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学论述.doc
《神经内科学论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内科学论述.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神经内科学论述-1考试时间:6000分钟总分:53分一论述题(共53题,每题1分)1.脑血栓形成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3.颞动脉炎的临床表现?4.试述各型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的共同临床表现。5.癫痫发作间歇期除病因治疗外的药物治疗原则是什么?6.视神经检查的内容以及方法?7.亨廷顿舞蹈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8.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9.三叉神经的检查及临床意义?10.试述紧张性头痛临床表现。11.小脑共济失调的临床表现。12.试述丛集性头痛的临床表现。13.简述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分型。14.脑出血的治疗?15.锥体外系统病变的症状与定位?16.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17.肝豆状核变
2、性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8.简述肌电图检查的临床意义。19.脑出血鉴别的疾病?20.试述癫痫发作的强直-阵挛性发作的临床表现。21.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22.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的临床特点?23.试述脑脊液生化检查的内容及其意义。24.试述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症状、诊断和治疗。25.叙述血管性痴呆的主要病因分类。26.丘脑出血的临床表现?27.试述紧张性头痛的诊断和治疗。28.步态异常分几种,各有什么特点?29.意识障碍的分级及其评估?30.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31.TIA抗凝治疗的适应证及其用法?32.脑室出血的临床表现?33.叙述多梗死性痴呆的特点和
3、诊断标准。34.试述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表现。35.颈内动脉系统TIA的临床症状?36.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表现?37.直立性低血压的分类、诊断和鉴别诊断38.结合病理损害的特点试述Friedreich共济失调的临床表现。39.简述慢性脊髓压迫症的髓外硬膜内和硬膜外病变的临床鉴别点?40.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的诊断和鉴别诊断?41.试述腰椎穿刺术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42.试述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及鉴别诊断。43.海绵窦血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44.试述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45.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症状?46.红斑性肢痛症
