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专业学习教学教程教案教学教程.doc
《普通话专业学习教学教程教案教学教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话专业学习教学教程教案教学教程.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普通话教程教案 第一章概说 教学重点:了解普通话的定义和鉴定普通话的标准了解普通话测试和培训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了解现代汉语的十大方言以及与普通话的区别 第一节普通话与方言 教学目的:了解普通话的定义和鉴定普通话的标准 教学要求:初步弄清普通话和方言的区别 内容提要: 1、普通话的定义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 范的现代汉民族通用的语言,也是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国家通用语言。 2、普通话的标准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普通话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 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3、推广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的方针 “大力推
2、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当前推广普通话的任务 抓好国家机关推广普通话的工作 抓好学校推广普通话的工作 抓好广播电视部门和服务行业推广普通话的工作 4、现代汉语的方言 现代汉语方言的种类 官方方言、晋语、吴语、徽语、贑语、湘语、闽语、粤语、平话、客家话 第二节普通话测试与培训 教学目的:了解普通话测试的性质、项目和评分标准 教学要求:弄清普通话测试的评分标准 内容提要: 1、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性质 它是以标准的普通话为参照标准,通过测试来检测、评定应试人员所达到的普通话水平等 级,为教师等从业人员提供持证上岗服务,所以,它实际上也是一种资格证书的考试。 2、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项目和评分 读单音节字
3、词。10分 读多音节词语。20分 朗读短文一篇。30分 说话。40分 3、普通话的等级 一级。一级甲等,一级乙等 二级。二级甲等,二级乙等 三级。三级甲等,三级乙等 4、普通话培训工作的意义.通过教育教学方式来推广民族共同语是世界各国普及民族共同语工作的普遍做法。 普通话培训对于普通话测试也具有重要意义。 章节小结: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同学们对普通话有个初步的了解,为以后的普通话培训 和测试打好基础。 第二章普通话知识 教学重点:掌握普通话的语音,声调,声母,韵母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难点:掌握音节的拼合和变化。 第三节普通话的语音 教学目的:了解普通话语音的性质和普通话的语音系统。 教学要求:
4、熟记普通话的语音系统。 内容提要: 一、语音 1、定义:语音是语言的物质材料,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首先,语音是一种声音,如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一样,因此它具有物理性质。 其次,语音不是一般的声音,有别于风声、雨声、铃声、琴声等,它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 的声音,因此它还具有生理性质。 最后,语音不仅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还因是有一定意义的声音,这个“一定意义” 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因此语音还具有社会性质。语音的社会属性是 使语音从根本上与一般声音区别开来的本质属性。2、 语音的性质 1)语音的物理性质 大凡声音均具有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四个要素,语音是声
5、音的一种,当然也不例 外。 A音高 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小的、细的、薄的、短的、紧 的物体振动快,声音高,而大的、粗的、厚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慢,声音就低。这就 是为什么女人的声音高而男人的声音低的缘由,前者声带短而薄,后者声带长而厚。音高 是汉语形成声调的基础。 B音强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而振动的大小有取决于发 音时用力的大小。用力大,振幅大,声音就强;用力小,振幅小,声音就弱。 音强是汉语形成轻声的基础。 C 音长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振动时间持续久,声音就 长,振动时间持续短,声音就短。音长是形成
