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给思维插上飞翔的翅膀.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数学学科给思维插上飞翔的翅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学科给思维插上飞翔的翅膀.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数学论文之给思维插上飞行的翅膀 给思维插上飞行的翅膀合肥市蜀山小学 王群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具有综合应用知识的特性,既需要直觉的参与,也需要理性的考虑,能开展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合情推理才能。因而,新课标强调加强估算,要求老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认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通过几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我认为除了在“数的运算”方面要加强估算教学外,在“数感”和“常用量”的教学上,也要大力浸透估算教学。 一 结合现实素材利用估算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数感. 培养学生的数感,不是靠老师的讲解获得,而是要结合详细情境,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逐步感受和体验。例如:“认识一万”的教学,由于一万数
2、量太大,不可能让学生详细数一数实物来感受。因而,我设计了三个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猜一猜、估一估来加深“一万”含义的理解。1. 可能并想象10000人参加升旗仪式的场面.教材中“10000人”的感性认识是借助一副体育馆画面,“这座体育馆大约能坐一万人”.这尽管也是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的直观素材,但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却特别远,由于许多学生并没有亲身去过体育馆观看竞赛,即便从电视上看过,但也不是全貌.因而,学生对“一万人”的场面不能产生明晰明确的表象.“一万人”的升旗仪式场面生活中也特别少见,如何办呢?教学中,我结合学校实际利用估算和推想,引导学生由小到大地逐步建立“一万人”的表象,丰富学生的感知.引导过
3、程如下:我们三一班有多少人呢?(52人)整个三年级大约有多少人?(约200人,524200),整个学校大约有多少人呢?(约1000人,20061000)回忆星期一早晨全校学生在操场上参加升旗仪式的场景,“像如此的10所学校的学生集合在操场上参加升旗仪式的场景”.学生在这一合理可能揣测下,思维极大开阔,禁不住连连感慨:“哇,这么多人那操场该有多大才够啊”2. 猜一猜、估一估10000米大约从学校到哪儿?为了便于学生建立表象,感悟深化,我选取学生熟悉的地点作为参照物引导学生可能揣测:先比划一米有多长,再目测校园内哪段路有100米长并实际走一走,感悟一下;猜测从学校到哪儿是1000米?(学生充分猜测
4、后,指出从学校到新加坡花园城大约有1000米。新加坡花园城是学校附近一所美丽的、城堡式的居民小区,人所共知,学生都熟悉。这段路程交通便利,而且是直线间隔,学生大都走过,如此便于学生感悟并建立明晰表象.)揣测从学校到哪儿是10000米?(以学校到新加坡花园城之间间隔为标准让学生逐段揣测,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结合平时乘车经历,得出从学校到逍遥津公园大约有10000米,逍遥津公园是合肥的著名景点,学生经常玩耍,表象建立明晰深化.)3. 猜一猜、估一估10000本教学书摞起来大约有多高?征询题一提出,学生们就七嘴八舌地猜起来,有的猜50米,有的猜35米,有的猜7米,有的居然猜8厘米.到底哪一个答案猜的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 学科 思维 插上 飞翔 翅膀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