4、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47.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临床症状?48.脑血栓形成的治疗原则?49.试述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分类及处理。50.海绵窦血栓的临床表现?51.试述偏头痛的临床表现。52.简述脑梗死的分类?53.小脑出血的临床表现?正确答案:一论述题1.脑血栓的诊断主要根据以下几点:多发于中老年。静态下发病。病后几小时或几天内达高峰。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及脑卒中史。病前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明确的失语,复视,面、舌及肢体瘫痪,共济失调,感觉障碍等定位症状和体征。脑CT或MRI提示症状相应的部位有明确的病灶。腰椎穿刺检查多为正常。在确诊脑血栓形成后,还应进一步明确其病因。脑血
5、栓形成应与以下疾病鉴别:脑出血:典型的脑出血诊断并不难,其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但是,小量脑出血的表现类似于脑血栓形成,或大片脑梗死也类似脑出血的表现,在临床上这两种情况难以区别,而必须依靠脑CT扫描检查。脑栓塞:临床表现与脑血栓形成相类似,但脑栓塞患者一般在动态下突然发病,有明确的栓子来源如心房纤颤、心肌梗死、细菌性心内膜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心外科术后等。脑栓塞的CT扫描常表现为多个新发的梗死灶及病灶周围有点片状高密度影的出血性脑梗死,MRI则显示出梗死灶为混杂的异常信号。颅内占位性病变:许多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脑肿瘤、硬膜下血肿、脑脓肿等,可表现为进展性头
6、痛、呕吐、肢体瘫痪等,类似于脑血栓形成,应注意与之鉴别。CT、MRI及腰穿检查可容易区别。 2.治疗原则为积极控制出血和降低颅内压,防治动脉痉挛和再出血;尽早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如发现动脉瘤或血管畸形,则应积极治疗。(1)一般处理:卧床46周。避免过度用力,防止剧烈咳嗽;烦躁不安者适当应用镇静药,稳定血压,控制癫痫发作。(2)高颅压的治疗:应积极地进行降低颅内压的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应用甘露醇、速尿、白蛋白等药物进行脱水。手术治疗:如药物脱水治疗效果不佳并有脑疝发生的可能,行手术治疗。(3)止血及防治再出血:常用的药物有:止血芳酸;止血环酸;止血敏等。(4)防治动脉痉挛及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
7、并发动脉痉挛导致脑梗死,可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也是本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因此,积极防治动脉痉挛非常重要。主要应用选择性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的钙拮抗剂,如尼莫地平,尼莫通等。(5)脑积水的治疗:如发生急性阻塞性脑积水,应积极进行脑室穿刺引流和冲洗,以防止颅内压急剧升高引起脑疝。(6)腰穿治疗:可降低颅内压和减少脑脊液血液成分,以减轻头痛和降低脑疝和正常颅压脑积水的发生率。每周行腰椎穿刺12次,每次放出脑脊液1020ml,但应缓慢进行以避免发生脑疝。(7)病因治疗:DSA发现有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应及时行血管介入性治疗或手术治疗,以免再出血。其他的病因,则行相应的治疗。 3.颞动脉炎好发于老
8、年。本病的临床特点为:全身症状:即全身乏力、发热、出汗、关节痛、肌痛。头痛:为主要表现,即一或两侧的颞区部较剧烈头痛,沿颞动脉行走区;呈持续性和搏动性,触摸、压迫、转头、咀嚼等动作时加重。可有颞动脉区出现水肿及硬结。可有枕区疼痛或全头疼痛等。视力障碍:半数出现眼动脉或颈动脉炎,而表现为剧烈眼眶疼痛和视力减退或丧失。脑梗死:可因颈动脉分支病变出现相应脑梗死的表现。风湿性多发性肌痛征。其他:可有主动脉弓炎和主动脉肉芽肿性动脉炎所致的主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单神经病,多发性神经病等。 4.各型脊髓小脑共济失调有共同表现也有各型独特的临床表现。其共同表现为:均为20岁以后起病。隐匿、缓慢进行性发展。首发