6、英语中长音、短音的基础,如eat(吃)就 读作i:t,it(它)就读作it,前者为长音,后者为短音。 D 音色音色指的是声音的特色,也可以说是声音的本质,所以又叫音质,也叫音品。音色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a.发音体不同。发音体质料的不同会带来音色的不同。如钢琴的音色不同于口琴,是因为前者的发音 体是钢丝弦,而后者的发音体为小簧片。不同的人发同一个音音色有别,那是因为两人的 声带等发音体不同。.b 发音方法不同。同样的发音体,若发音方法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音色。如小提琴,用手指弹奏的音 色同用弓演奏的音色就有区别。普通话辅音声母中b和p、d和t、g和k、j和q等等的不 同,均是因发音
7、方法略有差异所致,b、d、g、j类发音时不送气,而p、t、k、q类发音 时送气。 c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同样的发音体,同样的发音方法,若共鸣器形状不同,也会造成音色的不同。如小提 琴、二胡同是弦乐器,同是用弓演奏,但由于共鸣器形状不同,两者的音色不同,我们一 听就能分辨出哪个是小提琴声,哪个是二胡声。普通话舌面元音a、o、e、i、u、的 音色不同,主要是因发音时口腔这个共鸣器形状的变化而造成的,同发音方法无干。 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看,音色的不同,主要关注的是发音方法的不同和发音时共鸣器 形状的变化。 2)语音的生理性质 在这个部分,主要要弄清人类发音器官的基本构造和发音机理,为后面普通话声母
8、、 韵母的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人类的发音器官根据位置和功能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A声门下系统动力系统 声门下系统主要由肺和气管构成。这是一个动力系统,肺上面有许多肺泡,肺泡的 张合产生发音所需的气流,这些气流通过气管送到声门系统。 B声门系统调空兼成音系统 声门系统主要由喉头和声带构成。这是一个调空兼成音系统。调控,说的是由气管 输送上来的气流在这里得到调节控制,从而形成人类成音所需的语音基本声源脉动气流; 成音,说的是借助从肺部上来的气流对声带的冲击使声带振动发音。 C声门上系统深加工系统 语音的社会性质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语音的社会性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A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去表达什
9、么样的意义,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由社会约定俗 成的。各个不同的社会群体,社会约定不同,因此,同一个意思又可以采用不同的语言形 式去表达,如“鸡”,普通话读j,广东话读kai;而同一种语音形式也可以表示不同 的意义,如fei这个音节,汉语可以表示“飞”、“非”、“妃”等意义,而英语则可以 表示“小妖精、仙女(fairy)”和“接合、恰好吻合(fit)”等意思。 B各种语言均有自己的语音系统,在不同的语音系统中,一些相同的语音现象所起的 作用也会有所不同。如现代汉语的清塞音和清塞擦音可分为送气的和不送气的两组,因为 这送气和不送气有别义作用:b和p有别,d同t不同;而英语清辅音的这种“送气”和
10、“不送气”却无区别意义的作用。二、语音学 语音学是研究语言声音体系的科学。语音学的任务是研究说明语音的性质,内部结构 和单位,语音的分类和组合,语音的产生、变化及变化的规律。三、语音的基本概念 (一)音素及其类别 1什么是音素.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的不同取决于音色的不同,i和 音色不同,所以是两个音素。 2音素的分类 人们往往从发音方法的角度将音素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所谓元音,是指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或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如普通话的 a、o、e、i、u、等。元音又叫母音。 所谓辅音,是指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如普通话的b、p、m、f等。辅 音又叫子
11、音。 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在于: (1)气流受阻与否。发元音时,气流在咽头、口腔畅行无阻,不受任何阻碍;发辅音 时,气流在咽头或口腔受到阻碍,只有冲破这种阻碍才能发出音来。这是元音同辅音最主 要的区别。 (2)气流强弱与否。发元音与否,气流振动声带发音,已有所消耗,所以气流较弱; 发辅音时,必须冲破阻碍,所以气流较强。 (3)发音器官紧张均衡与否。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发辅音时, 只有形成阻碍的那一部分器官紧张,如发 ba(八)中的b的时候,只有上、下唇特别紧张。 (二)音节 1、什么是音节 音节是用听觉可以区分的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它是依据发音时肌肉的松紧划分出来 的最小语
