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2精选.doc





《语言学2精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2精选.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言学 篇一:语言学的名词解释 序论部分 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从方法上分为历史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描写语言学;从研究对象上可分为个别语言学和一般语言学;19C初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标志着语言学的诞生。 历史语言学:用历史的方法来调查语言的历史演化、研究它的变化规律的语言学。 比较语言学: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语言进展比照研究,找出它们相异之处或共同规律的语言学。表层构造、深层构造:表层构造和深层构造相对,表层构造给予句子以一定的语音方式,即通过语音方式所表达出来的那种构造,表层构造是由深层构造转换而显现的;深层构造是给予句子以一定的语义解释的那种构造。
2、 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的依存性(强迫性):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但一经社会商定俗成后,音义之间就具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不得任意更改。 语言层级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语言构造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构造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语言可分为二层底层是一套音位和由音位组成的音节,为语言符号预备了方式部分;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词素,是构词材料;第二级是词,是造句材料;第三级是句子,是交际的根本单位。 语言开展的渐变性:指语言从旧质过渡到新质不是通过迸发,不是通过消灭现存的语言和制造新的语言,而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步积累,旧质要素的逐步死亡来实现的
3、。语言构造的体系的演化只能采取渐变,不能迸发突变。 语言开展的不平衡性:指语言构造体系开展变化是不平衡的,即词汇、语义、语音、语法的开展速度是不一样的。与社会联络最直截了当的词汇、语义变化最快,语音次之,语法最慢。 组合关系: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前后相继的关系。语言单位顺着时间的线条前后相继,好像一根链条,一环扣着一环,处于这个组合链中的两个符号或符号序列之间的关系就叫组合关系。如:主谓、动宾等都是详细的组合关系类型。 聚合关系:在线性序列的某一构造位置上语言成分之间互相交换的关系。在同一位置上可以互相交换的语言单位具有一样的语法功能。在这个线性序列中,每一个语言单位都占有一个特定的位置
4、,在这个位置上它可以被其他语言单位交换下来,犹如一根链条,某一环可以被另一环交换下来,从而构成一根新的链条。 语言习得性:是指尽管人类先天就具有潜在的语言才能,但要掌握一门语言,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没有现实的语言环境,不能掌握任何一种语言。 语言才能:抽象思维才能和发音才能的结合,即,掌握语言需要有兴隆的大脑和灵敏的发音器官。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代表着事物,可以让我们通过它来推知事物。如:炊烟代表人家。语音部分 语音:即语言的声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一定的意义,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依托语音来实现其社会交际功能。 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分为元音和辅音。 国际音标:
5、由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制定的一套记音符号,它按照“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的原那么,主要使用拉丁字母和各种变形符号,是国际上通用的记音符号。语音的生理属性:指语音的动力、发音体和发音方法。 语音的物理属性:是指物体遭到外力作用而发生振动,从而使四周的空气也发生振动,构成音波,音波传入人耳,使鼓膜发生振动,刺激听觉神经,因此人们产生了声音的感受。语音的物理属性包括音高、音长、音重、音质。 语音的社会属性:指同一个音素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执行不同的交际功能,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汉语的腔调