9、症状为下肢共济失调、走路摇晃易跌倒、构音不清,以后出现手部的共济失调症、意向性震颤、双手笨拙、眼震。疾病进展后可有其他系统累及表现:锥体束损害的Babinski征,痉挛步态;锥体外系损害的肌张力障碍;后索损害的深感觉障碍(振动觉和关节位置觉丧失)。均有遗传家族史而且有遗传早现现象(发病年龄逐代提前、症状逐代加重)。 5.癫痫发作间歇期除病因治疗外的药物治疗原则如下:临床上癫痫的诊断一旦确立,发作类型明确应及时服用抗癫痫药。根据发作类型选择有效的和安全的抗癫痫药,如失神发作一般选用乙琥胺或丙戊酸钠,全面性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或复杂部分性发作可以选用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苯妥英钠或苯巴比妥。开始应用
10、单一药物,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增加剂量,达到能控制癫痫又不出现不良反应为止。若第一种治疗已2个月,并达到最大用量时,不能控制发作或者有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则更换药物。最后考虑两种或数种药物合并治疗。更换药物应逐渐过渡,更换期间可先在原用药物基础上加用新药,然后逐渐减少原用药物。突然调换药物或停药有可能造成癫痫持续状态。由于药物的吸收、分布及代谢个体差异会影响药效,所以要遵循药物用量个体化的原则。多数抗癫痫药的血药浓度与药效相关,也有剂量相关性不良反应,为便于执行药物应用的个体化原则,可以监测用药后的血药浓度,这样便于达到有效控制癫痫而又不出现不良反应。某些特异不良反应与剂量无关,疗效与其血药
11、浓度相关性差,临床上仍应密切注意调控,必要时作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停药应在完全控制发作45年后进行,应缓慢和逐渐减量,在1年左右减完,无发作者则可停药。停药后如果复发,应重新给药;必须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长期不问断地服用抗癫痫药的必要性、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生活工作中注意事项。 6.视神经检查的内容以及方法:视神经检查内容包括视力、视野及眼底检查。(1)视力:让患者站在距视力表5米远处,以单眼辨认检查者所指定的符号,从而确定其视力。视力明显减退者,可在不同距离让其辨识手指数目。视力更差者,可试其有无光感。(2)视野:大体视野测定:嘱患者双眼注视检查者的双眼,并伸出双食指,此时检查者双手指应
12、出现在患者双上颞侧视野。询问患者说出哪一侧手指在动,是左、右还是双侧。然后重复本动作。如果检查者双手运动而患者只看到一侧,即有视野缺损存在。单眼视野测定:检查时嘱患者相距约60厘米面对而坐,双方同时闭合或用手指遮住相对应的眼(如患者为左眼,则检查者为右眼),另一眼互相固定直视。检查者用棉签或其他试标在两者中间分别自八个方向,从外周向中心移动,请患者一看到试标时立即说明。检查者以自己的视野作为标准而与患者比较,即可测知患者的视野有无缺损。(3)眼底:可在不散瞳的情况下用眼底镜直接检查,主要注意视神经乳头的形状、颜色、生理凹陷及边界是否清楚、动静脉比例、血管走行和反光强度,以及视网膜有无水肿、出血
13、、渗出等。 7.亨廷顿舞蹈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亨廷顿舞蹈病(HD)的三要素,即中年起病、缓慢进展的舞蹈样动作,行为和智能障碍及阳性家族史,一般不难确诊。缺乏家族史者需结合基因检查来确诊,进行(CAG)n三核苷酸扩展大小的检测,若重复扩展达3942个以上,则可确诊。少于这个数字也不能排除HD的诊断。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者有时许多年后才出现舞蹈样动作,这样的病例早期诊断困难,如有家族史者应高度怀疑。本病应与小舞蹈病进行鉴别,后者多在青少年期起病,可有明显的链球菌感染史,不伴痴呆,随病情进展而逐渐减轻,一般不长于1年,没有家族史。脑血管病也可引起舞蹈症状,多表现为半侧舞蹈,多由豆状核缺血或出现病
