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隧道风险评估报告.doc





《XXXX隧道风险评估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隧道风险评估报告.doc(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XXXXXXXXXXXXXXXX工程站前二标XXXXXXXXX隧道风险评估报告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XX局集团有限公司XX铁路工程指挥部2011年4月目 录1编制依据11.1隧道设计基础资料11.2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及规定12隧道概况22.1地质概况22.2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22.3水文地质23设计概况43.1洞口设计43.2洞身设计43.3防排水43.4施工组织43.5弃渣及环保54风险评估对象及目标65风险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75.1风险评估基本程序75.2风险评估流程图75.3 风险评估方法76施工阶段风险因素核对表97风险评估内容127.1风险指标体系127.2风险清单
2、表127.3风险分析及接受标准137.4初始风险等级评定147.5初始风险处理措施157.6残余风险等级评定168风险评估结果179针对主要危险源的处理179.1一般地质地段隧道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179.1.1开挖179.1.2出碴199.1.3支护209.1.4衬砌209.2不良地质地段隧道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219.2.1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等软弱围岩地层的防塌方处理措施219.2.2隧道穿越岩溶地段防突水突泥处理措施239.2.3隧道防止大变形的措施269.2.4隧道小型溶洞的处理措施279.3驻地防洪措施2910、隧道抢险预案措施2910.1应急准备和响应组织准备3010.1.1 目的30
3、10.1.2适用范围3010.1.3组织机构3010.1.4应急救援组织管理职责3010.1.5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3110.1.6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3110.2 隧道施工围岩坍塌突发事故抢险预案3210.3 岩爆突发事故抢险预案措施3310.4 瓦斯突发事故抢险预案措施3510.5 岩溶突发事故抢险预案措施3610.6 突水、突泥突发事故抢险预案措施3710.7 应急救援物资、设备38XXXXXXXXX隧道风险评估报告1编制依据1.1隧道设计基础资料(1)XXXXXXXXX隧道施工图纸(2)XX隧参图纸(3)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2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及规定 (1)铁路隧道
4、设计规范 (TB10003-2005) (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04-2008) (3)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工序及作业指南 (TZ231-2007) (4)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 (TB10119-2000) (5)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111-2006)(2009版) (7)铁路隧道辅助导坑技术规范 (TBJ10109-95) (7)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10401.1-2003) (8)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标准 (TB10502-2005) (9)铁路基本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文件编制方法 (铁建设2007-152号文) (10
5、)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 (铁建设2007200号)2隧道概况隧道位于XXXXXXXX隧道与XXXXXXXX特大桥之间,进口里程为DK00+000,出口里程为DK0+000,隧道全长为XXXX米,全隧处于左偏曲线上,单面下坡。进口端有XXX断层经过,岩体极碎,胶结较差,局部可能富含地下水,施工中遇突水、突泥及洞顶坍塌、掉快、塌陷风险较大。出口端灰岩地段位于岩溶水平循环带中,岩溶发育,施工中存在突水突泥风险。2.1地质概况2.1.1地形地貌隧道位于XX盆地北西侧边缘中低山区,地形起伏较大,横向冲沟发育。地面高程18002084m,相对高差小于300m,存在一处浅埋段,最小埋深2m,自然横
6、坡一般200400,局部地形陡峻,为陡壁。测区多为荒坡、旱地,植被一般。隧道进、出口有公路及便道相通,交通较方便。2.1.2地层岩性测区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Q4dl+pl)粉质黏土、细圆砾图,坡残积层(Q4dl+el)黏土、细角砾土,溶洞填充物(Q4ca)粉质粘土,第四系中更新统(Q2 al+pl)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前震旦系大龙口组(Pt1d)灰岩夹板岩,前震旦系黑山头组(Pt1hs)板岩。2.2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2.2.1岩溶发育在隧道出口端灰岩(Pt1d)中,据钻孔揭示共发育4个溶洞,均为充填、半充填溶洞,无流水痕迹,隧道施工可能遇涌水、突泥,局部塌陷等,对隧道施工有较小影响。2.3
7、水文地质2.3.1地表水隧道测区属XX水系。地表水系以浅切割低中山沟谷,坡面侵蚀性冲沟为特征,坡面型沟谷侵蚀较强烈,多呈羽状或树枝装分布,由于区内降雨量偏少而蒸发量大,多属季节性流水沟谷,地表明流少,季节性变动大,旱季疏干,仅西河二水库“U”型沟中有常年流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2.3.2地下水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岩溶水二大类型。3设计概况3.1洞口设计隧道进口DK00+000、出口DK00+000处明暗分界里程处拱部分别设置一环108mm大管棚。3.2洞身设计全隧均采用复合式初砌,洞口段、浅埋段、偏压段及断层破碎带段采用加强初砌,浅埋段DK00+000、DK00+000处明暗分界里
8、程处拱部分别设置一环108mm大管棚。隧道采用进口、出口浅埋段明洞两口掘进,浅埋明洞段进入正洞后向进出口两方向掘进。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V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或CRD法施工。施工工法可根据隧道监控量测的结果做出相应的高调整。3.3防排水本隧道防排水以环境保护要求为主导,采取“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在地下水发育且水文环境有严格要求的段落,防排水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达到防水可靠、经济合理的目的。3.4施工组织全隧道共分为进口、出口浅埋段两个工区。施工中按下列规定进行风险控制:(1)隧道洞口及浅埋隧道施工前应对附近山体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由于爆破作
9、业可能引起边坡溜塌、岩崩、滑坡或影响山体稳定时,应先治理后施工。对既有隧道或行车设备有影响时,施工中宜采用地质雷达超前预报和短台阶、强支护、弱爆破、初砌紧跟等综合技术措施。(2)隧道施工期间应开展监控量测工作及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并将其纳入正常施工工序。对既有隧道有较大影响时,应调整或变更施工工艺或方法,将影响控制在安全允许范围内。(3)监控量测工作应紧接开挖、支护作业,并应按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布点和实施监控量测。监控量测项目见表3-1。表3-1 隧道监控量测项目序号监测项目测试方法和原因测试精度备注1洞内、外观察现场观察;地质罗盘洞内裂缝监测和监测2水平净空变化测量隧道净空变化测定仪(收敛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XX 隧道 风险 评估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