6、。 音重:指声音的强弱,取决于振幅,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语音的强弱与气流量的大小和发音时用力程度有关。如汉语的轻声。 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如:eat,it 音质: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个性特征,取决于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腔形状的不同。 基音?陪音:声音大都是由许多频率不同的纯音构成的复合波,其中频率最低的那个纯音叫基音,其它叫陪音。乐音:指基音与陪音的频率之间保持整数倍的比例关系,具有周期性重复的复合波形的声音。所有的元音都是乐音。噪音:指基音与陪音之间不具有整数倍的比例关系,只有杂乱凑合起来的不规那么波形的声音。有的辅音是纯粹的噪音,有的是噪音和乐音的混和
7、。共振峰:一个音的陪音通过共振腔时,一部分引起共振腔里空气的共振,从而得到强化的一簇陪音聚拢而成的顶峰叫。 元音:气流从肺里出来振动声带,通过口腔时又没有遭到任何阻碍而发出的声音。 辅音:气流从肺里出来不一定振动声带,通过口腔时遭到阻碍并克服阻碍而发出的声音。 口音:软腭上升,挡住通往鼻腔的道路,气流只能从口腔出去,构成口音。如:d,g 鼻音:软腭下垂,口腔有一个部位闭塞起来,气流只能从鼻腔出去,构成鼻音。如:n,ng 鼻化元音(口鼻音):发音时软腭小舌下垂,打开鼻腔通道,呼出的气流不仅从口腔,而且也从鼻腔通过,构成两个共鸣腔,发出的口音就会带上鼻音的色彩,如此发出的音确实是鼻化元音。半元音(
8、无擦通音):发音的持阻阶段口腔通道只构成特别小的阻碍,气流通过时,只产生极细微的摩擦,就产生半元音。 塞擦音:指发音器官的某两部分在成阻阶段按塞音方式完全闭塞,气流无法通过;进入持阻阶段时,按照擦音方式放松阻碍,构成缝隙,让气流摩擦而出,就产生塞擦音。 音位:详细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方式作用(具有辨义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 如:汉语一般话中,“拔pA”和“爬pA”是靠pp两个音从来区别意义的,分作两个音位。 对立原那么:即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一样的语音环境里,假设它们的差异可以区别词的语音方式和意义,那么它们一定分属于不同的音位。 如:汉语一般话-an这个语音环境,假设分别用ttnl来
9、交换,可以得到tan(单)、 tan(贪)、nan(难)、lan(蓝)如此不同的语音方式,这就说明ttnl具有辨义功能,出于对立关系中,应定为不同的音位。 互补原那么:指几个不同的音素各有本人的出现环境和分布条件,它们从不在一样的语音环境中出现或互相交换,自然不具有辨义功能,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使它们成为这个音位的条件变体。如:汉语一般话中,Aa. . . .五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是各不一样的, A要求零韵尾,a出现在-i和-n之前,. .出现在i-和-n之间,. .出现在y-和-n之间, . .出现在-u和- .之前。在正常情况下,它们绝对不会出现在同一个语音环境里,且出现的环境互相补
10、充,因此把它们归为同一个音位/a /,让它们成为其四个条件变体。 语音类似原那么:指出于互补关系之中的假设干音素,只有在语音类似的条件下才可以归并为一个音位。如:汉语一般话中的k , k只出现在音节开头, 只出现在音节末尾,是互补的,但音质差异太大,不能归并为一个音位。 音位变体: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方式,是音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详细表达或详细代表,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条件变体:一个音位受语音环境的制约而表现为假设干不同的音素,它们各有本人的出现环境和分布条件,绝不出现在一样的语音环境里,互相出于一种互补关系。假设它们在语音上又类似,那么可以将其归并为一个一个音位,从而成为这个音位的
11、几个条件变体。举例略。 自由变体: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自由交换而不阻碍意义的的音位变体。自由变体各音素的音质虽有不同,但说这种语言或方言的人感受不到它们是不同的音,而把它们当作同一个语音单位来使用。如:武汉话里的nl可以自由变换而不会引起意义的改变,比方“男”和“蓝”同音,nl确实是武汉话/ n /音位的两个自由变体。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异来区别意义的音位。 非音质音位:通过音高、音长、音重的差异来区别意义的音位。包括调位、时位、重位。 音节:是音位和音位组合构成的最小的语音构造单位,也是听觉上可以自然区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肌肉紧张度说:人在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肌肉总是松弛和紧
