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文学史本科自考子资料.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近代文学史本科自考子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文学史本科自考子资料.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近代文学史一、填空、单选、多选题1、中国近代文学史可分为如下四个时期。(发韧期:18401870;发展期:18701894;繁荣期:18941911;低潮期及新文学萌芽期:19111919)2、在近代文学史上,最先强调文学与时代关系的是(龚自珍和魏源)。3、1895年,(严复)在天津的直报上发表了著名论文(原强)。文中引述了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的(生物进化论学说),着重阐述了(“自然选择”)的思想。4、在近代的文学通俗化运动中,影响最大的当推(裘迁梁)。他在1897年发表于苏报的著名论文(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崇白话而废文言”)的口号。5、龚自珍、魏
2、源为代表的人物专写(“经世致用”的散文),即他们主张(“经世致用”)。6、1910年上海成立了进化团,这一时期虽然时间只有17年,但是在中国近代文学中,是文学观念更新(最迅速),文学理论成就(最突出),文学创作(最繁荣)的时期。7、沐浴着“新世纪曙光”诞生的新青年宣传文学革命,发表了李大钊的青春、今、鲁迅的我之节烈观,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向封建文化发起猛攻。8、西方文化对我国近代思想影响最大的是(赫胥黎的天演论)和(卢梭的民约论)。天演论宣传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其主体精神。9、(周桂笙)译的(毒蛇圈),是当时用白话直译的较好的小说之一。10、近
3、代维新变法思想的真正产生和出现是在19世纪70、80年代,其代表人物有(王韬、马建忠、郑观应、陈炽)等。11、(郑观应)出版的(盛世危言),从(八股文、桐城派古文和骈文)中解放出来,它是创造(新文体)的一种尝试。12、“宋诗运动”是鸦片战争前后一个较有代表性的诗派。这一诗派(发其端)的是(程恩泽),代表诗人有(何绍基、郑珍、莫友芝)。这一诗派,标榜宋诗,以苏(轼)黄(庭坚)为宗,反对宗唐,开始时颇有一股要革新诗风的锐气。13、(曾国藩)是湘乡派的领袖。主要作家有号称曾门四弟子的(张裕钊、薛福成、吴汝纶、黎庶昌)。14、艺概全书共分六个部分:文概、诗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赋概。除经义概外,
4、其他都是有关文艺的专论。15、所谓“同光体”,是指同治、光绪年间出现的诗派。这一诗派的代表诗人有:陈三立、夏敬观、陈衍、郑孝胥、沈曾植、袁昶等。陈衍的石遗室诗话是这一诗派诗学理论的专著。(陈衍也叫石遗室主人或石遗室老人)16、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诗人有龚自珍、张维屏、魏源、张际亮、林昌彝等。林昌彝是一位以诗论著称于世的诗论家,他的(射鹰楼诗话)是这一时期代表进步文学思想的诗学专著。17、1898年,梁启超在他主办的(清议报)上,开辟了第一块公开的诗歌创作阵地(“诗文辞随录”)专门发表新派诗作。后来在(新民丛报),又专辟了(“诗界潮音集”)专栏,作为新派诗的主要阵地。18、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创
5、办新小说杂志,又接受黄遵宪的建议,特辟(“杂歌谣”)专栏,专门发表一些通俗体的诗作,将诗体的改革引向诗文合一的道路。19、九年后(1896年),梁启超受黄遵宪的委托,主编时务报,散文改革就紧鼓密锣地进行起来,(时务报)遂成为“文界革命”的主要阵地。20、在“文界革命”中做出巨大贡献,除梁启超外,当推裘廷梁。他创办(无锡白话报。他是中国近代白话文运动的主要先驱者之一。1897年,他在苏报上发表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正式提出“崇白话而废文言”的口号。21、(夏曾佑)写(小说原理)。22梁启超在戊戌政变后逃往日本,继续发扬在“戊戌政变”前创学会办刊物的进了精神,先后在日本创办了(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
