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浅谈设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学科浅谈设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数学论文之浅谈设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按照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通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征询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好数学有特别大的作用。笔者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听过许多学科的课堂教学,经常会看到一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特别快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和欣悦的心情从事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化的印象。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设疑谈谈本人的浅见。 一、教学要从征询题开场思维自疑征询和惊奇开场,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与本节课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最好是与实际生活有亲切联络的征询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如在进展期望这节课的教学
2、时,先设计如此一个征询题:某商场要按照天气预告来决定节日是在商场内仍然在商场外开展促销活动。统计材料说明,每年国庆节商场内的促销活动可获得经济效益2万元;商场外的促销活动假设不遇到有雨天气可获得经济效益10万元,假设促销活动中遇到有雨天气则带来经济损失4万元。9月30日气象台预告国庆节当地有雨的概率是40%,商场应该选择哪种方式进展促销?再进一步征询学生:假设你是这个商场的负责人,你应该如何样选择呢?让学生处身于如此一个现实生活征询题中,让学消费生一种强烈的探究欲望,然后老师说:你们学了这节课的知识就能够特别容易处理这个征询题了。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这节课学生不可能不认真听讲、不可能不
3、认真考虑二、设疑于重点和难点教材中有些内容是单调乏味,晦涩难明白的。如数列的极限概念及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的概念比拟抽象,是难点。关于0.9999=1这一等式,有些同学学完了数列的极限这一节后仍表疑心。为此,一位老师在教学中插入了一段“关于分牛传说的析疑”的故事:传说古代印度有一位老人,临终前留下遗言,要把19头牛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总数的1/2,老二分总数的1/4,老三分总数的1/5。按印度的教规,牛被视为神灵,不能宰杀,只能整头分,祖先的遗言更必须无条件服从。老人死后,三兄弟为分牛一事而绞尽脑汁,却计无所出,最后决定诉诸官府。官府一筹莫展,便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一推了之。邻村智叟明白了
4、,说:“这好办!我有一头牛借给你们。如此,总共就有20头牛。老大分1/2可得10头;老二分1/4可得5头;老三分1/5可得4头。你等三人共分去19头牛,剩下的一头牛再还我!”真是妙极了!不过,后来人们在钦佩之余总带有一丝疑心。老大大概只该分9.5头,最后他如何竟得了10头呢?学生特别感兴趣,老师通过分析使征询题转化为学生所学的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公式s=a1/(1-q) (|q|三、设疑于学生做题易错之处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过:“过失人皆有之,作为老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错误是,不顾条件或研究范围的变化,丢三落四,或解完一道题后不检查、不考虑。故在学生易出错之
5、处,让学生去尝试,去“碰壁”和“跌跤”,让学生充分“暴露征询题”,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不断引导,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化印象。 如: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做了如此一个练习:假设sin,cos是方程4x2+ 2mx + m = 0的两个根,求m的值。学生因思维定势的阻碍,先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两个关系式:sin+cos=-m/2和sincos=m/4,再按照同角三角函数的根本关系式消去sin,cos进而得到一个关于m的一元二次方程,然后解得m有两个值,学生解到此就认为征询题处理了。我告诉学生:此种解法是没有征询题的,但答案是m只有一个值。特别多学生都不明白为什么明明解出是两个值,但答案只有一个值,把两个值带入验证也不知如何验证。通过学生的碰壁和暴露,我指出是学生忽略了sin,cos的值域,而没有进一步推断所解得的两个m值中,有一个值不满足标题的要求,学生对此类征询题铭刻于心。四、设疑于结尾一堂好课也应设“矛盾”“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结尾,迫使读者不得不接着读下去!课堂何尝不是如此,一堂好课不是讲完了就完了,而是词已尽意无穷。 如在解不等式(x2-3x+2)/(x2-2x-3)原不等式可化为:(x2-3x+2) (x2-2x-3)因而,老师提出的征询题必须转化为学生本人思维的矛盾。只有把客观矛盾转化为学生本身的思维矛盾,才能产生激疑效应。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