12、张互相交替的,肌肉每紧张一次,就构成一个音节。音节中紧张的最高点叫音峰,音峰总是落在元音上。音节中逐步减弱的最低点叫音谷,是跟下一个音节的分界处。 语流音变:语流中一个音位由于遭到前后音或者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等要素的阻碍,可能在发音上产生某种变化,叫语流音变。常见的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 同化:语流中两个邻近的不同的音,其中一个遭到另一个的阻碍而变得跟它一样或相近。 异化:语流中两个邻近的一样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遭到另一个的阻碍而变得不同或不相近。 弱化:语流中一个较强的音由于所处的地位或受邻音的阻碍而变成一个较弱的音。弱化有三种表现方式,即元音弱化、辅音弱化、腔调弱化。 脱落语流中有
13、些较弱的或不重要的音在发音时丧失了,或者为了发音的方便而省去某些音。 四呼:韵母按照韵头的不同可分为四类,即所谓的“四呼”。 齐齿呼:凡韵头或韵腹是的韵母。合口呼:凡韵头或韵腹是的韵母。 撮口呼:凡韵头或韵腹是y的韵母。开口呼:凡没有韵头而韵腹又不是y的韵母。 词汇和语义部分 词汇:一种语言中所有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根本词汇:确实是人们自古至今常用的,用来表达日常事物现象的,并成为构成新词根底的那一部分词。根本词汇是语言词汇的核心,主要特点是:全民常用性、稳定性、构词才能强。 一般词汇:语言词汇中除了根本词汇以外的词。主要特点是:非全民常用、不稳定且容易发生变化、一般没有构词才能或构词
14、才能比较弱。主要类型有:新词、古语、外来词、行业用语、科技术语、方言俚语词。 词义:即词汇意义,是指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概括反映,并以一定的语音方式固定下来。词义具有概括性和民族性。 理性意义:指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概括反映,也叫概念意义。它以现实现象作根底,而不涉及人们的主观态度,是词义的核心部分。 附加色彩:关于同样的现实现象,在构成理性意义的同时,可以带进人们的主管态度,从而给词义加上了一层“色彩意义”,主要是指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以及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内容,一般总是附着在特定的理性意义之上,因此叫做附加色彩。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多义词:指一个词有多个意义,它们概括反映互相有联络的几类
15、现实现象。 本 义:词的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本义是产生其他意义的根底。 根本意义(中心意义):词在语言长期使用中所固定下来的、最常见、最主要的意义。 派生意义:由本义衍生出来的意义。 转义:以词的本义来比喻另一事物,因此双转生出另一种意义。 隐喻:是词义派生的重要途径,反映的是现实现象之间的类似关系。常见的有形状类似和构造类似两品种型,一般是以较详细的意义为根底来建构较抽象的意义,在不同的意义领域之间建立其类似关系。如:习(数飞反复练习、复习、复习)入门(进门学习的初步阶段) 换喻:是词义派生的重要途径,反映的是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某种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关系在人们心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因此
16、可以用指称甲类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类现象。 如:工具劳动者:笔杆子写作者 材料产品:pen(羽毛) 笔 地名产品:茅台酒 部分整体:铁窗监狱 地点机构:白宫美政府 同音词:具有一样的语音方式和书写方式,但所表示的几个意义之间并没有联络的词语。 同义词:指几个声音不同而意义一样或根本一样的词,包括近义词和反义词。等义词:指包括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在内的词义完全一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 反义词:指意义相反的词,是现实现象中矛盾或对立的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 义素:是词义最小的语义构成成分,又叫语义特征。义素是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一种不与语音方式相联络的抽象的语义单位。如:“哥哥”的义素是:同胞、男性、年
17、长。 义素分析:确实是把词语的义项进一步分析为假设干义素的组合,以便说明词义的构造、词义之间的异同以及词义之间的关系。 义场:即语义场,是一批意义上有共同特征的词聚合在一起构成聚合体。 如:“父亲、母亲、祖母、姑姑、儿子、孙子”聚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表示亲属关系的语义场。 言不尽意:用一般性、概括性的词语表达特别性的事物的时候,总会有一些“难言之忧”,需要听话人本人去体会、补充。 言内意外:说话人成心留下意义上的一些空白,让听话人本人去领会、补充其“弦外之音”,是语言运用的一种手法。如:委婉的告诫,辛辣的挖苦、反语双关等。 语境:指使用语言时的环境。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指书面语的上下文或口