6、说、政论、国风)等报刊,以推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新运动。23、梁启超于1902年在日本东京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小说刊物新小说。并从翻译日本的政治小说中得到了启悟,创作出中国第一部标明为(“政治小说”)的(“新中国未来记”),演述维新派的政治理想,并选择政治小说样式,开始发动中国的“小说界革命”。24、南社是随着中国革命同盟会的成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而出现的革命文学团体。1907年开始酝酿,(1909年11月13日)在(苏州虎丘张东阳祠)正式宣告成立。(柳亚子、陈去病、高旭)是主要发起者和组织者。南社出版(南社丛刻222集。25、柳亚子对南社的性质说得更明白:“旧南社成立在中华民国纪元前三
7、年,它的宗旨是反抗满清,它的名字叫南社,就是反对北庭的标帜了。”26、为了提倡戏剧改良,陈去病、柳亚子等创办了(二十世纪大舞台)戏剧杂志,把“改革恶俗,开通民智,(提倡民族主义,唤起国家思想”)作为编辑大舞台的“唯一之目的”。27、(达尔文的“进化论”,卢梭的“民约论”,康德、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学说,都为近代部分学者、文学家们所称道,因而给当时哲学思想与文学思想以巨大的影响。28、黄遵宪的一些诗作,别具风味地表述了自己幼稚的社会和自然的科学见解,如(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等。29、黄遵宪既是中国文化的积极传达室播者,又是日本文化的介绍者。他于1879年和1887年先后完成的(日本杂事诗和日本
8、国志),向国人介绍日本文化,也是研究日本历史和风土人情的主要著作。启发了国内维新派以(日本明治维新)为蓝图实行变法。30、曾孝谷、李叔同等也为中日文学的交流作出过贡献。他们于(1906年)在日本东京创办我国早期话剧的演出团体(春柳社)。31、严复译述的天演论卷头凡例里提出(信、达、雅)“三点论”,这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最早的翻译理论。32、文学作品的最早译述,要数诗歌的翻译。据清外史载,清政府的官员董恂于1864年以前就曾改译过美国诗人(朗费罗)的(人生颂)。这可算是我国最早翻译的英语诗歌。33、(马君武)是我国最早翻译英国拜伦衰希腊歌全篇诗作的作家。34、而作为精通中、日、英、梵几种语言的(苏曼
9、殊),他曾把英国拜伦、雪莱、彭斯,德国的歌德以及印度诗人陀露。多等人的作品译成中文,介绍给国内读者。)35、(曾朴)也是一位致力于外国文学翻译的作家。曾与(丁祖荫)初我、(徐念慈觉我一起被视为“清末介绍西洋思潮的常熟三巨子”。36、1904年,曾朴与丁初我、徐念慈在上海创办小说林月刊,在此期间,(曾朴以“东亚病夫”的笔名)译嚣俄(雨果)的马哥王后佚史。从曾朴的整个文学翻译活动来看,还是以介绍法国戏剧文学为中心。37、由王寿昌口述,林纾笔述,刊行于1899年的法国小仲马的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这是林纾参与翻译的第一部小说,也是我国第一部有影响的长篇翻译小说。我国自宋元以来小说章回体这一平铺直叙
10、而又呆板的固定形式,是林纾将(巴黎茶花女遗事)译介到中国之后才打破的。38、林纾在20余年的译书生涯中,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有184种之多(包括末刊23种)。39、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他正是通过对同时代诗人(黄遵宪、康有为、谭嗣同、夏曾佑、蒋智由、丘逢甲)的诗歌评论,指出诗歌必须反对“以堆积满纸新名词为革命”的错误倾向。40、王国维主要从(康德、叔本华、尼采)那里接受了唯心主义的文艺观。他用去七、八年时间研读叔本华、康德思想学说,大力介绍他们的哲学观念,着力运用(康德的审美超利害关系说)、(席勒游戏说)和(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去分析美学问题,评论作家作品。41、王国维在1904年1912年间,写
11、了(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等。42、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发表于(1904年),是作者运用(叔本华的美学观),通过哲学的思辨比较系统地研究红楼梦的专论。宣扬了悲观消极的人生哲学。43、在宋元戏曲考中,王国维通过对我国古典戏曲源流的考察、比较和分析,第一次揭示了(“真戏曲”)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44、鲁迅撰写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斯巴达之魂、人之历史等宣传科学和文化思想的重要论文。其中摩罗诗力说和文化偏至论所论述的文学思想和理论主张,体现了中国近代文学理论批评的近代化和向现代化过渡的革命性和战斗精神。45、陈三立在变法失败之后,也仍然写了不少痛恨外强侵凌、忧心国事的作品,如1901年
