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用书 考点速记 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师资格考试用书 考点速记 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考试用书 考点速记 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doc(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前言2011年10月,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该标准发布后,教师资格考试打破了以往各地分别组织考试的形式,全国统一组织考试成为定式。为帮助广大考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考试成绩,中公教育教师考试研究院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组织相关专家深入研究考试大纲和命题趋势,精心编写了这套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本套教材共80本图书,包括广受考生欢迎的25本公共科目辅导用书,及55本专业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辅导用书。本套教材涵盖了教师资格考试大纲所规定的所有科目,包括幼儿园系列10本,小学系列10本,中学系列60本。本书具有以下特点:1.携
2、带方便记忆有伴本书针对广大考生需求,设计了64开版面,方便考生随身携带,充分利用点滴时间。版面设计活泼,双色印刷,彩色标注重要内容,使考生复习有伙伴,记忆有方案。2.依据考纲突出重点中公教育教学与研发专家以新考试大纲为根本依据,深入研究了近几年全国统考试题,总结出了考试中的高频考点,使考生一书在手,重点全有,理解有思绪,作答有依据。3.体系健全预测精选我们细致分析了教师资格考试的命题原理和命题趋势,从考试大纲出发,以“章”“节”为基本框架,体系合理健全。章后添加“精选考题预测”,使考生做题有方向,挑战有希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各位考生在本系列图书的帮助下,一定可以通过自己辛勤的努力,披荆斩
3、棘,圆自己的三尺讲台之梦。2014年1月目录 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第一节婴幼儿发展 / 2高频考点提要 / 2高频考点速记 / 2一、婴幼儿发展的涵义 / 2二、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 / 3第二节儿童发展理论 / 5高频考点提要 / 5高频考点速记 / 5一、成熟势力说 / 5二、行为主义的观点 / 7三、精神分析理论 / 10四、认知发展理论 / 15五、文化历史理论 / 18第三节婴幼儿的身心发展 / 21高频考点提要 / 21高频考点速记 / 21一、婴幼儿发展的一般特点 / 22二、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发展趋势 / 23第四节幼儿身体发育与动作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 32高频考点提要
4、 / 32高频考点速记 / 32一、幼儿身体发育的规律和特点 / 32二、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 33第五节幼儿认知发展 / 38高频考点提要 / 38高频考点速记 / 38一、幼儿注意的发展 / 38二、幼儿感觉的发展 / 43三、幼儿知觉的发展 / 51四、幼儿观察力的发展 / 60五、幼儿记忆的发展 / 62六、幼儿想象的发展 / 72七、幼儿思维的发展 / 78八、幼儿言语的发展 / 88第六节幼儿情绪、情感发展 / 108高频考点提要 / 108高频考点速记 / 108一、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 108二、情绪情感的功能 / 111三、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 113四、幼
5、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 117五、情绪和情感的心理价值 / 119第七节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 / 120高频考点提要 / 120高频考点速记 / 120一、幼儿个性 / 120二、幼儿社会性发展 / 156第八节幼儿的个体差异 / 176高频考点提要 / 176高频考点速记 / 176一、幼儿个别差异类型 / 176二、针对个别差异的适宜性教学 / 180第九节幼儿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 184高频考点提要 / 184高频考点速记 / 184一、观察法 / 184二、谈话法 / 185三、作品分析法 / 185四、实验法 / 187精选考题预测 / 187 第二章学前教育原理第一节教育的概述
6、 / 194高频考点提要 / 194高频考点速记 / 194一、教育的概述 / 194二、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 195三、教育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 196四、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 197五、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 198第二节幼儿教育 / 202高频考点提要 / 202高频考点速记 / 202一、什么是幼儿教育 / 202二、幼儿教育的性质 / 203三、幼儿教育的意义 / 204四、幼儿园教育目标 / 205五、幼儿教育的任务 / 206六、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依据 / 207七、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 / 208第三节幼儿教育发展 / 210高频考点提要 / 210高频考点速记 /
7、210一、学前教育思想的萌芽阶段 / 210二、学前教育思想理论化时期及其发展阶段 / 212第四节学前教育的原则与特点 / 223高频考点提要 / 223高频考点速记 / 223一、学前教育的原则 / 223二、学前教育的基本特点 / 236第五节幼儿园班级管理 / 239高频考点提要 / 239高频考点速记 / 239一、幼儿园班级管理概述 / 239二、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容、方法和原则 / 240三、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功能 / 243第六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 244高频考点提要 / 244高频考点速记 / 244一、总则 / 245二、教育内容与要求 / 247三、组织与实施
8、/ 259四、教育评价 / 263精选考题预测 / 269 第三章生活指导第一节幼儿一日生活 / 276高频考点提要 / 276高频考点速记 / 276一、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主要环节 / 276二、一日生活的教育意义 / 288第二节幼儿的常规教育 / 291高频考点提要 / 291高频考点速记 / 291一、幼儿生活常规教育 / 291二、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 293精选考题预测 / 294 第四章环境创设第一节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和方法 / 298高频考点提要 / 298高频考点速记 / 298一、幼儿园环境概述 / 298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意义和原则 / 300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
