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doc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大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01 作业 1 一、名词解释:1、 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 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 是对人的存在、 本质、 价值和发展等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探索的学问。 2、 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 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3、 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 学。二、填空题: 1、人们把客观世界划分为互相联系有互相对立的两部分:以人为中心的人类社会 和以自然为中心的 自然 界 。由此,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就相应分化
2、为两种独立的科学即人文社会科学 和 自然科学; 2、人文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同是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同是人类的自我认识。 3、关于人的存在和发展,关于人类的历史和未来,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协同研究。 4、按照历史的维度,人文社会科学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孕育奠基阶段,二是生成发展阶段,三是拓展反思阶段。 5、人文社会科学时代性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的时代性,研究主体的时代性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时代 背景因素。 6 人文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中一般具有某种阶级性。 7、教材将人文社会科学的全部功能分为认识功能,思想建设功能,文化建设功能,政治建设功能,经济建设功能,以及社会管理功能和社
3、会决策功能和咨询功能。 8、一般人所说的文明是指人类社会进步和开化的程度,它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人类文明建设的角 度来看,思想建设与文化建设一起构成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两项基本内容。 9、有人指出,狭义的文化包括了三个基本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指各种思想、意识、观念等,第二个层次是指,表现第一个层次内容的物质载体;第三个层次是指各种制度、风俗。 10、现代咨询以周密调查和严格的科学分析为依据的。 11、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方法包括: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 12、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表现出相当的复杂性与模糊性,所以定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定性研究的失当,往往
4、会导致定量分析的失效。 13 、理性的直觉有三个特性,一是非逻辑性,二是综合性,三是自觉性。 14、常见的几种抽样方法是简单的随机抽样方法,系统抽样方法,多级抽样方法 。 15、实地方法包括以下研究方法:观察法 、 无结构访谈法 、 集体访谈法。三、选择题:1、要科学的解释人的本质,就必须(C 用人的社会存在去解释)。 2、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分主要是由于(A 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 3、事实上,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只是它们研究人的角度、领域不同。研究时间中 的人的学科是(C 社会学) 。 4、研究人类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的学科是(B 经济学)
5、 。 5、下列学科中没有明显阶级倾向的是(D 语言学、考古学)。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是(D 历史的治乱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衰完全同步 )。 7、人文社会科学在发挥思想教育作用时最大的特征是(B 以理服人)。 8、据 90 年代初专家预测,到 2002 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 20 门一级学科中排列将是(A 管理学 )。 9、计算机+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D 日本)10、 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B 定性研究) 。 四、简答题:1、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何共同点?答: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同点是: (1
6、)都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过程; (2)都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 (3)都是创造性的社会活动; (4)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 实践性力量。2、20 世纪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答: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的特征有: (1)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 (2)具有一定的民族性; (3)具有时代性。3、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实现,需要哪些特殊条件?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实现,需要下列特殊的条件: (1)人文社会科学家要把自己的研究活动自学地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2)人文社会科学的研 究成果在应用于社会实际时,要具有较为充分的自主性,尽量减少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多方面因素 的影
7、响或干预; (3)要尽量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的预见性,减少人们对它的怀疑。五、论述题:1、说说教材所阐述的人文社会科学的三种“一般方法”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1)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三种“一般方法”是指: 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统一、 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的统一。 (2)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观,合理体现了认识论的发展成果,不仅在研究行为上反映了人类哲学理 论的新水平,而且在操作上成功实现了从认识论到方法论的过渡。人要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既要依赖科学 认识,发展自己调控自然的现实力量,又要依赖文学艺术等认识形式,调节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人的活动, 借助于情感激发使人得
8、到全面发展。 (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统一观体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活力所在,使这些学科的工作者比之于他们的前 辈,更能在研究中取得有价值的突破。它们的关系是:对特定对象的认识往往是从初步的定性研究开始的, 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础,定量研究则是对定性研究的深化和细化。两者循环交替,不断把主体对对象 的认识引向深入。 (4)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的统一观在方法上对人类智能的两极给予了同样的重视。科学家常常能凭借卓越 的直觉能力,在混乱复杂的事实材料面前,敏锐地觉察到某一类现象和思想可能具有重大意义,预见到将 来在这方面可以产生重大的科学发现或科学成果。这样由直觉作出的大胆预言,常常决定了某一领域科学
