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有余数的除法(青岛版)教案.doc





《2022年有余数的除法(青岛版)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有余数的除法(青岛版)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有余数的除法(青岛版)教案 篇一:青岛版二年级下-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结合生活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联络。 2在详细情境中,初步理解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明白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3培养初步的提出征询题、处理征询题的认识和才能。 4培养学生的征询题迁移才能。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算式正确表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师讲解游戏 师:伸出左手跟我数,从大拇指开场数1、食指2、中指3、无名指4、小指5,再回到大拇指按顺序数6、7、8、9、10,如此反复数下去? 生一边数一边报数理
2、解游戏规那么 师:请你随意说出一个数,老师就能说出你说的这个数对应的手指名字。 生说 师:你想明白老师为什么这么快就能说出来吗? 生想或说:记住了,或者觉察规律了。(生答师评价:一颗代表智慧的小花送给你) 师:认真听完这节课,你就会识破其中的奇妙了。 上课?! 【设计意图:生动爽朗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力求使单调的计算课焕发灵动和活力。学生自觉联络生活经历,带着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一、 复习引入,再次唤醒已经明白经历 师:按照往常所学细心解答两题:15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 生答 师: 15根小棒,能摆几个 生答:能摆3个。 【设计意图:与课前游戏连为一体,连
3、续游戏中与5有关的除法,做到承上启下,顺水推舟。】 师:能用算式表示一下吗? 生说:153=5(根) 生说:“155=3(个)(示)生齐读。 师:谁能说说算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生答:被除数()表示( 要分的数 ) 除数表示(平均分的份数或每份的个数) 商表示(分得的结果) 师:看来同学们对前面所学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下面请大家看大屏幕,正在野营的一帮小朋友也在分东西?看看分享哪些食物? 生答 【意图:从已经明白经历出发,引入情境图,搜集图中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出相应数学征询题的才能及征询题迁移才能。】 二、 讨论操作,探究新知 ?(课件示) 师:同学们的视力真不错,如此吧,今天我们与
4、“5这么有缘,咱就把这些物【设计意图:关于分给的人数,为了课堂连接性的需要定为“5”,使这一环节与课前游戏连为一体,珠联璧合,学生易于迁移,掌握新知。】 大屏示 师:我们先一起来读明白表格的内容,再以小组为单位快速填一填。看看哪组填的又快又精确! 师:每人先选一种物品分分看,如遇困难借助小棒分一分,分完后把你分的结果填在表中。如遇争议和错误先在小组内处理,竞赛开场!(老师巡视,给小组合作情况以评价和指导)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注重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理解有余数 除法的意义。竞赛的方式进展更能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学时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历,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敏处理。】 (生汇报分面
5、包的过程大屏示) 师:9个面包平均分给5个人,如何样分呢? 生说 师追征询:为什么不全部分完? 生答:不够每人再分一个了。 师结:9里面只有一个5,每人分一个后,余下4个。 2理解余数的含义 师:方便面平均分给5个人,结果如何样呢? 生答正好分完。(将速度最快的小组的记录表投影展示) 师引导:嗯,10里面有2个5,正好一人分2个。 师:用算式如何表示呢?生说师板书 师:看着这张记录表,哪个小组说说你是如何分的饮料? 生1答:1个1个地分,分了两圈后,还剩1瓶。 生2答:两个两个地分,这时叫学生到黑板演示(师备11根磁力小棒) 师追征询:你是如何想到直截了当两个两个地分? 生:11里面有2个5,
6、平均每人分2瓶,余1瓶。 【以上老师的“引导”和“追征询”让学生体会两种不同的除法平均分和包含除,潜移默化地引入知识点。】 师:又余下了,事实上我们在平均分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如此余下不够再分的数,像上面这个“4和1”你能给余下的这些数起个名字吗? 生答:余数。 师:好!数学家也是如此定义的,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确实实是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 3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师:快来想一想,11瓶饮料,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分2瓶,还剩1瓶。用算式如何表示呢? 生答老师板书并讲解余数的写法: 生2:列式为115=2(瓶)?1(瓶)师板书 师:这个算式读作;11除以5等于2瓶余1瓶。 生齐读个别读 师:你能把
7、火腿肠、香蕉、橙子、苹果及酸奶分的结果用算式表示一下吗? 选一个写在练习本上。 生汇报,师板书:【生汇报时师应不断追征询:这个算式的计算能够直截了当如何样去想?为下一课竖式试商埋下伏笔】 125=2(个)?2(个) 135 ? 3(根) 145 ? 4(个) 155=3(个) 185 ?3(个) 师:请你上来指一指185=3(瓶)?3(瓶)各部分的名称吧。 生说师板书“余数” 三、 新知稳定,探究觉察。师:数学的智慧呢是在变化中也能抓住征询题的根本,用思想处理征询题,想不想挑战下面的征询题?一定要聚精会神呀! 1. 探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师:第一个标题,“18瓶酸奶能够平均分给几人?” 课件示
