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基本手法及常用穴位第一部分-ppt课件优秀PPT.ppt
《小儿推拿基本手法及常用穴位第一部分-ppt课件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推拿基本手法及常用穴位第一部分-ppt课件优秀PPT.ppt(18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小 儿儿推推拿拿学学小儿推拿基本手法一、推法一、推法小儿推法是从成人推法演化而成。它属螺小儿推法是从成人推法演化而成。它属螺纹推的范畴,依据其操作形式不同,有直纹推的范畴,依据其操作形式不同,有直推、旋推、分推之别。推、旋推、分推之别。1.直推法直推法 用拇指端外侧缘或拇指螺纹面或用拇指端外侧缘或拇指螺纹面或示、中两指螺纹面在穴(部)位上做直线示、中两指螺纹面在穴(部)位上做直线推动,称为直推法。推动,称为直推法。2.旋推法 用拇指螺纹在穴(部)位上做旋转移动,速度比运法快,用力比揉法轻,这种推法称旋推法。3.分推法 用两手拇指桡侧或螺纹面,或用两食指,或中指螺纹面,自穴中向穴之两旁做“”或
2、“”方向分开推移,称分推法。【动作要领】1、“轻而不浮,快而着实”;2、指推时穴部有推移感,但不推动皮下组织;3、速度宜快,每分钟150200次。【临床应用】推法是小儿推拿的主要手法,它的功能特点是推以通之,即开通关窍,疏通经络,祛除邪气,调整脏腑,适宜于小儿各种病症的治疗,主要用于五指螺纹面。直推法重在祛邪直推法重在祛邪,多为泻(清)法,常用,多为泻(清)法,常用穴(部)位有:天门、太阳、膻中、肺俞、穴(部)位有:天门、太阳、膻中、肺俞、七节、五经、三关、六腑;七节、五经、三关、六腑;旋推法着重补虚旋推法着重补虚,多用于虚证,常用的穴,多用于虚证,常用的穴(部)位有脾经、肺经、肾经;(部)位
3、有脾经、肺经、肾经;分推法即分阴阳,重在调和阴阳分推法即分阴阳,重在调和阴阳,常用穴,常用穴(部)位有:坎宫、手部阴阳、肺俞等(部)位有:坎宫、手部阴阳、肺俞等二、拿法二、拿法用拇指指端和食、中两指指端或用拇指指用拇指指端和食、中两指指端或用拇指指端与其余四指指端相对用力;提拿确定部端与其余四指指端相对用力;提拿确定部位和穴位,进行一紧一松的拿捏,称拿法。位和穴位,进行一紧一松的拿捏,称拿法。小儿推拿中,又将按法、掐法、捏法、揉小儿推拿中,又将按法、掐法、捏法、揉法称之为拿,因此,拿法还具有较广泛的法称之为拿,因此,拿法还具有较广泛的含义。含义。【动作要领】1、缓和连贯2、由轻到重3、刚柔相济
4、4、长久有力【临床应用】拿法的刺激较强,有强心醒神,定惊止搐,发汗解表之功效,即拿以强之。常协作其他手法用于颈项、四肢关节及肌肉酸痛,惊风,昏迷等病症。常用的穴(部)位有:肩井、合谷、风池、委中、承山等。三、按法三、按法用拇指指面、中指指面,或掌心,或掌根,用拇指指面、中指指面,或掌心,或掌根,按压在确定的穴(部)位上的手法,称按按压在确定的穴(部)位上的手法,称按法。法。由于所用不同的部位进行按压,分别可称由于所用不同的部位进行按压,分别可称之为指按法、掌按法。小儿推拿常用指按之为指按法、掌按法。小儿推拿常用指按和掌按。和掌按。【动作要领】1、按而不动 2、垂直向下 3、渐渐用力【临床运用】
