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小学信息第三册全册教案.doc





《浙教版小学信息第三册全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小学信息第三册全册教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备课一、 本册教材主要教学目标:1、 认识WORD中的表格,掌握WORD表格常用的知识,能正确制作课程表。2、 学习设计“我的作业本”、“个人通讯录”、“制作月历”等,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WORD中表格的能力 3、 学习用Word和“画图”相结合来制作作品,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4、 通过学习和练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的能力二、 本册教材分析(包括重点、难点): 本册是小学信息技术系列教材的第三册,适用于小学五年级的教学。本册共15 课,其中心内容是WORD中表格的学习和应用,最后二课结合了“画图”程序。本册从内容上来分可分为三大块。第1课至第7课教材始终围绕着
2、制作一张课程表的过程,把WORD中表格的一些常用的知识点通过完成课程表(表格)的过程渗透在其中,通过学习和练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的能力。第8课至第10课是WORD中表格的综合应用,通过完成四个各具特色且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作品,使学生在学到一些新的知识的基础上,力图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WORD中表格的能力。第11课至第15课分别应用Word以及Word和“画图”相结合来完成几个作品,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三、学生学习基本情况分析五年级学生的层次不一样,接受能力不一样,同样在同一个班级里也有差异:有的学生参加过电脑培训,而且家里有计算机,可以每天上机,而有的学生
3、本身素质较差,家里也没有计算机,靠每周40分钟的上机时间,自然就拉开距离了。虽然每周只有一节计算机课,但每一位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都非常感兴趣,都非常喜欢上计算机课,上课时基本能认真听讲,上机操作时基本能保持安静,遵守计算机房的规则,听从教师的指挥。这学期要在以前的基础上通过抓“40分钟的效率”,进一步提高学生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和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教学措施1、 认真钻研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材,做到吃透教材,抓住重点和难点。2、 子解、摸透学生的心理个性,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运用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互帮到助的良好学风,发挥学生的内动力。3、 精讲多练,充分给予学生上
4、机操作的时间,增加趣味性的操作练习,在生动活泼的游戏中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巧。4、 备课坚持“五有五备”:脑中有纲、胸中有本、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等。上课坚持“五为五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能力为目等。5、 充分利用兴趣课时间,给个别尖子生提供上机操作时间和学习时间,提高他们的操作技巧。四、 教学进度:第二周: (9.2 9.8) 始业教育(复习及机房规则)第二周: (9.9 9.15) 第1课 初识表格第三周: (9.16 9.22) 第2课 制作表格第四周: (9.23 9.29) 第3课 插入行和列第六周: (10.7 10.13) 第4课
5、删除行与列第七周: (10.14 10.20 ) 第5课 调整表格第八周: (10.21 10.27) 第6课 文字的修饰第九周: (10.28 11.3) 第7课 漂亮的课程表第十周: (11.4 11.10) 机动第十一周:(11.11 11.17) 第8课 我的作业本第十二周:(11.18 11.24) 第9课 个人通讯录第十三周:(11.25 12.1) 第10课 制作月历第十四周:(12.2 12.8) 第11课 画自己的胸牌第十五周:(12.9 12.15) 第12课 让胸牌更漂亮第十六周:(12.16 12.22) 第13课 换个方法设计胸牌第十七周:(12.23 12.29)
6、第14课 让word和画图联手(一)第十八周:(12.30 1.4 ) 第15课 让word和画图联手(二)第十九周:(1.4 1.10) 复习考试 第二十周:(1.11 1.16) 复习考试第一课 初识表格 一、教学目标1通过表格实例,让学生知道表格的组成。2熟悉Word工作环境,光标的定位和文字处理。二、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学习表格的作用和表格的组成。五、 教学难点: 本课难点是表格中的插入点的控制。四、教学准备教师机与学生机;多媒体教学网或大屏幕投影仪;课件练习准备(多种表格的欣赏及习题准备)。六、 教学过程一、 引入复习上学期的知识点。重点回顾Word中相关知识,引出Word中另一个重要