9、 研究的发展战略。同时,如能加以一定的、科学的分析技术进行预测和研究,该研究领域的成果就更可靠。 2、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有哪些? (1)人类社会实践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互动关系。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对自身的理性认识,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产生的源泉和动力,正确的 人文社会科学理念产生以后,又能进行一步推动社会实践的进程。两者之间存在的相互依赖、相互推动的 关系,就是互动关系。 (2)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我们认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外部,即社会需要; 一方面来自于人文社会科学内部,即自身的矛盾运动。社会需要和
10、人文社会科学自身的发展需要构成了辩 证的统一。 (3)常规性发展与革命性发展相互交替。 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如果新出现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只是对旧有理论的丰富和完善,而 没有对旧理念的基本原理、方法与理论框架作根本性的改变,那么我们称之为常规性发展;如果新出现的 人文社会理论从根本上否定了旧有理论, ,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和认识,那么我们称之为革命性发展。 常规性发展通常是一种量上的变化,意味着在维持原有理念大框架的状态中,理论取得某些新的进展,受 到更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当量变最终导致了整体质变,就出现了革命性发展的过程。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一般都是从量变到质变,也就是常规性发展
11、与革命性发展的交替。作业 2一、 名词解释: 1、时代主题-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集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2、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3、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内部结构、功能和发展,揭示语言本质及存在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经历了传统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三个阶段。二、填空题: 1、20 世纪世界格局的首次变动前后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 ,世界格局第二次变动前后的时代主题是对抗与对话 ;世界格局第三次变动前后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2、20 世纪自然科学的综合化有三种表现:一是自然科学各学科、技术各领域内部的综合,二是自然
12、科学各学科之间、技术各领域之间的综合,三是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综合。 3、 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传统文化 与现代文化之间、社会革命与学术建设之间的复杂联接和冲突, 以及这三个序列之间的复杂的关联与撞击, 是现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在 20 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世界版 图上有着某种特别的位置和色调。 4、 20 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出现了一个日益清晰的聚焦点,人的解放和发展。 5、20 世纪西方哲学发展的两大思潮一是科学主义思潮,或者叫做时政主义思潮,二是人本主义思潮,或者叫做非理性主义思潮。 6、历史学作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的反应和阐释,始终追求实现三大基本概念,这三大基本概念是:全面
13、、真实、必然。 7、在文学领域中,文艺理论探讨文艺的性质、原理和批评标准等,文艺史探索文艺的演变发展,文艺批评则是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评价。 8、瑞士语言家索绪尔创立了结构语言学。他认为语言是符号系统。作为符号,语言的物质性声音叫做“能指”,语言的表意性叫做“所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同一张纸的反面和正面。 9、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对语言学的拓展开始于他对“语言行为”和“语言能力”的区分,前者研究是什么样子,后者回答语言为什么是这个样子。 10、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是马氏文通 ,他的作者是马建忠。 三、选择题: 1、在完整的意义上,“世界格局”指的是(A 国际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 2、成为
14、20 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技术“起飞”的主要信号是(C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建立) 3、 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B 自然科学技术领域)4、 下列社会过程和现象尚不属于全球问题(D )5、 系统论的创始人是(C 贝塔朗菲) 6、 世界哲学的三大发源地是(C 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希腊) 7、 20 世纪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 海德格尔,萨特) 8、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观点的首倡者是(B 克罗齐) 9、19 世纪形成高潮、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表现功能的一种重要文艺思潮是(C 结构语言学) 四、简答题: 1、20 世纪推动和制约世界人文科学发展的背景
15、因素有哪些?答:20 世纪推动和制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 背景因素主要有: (1)不断深化的时代主题; (2)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技术; (3)日益尖锐化的全球问题。 2、20 世纪世界历史学研究出现哪些变革?答:20 世纪世界历史学研究出现的变革主要有: (1)“欧洲中 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失去其统治地位; (2)传统的“政治史”模式被打破; (3)现代历史学研究的主 体性的张扬; (4)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 浪漫主义) 10、语言学一历经了传统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三个阶段,现代语言学的正式开端是(C 普及义务制高等教育问题)3、20 世纪世界文艺学的突破性进展表现有
16、哪些方面?答:20 世纪世界文艺学的突破性进展表现在: (1) 对创作主体文艺思维及心理的深入开掘; (2)对文艺作品形式的重新认识; (3)对文艺接受问题的注重; (4)对文艺与社会-文化系统关系的进一步思索。 五、论述题: 试以管理学的发展为例,阐述 20 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 20 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是:(1)社会实践与科学理念的交互作用日趋明显。 主要表现在:科学理论对于社会实践的依存性和科学理论对于社会实践的能动作用两方面。例如:管理学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除管理者和管理学家外,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数学、 哲学等学科的专家也纷纷介入,从