5、按法的功能特点是按以止之,即有止痛、止吐、止咳、止泻之功能。临床单独运用较少,常与揉法结合成复合手法,称之为按揉法。常用穴位有:肩井、委中、丰隆等穴。四、摩法用手掌面或食中、无名指面附着于确定部位上,用手掌面或食中、无名指面附着于确定部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环形的有节律的摩挲。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环形的有节律的摩挲。【动作要领】【动作要领】1.肘关节微曲,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肘关节微曲,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2.指掌着力要随腕关节连同前臂做回旋活动,指掌着力要随腕关节连同前臂做回旋活动,用力自然。用力自然。3.摩动时要缓和协调,每分钟速度摩动时要缓和协调,每分钟速度120次左右。次左右。
6、指摩稍快,掌摩稍重缓。指摩稍快,掌摩稍重缓。总之,总之,“轻而不浮,重而不滞轻而不浮,重而不滞”【临床运用】摩法刺激温顺软缓,常用于胸腹胁肋部。功能特点是摩以解之,即能和中理气,缓解难过,消积导滞,多用于治疗脘腹难过,食积胀满,气滞及胸肋迸伤等症。五、揉法用拇指或食指或食、中、无名指指腹紧紧附着于穴位上作缓和回旋的揉动。【动作要领】1、腕关节放松,连动前臂作回旋运用;2、柔软匀整,带动皮下组织;3、速度宜快,不能在皮肤上摩擦,频率约每分钟200次左右。【临床运用】本法温顺缓和,刺激量小,适用于全身各部位,是小儿推拿的主要手法。功能特点是以和散之,即有宽胸理气,消积导滞,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能
7、;多用于胸腹胀满难过,食积,呕吐,泄泻,痢疾,便秘,咳喘等症。临床上揉法单独运用外,往往也与掐、按协作,形成复合手法。常用形式有三种:1.揉中加按法:来回或旋转揉数次后加按1次。2.揉按法:来回或旋转揉中边揉边按。3.掐后加揉法:拇指甲掐后加揉法,以缓解掐法之不适。六、运法 用拇指指面或食指指面或食、中指面在穴位上由此往彼作弧形或环形移动,称运法。【动作要领】1、较直推法用力为轻,仅在表皮运作,不带动皮下组织;2、较旋推法幅度大,呈线状操作。【临床运动】运法的功能特点是运以祛之,即运正祛邪。运法小儿多施于上肢部的穴(部)位,且往往与掐法相结合。如惊风目窜视者:从小天心掐运至内劳,腹泻呕吐者,虎
8、口至总筋;脾胃不和者:运脾(土)入肾(水),运肾(水)入脾(土)。其他还有运八卦,运太阳等法。七、搓法 用双手的掌面挟住确定部位,相对用力作快速地搓转或搓摩,并同时作上下来回移动,称为搓法。【动作要领】1、双手用力要对称2、搓动要快3、移动要慢【临床运用】搓法适用于腰背、胁肋及四肢,一般常用于推拿手法结束时。一般用于推拿治疗作为结束手法。具有调气和血,疏通脉络,放松肌肉的作用。主治关节难过、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等病症。八、捏法 用拇、食指两指或拇食中三指捏某一部分,称捏法。【动作要领】1、捏拿肌肤不宜过多,捏时手法不宜过重,捏拿时不宜拧转肌肤2、操作时当先(捏肌肤)拿-提-捏;次推动,随提随放