9、方法 / 304第二节常见活动区 / 305高频考点提要 / 305高频考点速记 / 305一、常见活动区的分类 / 305二、活动区教育的功能 / 306三、幼儿园活动区的创设 / 306第三节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 / 310高频考点提要 / 310高频考点速记 / 310一、幼儿心理环境创设的意义 / 310二、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要求 / 311三、心理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 311四、教师言行在幼儿心理环境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 312精选考题预测 / 313第五章游戏活动的指导第一节幼儿游戏 / 318高频考点提要 / 318高频考点速记 / 318一、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 / 318二
10、、有关游戏的理论 / 319三、幼儿游戏的种类 / 322四、游戏的主要功能 / 324第二节幼儿各年龄阶段的游戏特点及指导 / 325高频考点提要 / 325高频考点速记 / 325一、幼儿各年龄阶段的游戏特点 / 325二、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策略 / 329三、教师对幼儿游戏的介入 / 330四、幼儿园各类游戏活动的指导 / 332精选考题预测 / 339 第六章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第一节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理 / 346高频考点提要 / 346高频考点速记 / 346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原则 / 346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方法 / 346三、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 347第
11、二节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 / 349高频考点提要 / 349高频考点速记 / 349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一般结构 / 349二、具体活动计划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 354第三节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活动设计与指导 / 355高频考点提要 / 355高频考点速记 / 355一、幼儿园健康教育总目标 / 355二、幼儿园身心保健教育的组织形式、组织方法/ 356三、幼儿园身体锻炼活动的组织形式、组织方法 / 357第四节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活动设计与指导 / 361高频考点提要 / 361高频考点速记 / 361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标 / 361二、幼儿园歌唱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 362第五节幼儿园
12、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 367高频考点提要 / 367高频考点速记 / 367一、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 / 367二、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内容 / 368三、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方法 / 368四、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 368第六节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 376高频考点提要 / 376高频考点速记 / 376一、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 / 376二、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方法 / 377三、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 380第七节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 389高频考点提要 / 389高频考点速记 / 389一、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 / 389二、
13、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方法 / 390三、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 391第八节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 393高频考点提要 / 393高频考点速记 / 393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 / 393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法 / 394三、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 395第九节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 401高频考点提要 / 401高频考点速记 / 401一、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 / 401二、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 / 402三、幼儿园社会教育的设计与指导 / 403精选考题预测 / 408 第七章教育评价第一节幼儿园教育评价概述 / 412高频考点提要 / 41
14、2高频考点速记 / 412一、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原则 / 412二、幼儿园教育评价的作用 / 413三、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类型 / 414第二节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 419高频考点提要 / 419高频考点速记 / 419一、教育评价的要素 / 419二、对儿童发展的评价 / 422三、对教师发展的评价 / 423四、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 / 426精选考题预测 / 429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 / 431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 内容简介本章主要考查考生学前儿童发展知识和了解幼儿的能力。要求考生熟悉婴幼儿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年龄阶段特征、个体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和了解幼儿的基本方
15、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了解幼儿。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重点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幼儿认知、情绪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在复习时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第一节婴幼儿发展高频考点提要1.婴幼儿发展的涵义;2.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环境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高频考点速记一、婴幼儿发展的涵义婴幼儿发展,是指婴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它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其中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研究婴幼儿心理的发展必须以婴幼儿生理发展研究为基础。身
