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制品公司企业战略风险管理【范文】.docx
《中药材制品公司企业战略风险管理【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材制品公司企业战略风险管理【范文】.docx(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中药材制品公司企业战略风险管理中药材制品公司企业战略风险管理x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一、 产业环境分析3二、 聚焦加工业发展重点3三、 必要性分析6四、 项目基本情况7五、 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9六、 人力资源的特点及管理过程14七、 流程风险的识别和评估18八、 流程风险的应对21九、 战略风险的应对22十、 战略风险的识别24十一、 SWOT分析说明38十二、 项目风险分析45十三、 项目风险对策47十四、 人力资源分析48劳动定员一览表49一、 产业环境分析建设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强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体经济不断壮大,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创新
2、驱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区域协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产业强市成效显著,项目建设鳞次栉比,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兴起,现代农业和服务业迅猛发展、蒸蒸日上,市域综合经济实力和影响力迈上新台阶。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秀美生态城市。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大幅提升,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格局基本形成,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具备条件的农村基本建成美丽乡村。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深入发展,主要污染物减排如期实现省下达目标任务,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3、二、 聚焦加工业发展重点粮食加工。推进稻米、小麦适度加工,提高出米率、出粉率,开发糙米、全麦粉等产品。稻米重点开展专用大米、鲜湿米粉、大米淀粉、大米蛋白、发芽糙米、酒、淀粉糖、方便米饭、预制条理米制品、生物降解材料等加工。稻米副产物开展米糠油、米糠纤维、饲料、生物质燃料、新型建筑材料等加工。小麦重点开展专用面粉、小麦淀粉、小麦蛋白、变性淀粉、谷朊粉、淀粉糖、发酵制品、全麦食品、速冻主食等加工。小麦次粉和麸皮开展焙烤食品、膨化食品、膳食纤维等加工,小麦胚开展胚芽油、胚芽粉、蛋白质、谷胱甘肽等开发。推进马铃薯、玉米、杂粮等主食化,开发早餐食品、代餐食品等。加强稻米、小麦与果蔬、肉制品等其他食品的融
4、合创新,开发功能性米面产品等。支持热干面、米酒等地方特色传统粮食加工产品的工业化和标准化生产。水产加工。在主要养殖区发展初加工、保鲜、精深加工和副产物高效利用。水产加工技术及设备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升级,促进传统水产品加工业升级发展。水产重点开展冷藏冷冻制品、鱼糜制品、干制品、腌制品、预制调理品、调味品、休闲品、功能保健品等精深加工。推进鱼的皮骨鳞、虾蟹龟鳖的壳等副产物综合利用,提取胶原蛋白、磷脂、甲壳素、壳聚糖、鱼油及维生素等功效成分,开发功能食品、保健药品、调味品以及日用化工辅料等。畜禽加工。推动畜禽就地屠宰,提升畜禽屠宰加工技术及装备水平。健全畜禽产品冷链加工配送体系。逐步提高冷鲜畜禽肉
5、品加工比重。提升畜禽肉品精深加工水平,开发酱卤制品、中式肉制品、西式肉制品、休闲食品、预制调理食品等。提高传统禽蛋品加工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开展全蛋粉、蛋黄粉、蛋白粉、蛋白液、溶菌酶等精深加工。积极开展畜禽骨、血、内脏等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发凝血酶、血红素、血浆蛋白粉、血球蛋白粉、血浆、骨粉、骨胶、骨泥等医药制品、食品添加剂和营养补充剂。蛋品副产物开发蛋壳粉、壳膜蛋白、蛋源有机酸钙、蛋膜美容产品等新产品。油料加工。提高油菜、油茶、芝麻、花生等油料的产地干燥、分级、榨油等初加工技术和装备的水平。推进菜油两用、高油酸菜籽油产业化。积极推广油菜“七用”开发。开发适度加工、节能环保的油脂加工新技术,发展冷
6、榨油、特色油脂、功能型油脂、食品工业专用油脂等新产品。推进油菜薹、功能型油菜薹采后保鲜贮运,开发油菜薹粉、叶绿素、油菜花蜜等精深加工产品。促进油料作物转化增值与深度开发。饼粕等开发油料蛋白、蛋白粉、氨基酸、磷脂、脂肪酸、生物活性物质等高附加值产品。茎秆、荚壳等开展饲料、肥料、食用菌基质等综合利用。果蔬加工。在主产区发展果蔬清洗、分级、包装等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完善果蔬采后预冷、贮藏及物流等装备及设施,提升果蔬贮运能力。在武汉等大中城市近郊,发展洁净果蔬、鲜切果蔬等加工与配送。在主产区发展节能脱水果蔬、速冻果蔬、果蔬粉、果蔬汁、果蔬罐头、腌制果蔬、休闲食品、发酵产品、色素、调味品、功能食品等精深
7、加工。推进根茎、花叶籽、皮渣、菜叶菜帮等副产物的增值利用,开发色素、精油、果胶、膳食纤维、饲料、基料等产品。茶叶加工。在主产区推进茶叶干制、分级、包装等初加工技术,提升加工装备的清洁化、自动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推进传统加工工艺创新,开展工业化、标准化生产。重点开展精品茶、冷泡茶、茶饮料、茶粉、抹茶等精深加工。进一步开发茶多酚、儿茶素、茶色素、茶氨酸、茶皂素、咖啡碱等功能性成分。茶籽、茶末等开发茶油、茶多酚、茶色素等产品。积极推进含茶的功能食品、天然药物、日化用品、环保用品、饲料等新产品开发。中药材加工。在生产基地提高中药材的干制、切分、包装等产地初加工技术及装备水平。推进中药材炮制加工和精
8、深加工,推广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标准化加工。重点开展普通中药材加工饮片和颗粒,道地药材加工优质品牌饮片、颗粒和胶囊。围绕药食同源的黄精、野葛等道地特色药材,开发保健食品、功能食品、药膳、药妆、食品添加剂等产品。中药材的非药部分,开发牙膏、护肤品、杀虫剂、防虫药膏、保健茶,以及中药兽药、中药农药、中药饲料添加剂等新型制品。三、 必要性分析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
