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docx
《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 中国茶叶博物馆位于西湖茶乡龙井村南高峰下,占地约3.7公顷,是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 博物馆的主体由几组错落有至的建筑组成,四周茶园簇拥,以花廊、曲径、假山、池沼、水榭等相勾连,富有江南园林的独特韵味和淳朴清新、回归自然的田园风光。 陈列大楼设茶史、花萃、茶事、茶具、茶俗5个展厅,分别为“茶的历史”、“饮茶风俗”、“茶具艺术”、“名茶荟萃”、“茶健康”等5个专题。细致形象地反映了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和中国几千年茶叶文明的历史轨迹。风味茶楼又称“研露漱香庐”,内设6个不同的茶室,供参观者休息品茗。近年来中国茶叶博物馆又新辟可供游人参与的田间采茶、作坊制茶
2、,以及品茶、斗茶、购茶等丰富多彩的内容。 中国茶叶博物馆不仅是我国茶史文物的收藏陈列馆,同时也是一个研究茶文化和进行学术交流的中心。馆内设有“国际茶文化交流馆”和“学术交流演讲厅”,为国内外的茶文化交流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首先是比较具体的、象形的元素,像很多茶叶包装上都会印有茶壶、茶的叶子等形象,可以考虑将这种象形的元素抽象于建筑中。 其次可以考虑能引起感官认同的颜色,比如说紫砂的壶的颜色,让人一看到这种壶就能认同这个壶的功能,将其应用于建筑也能引起人的认同感。 还有就是可以考虑博物馆建筑本身就是要有一定的庄重感、历史感,涉及到茶文化,又难免要有悠久的历史与之相联,在设计中要有所体现。当然,要
3、是将其设计的现代感很强也是一种途径,毕竟现在生活的、设计的很多方面都提倡是要与时俱进的。具体的方案上的突破还是稳妥,都是建筑设计师的选择,还要综合考虑当地政府、规划部门或投资部门等甲方的要求。 0中国茶叶博物馆3分(内容丰富) 编辑词条 摘要基本情况: 中国茶叶博物馆是茶文化专题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面龙井路旁双峰村。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展览面积2244平方米。1990年10月起开放,是国家旅游局、浙江省、杭州市共同兴建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由于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中作出了突出贡献,2007年5月24日,中国茶叶博物馆被国家人事部和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的光荣
4、称号。展览情况: 茶叶博物馆作为展示茶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建筑选址在杭州西湖龙井茶的产地双峰一带,从而设计出了茶史、茶萃、茶事、茶缘、茶具、茶俗6大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展示空间,从不同的角度对茶文化进行诠释,起到了很好的展示效果。该馆一号楼为陈列大楼,设5个展厅。茶史厅介绍我国茶叶生产、茶文化的发展史,茶萃厅展出我国名茶和国外茶叶的样品,茶具厅展示我国各历史时期茶具的演变和发展,茶事厅介绍种、制、品茶的科学知识,茶俗厅介绍云南、四川、西藏、福建、广东以及明清时期的饮茶方法和礼仪,反映我国丰富多彩的茶文化。 二号楼用作外宾接待和学术交流。 三号楼设6个不同风格的茶室,供参观者品尝各茶系的饮茶风
5、味。 在四号楼,参观者可以欣赏到古今中外的茶艺和茶道表演。馆内建筑具江南园林特色,曲径假山和周围茶园相映衬,把参观者带入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氛围之中。参观须知:名称:中国茶叶博物馆 地址:浙江杭州龙井路双峰 票价:免费 开放时间:上午8:30下午4:30 交通路线:市区内:公交27路、游3线至双峰站下 杭州火车站(城站火车站)至茶博乘车路线:城站K7路至曲苑风荷站转乘27路或游3线中国茶叶博物馆倚山而筑,背倚吉庆山,面对五老峰,东毗新西湖,四周茶园簇拥,举目四望,粉墙、黛瓦、绿树与逶迤连绵、碧绿青翠的茶园相映成趣。博物馆主体由几组错落有致的建筑组成,以花廊、曲径、假山、池沼、水榭等相勾连,营造出富
