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打印.doc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打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打印.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单元教案单元教材分析:本组以思想方法为专题,安排了4篇课文,矛和盾的集合讲述了将古代兵器矛和盾的长处集合在一起而发明了坦克的经过;科里亚的木匣记叙了外国的一位小朋友,小时候从家门口数了十步埋下的木匣,五年后只数了五步就挖出了木匣的故事,悟出了周围的一切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的道理;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告诉人们不要自以为是,人各有所长,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奚落别人的短处,看问题要全面,物有长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这4篇课文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要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在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内容也和本组的专题密切相关。在口语交际中尝试运用学到的
2、思想方法去思考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习作中发挥想象写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刻舟求剑讽刺了只会按老规矩办事,不知对变化了的情况应该作出相应变化的人和事。单元教学目标:1会写41个生字、会认27个生字、正确读写44个词语。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3指导学生学习本组课文,要边读边想,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继续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单元教学重难点:1认识本单元生字条里的生字,正确书写田字格里的生字。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和句子。3学习课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叙述的。4正确、流利、有感
3、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单元教学时间:13课时25矛和盾的集合- 2课时 26科利亚的木匣- 2课时27陶罐和铁罐-2课时 28狮子和鹿-1课时语文园地七- 5课时 课题:25 矛和盾的集合一、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4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教学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4、2阅读有关发明家的发明故事。预习提纲:同步学习四、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91课时) 教学内容二次备课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播放文中的插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图上发明家手持矛和盾,正在与朋友比赛,从图上看,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说说“矛”和“盾”的样子和作用。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范写“矛”与“盾”)矛 进攻 盾 自卫2板书课题:矛和盾的集合。齐读课题。二、预习成果展示1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读词语。2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读生字。3交流识字办法。4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精读感悟(一)探究发明过程1发明家是怎样一步一步发明坦克的呢?坦克在
5、战场上它们又如何来发挥优势的呢?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带着好奇来一次神奇的“发现之旅”(出示课件:发现之旅)2用心读课文1-4节,感悟课文。同学们能不能从课文里找出一些简短的词句来体现发明家一步一步发明坦克的整个过程:3考眼力,大家能不能很快地从1-4小节中找出几个带 “然”的词语。我们比比看,哪个队比较快。(1)忽然 固然 当然(出示在黑板上)分析三个词语(参考课文记录),(2)“同学们能不能用上这三个词语,来把我们聪明的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讲一下呢?”4有感情读文,出示发明坦克过程的课件同学们,这个过程,就是发明坦克的过程,就是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考过程。集合是一种想问题的方法,是发明的一种方法
6、。(二)体会坦克的威力无比1.大家读读课文第5节,要努力绘声绘色地读,用你的声音表现你的感受。你都读懂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2.联系第5节课文说说“大显神威”(联系坦克来说)?找找“大显神威”的情景。”(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你能读出的德国兵害怕,惊慌失措的样子吗? 第二课时(总第92课时) 教学内容二次备课一、总结全文同学们,集合是一种具体行动,也是一种思考方法,一种人生智慧。对于优势互补的思想方法,不仅体现在发明创造上,也反映在做事做人的时候,如取长补短,强强联手!希望同学们让“集合”成为智慧的种子,伴随大家开创美好的未来!二、拓展延伸,课堂作业我们同学要当一回“发现家”
7、,看看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 )+( )=( )(可以适当引导,并出示课件中的有关图片,生活中的例子)。三、指导书写1熟记田字格中的字。2指导书写限时作业:配套练习册板书设计: 25 矛和盾的集合矛-进攻-枪扣或炮口 (集长处于一身)(胜利者)集合-坦克盾-防守-铁屋子 (会动) 课题:26 科利亚的木匣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木匣、冰鞋、小玩意儿”等词语;练习用“仍然、果然”写句;听写最后一个自然段。2.朗读课文,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的道理,培养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3.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读懂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练习抓住