9、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四、 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投资人xxx(集团)有限公司(二)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待定)。(三)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待定),占地面积约27.00亩。(四)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五)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2687.4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0444.0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32%;建设期利息143.3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13%;流动资金2100.0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55%。(六)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2687.44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
10、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6837.13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5850.31万元。(七)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214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16772.64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3386.37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1.29%。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51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7523.11万元(产值)。(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18000.00约27.00亩1.1总建筑面积36008.36容积率
11、2.001.2基底面积11340.00建筑系数63.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75.012总投资万元12687.442.1建设投资万元10444.042.1.1工程费用万元9050.07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1143.522.1.3预备费万元250.452.2建设期利息万元143.332.3流动资金万元2100.073资金筹措万元12687.443.1自筹资金万元6837.133.2银行贷款万元5850.314营业收入万元214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16772.646利润总额万元4515.167净利润万元3386.378所得税万元1128.799增值税万元935.0
12、210税金及附加万元112.2011纳税总额万元2176.0112工业增加值万元7584.1513盈亏平衡点万元7523.11产值14回收期年5.51含建设期12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21.29%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3819.45所得税后五、 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人力资源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风险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制度包括:员工手册、岗位管理、人员招聘录用、劳动合同管理、定期考核、新员工岗前培训或新员工见习、员工培训、奖惩、薪酬分配、职业安全与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这些制度如果设计不合理,或缺少必要的内容,则可能给企业带来重要损失。例如,如果企业与员工之间聘用
13、与被聘关系过于简单和不规范,为员工流动打开了方便之门。又如,薪酬体系的不合理,培训体制的缺失,考评制度的不公正等,诸如此类种种制度的弊端都隐藏着风险的种子。(二)招聘风险在招聘中,由于求职者与企业之间关于求职者能力认知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企业招聘面临着两种逆选择风险:一是错误地接受了本来不适合企业的求职者;二是错误地拒绝了本来适合于企业的求职者。这两种情形,或者会给企业增加费用,或者使企业丧失机会。不仅如此,招聘风险还可能进一步影响到人力资源的其他相关风险。例如,招聘了品行不合格的员工,为道德风险的产生埋下了祸根;招聘身体状况不佳的员工,为健康风险的发生留下了后遗症;招聘爱跳槽的员工,为员工
14、流失风险的发生创造了条件。(三)员工流失风险此部分风险尤其需要关注关键员工流失问题。从企业的角度,关键岗位人员流失可能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包括增加该岗位的人工成本,重新招聘和培训;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引起工作进度的拖延,甚至造成组织的瘫痪,或者造成企业赖以生存的商业机密的泄露。除此之外,流失的员工到一个竞争对手那里,可能损害到本企业的业务和与客户的关系。流失的员工可能挖走顾客或进一步带走其他关键员工,或者设立一个与公司竞争的公司。员工流失风险可分为显性流失和隐性流失。当员工对现行工作不满,或者在一些企业中,因各种原因使其员工看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或者缺乏安全感时,可能对企业前景产生错误的估计
15、,结果人心涣散,辞职情况频繁。这种事实上的失去,即是显性流失;而当员工只是在心里产生不满,并没有选择离开,而是采取消极怠工,甚至为其他组织服务的方式继续留在原工作岗位上,这种情形即为隐性流失。这种隐性流失如果不能为企业所发现,企业不仅需要继续为之支付人力成本,还可能为之承担经营上的损失,因而它的破坏性可能比显性流失更大。(四)道德风险员工会否因道德问题使得企业产生不必要的损失,是企业必须关注的问题。商业贿赂或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可能严重影响企业的声誉。企业应当设立一定的道德标准或行事准则,明确个人责任,使员工警惕不道德的做法。这样的道德标准或行事准则,其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点。(1)与收取和给予贿赂
16、、雇金、礼物和招待相关的政策。(2)报告道德败坏事件的程序。其程序应当保证让通风报信者不被人打击报复。(3)对于顾客、竞争对手、供货商、其他员工和公众的违法或不道德活动的处罚等。(五)渎职风险从员工本身来看,员工本身的不胜任是产生渎职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在一个企业中,引发员工隐性渎职的原因很多,既可能有企业文化环境等因素,也可能是管理者本身的问题。渎职风险分为显性渎职和隐性渎职。显性渎职造成的损失是易见的,企业可采取合同约束,并诉诸于法律。从企业文化环境来看,如果员工对先进管理理念仿其表却未谙其里,则可能发生隐性渎职。如果员工的行为举止及氛围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其结果导致员工并未真正执行先