12、南归途中所作的(晓抵九江作)。46、在新派诗人中,黄遵宪成就最大。如他的今别离,以(电报、摄影、轮船、东西半球昼夜相背)等近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来表现离愁的传统主题。47、秋瑾写了一些文字极其通俗,在形式上有重大突破的政治鼓动诗,如(同胞苦、勉女权歌)等。48、南社是一个以诗歌创作为主的革命文学团体,活动的中心在(上海)。主要创作旧体诗,但也有一些成员如(高旭、马君武)等作过创作新体诗的尝试,写过一些通俗、自由的诗或者可供配曲的歌词。49、柳亚子是“南社”的领袖,也可以说是近代最末的一位重要诗人。柳亚子的诗作据说多至万首,是一位多产诗人。(磨剑室诗词集)收辑诗词5000余首。50、龚自珍(己亥杂诗
13、)中的名篇:(“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而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的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龚自珍:咏史)51、(贝青乔的咄咄吟)这组纪事讽刺诗也有120首之多。52、龚自珍1839年写的己亥杂诗共315首。黄遵宪1899年的己亥杂诗共89首。53、丘逢甲也是新派诗的代表诗人之一。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第39则中说丘逢甲是“诗界革命一巨子耶?”54、秋谨写了(勉女权歌),从日本回国后,创造了一本女性杂志叫(中国女报)。55、鸦片战争前后,以张惠言、周济为代表的(常州词派),乘浙西词派衰颓之
14、机,以(比兴寄托)相号召,响应者风从,遂有常州词派的崛起。56、(蒋春霖)是鸦片战争后成就(最高的一位词人),他一生落拓,但却多情善感。他的词集是(水云楼词)。57、(姚鼐)的“正宗”传人,所谓“姚门四弟子”或(“姚门四杰”)(管同、方东树、姚莹、梅曾亮)。58、鸦片战争爆发后,(梅曾亮)写一些象(游小盘谷记、钵山余霞阁记、引虹桥记)等意象鲜明、语言质朴的游记散文。59、甲午战争以后,近代散文发展成为一种完全摆脱古文家法、自由活泼、富于鼓动性的新文体。“新文体”当时又称之为(“时务文体”、“报章文体”)。60、在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中间,也有一批专门用传统古文的形式宣传变法、宣传革命的作家,
15、这以(严复、章炳麟、刘师培)为最著名的代表。61、龚自珍强烈主张文学创作要“尊情”,要畅情。龚自珍在(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中,含蓄地指出(“初秋”)的景象,暗示一个衰落的时代的到来。62、龚自珍的(成组)的文章有(明良论、乙丙之际著议、壬癸之际胎观、古史钩沉论)等。63、(曾国藩)的散文大多收入曾文正公文集。曾国藩之后,桐城湘乡派的代表人物,有所谓(“曾门四弟子”)即张裕钊、黎庶昌、薛福成和吴汝纶。64、(漫游随录)是我国最早介始近代欧洲社会和资本主义“文明”的游记散文。65、(王韬)根据外国报纸对普法战争的报道并结合自己的欧洲见闻所编译成的(普法战纪),(类似)后来的(报告文学)。66、(郑观
16、应)的散文大多发表在(循环日报)上,后来辑入(盛世危言)。67、(康有为)的散文,大致可以按它的内容和体裁分为长篇政论文章,包括奏折如(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68、谭嗣同后期的散文创作,以政论为主。如(仁学)。谭嗣同为湘报的发行而欢呼。他的政论散文(仁学)便是比较典型的(“报章文体”)。69、(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从(条理明晰、辞句浅显和宣有感情色彩)三个方面简明而又恰切地指出了新文体的特点。70、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是他在热情地讴歌新生的事物,获得大量的读者的代表作。71、(邹容)的(革命军)可以说是一篇表现革命内容的有代表性的新体散文。章太炎作序(革命军)。72、1911年5月开
17、始在广州南越报上连载的(黄小配)的五日风声(署名世次郎)就是一篇反映(“辛亥广州起义”)事件的报告文学,这是目前我们所知的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五日风声所反映的“辛亥广州起义”,发生于(1911年4月27日)。73、据现有资料看,同治十一年(1872年)创刊的(瀛寰琐记)就是最早的文学刊物了。74、从更完整的意义说,刊登小说的文学期刊,是梁启超在日本创办的(新小说)。这个刊物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创办。75、继新小说之后,以刊登小说和刊登小说为主的文学期刊相继出现,影响较大的有:(绣象小说、新新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小说时报、小说月报)。比较有影响的还有(黄小配)兄弟创办的(中外小说