8、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作者感悟到的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要按事物变化的规律办事的道理。2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三、教学准备:1生字词卡片、课件。2实物木匣一个。预习提纲:同步学习四、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93课时) 教学内容二次备课一、结合实物,出示课题1教师出示实物:木盒子。引导板书“木匣”,“匣”字注音,学习“匣”的音、形、义。2完整板书课题:科利亚的木匣。二、成果展示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认读。2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读生字。3指名读课文,思考:科利亚是个苏联的孩子,这篇课文讲了他的什
9、么事呢?4补白形式总结课文内容: 课文记述了 ,告诉了我们 。5.回顾课文内容,想一想科利亚怎样埋木匣的?(什么时间埋的?怎么埋的?在哪里埋的?)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1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 在这一段的什么地方写着呢?(1)为了躲避战争灾难,东西多,不能都带走.教师介绍课文中的战争前苏联卫国战争.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英勇抗击,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前后差不多4年.这是场正义的战争.(2)受到了妈妈的启示.学生读这段的最后两句话说一说妈妈是怎么做的 ?(走了三十步把箱子埋进地里)(3)科利亚是怎么做的? (量了十步,埋下自己的木匣)妈妈走了三十步,而科利亚为
10、什么只走了十步 ?(因为他只会数到十,所以就量了十步.)(4)学生概括说说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2.科利亚是怎么埋的?木匣里都有什么呢?(1)学生读12自然段.(2)学生回答:他先挖坑,再把木匣放进坑里,然后盖上土,最后撒上细沙.教师问:什么叫刚学数数 只会数到十又说明什么 (说明科利亚埋木匣时年龄很小.)(3)木匣里都有什么 ?(指名让学生读相关语句)(4)“盖上土,撒细沙”看出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 (做事认真仔细,想得很周到.)3指名学生读第二段,其他同学思考:他的妈妈是怎样找到箱子的?挖到后,她说了什么?(1)读妈妈说的话,体会其意思.(2)“如果就”是一组关联词语,表示的是假设关系,前者
11、假设的情况,后者是假设情况的结果.前后要一致.教师举例,学生仿教师造句.(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改期举行.)(3)科利亚开始为什么没找到,后来又为什么挖着了呢“没找到仍然没找到”中“仍然”一词是什么意思 (还是,照旧)学生用仍然造句.(4)当科利亚没找到自己喜爱的木匣时,伙伴们朝他笑,他说什么了?(指名让学生读他说的话.)“这里面一定有原因”这句话说明什么 (说明科利亚爱动脑筋,现在他已经发现问题了,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5)科利亚只发现问题就完了吗 ?(不是)他还在找问题的原因.在他找问题的原因时,作者用了一连串的动词,请同学们用标出.(丢,坐,摸,想)从这几个动词中看出什么?(科利
12、亚遇事多思考,动脑筋.)(6)科利亚是怎样挖着的 (量了五步,找到了木匣.)“果然”一词什么意思? (结果与预想的相一致,在意料之中.)学生用果然造句.(7)科利亚埋木匣时走了十步,挖木匣时只走了五步,这是为什么?学生读科利亚的话.思考:从这儿我们知道科利亚怎样 (善于动脑筋,善于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8)学生读第二段,概括回答:科利亚为什么后来找到了自己埋下的木匣子? 第二课时(总第94课时) 教学内容二次备课一、总结全文,拓展说话。1思考:科利亚从这件小事中受到了什么启示?“科利亚不光找到了匣子,还懂得了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中的“不光还”表明什么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仅仅
13、找到匣子,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受到了启发,明白了道理。)2.说一说通过学习科里亚的木匣想到了什么?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3.讨论交流:我们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呢?二、指导书写1.指名读田字格中的生字。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限时作业:配套练习册板书设计: 26科利亚的木匣埋木匣挖木匣受启发一切都在变课题:27 陶罐和铁罐一、教学目标: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重点词句来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懂得不要自以为是,人各有所长,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奚落别人的短处,看问题要全面,物有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的道理,并初步体会同学间相处应该相互尊
14、重、和睦相处,遇到无事生非的人也应该尽量克制自己的言行。二、教学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和不软弱。教学难点:理解“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道理。三、教学准备:相关课件。预习提纲:同步学习四、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95课时) 教学内容二次备课一、看图导入新课。1知道孩子们喜欢交朋友,今天老师也请了两个朋友,你们瞧是谁呀?师板贴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这是陶罐,这是铁罐)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陶罐和铁罐,“陶”字很容易写错,请大家举起右手跟老师一起写这个“陶”字,(板课
15、题) 3.齐读课题二、成果展示1.出示词语课件,指名让学生读2.出示生字,学生比赛读3.交流识字办法。4.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5.出示课件:这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了国王御厨里是两只罐子,骄傲的 看不起 ,常常 他。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为 ,而铁罐却被 ,消失的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学习24自然段1.同学们刚才在说的时候提到一个词“奚落” ,“奚落”是什么意思呢?(嘲笑,讽刺,挖苦)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说出了直接的理解,还给“奚落”找了很多近义词。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理解词语的新方法,联系上下文,想学吗?我们就以“奚落”为例!2.你能在课文中找出铁罐奚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三年级 上册 语文 第七 单元 教案 打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