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制四年级科学下册2单元.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苏教版六年制四年级科学下册2单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制四年级科学下册2单元.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 元 备 课课题第二单元 养蚕教学总目标1、了解养蚕的一些基本方法,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养蚕热情。2、通过养蚕活动,做观察和记录。了解昆虫及其变态的知识,产生亲近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学生在养蚕的过程中自选课题,开展一些探究性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宄能力。3、让学生真正明白养蚕的意义,通过抽丝让学生感受生命创造的伟大奇迹。4、通过整理记录、交流汇报,总结出蚕的一生变化的主要阶段,形成“昆虫”和“变态”的概念。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认识生命的神奇和伟大,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体验长期饲养与观察的艰辛和快乐。教材解读本单元从我们来养蚕给蚕宝宝记日记我们来抽丝养蚕经验交流 ,四课来分别让学
2、生认识昆虫由卵幼虫蛹成虫的发育过程。让学生在经历养蚕的过程中,了解动物(昆虫)生长的完整周期,感受生命的神奇和伟大,体验长期饲养与观察的艰辛和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与积极性。重点难点昆虫的发育周期及外部形态特点以及蚕的饲养过程。课时安排、我们来养蚕- 课时、给蚕宝宝记日记- 课时 、我们来抽丝- 课时 共计4课时、养蚕经验交流- 课时 课 型新授课题1、我们来养蚕教学时间共 1 课时 第1 课时备课黄前整理杨华教学目标1、观察蚕卵和蚁蚕,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2、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3、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4、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教学重
3、点1、能够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并记录下来。2、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学难点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投影仪。学生准备:纸盒。教 学 过 程复 备一、导入新课1、出示丝绸。师问:“你们知道织丝绸的丝是怎么来的吗?蚕是怎样的一种小动物,它又是怎样吐丝的呢?你们想亲自养蚕,亲眼观察它吐丝,最后再亲手抽丝吗?” 2、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1、出示蚕卵。师:“请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蚕卵)关于蚕你知道些什么?”2、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引导学生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启发学生:“在宝宝出生前,
4、妈妈会作好哪些准备?我们该怎样做蚕宝宝的妈妈呢?”(1)要为蚕宝宝在纸盒中布置一个温暖的家;(2)别忘了在盒子上扎孔,蚕宝宝也要呼吸;教 学 过 程复 备(3)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要把蚕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饲料不能太稀,否则蚕宝宝会拉肚子。讨论“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并尝试在养蚕过程中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3、观察蚕卵,说一说蚕卵是怎样的。 让学生仔细观察蚕卵的大小、颜色、形状,用语言描述出来。注意提醒学生:静态的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轻拿轻放,小心呵护。4、观察蚁蚕,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先用肉眼观察刚出壳的蚕像什么?再用放大镜观察并描述,最后用直尺测量她的长度并记
5、录。最好让学生能观察蚁蚕孵出的一瞬间,看它怎样大口吃掉极有营养的卵壳,又去找食的情景。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写好第一篇蚕宝宝日记。5、讨论:“用哪些方法来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 (用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 三、课外拓展让学生在家继续观察蚕宝宝的一举一动,并做好记录板书设计1、我们来养蚕蚕卵蚁蚕教学反思课 型新授课题2、给蚕宝宝记日记教学时间共 1 课时 第1 课时备课黄前整理杨华教学目标1、学会养蚕;2、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3、能够预测、比较和讨论蚕的整个生长期的外观变化;4、能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5、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6、知道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六年制 四年级 科学 下册 单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