9、,随着向前推动犹如波浪似,动作交替协调。九、掐法 用手指指甲重刺激穴位,称为掐法。【动作要领】1、手握空拳,拇指伸直,紧贴于食指绕侧缘。2、拇指指甲垂直用力按压重刺,即快又重,深透为止,不得扣动或掐破皮肤。【临床运用】掐有开窍醒神之功效,常用于高热、抽搐、昏迷等惊风等病证。常用穴位有:百会、人中、承浆、小天心、中冲、足三里、委中、涌泉、等穴。临床上掐法往往与按、揉相伍,形成复合手法。掐法是强刺激手法,掐后轻揉局部,以缓解不适之感。十、捣法 用中指指端叩击穴位,称捣法。【动作要领】捣击时肩肘关节放松,以腕关节屈伸为主动。捣击穴位应精确,用力宜稳。复式操作手法复式操作手法概念概念复式操作法既不是一
10、种单纯的手法也不是两种复合手法,而是一种操作法,但又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操作法,它具有固定的穴位(部位),规定的操作程序,如黄蜂入洞,开璇玑,按旋走搓摩等。黄蜂入洞【位置】两鼻孔即是此穴(相当于内迎香,为奇穴)【操作】用示指、中指端在小儿两鼻孔下缘揉按10-20次。【作用】宣肺气,通鼻窍【主治】鼻塞不通,发热无汗。【临床运用】宣肺气,通鼻窍,常用于感冒、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病证。临床多与清肺经,拿风池,按揉印堂等合用。开璇玑开璇玑【位置】在天突下1寸【操作】分推肋间直推鸠尾至肚脐摩挪肚脐至大横直推肚脐至中极【作用】宽胸理气,降逆止呕【主治】胸闷痰喘,积食不化,呕吐,泄泻等症【临床应用】开者开
11、通、宣通之意,故有宣肺气,降胃气之功,临床上对于痰邪壅塞,食积不化引起的胸闷气促,咳痰不畅,伤食腹痛,呕吐泄泻等实证均可运用。按弦走搓摩按弦走搓摩【位置】两腋下胁肋处。【操作】医者双掌在小儿两腋下胁肋处自上而下搓摩。【作用】理气化痰【主治】胸闷,气促,咳嗽,积滞等症状。【临床运用】此法理气化痰,主要用于积痰,积滞引起的胸闷痞积,咳嗽气急,咳喘不利诸症状。运水入土运水入土【位置】用手掌面,拇指根至小指根,沿手掌边缘一条弧形曲线。【操作】医者左手拿住小儿4指,掌心向上,右手拇指面由小儿小指根推运起,经过掌小横纹,小天心至大拇根止,推运50100次。【作用】健脾助运,润燥通便【主治】泻痢,疳积,便秘
12、等症。【临床运用】常用于久病,虚证。如因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疳积,泻痢等症。运土入水运土入水【位置】用手掌面,拇指根至小指根,沿手掌边缘一条弧形曲线。【操作】医者左手拿住小儿4指,掌心向上,右手拇指面由小儿拇指根推运起,经小天心,掌小横纹至小指根,推运50100次。【作用】利尿,清湿热,补肾水【临床运用】功能:利尿,清湿热、滋补肾水。常用于肾病、实证,如因湿热内蕴而见少腹胀满,小便频数、赤涩等。水底捞明月水底捞明月【位置】内劳宫四周【操作】医者左手持小孩左手4指,掌心向上,用酒精滴入掌心,接着医者用右手中指在内劳宫四周旋运之,并结合吹气,边吹气,边旋运推之,速度宜慢不宜快,
13、以不超过18口气为限。【作用】清热凉血,宁心除烦。【主治】高热烦躁,神昏谵语【临床运用】此法大寒大凉,功能清热凉血,宁心除烦,临床上主治高热之证,对于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属于邪入营血的各类实热证,尤为适宜。概概述述:小小儿儿推推拿拿穴穴位位中中,一一为为经经络络学学说说中中的的十十四四经经穴穴和和奇奇穴穴,二二为为小小儿儿推推拿拿本本身身所所具具有有的的特特定定穴穴位位。小小儿儿特特定定穴穴位位具具有有以以下下三三方方面面的的特特点点:常用穴位常用穴位(1 1)小小儿儿推推拿拿特特定定穴穴位位不不仅仅有有如如孔孔穴穴点点状状的的特特点点,还还有有线线状状(如如三三关关,六腑)和面状(如腹,五指