14、变引起,常伴神经系统局灶阳性体征,多数人随时间逐渐恢复。红斑狼疮也可引起舞蹈样动作,其运动症状和精神紊乱起病较急,舞蹈动作较局限,常发生于红斑狼疮的晚期,不难鉴别。抽动-秽语综合征有时易与HD相混淆,该病有特征性的发声并可伴秽语,没有家族史和进行性痴呆等表现,动作常具刻板性。还应与长期应用抗精神病药引起的迟发性多动症相鉴别,之前口服抗精神病药史是主要的鉴别依据。 8.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四大症状:静止性震颤、运动障碍、强直及姿势平衡障碍。起病缓慢,逐渐进展。常从一个肢体或一侧起病,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扩展到另一侧,也可仅仅限于一侧。即使双侧均受影响,但往往严重程度两侧并不完全一致。(1)静止性
15、震颤:为节律性幅度较大的震颤,一般频率为48Hz,在静止状态下出现。一般在睡眠时震颤消失,仅于快速动眼睡眠时再次出现。静止性震颤对天气变化敏感,同时也是全身状况好坏的标志。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出现感染或肺炎时,静止性震颤可完全消失。随全身状况的恢复而再度出现。(2)肌强直:可呈铅管样强直,伴有震颤者为“齿轮样强直”。老年患者的上述肌强直可引起关节的疼痛,有时长期误诊为关节病。(3)运动缓慢或少动:运动减慢或少动是帕金森病的一特殊运动障碍。表现为各种动作缓慢,如转弯和行走困难。呈小步态,两足擦地行走,呼吸不畅,慌张言语,“面具脸”,“小字症”等。(4)姿势和平衡障碍:由于肌肉的强直,患者出现特殊的姿
16、势,头部前倾,躯干俯屈,上肢之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双手置于前方,下肢之髋及膝关节略为屈曲,由于躯干两侧肌张力增高的不平衡,患者可能出现躯干的侧弯。行走时常为慌张步态。(5)其他非运动系统症状:1)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在本病中颇为常见。消化道:患者常出现顽固性便秘、纳差、恶心、呕吐。膀胱:常见的症状有尿失禁、尿频和排尿不畅。性功能障碍。皮肤:有些患者大量出汗,可以只限于震颤一侧的肢体,皮脂溢出在本病也颇常见,使很多患者出现脱发或秃顶。2)情绪障碍:大约有1/3的帕金森病患者在其疾病过程中会出现情绪障碍,其中以情绪低落即抑郁最为多见。3)认知功能障碍:其临床特点是:智能障碍;视觉空间障碍;记忆力
17、障碍。 9.三叉神经的检查:三叉神经的检查内容应从运动、感觉和反射三方面进行。(1)运动支应观察颞肌及咬肌有无萎缩,并用触诊测知双侧肌力是否对称,其次观察患者慢慢张口时下颌是否偏斜。(2)感觉支可用钝针及棉条分别检查其痛觉及触觉,一般无需检查温度觉。检查时应在两侧对称部位做比较,并确定感觉障碍区域。(3)反射角膜反射;应以棉丝轻触角膜的边缘部分,正常反应表现为眨眼活动。下颌反射:患者略微张口,检查者将手指横放在患者下颌中部,用叩诊锤叩击手指。正常反应为双侧咬肌和颞肌收缩,使口部闭合,但大都反应轻微。临床意义:一侧三叉神经运动支损害时,表现为同侧咬肌、颞肌萎缩或力弱,张口时下颌偏向患侧。三叉神经
18、感觉支损害时表现为患支分布区的感觉减退或消失。三叉神经同侧感觉支及运动支全受累时指示病变在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感觉支和面神经运动支病变均可致角膜反射消失。双侧皮质延髓束病变时下颌反射亢进。 10.紧张性头痛的性质为压迫感、沉重感或紧箍感;程度为中、轻度;通常是弥漫性的,最明显的部位可能是在颈部或头的后部,也可位于双颞侧、额顶部,并可扩散至肩和背部;情绪紧张、疲劳、噪音或愤怒等可加重疼痛,但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很少因头痛而卧床不起;头痛不伴呕吐,可有怕声和畏光。部分患者有颅周肌肉压痛或颅骨膜肌疾病,肌电图检查示波幅增高。除头痛外,还常有注意力不集中及其他一些含糊的、非特异性的症状,但无局灶性神经
19、系统症状。按照国际头痛协会的分类标准,紧张型头痛临床主要分为两个类型,即发作性紧张型头痛和慢性紧张型头痛。前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头痛,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天,后者每月头痛在15天以上,并至少持续6个月。有些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可长年累月地整天头痛,故也称为慢性每日头痛。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常并存于同一患者。有时偏头痛可转变为慢性紧张型头痛,但更多见的是发作性紧张型头痛转变为慢性紧张型头痛。11.小脑性共济失调的表现:步态和姿势障碍。行走时两脚平行分开,步态蹒跚,左右摇晃,称醉汉样步态。双足并立时站立不稳,摇晃欲倒(称Romberg征阳性)。睁眼并不能改善这些症状,而与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迥然不同。