17、各自的背景,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研究同一对象-管理过程。从而 形成了“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强调系统化,注重人的因素,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广泛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追求“效率”和“效果”的统一,面向实际,注重预测,强调创新,强 调组织管理集中化等,提示了人类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促进了现代管理水平的提高。 (2)多科性综合性的科学体系逐步形成。 多科性是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广度的扩展和深度的拓进相联系的。综合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研究对象的综 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对外主动和自然科学联系,内部积极推进各学科交叉联结;二是与自然科学相对应, 自身结构具备有机的统一。例如:管理
18、领域中,除了管理学外,还融合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 学、生物学、数学、哲学等学科知识和相关的研究专家,共同推动现代管理技术的发展。 (3)人的解放和发展受到广泛的关注。 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都得出了一个共识是:未来是以个人素质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社会。例如:管理学领域 中,由于行为科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人的需要理论的发展和应用、知识经济的出现等等,使管理活动中 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认识从“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信息人”的方向发展,就是充分体 现了人的解放和发展受到广泛关注。 2、当前世界和中国从小学到大学,? (1)教育是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深受科学文化思潮发展
19、的直接影响。人类科学的发展,总是沿着较低水平的综合向较为精细的分化,再由分化向较高水平的综合螺旋式路线分化,再由分化 向较高水平的综合才有较高水平的分化。20 世纪下半叶,综合发展逐步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界的 自觉追求。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界的自觉追求。 “打破学科孤立发展的围城”“不要让一个专业的人在一张 、 桌子上吃饭”“理论的力量在于综合,在于协同运用”的呼声日益强烈;研究骨干通才化;研究人员群体 、 化;出现了文文沟通,理理沟通,文理沟通,共同创造一个综合性的大科学体系的现实可能性。当 前的世界和中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这场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强 调
20、文理综合。这正是当代人问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综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产物。 (2)教育观念和科学文化思潮,说到底,都是社会实践需求和时代精神的反映。文理综合的教育观念和倡 导综合发展的科学文化思潮,同要反映了 20 世纪下半叶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所谓 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就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对人的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所谓新的时代精神的召唤, 就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召唤。新的世纪,要求人类走出自然科技“指数增长”而人文精神失落的“办个 人的时代” ;要求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结盟、交融;要求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改变重理轻文、重“智”轻 “情” 、重知识技能轻态度方法、重分析轻综合、
21、重物质追求轻精神价值的培养“半个人”的倾向。从这样的角度,去认识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与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内在联 系,有助于更为深刻地认识教学改革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作业 3 一、名词解释: 1、 国家干预主义-是西方经济学发展两大经济思潮之一,它的理论源头是 16 世纪到 17 世纪的重商主义。当时人们认为流通领域特别是对外贸易乃社会财富的源泉,强调在国家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2、 经济自由主义-是西方经济学发展两大经济思潮之一,它的发端于 17 世纪到 19 世纪的古典政治 经济学。古典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增加一个国家
22、的财富, 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充分的自由竞争是发挥社会每个成员主动性和积极性 的条件。 3、 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 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重视人的价值。 二、填空题: 1、20 世纪上半叶,现代心理学几乎在同一个时期,主要从四个方向上,向产生于 19 世纪的心理学冯特学 派进行挑战,这四个方向是:强调心理学主要建立在可以客观观察和测量的对象上面的行为主义,突出心理现象整体的综合的研究的格式塔心理学,在精神病理学研究基础上形成的精神分析理论,和前苏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背景和巴浦洛夫生理学基础上开展的心理
23、学研究。 2、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世界心理学在认识理论领域、人格理论领域和情绪理论领域提出了新的观点或理论假说。 3、人类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体质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 4、19 世纪中后期,经济学裂变为两个体系:一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学;二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 5、纵观西方经济学发展历史,基本上是两大经济思潮:一是经济自由主义;二是国家干预主义。 6、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西方社会学的主要思潮一分为二。逐步取得主导地位的,是以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迪尔凯姆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社会思潮。 而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倡导的研究社会行动者的行为动机和价值取向的“理解社会学”,也产生了持久而重大的影响
24、。 7、 法学学科框架的传统构成主要包括理论法学、历史法学、部门法学及应用法学几大板块。理论法学又称法理学是法学研究的基础,应用法学主要研究国内和国际的现行法律及其制定、解释和应用,是法学体系的主要部分。8、 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区域综合具有深刻背景;一是全球问题尖锐化所产生的客观需求,二是科学的自身发展有着融合的内在要求。 9、现代科学发展的突出特点,就是在高度分化、广泛渗透的基础上整体综合化和全面社会化。 10、作为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标志之一,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研究工作,使计算机更多的渗透到研究过程中,已经成为当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时尚。 三、选择题: 1、弗洛伊德心理学说的主要贡献是(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文 社会科学 基础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