16、体的发展是指婴幼儿机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包括形态的增长和功能的成熟。心理的发展,是指婴幼儿的认识过程、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对学前儿童来说,其身体的发展与心理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儿童年龄愈小,其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愈大。二、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一)遗传1.概念: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2.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
17、的身心发展水平及阶段,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二)环境1.概念: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2)环境制约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3)教育作为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三)个体的主观能动性1.概念: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2.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儿童在发展过程中,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他们对环境的刺激有较强的选择性
18、,并表现出作为独立的生命体所具有的能动性;(2)同样的环境对于不同的儿童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3)从儿童的心理发展来看,儿童认识外界是儿童内部的主动活动的过程;(4)没有儿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其他因素的作用也难以完全得到实现。 第二节儿童发展理论高频考点提要1.成熟势力说;2.行为主义的观点;3.精神分析理论;4.认知发展理论;5.文化历史理论。高频考点速记一、成熟势力说成熟势力说简称成熟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A. Gesell,18801961)。格赛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是成熟和学习两个因素。他认为成熟与内环境有关,而学习则与外环境有关。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行为或心理形式在
19、环境影响下按一定顺序出现的过程。这个顺序与成熟(内环境)关系较多,而与外环境关系较少,外环境只是给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而已,成熟才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变化。脱离了成熟的条件,学习本身并不能推动发展。因此,当个体还没有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学习的效果是很有限的。格赛尔的经典实验“双生子爬梯”,就是这一观点很有力的佐证。格赛尔认为,父母和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人都应当了解儿童成长规律,根据儿童自身的规律去养育他们。具体而言,每一个教师都应当把自己的工作与儿童的准备状态和特殊能力结合起来;每一个家长都应当与孩子一起成长,一起体验每一个阶段的乐趣和烦恼。如果成人以一种急功近利的
20、方式教导孩子,往往会导致儿童成年以后的失落,甚至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基于此格赛尔的同事与学生阿弥士对家长提出如下忠告:不要认为你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完全是你的责任,你不要抓紧每一分钟去“教育”他;学会欣赏孩子的成长,观察并享受每一周、每一月出现的发展新事实;不要老是去想“下一步应发展什么了”,而应该让你和孩子一道充分体会每一阶段的乐趣;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尚未成熟时,要耐心等待。二、行为主义的观点(一)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18781958)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他提出的学习学说,本质上就是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的联系。华生认为心理的本质就是行为,行为是可以
21、预测和控制的,已知刺激能预测反应,已知反应能推断出刺激,这就是“刺激(S)反应(R)”理论。这一理论最突出的观点是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华生否认遗传的作用,他从“刺激-反应”的公式出发,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条件反射是外部刺激,而外部刺激是可以控制的,不论多么复杂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控制外部刺激而形成。因此,学习本质上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在华生行为主义的基础上,用操作性条件作用来解释行为的习得。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强
22、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所谓正强化,是由于一个刺激的加入而增强了一个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作用。所谓负强化,是由于几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作用。无论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结果都是增强反应的概率。在实际的教育中,常常运用多种强化的方式。(三)班杜拉的社会认知以华生和斯金纳为代表的老行为主义受到批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忽略了行为的社会因素。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一些不足。班杜拉着重研究人的行为学习,在他看来,儿童总是“张着眼睛和耳朵”观察和模仿那些有意和无意的反应。因此,他强调观察学习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1.观察学习及其分类观察
23、学习是指人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在观察学习中,观察学习的对象称为榜样或示范者。观察学习可分为三类:(1)直接的观察学习:它是对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为直接的观察模仿学习;(2)抽象性观察学习:它是指观察者从对他人行为的观察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从而能根据这些规则或原理表现出某种类似的行为;(3)创造性观察:观察者通过对各个不同榜样的行为特点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行为方式。如青少年从父母、姐妹、同学及朋友那里获得了不同的行为特点,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行为风格。2.观察学习的过程班杜拉认为,新行为的习得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包括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资格考试用书 考点速记 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 教师资格 试用 考点 速记 知识 能力 幼儿园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