14、节)等。六腑)和面状(如腹,五指节)等。(2 2)小小儿儿推推拿拿特特定定穴穴位位大大多多数数分分布布在在头头面面和和四四肢肢(双双手手居居多多),便便利利了了取穴和手法操作的治疗。取穴和手法操作的治疗。(3 3)小小儿儿特特定定穴穴位位不不象象十十四四经经穴穴那那样有线路相连成经络系统。样有线路相连成经络系统。1 1、攒竹:(天门)、攒竹:(天门)位位置置:从从两两眉眉中中点点(印印堂堂)起起,直直上上至至前前发发际际(神神庭庭),称始终线。,称始终线。操操作作:用用两两拇拇指指侧侧面面从从印印堂堂推推至至神神庭庭穴穴,两两手手交交替替直推直推2424次(如图)。次(如图)。此此法法名名“开
15、开天天门门”亦亦称称“推攒竹推攒竹”。【作用】【作用】祛风散寒,醒脑明目,镇惊安神。祛风散寒,醒脑明目,镇惊安神。【主治】【主治】发热,头痛,感冒,精神萎靡,发热,头痛,感冒,精神萎靡,惊惕担忧,眼疾诸病症。惊惕担忧,眼疾诸病症。【临床运用】【临床运用】常常用用于于外外感感发发热热,头头痛痛等等症症,多多与与推推坎宫,揉太阳等合用;坎宫,揉太阳等合用;若若惊惊惕惕担担忧忧、烦烦躁躁不不宁宁多多与与清清心心经经、肝经等合用;若肝经等合用;若目目赤赤肿肿痛痛,多多与与掐掐揉揉小小天天心心,清清天天河河水,清肝经等合用。水,清肝经等合用。以作为头部常例穴之一。以作为头部常例穴之一。2 2、坎宫:、坎
16、宫:位位置置:自自眉眉头头起起至至眉眉梢梢成成一一横横线线上上缘缘,左左右右两两穴穴。操作:操作:用两拇指正面从用两拇指正面从印堂穴处沿着眉头向眉印堂穴处沿着眉头向眉梢分推梢分推24次。此推法名次。此推法名“推坎宫推坎宫”,又名,又名“头部分阴阳”。【作用】祛风散寒,醒脑明目,止头痛。【主治】外感发热,惊风,头痛,目赤肿痛。【临床运用】用于外感发热,头痛,多与推攒竹,揉太阳等合用;若用于治疗目赤肿痛,多和清肝经,掐揉小天心,清天河水等合用。亦作为头部常例穴之一。亦作为头部常例穴之一。3 3、太阳、太阳【位置】眉梢与眼外角中间,向后约【位置】眉梢与眼外角中间,向后约1 1寸凹陷处,为寸凹陷处,为
17、奇穴。奇穴。【操作】【操作】1.1.推太阳推太阳 用拇指桡侧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处向后直用拇指桡侧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处向后直推推2424次左右。次左右。2.2.按揉太阳按揉太阳 用左手或右手的中指端,揉按太阳穴,用左手或右手的中指端,揉按太阳穴,方向向耳的方向揉转,揉中加按,即每揉方向向耳的方向揉转,揉中加按,即每揉5 5下按压下按压2 2次,共次,共2424次左右。次左右。3.3.运太阳运太阳 用大指或中指在太阳穴四周运转。用大指或中指在太阳穴四周运转。【作用作用】1.推太阳推太阳 祛风散寒,醒脑明目。祛风散寒,醒脑明目。2.按揉太阳按揉太阳 治外感头痛。治外感头痛。3.运太阳运太阳 发汗解表