8、18瓶酸奶,生想后答复。 生答课件示 184=4(人)2(块) 185=3(人)3(块) 187=2(人)4(块) 188=2(人)2(块) 师:(你真棒啊!一颗奖励的小花送给你!)结合大屏幕和黑板上的算式,想一想:关于余数,你有什么新的觉察? 生答:余数比除数小 师再征询:在这里余数能是5吗?能是6吗? 师再征询:为什么? 生答师板书“” 【设计意图:弄清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是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前提,因而在教学时不要轻易地告诉学生这一结论,而应在处理了大量的生活实际征询题后,引导他们观察、觉察这一关系,如此会更有说服力。同时在处理征询题中加深了对有余数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应用。】 师:挑战第二题,
9、利用刚刚所学迅速推断! 推断:(大屏示) 103=2? 4 164=3? 4 215=4? 1生答,师征询:为什么? 四、 全课小结 师:闭上眼睛想一想,如今你能揭秘课前老师的小把戏了吗? 生答:一个数除以5后看余数,余数是1,这个数就会在大拇指,是2确实是食指?. 师:嗯!特别多游戏里藏了数学智慧呢,只要你擅长觉察,擅长考虑,一切都特别简篇二:1青岛版下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2-4页,有余数的除法。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除法的意义,并掌握了表内除法的根底上,进展的延伸和扩展。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结合详细的情境,
10、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野营活动作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目光观察生活,觉察生活中的“余数”现象,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感遭到有余数的除法就在我们四周,加强对有余数的除法意义的认识。 【教学目的】 1结合生活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联络 2在详细情境中,初步理解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明白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3培养初步的提出征询题、处理征询题的认识和才能。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算式正确表示有余数的除法。 【教具预备】 课件、实物投影,小棒假设干根。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和爸爸妈妈或者小伙伴参加过野
11、营活动吗?有什么感受?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去参加一次野营活动,愿意吗?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络学生的生活经历,让学生带着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课件出示主题图)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提征询:认真观察这幅画面,你觉察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学生可能说:我觉察有一些小朋友在游玩,有四个小朋友围在一起分食品,我觉察他们带的食品特别多,有?2. 追征询:按照以上信息,谁能提出有关的数学征询题? 预设: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能分多少个? 13个香蕉平均分给4个人,如何样分呢? 15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人,如何样分呢? 18瓶酸奶平均分给4个人,如何
12、样分呢? 11瓶矿泉水平均分给4个人,如何样分呢?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搜集图中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出相应数学征询题的才能。】 3. 先来处理“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人,如何样分呢”这个征询题。 请同学们本人想想,也能够用小棒代替面包分一分,看谁分的又快又好! 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4. 汇报交流:谁来说说你的分法和分得的结果? 预设:一个一个地分 两个两个地分。 小结:同学们的分法都对,不管如何样分,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也确实是,每人分2个,还剩一个。 同学们想想,为什么会剩下1个?这一个还能不能再平均分了? 结合学生的答复,课件演示反响,重点突出这一个不
13、能再平均分下去。 5. 谁能把我们刚刚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能够和同桌商量一下。 学生尝试列示,老师留意觉察,然后全班交流。 6.讲解算式的写法:94=2(个)?1(个) (板书) 讲解算式的意义: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2个,这个2确实是商,剩下的一个,就叫“余数”。这个算式读作:9除以4商2余1.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注重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理解。借助直观操作、课件演示等手段,协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这里的教学要留意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历,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敏教学。】 二、拓展练习,稳定新知。1.谈话:同学们已经处理了上面的征询题,那么其他食品平均分给四个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有余 除法 青岛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