12、音片断。音节是由音素构成的,一个音节可以由一个音素构成,如汉语的“阿” A:也可以由几个音素构成,如汉语的“钱”qin。如果说音素一般人在自然状态下是感 觉不到的话,那音节则是能感觉到的,比方说“走”zu,一般汉族人都能感到是一个音节, 至于问它包含几个音素,那是专业人员的事,一般人不一定知道。 一般来说,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如“前程”qinchng就代表两个音节。例外的 情况有,但不多,如“花儿”hur就用两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儿话音节均如此。关于音 节的结构及其分析,将在讲授普通话音节时予以讨论。 2、音节的构成 普通话的音节一般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构成 。有些比较复杂的音节的韵母包
13、含 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和韵尾三部分。 看下表,分析音节结构: 普通话音节的构成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一个音节最多可以有四个音素构成,如“广”,最少必须有一个主要元音,如 “饿”。 (2)、汉语音节不能没有声调、韵腹。 (3)、元音在音节中占主导地位。一个音节中元音音素最多可以有三个并且可以连续 出现,分别充当韵头、韵腹、韵尾,如“有”。如果一个音节只剩韵腹,那么这个韵腹就 是主要元音,如“饿”。 (4)、辅音在音节中充当声母和韵尾,只在开头和末尾出现,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音 节。音节开头可以没有辅音,在末尾出现的辅音也只限于n、ng两个音素。 (5)、汉语音节可以没有声母、韵头、
14、韵尾。 (6)、汉语音节中充当韵头的是元音i、u、。充当韵尾的是元音i、u以及u的书 写形式o,如“ao”中的o,还有辅音n、ng。.普通话声韵拼合的一些规律: (1)、双唇音和舌尖中音d、t能与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韵母相拼,不能与撮口 呼韵母相拼。双唇音仅限与合口呼中的u相拼。 (2)、唇齿音、舌面后音、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等声母能与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相拼, 不能与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唇齿音仅限与合口呼中的u相拼。 (3)、舌面前音同只能与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不能与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相拼。 (4)、舌尖中音n、l能与四呼韵母相拼。零声母音节在四呼中都有。 (5)、“o”韵母只与双唇音
15、和唇齿音相拼,而“uo”韵母却不能与双唇音和唇齿音 相拼。 (6)、“ong”韵母没有零声母音节,“ueng”韵母只有零声母音节。 (7)、“-i”(舌尖前)韵母只和“z、c、s”三个声母相拼,“-i”(舌尖后)韵 母只和“zh、ch、sh、r”四个声母相拼,并且都没有零声母音节。 (8)、“er”韵母不与任何声母相拼,只有零声母音节。(三)音位 1、什么是音位?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与音素相比,音素是按语音的物理性质和生理性质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而音位 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普通话共有33个音位。元音音位7个,辅音
16、音位22个,声调音位4个。 2、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同一音位内部因位置或条件的不同而出现的语音 变化,也称“音品”。 音位变体可分“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类。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音位变体叫 “条件变体”。在同样条件下可以自由替换不起区别意义作用的几个变体叫“自由变体”。 3、音质音位与非音质音位 由于元音音位及辅音音位都是由音素成分构成的,音素间的差异是音质(音色)的差 异,所以由音素这种音质性质构成的音位是音质音位,又称音段音位。 由音高、音强、音长构成的音位是非音质音位,又称超音段音位。它一般附加在音质 音位之上。非音质音位主要有调位、重位、时位等。 4、音位的区别
17、特征 音位的区别特征就是能够把一个音位与另一个区别开来的特点。每一个独立的音位, 都有若干个区别特征,是一组区别特征的总和。例如: p:双唇、不送气、清、塞音(有四个区别特征,以不送气与p对立)p:双唇、送气、清、塞音(有四个区别特征,以送气与p构成对立)这些能够区别音位的语音特征,就是音位的区别特征。音位的区别特征可以从生理、物理和感知等方面来考察,现代语音学家列出了约三十 个区别特征,不过就一种具体的语言来说,大约只用到其中的一半左右。也就是说,一种 语言中用来区别音位的区别特征是有限的。有些特征是所有语音都有,如舌位的高低前后, 双唇、塞音等特征,有些特征则只属于某种语音,如英语、法语、
