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 上册教案全册.doc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 上册教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 上册教案全册.doc(8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一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1课时(P2P4)教学目标:1、 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表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2、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并能用自已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并能用自已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教学难点:用自已的语言准确地描述一些几何图形的某些特征。教学方法:观察、讨论、归纳法。教学技术与教具:几何画板、电脑课件、实物投影、实物教具。活动准备:1、让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
2、、球等。并展示实物教具和第3页下图,让学生系统回忆这些几何体的形状。2、就是由这些基本图形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空间,下面是一幅城市一角的街景照片,你能从中发现哪些熟悉的几何体?(实投)从而引出新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板书)教学过程:1、课件展示一些建筑物照片和一些邮票(有建筑画面),让学生感受立体几何图形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同时让学生观察每幅图中,能找到哪些熟悉的几何体(让学生上台说明,看谁能找到最多和最准确,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2、展示课本第2页各图(实投),让学生仔细观察回答又有哪些熟悉的几何体?培养学生敏捷的观察力。3、 展示第3页上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分小组讨论,再回答
3、下列问题:(1)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体类似?(2)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3)请找出上图中与笔筒形状类似的物体。4、 课件展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棱柱、棱台、球的几何透视图,5、 课件展示棱柱和圆柱,分组讨论这两个几何体具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分组讨论交流中形成对棱柱比较全面的认识。6、 练习: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棱柱、圆柱、圆锥和球。分组比赛,看哪一组举的例子多。(如:机器零件的六脚螺母的形状类似于棱柱,圆桶开头茶叶盒,茶杯的开头类似于圆柱,有些冰琪淋的开头类似于圆锥,蓝球,足球等的开头类似于球,台灯的灯罩的开头类似于圆台。7、 练习:将下
4、列的几何休分类,并说明理由。小 结:提问: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认识了什么图形?你发现了你的周围都存在着数学吗?作 业:1 动手做一做,想一想:画一个半径为5cm的圆,从圆中剪下一个扇形,(扇形要大些才好)把扇形的两条半径对齐,卷成一个几何休。你能说出这个几何体是什么吗?2 做一个边长为3cm的正方体。(注:做好后请保留)教学后记:学生对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感兴趣,气氛极好,能认识圆柱、圆椎、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也能分别举出生活中的物体哪些是属于圆柱、圆椎、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 通过观察比较实物棱柱与圆柱,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它们的不同点和共同点,但对于
5、给几何体分类,却不会分,学生不知根据什么分,只有通过指点按平面与曲面分或按柱、椎、球分,则大部分同学会分。第一章 第一节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第2课时 (P5P7)教学目标: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体会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进一步认识常见几何体的某些特征。教学重点:体会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教学难点:体会点、线、面之间的关系,知道“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事实。教学方法:观察法、总结归纳法教学工具:扇子、笔、常见的立方体准备活动: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常见的几种立体图形:教学过程:1 通过创设情景引出面和曲面(学生常见的高速公路和海浪),并由此让学生举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 上册教案全册 新课 标人教版 七年 级数 上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