20、语言障碍。因发音肌的共济失调可出现语言障碍,呈爆发性言语,语音不清,言语缓慢,断断续续不连贯,如吟诗状语言。由于对运动的距离、速度及力量估计能力的丧失而发生“辨距不良”,导致“动作过度”。检查时可发现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轮替动作、误指试验、反跳试验等呈不正确、不灵活或笨拙反应,且写字过大。运动性震颤或意向性震颤、眼球震颤。运动性震颤只限于做随意运动时出现,静止时消失。联合屈曲现象。患者仰卧并令两臂置于前胸而起坐时,不能如正常人那样两下肢挺直紧贴床铺,只要上半身屈曲,即可坐起。而患者则需与小脑病变同侧的髋关节与上半身同时屈曲,方能坐起(联合屈曲现象)。急性小脑损害时可出现肌张力降低,表现为腱反
21、射减退或消失,膝反射呈钟摆样摆动几次。小脑半球和小脑蚓部损害有不同,小脑半球是四肢代表区(特别是远端部),所以该处病变时,出现四肢共济失调,上肢比下肢重。上述的共济失调表现可出现于一侧或两侧肢体,有水平眼震。蚓部(中线)是躯干肌的代表区,所以该处损害引起躯干性共济失调,以步态行走障碍为主,Romberg征阳性,言语构音困难明显,多无眼震,肌张力正常。 12.丛集性头痛多发于中年男性,通常发作在晚上,并使患者痛醒;多位于一侧眶周、前额及颞部,约20%扩展到面、下颌、颈和肩,性质呈爆裂样或刀割样,其程度严重,远较偏头痛剧烈。头痛无先兆,突然发作,常在1015分钟达高峰,一般持续不超过两个小时。每日
22、发作12次,也可隔日一次或每日发作数次;近半数发作在同一时间出现,比较有规律。连续头痛发作通常持续2周4个月,称为丛集期。头痛间歇期保持正常。一般为几周至几个月,少数可达数年。伴随症状有痛侧头面部的结膜充血、流泪、出汗、鼻塞、流涕、眼睑水肿及。Horner综合征(可在发作期短暂出现,也可持续存在)。除Horner综合征外,无其他神经系统局灶体征。在丛集性头痛患者中,没有偏头痛患者中常见的视觉及躯体感觉障碍,呕吐也少见。许多患者头痛可被酒、硝酸甘油、组胺等诱发;精神过度紧张、愤怒或摄入特殊的食物也常可加速发作。少数患者典型的头痛发作及一些相关的症状不时地反复发作而没有缓解,这种变异型称为慢性丛集
23、性头痛。 13.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分型:临床通常采用Osserman分型,其依据是肌肉无力的范围及严重程度。型:眼肌型(15%20%),仅眼外肌受累。a型:轻度全身型(30%),进展缓慢,不伴有明显的延髓肌麻痹,无危象,通常对药物敏感。b型:中度全身型(25%),骨骼肌无力伴有明显的延髓肌受累,但无危象,药物敏感性欠佳。型:急性进展型(15%),发病急,进展快,首次症状出现后数周至数月内达到高峰,常出现球部肌肉受累和呼吸危象,常需呼吸机辅助呼吸,死亡率高。型:迟发重症型(10%),由I和型发展而来,经23年后逐渐发展为此型,通常合并胸腺瘤。型:肌肉萎缩型,少数患者肌肉无力伴肌肉萎缩。 14.脑出
24、血的主要治疗原则为积极降低颅内压,防治并发症,早期功能锻炼。(1)降低颅内压:药物治疗:主要应用甘露醇、速尿、白蛋白等药物进行脱水。手术治疗;如果脑出血严重致颅内压过高,上述治疗仍无法控制,且可能出现脑疝危及生命时,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挽救生命。手术的适应证为:大脑大量出血和小脑中等量以上出血。药物控制高颅压无效,且有早期脑疝的表现。年龄在70岁以下。生命体征稳定。(2)降血压治疗:如血压超过180/120mmHg以上者,应及时进行降血压治疗。但降血压治疗不宜过低,一般认为,使血压降至病前水平即可,或使收缩压在160mmHg,舒张压在110mmHg以下为宜。可选用的药物有25%硫酸镁、利血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神经 内科学 论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