18、语的前言后语所构成的言语环境;后者是指言语表达时的详细环境(既可指详细场合、也可指社会环境)。语法部分 语法:是词法和句法的聚拢,包含词的构形、构词规那么和词组合成句、句组合成句群的规那么。 词法:语素组合成词的规那么和词的变化规那么。如:附加法、复合词的构词法。 句法:词组合成句子的规那么。如:主谓句、述宾句或者主动句、被动句等造句规那么。 历时语法:指从语法开展变化的角度纵向地、动态地研究语法。研究重点是某些语法现象在特定时间过程中产生和消失的缘故和规律。如:汉语史的研究。 共时语法:指从某一时期存在的语法现象的角度横向地、静态地研究语法,研究重点是某一语言在特定时间范围内的语法表现方式和
19、语法规那么系统。如:现代汉语的研究。 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按照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可分为词根、词缀、词尾,其中词根、词尾是构词语素,词尾是变词语素。 构词语素:具有构成新词才能的语素,包括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 变词语素(构形语素):在词中位置固定,但既不是词的主干,也不能参加构成新词,只能改变词的语法意义的语素。如:英语中的“-s,-ed,-ing”。 词根:有实在意义,是词的核心部分,词义的主要承担者,可单独成词,也可彼此组合成词。 词干 :一个词除去词尾的部分叫做。 词缀:只能依附在词根上表附加意义的构词语素,不能单独构成词。按照在词中出现的位置,可分为前缀、后缀、中缀。 词尾:
20、加在词的末尾,只能改变一个词的方式,而不能构成新词。词尾是变词语素,也叫构形语素。词:最小的有意义的可以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词组:词的组合,是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规那么组合而成,是在句子里面作用相当于词但本身又是由词组成的大于词的语法单位。 自由词组:句子里按照表达需要按照语法规那么临时组合而成的词组。 固定词组:不是按照表达需要按照语法规那么临时组合而成的词组,而是需要完好记住的词的固定组合。如:北京大学,人民代表大会、成语等。 句子:是由假设干个词和词组按照一定的规那么组合而成,可以表达相对完好的意义,前后有较大停顿,并带有语气、语调的语言单位。 句群:是由句子与句子组成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和
21、完好性的,语法中的最大单位。 单纯词:由一个词根语素构成的词。 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词语素组成的词。复合词:完全由词根语素按一定规那么组合而成的词。 派生词:由词根和词缀组合而成的词。 语法意义:词进入语法组合后,由语法构造给予的词义之外的意义。 语法方式:表达语法意义的外部方式。 语法手段:把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方式概括成的类别。(语法方式的类别)。主要语法手段有:选词、词序、虚词、词形变化。 语法范畴:通过一定的语法手段所表达出来的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进一步综合概括所构成的意义类别的聚合。包括:性、数、格、时、体、态、人称。 词形变化(形态):通过词的形态变化来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语法
22、手段。包括:附加、内部屈折、异根、零方式。 附加:是指在词的前面、中间或后面加上词缀。 如:英语复数加s/es,过去时加ed,比较级加er,最高级加est. 屈折(内部屈折、语音交替):通过词内部词根中语音方式的变化构成语法方式、表达语法意义。如:man-men, swear-swore. 异根:用不同的词根表示同一个词的不同语法意义。如:good-better-best. ;we(主格) us(宾格).选词:进入语法构造的词首先咬在语法的词类聚合中进展选择。 词序:是通过语法构造中词的位置顺序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方式。 组合的递归性:同样的语法构造可以层层嵌套,同一条语法规那么可以重复使用而
23、不致造成构造上的混乱。这确实是组合的递归性。 组合的层次性:指语言中的句子,不管多么复杂,都是由根本构造一层层套起来组合而成。它的内部组织是有层次性的。 句子成分分析法:从句法构造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即用各种方法标出根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状语、补语)。 层次分析法(直截了当成分分析法):分析句子时,先找出它是由哪两个最大的直截了当组成成分组成的,确定其构造类型;接着用同样的方法逐一分析这两大部分,找出它们各由哪两个直截了当组成成分组成,又分别是什么构造类型。如此一层层分析下去,明白全部都是单个词为止。 直截了当组成成分:语法组合是有层次性的,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言学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