17、进的管理经验,就是一种隐性渎职。(六)专业能力风险企业可能缺乏教育培训或让员工事业发展的机会。这往往表现在企业整体知识水平落后,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形势脱节,从而使企业的知识能力无力支撑企业的长期发展。该风险往往在知识更新速度较快的高科技行业企业中表现最为明显。专业能力风险还包括管理层缺乏领导魄力或经营管理常识问题。有的企业的人事选拔制度遵循等级模式,即提升到某一级别的管理者必须在下一级职位中任职达到一定的年限,逐层向上提升,并将选拔范围放到最小的圈子,最后的结果是大部分的领导职位由不能胜任的人所担任。(七)团队合作风险组织内团队的密切合作是企业顺利实现经营目标的必要条件,而企业完成经营目标又
18、是企业人力资源投资最终产生经济效益的前提,因此,团队合作状态关系到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的最终收回。如果员工之间不能建立协调关系,会影响组织效率、效果从而带来团队合作风险。(八)人力资源外包风险人力资源外包,是企业通过与外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承包商签订合同,由外包公司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服务,而企业支付给外包公司酬金的一种交易形式。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法律方面。人力资源外包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其具体运作。如果缺乏相关的制度规范,则可能蕴藏较大的法律风险。(2)内部员工管理方面的风险。一方面,将人力资源外包,可能需要对现有员工的调整,例如辞退,被换岗,或者被取
19、消或减少训练机会。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其他在岗或转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对企业造成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人力资源外包,还难以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增加了道德风险和团队合作风险。(3)选择外包服务商的风险。在对外包服务商的选择中,企业冒着很大的决策风险,外包合作中的冲突或失败不仅会极大地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而且会影响企业的市场地位。外包服务商的选择通常是为了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如果合作不当,无疑会导致企业的严重损失。(4)企业商业信息安全的风险。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业务内容对企业来说很可能是商业秘密;当企业把这些业务外包时,就意味着外包服务商掌握了企业的这些商业秘密。这些机密
20、一旦泄露给竞争对手,可能对企业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六、 人力资源的特点及管理过程作为自然人的本身与企业其他资源存在重要区别,这一特殊性决定了人力资源风险的特殊性。从人力资源风险管理过程的角度,一般认为其风险一方面是来自于人力资源本身的特性,另一方面是来自于人力资源管理失效。(一)人力资源本身的特点1、人的心理及生理的复杂性一方面,人力资源的个体在决定自己行为时,表现出过程上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个体在信息获取、处理、输出及反馈时主体对客观的依赖性。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行为表现出有限理性特征。赫伯特西蒙最早将有限理性概念引入经济学,并建立了有关过程理性假设的各种模型。他认为,人们只能在决策过程中
21、寻求满意解而难以寻求最优解,行为主体打算做到理性,但现实中却只能有限度地实现理性。2、人力资源的能动性人力资源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为活跃并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人力资源的使用会受人的主观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当人的主观意愿与组织的目标不一致时,就有可能造成组织目标的难以实现,并给组织带来损失。人力资源可以通过激励实现资源价值的不断增长,也可能由于激励不当,而导致消极价值的产生,甚至影响组织的发展。另外人力资源的能动性还决定了知识与行为不一致的可能性。3、人力资源的动态性人力资源的一个独特性还在于其自适应能力。人们可以在从事企业经营活动中学习理论知识,或向同行学习,或通过具体的工作在“干中学”,使
22、得人力资源的素质在时间上呈现动态特征。当员工素质与组织目标一致时,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当员工素质的发展与组织目标不一致时,则会阻碍组织目标的实现。4、人力资源的流动性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和动态性又决定了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具体表现为不可“压榨性”。人力资本作为天然的个人私产,其产权所有者,即人,能控制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本产权本身所具有的自主性、排他性和可交易性的特征可能产生人才外流或无所作为等风险。(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具有复杂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性及信息的不对称性等特征。1、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兼有自组织系统特性与人造系统的全部特性。一方面,为严格劳
23、动纪律维持企业生产秩序,需要相对固定的规章制度和量化的考核指标,从而对人力资源进行直观的、简单的管理;另一方面,由于人的心理及心理的复杂性,又必须辅以其他的模糊的、复杂的方法来调动人的劳动积极性。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还在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源管理的不确定性。2、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性首先表现在系统的整体性,它是由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但各个部分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具有统一性和整体性。它把组织的整体目标与组织内员工的个人目标结合起来,实现组织整体和组织员工的共同发展。它强调相互依赖和开发利用两个原则。3、人力资源信息的不对称性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员工的行为具有非可测性,很难准确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范文 中药材 制品 公司企业 战略 风险 管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