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1.1 在图2.01的电路中,=6V,=6,=3,= 4,=3,=1。试求和。解 图2.01的等效电路见图T2.1.1 = A 2.1.2 有一无源二端电阻网络(图2.02),通过实验测得:当=10V时,=2A;并已知该电阻网络由四个3的电阻构成,试问这四个电阻是如何联接的?解 无源二端电阻网络的等效电阻由四个3电阻构成的电阻网络如图T2.1.2所示= 3+3 /(3+3)= 5 2.1.3 在图2.03中,1=2=3=4 = 300,5 = 600,试求开关S断开和闭合时a和b之间的等效电阻。解 S断开:ab = 5 /(1+3)/(2+4) = 600 /(300+300)/(300+
2、300)= 200 S闭合:ab = 5 /(1 /2+3 / 4) = 600 /(300 / 300+300 / 300)= 200 2.1.4 图2.04所示的是直流电动机的一种调速电阻,它由四个固定电阻串联而成。利用几个开关的闭合或断开,可以得到多种电阻值。设四个电阻都是1,试求在下列三种情况下a,b两点间的电阻值:(1)S1和S5闭合,其他断开;(2)S2,S3和S5闭合,其他断开;(3)S1,S3和S4闭合,其他断开。解 (1)S1和S5闭合:ab=1 +2 +3 = 3 (2)S2,S3和S5闭合: ab=1 +2 /3 /4 =(3)S1,S3和S4闭合:ab = 1 /4 =
3、 0.5 2.1.5 图2.05是一衰减电路,共有四档。当输入电压=16V时,试计算各档输出电压。解 a档输出电压:= 16 Vb档输出电压: = = 5.5 /5 同理:, 2.1.6 图2.06所示的是由电位器组成的分压电路,电位器的电阻P=270,两边的串联电阻1 =350,2 =550。设输入电压1=12V,试求输出电压2的变化范围。解 U2 的变化范围:2min = 2.1.7 试用两个6V的直流电源、两个1K的电阻和一个10K的电位器联成调压范围为-5V +5V的调压电路。解 调压电路见图T2.1.7,调压范围:2min = 2ma x = 2.1.8 在图2.07所示的电路中,P
4、1和P2是同轴电位器,试问当活动触点a,b移到最左端、最右端和中间位置时,输出电压ab各为多少伏?解 活动触点a,b移到最左端: abL = = 6 V活动触点a,b移到最右端: abR = -= -6 V活动触点a,b移到中间: abM =P2.2.1 计算图2.08所示电路中a,b两端之间的等效电阻。解 Y,等效电阻为相邻两电阻之积除以三个电阻之和。图中 1 = 2 =3 =。 ab = = *2.2.2 将图2.09的电路变换为等效Y形联接,三个等效电阻各为多少?图中各个电阻均为R。解 电阻的形联接对称时,变换所得的Y形连接也是对称的,且y = 在图T2.2.2中: , ,2.3.1 在
5、图2.10所示的电路中,求各理想电流源的端电压、功率及各电阻上消耗的功率。 解 3 = 2 - 1 = 2-1=1 A 1 = 3 1 =120=20 V2 = 1 +2 2 =20+210=40 V1 = 1 1 =20=20 W2 = -2 2 = 402 = - 80 W(发出)R1 =W R2 = W 2.3.2 电路如图2.11所示,试求,;并判断20V的理想电压源和5A的理想电流源是电源还是负载?解 用电源等效变换(见图T2.3.2)求电流A 在图2.11中A , V 20V的理想电压源和5A的理想电流源都是电源(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反)。 2.3.3 计算图2.12中的电流I3
6、 。解 把图2.12等效成图T2.3.323 = 2 / 3 =1 / 1 = 0.5 , S=4S =12=2 V 2.3.4 计算图2.13中的电压5 。解 把图2.13等效成图T2.3.4S1=1+2/3=0.6+6 / 4 = 3 , 5 =(S1+S2)(S1/5/4 )=(5+10)(3 / 1 / 0.2 )= 2.3.5 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计算图2.14中2电阻中的电流I 。解 , = 3 / 6 = 2 2.4.1 图2.15是两台发电机并联运行的电路。已知1=230V,01=0.5,2=226V,02=0.3,负载电阻L=5.5,试分别用支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
7、求各支路的电流。解 (1)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的电流解得:1 =20 A,2 =20 A ,L=40 A(2)用结点电压法求各支路的电流 , 2.4.2 试用支路电流法或结点电压法求图2.16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并求三个电源的输出功率和负载电电阻L取用的功率。0.8和0.4分别为两个电压源的内阻。解 用结点电压法求解 ,三个电源的输出功率:负载取用的功率: 2.5.1 试用结点电压法求图2.17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解 V, 2.5.2 用结点电压法计算图2.6.3所示电路中A点的电位。 解 2.5.3 电路如图2.18所示,试用结点电压法求电压U,并计算理想电流源的功率。解 结点电压V