7、的部 分表格。学生开机并打开Word二、新课1表格的作用 表格可以简洁清楚的表述相关的内容。各类表格的欣赏。2表格的组成 在表格中把竖的称为“列”,横的称为“行”。 表格中的任意一个都被称为一个“单元格,单元格是表格的最小单位。在单元格中,可以输入文字、数据等资料。 学生回答表格中几行几列的单元格的内容 将鼠标指针移动到某一单元格并单击鼠标时,光标就会出现在此单元格的回车符前面,这时光标所在的点称为“插入点”。用光标键也可以控制插入点。操作示范 完成练习1 打开练习1文档,在表格中空的单元格中输入一些合适的文字 “表名”用来简单指明表格的用途、内容、类型等。表名可放在表格的上方。操作示范 完成
8、练习2 根据输入的文字内容加上合适的表名。三、小结师生相互交流六、课后随笔:第二课 制作表格 一、教学目标1掌握表格的3种制作方法:利用快捷按钮制表、用菜单命令制表、手动绘制表格。2能熟练在表格中输入文字。本课重点难点是学习表格的制作。二、教学重点三种制表的方法三、教学难点: 由于三种制表的方法在一节课中同时出现,学生容易产生混淆。四、教学准备教师机与学生机;多媒体教学网或大屏幕投影仪;练习准备。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上节课我们认识表格,了解表格的功能。今天我们学习表格的制作。 二、正课 1介绍用快捷按钮制表的方法; 步骤: (1) 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插入表格”按钮,在按钮下方出现一张模
9、拟表格。 (2) 按住鼠标左键拖曳,当达到你所需的表格时松开鼠标左键,一张表格就出现了。 2学生练习用快捷按钮制表的方法。 学生完成练习1: 制作一张“3行5列”和“7行8列”的表格; 3用菜单命令制表: (1)用鼠标单击菜单栏上的“表格”菜单项。 (2)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插入”选项,并在其子菜单中单击“表格”。出现“插入表格”对话框。 (3)在“插入表格”对话框中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在“列数”、“行数”文本框中输入数值,再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得到一张表格。 学生完成练习2: 制作出8行6列和2行7列的表格 4用手动绘制表格: 选择“表格与边框”工具栏中的“绘制表格”按钮徒手画一张表格,用“
10、擦除” 按钮还可以擦除我们不要的表格线。同学们,用上你们的聪明才智,赶快动手试一试吧,从中你会学到很多有用的方法! 如果由于自己的疏忽,表格的行列数发生了错误,且已经单击了“确定”按钮,此时请不要慌乱,马上试试“撤消”按钮,就能“化险为夷”。 学生完成练习3: 制作出6行8列 5在表格中输入文字 学生完成练习4: 你想为自己或好朋友制作一张课程表吗?请赶快动手制作一张如表2.2所示的课程表。 三、小结 师生相互交流第三课 插入行与列 一、教学目标:1、学会用插入行、插入列的方法来修改自己的表格。2、能通过比较操作,区分插入行、插入列各自的两种选项,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最佳方案。3、培养学生根
11、据实际需要修改表格的兴趣。二、教学重点:区分插入行、列各自的两种选项。三、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插入行、列的方式。四、课前准备:练习用表。五、教学过程:一、启发导入,揭示课题。1、“我们平时做事情难免会出错,制作表格也一样,也会由于自己的疏忽或表格内容的改变,需要对表格的行、列进行修改。”2、揭题:今天我们就学习3、插入行与列二、教学新课 插入行。1、 观察例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12345A“该表是否符合我们的实际情况?”B“应该怎么办?”2、教师演示。A单击第6行中的任意一个单元格,把插入点移到这一行中。B将鼠标指针移动到菜单栏的“表格”菜单项上单击。C指向其中的“插入
12、”选项。D在“插入”子菜单中选择“行(在下方)”选项。3、学生练习。(模仿操作)4、尝试练习。“刚才我们用的是行(在下方)选项,如果我们选择行(在上方)选项会出现怎样的情况?”5、师,组织学生进行比较。“两种选项有什么不同的效果?”6、尝试练习:“请你在第2行和第3行之间插入一行,你会怎样操作?为什么可以这样操作?” (注意:第2行不能与标有“2”的那行混淆在一起。)7、 反馈,校对。 插入列。1、出示表格。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四星期五12345“这张表格符合我们的需要吗?应怎样补救?”2、学生观察并回答:(插入行)3、布置任务:学过插入行的方法后,相信插入列就不难了,请大家尝试练习,并为大家介绍
13、自己的经验。4、反馈,教师校对。(注意:让学生讲出2种不同的方法。)5、小结插入列的方法。(主要取决于光标停留的位置。)三、巩固练习。1、比赛:将前一表格快速修改成下表,并说说自己的方法。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上午123下午45672、 教师汇总,并总结。四、总结新课。六、课后随笔:第四课 删除行与列一、教学目标:1、学会用删除行、删除列的方法来修改自己的表格,学会删除整张表格。2、初步学会根据需要合并、拆分单元格。3、进一步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要修改表格的兴趣。二、教学重点:学会删除行、删除列。三、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需要合并、拆分单元格。四、课前准备:练习用表。五、教学过程:
14、一、发现问题,揭示课题:1、 观察下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上午123下午4567A 与我们平时所用的课程表相比,该表是否符合我们的需要?B如果需要修改,应怎样进行修改? 2、学生讨论并回答。 3、揭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表格的修改知识。4、删除行与列二、新课教学。删除行1、观察并分析例表。“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该表行数,才能将它修改得更符合我们的实际需要?”2、教师演示操作。A单击第8行中的任意一个单元格,把插入点移到这一行中。B将鼠标指针移动到菜单栏的“表格”菜单项上单击。C指向其中的“删除”选项。D在“删除”子菜单中选择“行”选项即可。3、学生练习。(模仿操作)4、请将本表的第
15、3行删除,看看会有什么效果?(巩固练习)(注意:如果删除错误,可以用“撤消”按钮进行修改。)5、 反馈,校对。 删除列。1、分析表格。“这张表格的行数已经符合我们的需要了,我们怎样才能将“星期六”这一列删除呢?”2、学生观察并尝试回答。 3、布置尝试操作任务:学过插入行的方法后,相信插入列就不难了,请大家尝试练习,并为大家介绍自己的经验。4、反馈,教师校对。5、校对后,再次进行巩固练习。6、小结删除列的方法。 巩固性总结:要删除某一行(列),最主要的是必须将 放在要删除的那行 (列)当中,这样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删除表格。1、当我们不需要整张表格的时候,也可以将整张表格删除。删除表格的方法很
16、简单。A将光标移动到将要删除表格的任意一单元格中。B用鼠标选择“表格”菜单选项中“删除”选项。C再选择子菜单“表格”选项,即可完成表格的删除工作。 、合并、拆分单元格。1、 创设实际问题情境,以期解决问题的方法。(情境一)“表格的行、列数已符合我们的需要,但有些地方还不是很令人满意,请你说说哪些地方你还不满意的,应该怎样处理会更好。”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上午123下午4562、根据回答,引导学生说出“第1列的2、3、4单元格的内容都是上午,我们可以将这几个单元格合并成一格,这样就更美观、更醒目了。”3、教师演示。A用拖动鼠标的方法,选中将要合并的各个单元格。(选中后,这些被选单元格的
17、颜色会与被选前的颜色相反。)B选择“表格”菜单项中的“合并单元格”选项,就可以完成单元格的合并操作。4、学生进行模仿练习。5、创设实际问题情境,以期解决问题的方法。(情境二)“有些时候,会出现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两项内容的情况。前半节上书法课,后半节上心理辅导课,所以我们必须将两样课程都写入一个单元格内。怎么办呢?别着急,WORD的表格有分身术,它可以将一个单元格分成两个单元格,你想试试吗?”6、学生尝试将5,7单元格拆分成两个单元格。7、交流、校对。8、反馈,再练习。三、巩固练习1、 你能将1行1列的表格拆分成4行6列吗?2、 你能将上题中完成的表格变成平均分的2行2列吗?能介绍一下你采用的
18、方法吗?3、 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将本节课第一次出现的例表修改成下表。4、 校对、讲评。四、总结全课六、课后随笔:学生基本掌握,今后还要在上课中渗透今天所学的知识。第5课 调整表格 一、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用拖动调整和菜单调整的方法可以调整表格的行高、列宽以及表格大小。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调整行高、列宽、表格大小的拖动调整法和菜单调整法。、通过学习,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二、 教学重点:用鼠标拖动的方式和用菜单调整的方式调整表格大小、行高、列宽。三、 教学难点:表格大小、行高、列宽的菜单调整过程中,“表格属性”对话框中各选项卡的设置。四、 教学准备: 计算机、制作好的表格。五、
19、教学过程:一、激趣:快速制表比赛,争夺“棒棒奖”。 学生制作一张4行5列的表格二、 学生自主探索:(一) 学习拖运调整方式。、 将表格的第1列和第2列变宽些,你有什么好办法吗?争夺“聪明奖”(可借 助书本)。、 学生自学教材后,几个学生演示拖动调整的操作方法。、 学生演示,如有不够教师稍作补充。 4、学生练习拖动调整表格的方法: (1)将表格的第4列变窄些。 (2)对表格进行整体调整。 5、揭题。(二)学习菜单调整的方法: 1、调整行高和列宽。 出示考考你: 你能将表格的第二行调整为1厘米高,第四行设为2厘米高,并且第三列设为 3厘米吗? 2、学生学习菜单调整方式,完成行高和列宽的设置。(借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教版 小学 信息 第三 册全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