6、有江南园林的独特韵味和淳朴清新、回归自然的田园风光。走进博物馆,首先带给人的是震惊:它没有围墙!一般博物馆给人的感觉都是庄严肃穆的,有一种泱泱经典文化的架子。但茶叶博物馆整个地打通了围栏和围墙,仅在需要阻隔的地带,密植带刺植物,既通透又有效阻拦,营造出一个 “馆在茶间、茶在馆内”的生态型无围墙博物馆。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却是一个茶文化氛围相当浓淳的休闲景区,处处彰显了人文主题和茶文化韵味,以独具江南风味的园林艺术和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专题展示吸引着广大茶文化爱好者和中外游客。脚下的路,一下子夺走了所有的视线。以天然石材铺就的路面上出人意料地镶嵌了来源于历代碑石、拓片、名帖、名人书法、绘画作品、陶瓷题
7、记、摩崖石刻中的100个“茶”字或“茶” 的别称(如荈、诧、荼、茗等),或行云流水,或浑厚苍劲,或奔放不羁,或古趣盎然,人们不禁陶醉于这书法篆刻的艺术天堂里,既有书香墨韵,也闻到了浓浓的茶香,茶未至,香先到。不知不觉走完这条名为“双香径”的茶道,来到了茶博西北角,一条横贯茶博,颇具茶韵的水系,成为茶博游览的景观轴,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水为茶之母”的主题,力现 “茶”与“水”的交融关系。水系利用山势,引进钱塘江活水,从茶博的西北角一直贯通到东南角,与馆外山涧溪流相汇合,以经天然瀑布长年冲刷的天然大岩石驳岸,并在溪底铺就一层鹅卵石,采用深潭蓄水、分层筑坝、涌泉、山涧、溪滩等处理手法,让水流逐级而下,
8、恰似九溪十八涧,形成叠水效应。顺水而下,水系两旁是特色茶楼和室外品茗专区,出东南,则来到了茶博文化的精粹陈列大楼,这里有着源远流长的中华茶文化,水景到此渐至收尾,整一条游览线路既显通畅连续,又寓意深远。走进陈列大楼的序厅,顿时被淙淙水声吸引,只见一面水幕从十米高处徐徐而下,一潮春水浸润着偌大一个绿色的“茶”字,显得格外清亮醒目,真是“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水幕之下,假山盆景郁郁葱葱。这动静结合的设计,象征着中华茶文化之源远流长,诠释了茶与水、自然与人的亲和关系,突出了展览的主题。茶叶博物馆的文化展示是吸引人的,这里是博物馆的精华所在。整个展览分茶史、茶萃、茶事、茶具、茶俗、茶
9、缘等六个部分,多方位、多层次、立体地展示茶文化的无穷魅力。徜徉在展厅,最让观众流连的是缤纷再现的各地茶俗。一个个生动的场景,叙述着各民族人民饮茶、爱茶的日常生活。藏民家的酥油茶,观众可以亲自动手打制;仿真的大茶树下,“竹炉汤沸火初红”的是云南傣家的烤茶;临江而设的茶摊七星灶正旺,拾阶而上,遥望巫山云雨初霁;斜阳下回眸徽商茶庄前迎风飘曳的“茶”幌,宛若回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那个年代。茶庄的一侧,福建的功夫茶道正在上演,庄重典雅的茶艺小姐正在为您泡制一壶酽酽的铁观音,而驻足观赏的人早已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了。从原始森林的野生大茶树切片到各种栽培茶树标本;从良渚时期粗朴简陋的饮器到明清精美绝伦的
10、宫廷茶具;从茶籽化石到民族风格浓郁的茶俗场景,一件件珍贵的文物,辅以精心设计的文字、图片、图表,制作精良的模型、惟妙惟肖的雕像,以及优雅动人的音乐,演绎了数千年的文明进程。茶博馆的陈列有许多独特的创意,它努力增加直观感,提高观众的感性认识,一改传统博物馆只准看、不准动手的规矩,尽可能地为观众提供参与机会,提高观众的参观兴趣。有的展厅设开放陈列区。茶萃厅陈列了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茶类及再加工茶等共三百余个茶样实物,被分门别类地安放在圆柱状茶树形台面上,同时配有相应按钮。只要观众戴上耳机,点击标本旁的按钮,就会有一个娓娓动听的声音介绍相关的茶叶知识。同时在开放区还陈列着各种紧压
11、茶,有金瓜茶、笋壳茶、七子饼茶、方砖茶、茯砖茶等等,小的直径不过一、二厘米,大的直径竟超过一米。只要观众有兴趣,就可以用手去触摸,甚至可以用嗅觉去感受它的香味。在茶事厅,开放的陈列再一次让观众有机会去感觉茶叶的全部,从茶树的种子、枝干到果实;从一片叶子到可口的茶饮料只要转动转盘,各类茶叶适宜的冲泡时间、茶叶用量、茶与水的比例等知识一目了然。“三沸图”形象地说明了茶圣陆羽在茶经里提出的,“鱼眼、蟹眼、腾波鼓浪”的“三沸”之说。多媒体的使用,使有限的展示得到无限延伸。整个展览共设置了五台多媒体触摸屏,将与茶文化有关的社会政治、经济、音乐、诗歌、绘画、舞蹈、宗教等元素被有机地串合起来,编入电脑程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杭州 中国 茶叶 博物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