8、4A理想电流源的电压 V发出功率 W2.6.1 在图2.19中,(1)当将开关S合在a点时,求电流I1,I2和I3;(2)当将开关S合在b点时,利用(1)的结果,用叠加定理计算电流1,2和3。解 (1)开关S合在a点, , (2)当将开关S合在b点20V电压源单独作用时:, , 利用(1)的结果,用叠加定理计算: , 2.6.2 电路如图2.20(a)所示,= 12V,1 =2 =3 =4,=10V,若将理想电压源除去后图2.20(b),试问这时等于多少? 解 由叠加定理知:=即理想电压源除去后,电阻3上的电压为7V。 2.6.3 用叠加定理计算图2.21所示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和各元件(电源和
9、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说明功率平衡关系。解 10V电压源单独作用: , , , 10A电流源单独作用:, , 叠加:, , , 功率平衡关系: (发出功率) (功率平衡) 2.6.4 图2.22所示的是R-2R梯形网络,用于电子技术的数模转换中,试用叠加定理求证输出端的电流I为证 图2.22所示的电路中,当最左边的电压源单独作用(见图T2.6.4)时,应用戴维宁定理可将0左边部分等效为与的串联电路。而后再分别在1,2,3处计算它们左边的等效电路,其等效电压依次除以2,等效内阻均为2/2=。由此可得3左边部分电路如图所示。 同理可得:, , 2.7.1 应用戴维宁定理计算图2.21中1电阻中的电流
10、。解 = 4S-10 = 410 10 = 30 V, R0= 4 2.7.2 应用戴维宁定理计算图2.14中2电阻中的电流I 。解 0 =3 / 6+1+1= 4 = 2.7.3 图2.23所示是常见的分压电路,试用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分别求负载电流IL。解 (1)用戴维宁定理求负载电流IL0 = 1 / 2 = 50 / 50 = 25 (2)用诺顿定理求负载电流IL 2.7.4 在图2.24中,已知1=15V,2=13V,3=4V,1= 2=3=4= 1,5=10。(1)当开关S断开时,试求电阻5上的电压5和电流5;(2)当开关S闭合后,试用戴维宁定理计算5 。解 (1)开关S断开时 5
11、 = 0,5 = 0(2)开关S闭合后,用戴维宁定理计算501 =1/2 = 1 / 1= 0.5 02 =3 /4 = 1 / 1= 0.5 2.7.5 用戴维宁定理计算图2.25所示电路中的电流。解 = 20-150+120 = -10 V, 0 = 0 2.7.6 用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分别计算图2.26所示桥式电路中的电阻1上的电流。解 (1)用戴维宁定理计算1上的电流10 = 2 = 4 , = -2 = 10-4= 2 V (2)用诺顿定理计算1上的电流1 2.7.7 在图2.27中,(1)试求电流;(2)计算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功率,并说明是取用的还是发出的功率。解 (1)用
12、戴维宁定理求电流I0 = 3 , = 3= 15 V, (2)计算理想电源的功率理想电压源: I= 0.75 A = 5 I1 = 50.75 = 3.75 W(消耗) 理想电流源: S = 19 VS = -S5 = -195 = -95 W(发出) 2.7.8 电路如图2.28所示,试计算电阻L上的电流L:(1)用戴维宁定理;(2)用诺顿定理。解 (1)用戴维宁定理求IL (2)用诺顿定理求L用叠加原理求图T 2.7.8中的短路电流S:, S =2.7.9 电路如图2.29所示,当=4时,=2A。求当=9时,等于多少?解 0 =2 /4 = 2 / 2 = 1 当= 4 ,=2 A时, =
13、10 V当= 9 时,=2.7.10 试求图2.30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解 1 =01 = 6 / 3 / 2 = 1 K 2 = 02 = 6 / 6 / 6 = 2 K 2.7.11 两个相同的有源二端网络N与联接如图2.31(a)所示,测得1=4V。若联接如图2.31(b)所示,则测得1=1A。试求联接如图2.31(c)时的电流1为多少?解 图(a)中,因N与相同,所以= 1=4 V(为N、的电动势)。图(b)中,0 = 4 (0为N、的内阻)。图(c)中,*2.8.1 用叠加原理求图2.32所示电路中的电流1 。解 -10 +, , , *2.8.2 试求图2.33所示电路的戴维宁等效电路和诺顿等效电路。解 (1)戴维宁等效输出端开路时,= 0,开路电压 = 10 V。输出端短路时:,。等效电阻 (2)诺顿等效, 0 2.9.1 试用图解法计算图2.34(a)所示电路中非线性电阻元件中的电流及其两端电压。图2.34(b)是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解 在图2.34(a)中4+ = 12 在图2.34(b)中,连接点(0,3A)和(12V,0)的直线与曲线的交点Q(U,I) = 6V,= 1.5 mA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