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语文版】.doc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语文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六单元)一基础知识(3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音义标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念无与乐者(l)亦未寝(qn)藻荇(xng)B萦回(yng) 朔方(s) 穹碑(qing)C脱笼之鹄(go)茗(mng)汗出浃背(ji) D塘坳(o)布衾(qn)大庇天下寒士(b)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8分)(1)循崖乘峭而上()(2)台中像群仙()(3)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4)隶而从者()(5)波色乍明()(6)汗出浃背()(7)青山郭外斜()(8)燕然未勒归无计()3. 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符合的一句是()。(2分)A潭西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B. 庭下
2、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C.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蔽天下寒士俱欢颜。D.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尽无泥。4. 下列词用法不同的是()。(2分)A闻:隔篁竹,闻水声余闻之久矣B. 差:参差披拂犬牙差互C其:以其境过清不可知其源D. 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潭中鱼可百许头5下列句子、出处、朝代搭配不当的一项是()。(2分)A柳暗花明游山西村陆游宋朝B清澈见底满井游记袁宏道清朝C蒜叶草茎游恒山记徐霞客明朝D明灭可见小石潭记柳宗元唐朝6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描述承天寺月夜美景的散文。B游恒山记的作者是明代地理学家郦道元,我们曾学过他的另一
3、篇散文三峡。C满井游记选自袁中郎全集。作者袁宏道是明代文学家。本文描述了作者早春游满井所见的景色。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佳作。结尾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情怀。7填空。(8分)(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明作者急切实现愿望并非为了一己私利的句子是:(2)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风光的句子是:(3)游山西村中有两句诗比喻人们在无路可走的时候,经过一番周折,一番努力,又有了新的出路,新的天地。这两句诗是:(4)渔家傲描写边塞特有的声音的句子是: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 风翳尽净,澄碧如洗。(2)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9请用行楷抄写:(
4、2分)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二阅读题(68分)(一)(24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乙)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甲文出自课文,乙文出自课文。(2分)2解释加点的词。(6分)欣然起行()相与步于中庭()盖竹柏影也()以其境过清()乃记之而去()悄怆幽邃()3甲文
5、中的作者去找张怀民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3分)4乙文中描绘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你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5甲文结尾处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交代了同游者,这与乙文结尾处交代同游者的目的一样吗?(3分)6下列针对甲文说法一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篇幅短小,看似单纯写景,实则寓意深刻,耐人寻味。B、写月下庭中景物,用笔极为精炼。可见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善于抓住事物特征进行描绘。C、文章开笔交代夜游的时间和原因,再写庭中景物,最后写作者的情怀。全文线索清楚,层次分明。D、文章语言清新朴素又活泼自然,简练而又含意深远,极具浪漫主义特色。7对乙文理解一正确的一项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版 年级 上册 第六 单元测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