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至六年级各单元安排及教学目标.doc
《一至六年级各单元安排及教学目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至六年级各单元安排及教学目标.doc(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年级上一、数一数(1课时)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二、比一比(2课时)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课时)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3使
2、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115的认识 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5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2课时四、认识物体和图形(3课时)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2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五
3、、分类(2课时)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使学生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6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
4、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 5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 5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4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4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七、1120各数的认识(4课时)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2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进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3使学
5、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数数读数顺序和大小写数个位和十位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 2课时 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课时八、认识钟表(2课时)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2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11课时)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9加几3课时 28、7、6加几4课时 35、4、3、2加几 3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
6、时 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1课时)十、总复习(4课时)一年级下一、位置(4课时)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2课时)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例13课时左右 例24课时左右 例3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3课时左右三、图形的拼组(2课时)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
7、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四、100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2使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3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数数 数的组成2课时左右 读数 写数2课时左右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3课时左右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1课
8、时 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五、人民币的认识(4课时)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2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2课时 简单的计算2课时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5课时)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4课时左右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6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七、认识时间(3
9、课时)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小小商店1课时八、找规律(4课时)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九、统计(3课时)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十、总复习(5课时)二年级上一、长度单位(4课时)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
10、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5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3课时)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1两位数加两位数 3课时左右2两位数减两位数 5课时左右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我长高了1课时三、
11、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1乘法的初步认识 3课时左右226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12、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五、观察物体(4课时)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六、表内乘法(二)(13课时)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3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7的乘法口诀 5课时左右8的乘法
13、口诀 3课时左右9的乘法口诀 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看一看 摆一摆1课时七、统计(3课时)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八、数学广角(2课时)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简单的排列最简单的推理简单的推理九、总复习
14、(4课时)二年级下一、解决问题(4课时)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表内除法(一)(13课时)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1除法
15、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 1课时三、图形与变换(4课时)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2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3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4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剪一剪 1课时四、表内除法(二)(9课时)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3课时左右解决问题 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 2课
16、时五、万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3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六、克和千克(2课时)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
17、简单的计算。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7课时)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有多重 1课时八、统计(3课时)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3通过对周围
18、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九、找规律(4课时)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十、总复习(4课时)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三年级上一、 测量(7课时)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
19、量观念。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二、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加法3课时左右减法3课时左右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整理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单元 安排 教学 目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