18、林)。76、满清四大谴责小说是(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77、关于侠义公案小说,除鲁迅先生提到的(施公案、彭公公和三侠五义)外,流行一时的还有(英雄大八义、七剑十三侠和刘公案)。78、狭邪小说有(花月痕、青楼梦、海上尘天影、海上花列传、九尾龟、风月楼)。在狭邪小说中,海上花列传用(吴语)方言写的,是(中国第一部方言小说)。他的作者是韩邦庆,字子云。79、光绪18年(1892年),(韩子云)在上海创办(海上奇书)专门刊登小说。80、小说两在类:(讲史小说和言情小说)。81、(荡寇志)又名(结水浒传),是(俞万春)晚年作品。82、(儿女英雄传),又名(金玉缘、日下新书、
19、正法眼藏五十三参、侠女奇缘),作者为满族燕山闲人(文康),这是非一本针对红楼梦,美化封建社会的侠义言情小说。83、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李伯元即李宝嘉。官场现形记是近代谴责小说中艺术性较高的代表作之一。在(结构上),基本上仿效儒林外史的(块状结构形式),以官场的腐败黑暗为主线,把(20多个)没有必然联系的相对独立的故事和近百人的活动联缀起来。84、吴趼人是一位多产作家,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笔名“我佛山人”。85、刘鹗老残游记对官场的谴责写得最成功的,是对“清官”(玉贤、刚弼)的描写。86、曾朴于1904年11、12月间,写成了孽海花20回,以“东亚病夫”笔名于1905年由小说林社出版。87、(
20、陈天华)的(狮子吼)也是革命派小说中比较有影响的。88、在革命派的小说中,(苏曼殊)的小说又别具一格。(断鸿零雁记里写三郎和雪梅的悲剧。苏曼殊的小名叫三郎。89、至辛亥革命前夕,许多具有爱国思想的剧作家,撰写了(爱国魂、风洞山、警黄钟、亡国恨、陆沉痛)。90、鸳鸯蝴蝶派最早被人称为(“滥调四六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称(“民国旧派文学”),也称(“礼拜六派”)。 (特别是长篇)、(“趣味第一”)。 鸳鸯蝴蝶派的作家中的五虎将,分别是(包天笑、周瘦鹃、徐枕亚、李涵秋、张恨水)。91、徐枕亚的(哀情)小说有(玉梨魂)。92、吴梅是后期一位很有代表性的剧作家。他一生致力戏曲的创作
21、,研究和教学工作。吴梅精通曲律,在青壮年时代就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创作了(风洞山、轩亭秋)等传奇杂剧十余种。93、(打渔杀家)为较早的京剧传统剧目,原名(庆顶珠),又名(讨渔税),汉剧、秦腔等剧种均有此剧演出。94、汪笑侬有(党人碑、博浪椎、献地图、哭祖庙、瓜种兰因、受禅台)等时事京剧。(汪笑侬)被誉为(“中国第一戏剧改良家”。)95、黑奴呈天录一剧,是春柳社第一次正式演出的完整的话剧,也可看作我国早期话剧第一个创作的话剧剧本。96、从(1907年)王钟声在上海成立(春阳社)和留学日本的青年学生李息霜、曾孝谷、欧阳予倩等人在东京组织(春柳社),分别演出(黑奴吁天录)开始。二、简答题1、近代文学的
22、多样性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答:中国近代文学的多样性特点,包括文学题材的多样性和文学体裁的多样性两个方面。第一,在题材上,从空间范围来说,有国内题材,有海外题材。第二,从内容范围来说,还出现了古代文学中所没有的许多新题材。(如反帝题材、华侨题材、资产阶级维新运动题材、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题材、外国现代生活题材)。第三,文学体裁也是多种多样,增加了不少新体裁。形成的原因有五个方面:第一,政治斗争的需要。第二,西方文化的撞击。第三,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审美意识的变化。第四,旧文学的没落趋势和翻译文学的影响。第五,社会的急剧变化和读者群的扩大。2、在近代文学发展过程中,新旧文学流派当时并存,
23、试就新与旧的关系谈谈看法?答:(1)这是历史过渡埋藏必然现象;(2)新是从旧中孕育出来,并且推翻旧文学;(3)没有旧文学当为新文学的革命基础和对象,那么新文学将失去目标和方向。3、怎样理解近代文学的过渡性特点?答: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创作方面,表现为:新旧杂处,文白并存。在思想内容上,在表现手法上,在感情表达上,在文学体裁上,在语言运用上都是如此。第二,是文学思想方面,表现为:抱残守缺与观念更新同在。4、曾国藩文章学主张是什么?答:(1)强调文学与时代关系,明确提出“文章与世变相因”的主张;(2)明确提出将“经济之学”纳入文学范畴,强调“义理、考据、经济、辞章”四者统一;(3)在文学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近代 文学史 本科 自考 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