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第一单元教案(发送).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下第一单元教案(发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下第一单元教案(发送).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 学 数 学 集 体 备 课 教 案科目数 学年级四年级下册教师 2012年春期2012年秋期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丰都县实验小学 余小斌一、学生情况分析: 新学期又开始了,今学期我校学生人数没有多大变化,但学生学习能力仍然都比较差,所以对这样的年级来说,课堂教学的质量难度就更大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前后知识脱节,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肤浅,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少部分学生还可以,大部分学生仍需继续辅导。从学习习惯方面看,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
2、习惯,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不用直尺等许多学习习惯有待改善;还有个别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导致厌学,甚致逃学。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1.四则运算;2.位置与方向;3.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5.三角形;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7.统计;8.数学广角;9.总复习。其中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材编写特点: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
3、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教学重、难点: 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
4、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在综合应用中,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措施: 1、深入教材,认真备课,定好
5、单元计划,提前两天备课。 2、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发展思维能力。 3、抓重点、难点,注重各个环节的突破。 4、体现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课堂40分钟的利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5、对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教科书掌握例题、习题之间的联系,举一反三,灵活学习,真正把知识学会。 6、精心设计作业,有层次,讲究目的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7、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耐心辅导,精心培育。 六、培优补差与减负提质措施: 1、认真备好课,夯实基础知识,确保每一个学生扎实掌握新知,巩固旧知。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关注,多给发言机会,激发其参与热情。 2、在课
6、堂教学中确保整体的基础上,注意适时发展优生的思维,培养优生的能力,从而也带动中、差生的发展。 3、钻研好新课标,精心备好课,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4、教学任务在课内完成,课外尽量不留作业,或只留兴趣性、发展性作业。 5、对学生的要求要合理,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不用一个刻度要求每一个学生,作业布置分层进行,避免部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七、教学进度安排:( 总课时数:64课时) 四则混合运算6课时 位置与方向5课时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2课时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2课时 三角形8课时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8课时 统计3课时 数学广角4课时 总复习6课时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备课人:余小斌教学内
7、容:四则运算教材分析 :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教材主题图创设了“冰雪天地”为学生展示了雪地里活动的才场景。从活动区域指示牌上可以看出滑雪区、滑冰区和冰雕区,场景中还给出了三条信息: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这些信息给学生提出问题提供了数据,由此引出相应的例题。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实例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法则等知识,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教学目标:1、知道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2、结合实际的生活情景,能主动探
8、索和理解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两、三步式题。3、掌握有关0的特性,知道在运算过程中0不能做除数。4、让学生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5、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1、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2、能正确计算两、三步式题。3、能合理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教学难点:1、准确计算两、三步式题。2、能列出正确的综合式解决实际问题。3、理解0不能做除数。课时安排:六课时丰都县实验小学校“32”教学模式教案
9、设计课题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第 周星期 总课时数2第 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四则运算。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互帮互助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四则运算。教学难点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四则运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本教学过程教师引导预设学生活动预设据实调整预设导入1、情景导入: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再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10、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用一步计算,也可能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计算解决的,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在学生广泛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再引出例1自学。第一部分学习双基自主学习1、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2、怎样列式?3、如何计算?围绕自主学习的目标进行列式计算(1)分步列式72-44=28,28+85=113(2)综合列式:72-44+85=113交流展示1、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根据是什么?每步算式表示什么意义?2、然后从思路上对比分步列式和综合算式的异同点。6人小组讨论每种解题思路的根据是什么?每步算式表示什么意义?使学生明确它们都是用加减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并进一步明确加减法混合运算要按从左往右
11、的顺序计算。基本练习1、完成教科书第5页“做一做”第1题。(1):这一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请大家分步列式?(2)综合列式计算.3、观察:这两道题中的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点?我们都是按怎样算的?1、完成教科书第5页“做一做”第1题。2、学生观察得出都含有加减法,都是按从左往右顺序计算的。第二部分深化拓展合作学习1教学教科书第4页的例题2.(1)让学生尝试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照这样计算”一句话的含义。1、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独立地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交流展示1、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根据是什么?每步算式表示什么意义?1、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
12、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综合练习1、 练习教科书第5页“做一做”第2题。(1)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引导学生说出每一种方法的每一步表示的意义。(2) 观察:例题2和“做一做“第2题这两道题中,有什么共同点?我们都是怎样算的?2、计算:192+8-157 600/50*91 45*30/54 291=951-681、 让学生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独立列式解答。2、 说出每一种方法的每一步表示的意
13、义。3、 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积极思考,回答提出的问题。(都含有乘法和除法运算,都是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4、 完成第2题的计算。(抽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总结师:这节课我们计算的综合算式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点?(都没有括号)如果算式里只有加、减法该如何计算?如果只有乘、除法又该如何计算?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板书预设教学反思丰都县实验小学校“32”教学模式教案设计课题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第 周星期 总课时数2第 2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地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下 第一 单元 教案 发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