18、俄语有清音和浊音的对.立,没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汉语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英语、法语、俄语没有这些 对立。汉语辅音的区别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发音部位: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后、舌面前、舌面后。发音方法:塞音、檫音、塞檫音、鼻音、边音、送气、不送气、清、浊。 每个音位都具有其中的几个区别特征,从而构成词的语音形式上的对立。而且每个音 位都通过自己的区别特征和其它有共同特征的音位相互联系形成聚合群。这就体现了音位 的系统性特点。四、汉语拼音方案 1汉语拼音方案 建国以后,我国政府就着手制定汉语拼音方案,可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52 年到1954年,当时的指导思想,是想结合汉字的特点来
19、制定一套拼音方案,后来证明这条 路是走不通的,因为结合汉字制定的拼音方案已有“注音字母”,在这方面它可以说已达 到极限,要超越它是不可能的。于是从1955年2月起,开始转向拉丁字母,并从中圈定了 几十个字母,这是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的工作很顺利,没多久,就诞生了两个草案, 一个是王力等三人草案,一个是林汉达等多人草案,经过权衡,最终选用了王力等三人草 案,于1956年10月予以公布,征求各界人士的意见,后又经多次修改,于1958年2月 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公布,正式起用。 汉语拼音方案包括五个部分: (1)字母表 规定了二十六个字母及每个字母的学名。 (2)声母表 提供
20、了普通话二十一个声母的读音和例子。 (3)韵母表 提供了普通话三十六个韵母的写法、例子及一些用法。 (4)声调符号 提供了普通话四个调类的名称、所用符号及标调方法。 (5)隔音符号 提供了隔音符号的形式及其方法/ 2汉语拼音方案的用途 (1)给汉字注音,帮助人们准确的识读汉字。 (2)作为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3)作为少数民族制定文字的依据和基础。 此外,汉语拼音方案也可用来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用语,还可用来编制索引和代号 等。 第四节普通话的声调 【学习目标】:使学生了解声调的相关内容,掌握普通话的声调和声调的辨正。 【教学内容】:1、调值和调类 2、普通话的声调 3、声调辨正 【知识点】:
21、调类、调值和标调法,普通话的四种声调,声调的辨正。 【重点】:声调的调类、调值和标调法.【难点】:声调的辨正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示范,方言区的同学利用自己的方言特点,找出与普通话之间的 声调对应规律,搞好声调辩正。 【课时】:两课时 一、 声调 1、 什么是声调 声调亦称“字调”,在汉语中由音节内部的音高变化构成。它是每一个音节所固有的 声音的高低和升降,主要用来区别音节的意义。 2、声调的作用 在汉语里声调和语义关系很大,一个音节或同样的两个音节,由于声调不同就完全可 以表示两种甚至更多的意思。有了声调,音节就有了不同的含义。 其次汉字因为有了抑扬顿挫的声调变化,汉语的音韵美才得以体现和
22、发挥,才能充分 地用来表达情感。 除此之外,声调还可以用来调节气息,纯正字音。可以通过对两字词及四字词的夸张 练习来体会气息的运动,使字音准确、响亮。 二、调类和调值 调类:即声调的分类。按照调值归纳出来,普通话里有四种基本的调类,即阴平、阳 平、上声、去声。是根据古汉语“平、上、去、入”的名称沿用下来的 调值:声调的实际读法,即声调高低升降的具体变化。 调值有五度:低(1度)半低(2度)中(3度)半高(4度)高(5度)。 一般采用“五度标调法”来表示。如果以12345来表示相对音高从低到高的五个等级,那么阴平是一个高平调,调形为 55;阳平是一个高升调,调形为35;上声是一个降升调,调形为2
23、14;去声是一个全 降调,调形为51。发高音时,声带相对紧张;发低音时,声带相对松弛。其中上声的音 长在四个声调中最长,去声则是最短。 1、阴平 念高平,用五度标记法来表示,就是从5到5,写作55。声带绷到最紧,始 终无明显变化,保持音高。例如:青春光辉 春天花开 公司通知 新屋出租 2、阳平 念高升(或说中升),起音比阴平稍低,然后升到高。用五度标记法表示, 就是从3升到5,写作35。声带从不松不紧开始,逐步绷紧,直到最紧,声音从不低不高 到最高。例如: 人民银行 连年和平 农民犁田 圆形循环 3、上(shng)声 念降升,起音半低,先降后升,用五度标记法表示,是从2降到1 再升到4,写作2
24、14。声带从略微有些紧张开始,立刻松弛下来,稍稍延长,然后迅速绷紧, 但没有绷到最紧。例如:彼此理解 理想美满 永远友好 管理很好 4、去声 念高降(或称全降),起音高,接着往下滑,用五度标记法表示,是从5降 到1,写作51。声带从紧开始到完全松弛为止,声音从高到低,音长是最短的。例如: 下次注意 世界教育 报告胜利 创造利润 总之,普通话的声调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平、二升、三曲、四降”,调型差别较大, 不易混淆 三、声调的标记.声调符号标在主要元音上,即韵腹上,如:hu(化) xu(学) jio(教)等。 四、声调的特点和气息的运用 1、普通话声调调值的特点 1)调形区分明显,普通话四个调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话 专业 学习 教学 教程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