹症状。家庭自制豆、谷类发酵制品) G黄曲霉毒素(肝脏症状、肝癌、B1M1G1M2) 22污染动物性食品的农药主要来源包括: A用药后的直接污染B从环境中吸入C通过食物链富集D意
9、外污染对人的危害包括: A急性毒性 B慢性毒性 C特殊毒性慢性潜在性的毒性是主要的: A影响酶活性 B损害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肝和肾 C引起皮肤病、不育和贫血 D降低免疫功能 E“三致”作用。 23兽药残留产生的途径:A兽药和饲料药物添加剂的使用B环境污染; 残留产生的原因:A。非法使用违禁或淘汰药物 B不执行休药期 C超剂量和 范围用药 D用法不当 E滥用药物 F饲料被污染 H环境污染。 24动物性食品中抗微生物药物残留来源: A治疗疾病 B预防疾病 C促进动物生长 D防止食品腐败 对人体的危害:A过敏反应 B毒性作用 C“三致”作用 D菌群失调和耐药菌株出现。 25人兽共患病按照病原体生活史分类: A直接人兽共患病:结核病、炭疽、布鲁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弓形虫病、 旋毛虫病 B媒介性人兽共患病:乙型脑炎、森林脑炎、登革热、并殖吸虫病、华枝睾吸 虫病 C周生性人兽共患病:棘球蚴病、棘球绦虫病、猪(牛)带绦虫病、猪(牛) 囊尾蚴病等 D腐生性人兽共患病:肝片吸虫病、钩虫病。 26污水处理的方法包括: A预处理B生物处理 污水测定指标包括: A溶解氧D0 B生化需氧量BOD C化学耗氧量COD D悬浮物SS。27有害动物及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措施包括: A销毁一焚毁、掩埋 B无害化处理一化制、消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