18、,止汗(男:左太阳发发汗解表,止汗(男:左太阳发汗为泻法,右太阳发汗为补法;女汗为泻法,右太阳发汗为补法;女:左太阳左太阳止汗为补法,右太阳发汗为泻法)。止汗为补法,右太阳发汗为泻法)。【主治】外感发热,头痛,目赤肿痛,汗证,热厥。【临床运用】推太阳或按揉太阳主要用于外感发热。若外感表实无汗,头痛,热厥,目赤肿痛,用泻法;若外感表虚有汗,或自汗等症用补法,用运太阳止汗。亦作为头部常例穴亦作为头部常例穴之一。之一。4 4 耳后高骨:耳后高骨:位位置置:耳耳后后入入发发际际,乳突后缘下凹陷中。乳突后缘下凹陷中。操操作作:用用拇拇指指或或中中指指指指面面做做按按揉揉法法,揉揉5次按次按2次次。【作用
19、】疏风解表,止咳化痰,安神除烦。【主治】咳痰,头痛,惊风,烦躁担忧。【临床运用】用于治疗感冒头痛,多与推攒竹、坎宫、太阳等穴合用;若惊风,烦躁多配与掐小天心,清心经,清肝经等合用;若咳痰多,多与揉膻中、乳旁,推肺俞等穴合用。5.风池风池【位置】风府穴两侧入发际凹陷中。【操作】用两中指端按两风池穴各35次,按后加揉1020次;或用拇指、示指对称拿风池,称拿风池。【作用】发汗解表,祛风散寒,通窍明目。【主治】外感发热,头痛,项强,鼻塞,眼病等。【临床运用】拿风池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本法发汗效果较显著,若再协作推攒竹,掐揉二扇门等,发汗解表之力更强。多用于感冒头痛,发热无汗或项背强痛,鼻塞等症。常
20、按揉风池可预防感冒。6 6 天柱骨天柱骨位位置置:颈颈后后发发际际正正中中至至大大椎椎穴穴,沿沿颈颈椎椎棘棘突突成始终线成始终线 。操操作作:用用拇拇指指或或食食、中中两两指指自自上上而而下下直直推推,推推5050100100次次,称称推推天天柱柱(图图3-93-9)。或或用用汤汤匙匙边边蘸蘸水水自自上上向向下下刮刮,刮刮至至皮皮下下轻轻度度瘀瘀血即可。血即可。【作用】将逆止呕,祛风散寒,定惊。【主治】呕恶,项强,发热,惊风。【临床运用】在天柱用推法、刮法可治疗呕恶,多与横纹推向板门(虎口),揉中脘等合用;治疗外感发热,惊风,颈项强痛等症多与拿风池,掐揉二扇门等同用;单用刮法多沾姜汁或凉水自上
21、而下刮,至局部皮下有轻度瘀血,治暑热发痧症。7.百会百会【位置】两耳尖直上连线中点,头顶正中点。【操作】用拇指甲掐或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按揉,分别称为掐百会或按揉百会,亦可用灸法。【作用】镇惊安神,升阳举陷。【主治】头痛,惊痫,目眩,久泻,脱肛,遗尿等。【临床运用】百会为诸阳之会,按揉之能安神镇惊,升阳举陷。治疗惊痫,烦躁,肝阳头痛,多与清肝经,清心经,掐运小天心等合用,用于虚证之目眩,遗尿,脱肛。虚脱久泻可用按揉法,亦可用灸法救脱,常与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揉丹田等合用。8.印堂(又名眉心、大天心)印堂(又名眉心、大天心)【位置】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操作】用拇指甲掐后,再加揉之。掐5次左右,
22、揉2050次。【作用】醒脑提神,祛风通窍。【主治】感冒,头痛,抽搐,昏厥。【临床运用】治疗感冒,头痛,常与推太阳,推攒竹,推坎宫等穴合用;若抽搐,昏厥多与掐小天心,掐老龙,按揉百会,清心经,清肝经等穴合用。9.人中(又名水沟)人中(又名水沟)【位置】【位置】位于沟上位于沟上1/3与与2/3交界处,属督脉经交界处,属督脉经穴。穴。【操作】【操作】用拇指指甲掐之,掐后加揉,掐用拇指指甲掐之,掐后加揉,掐35次,或掐之醒即止之次,或掐之醒即止之(注:此法应留意不要掐破皮肤,若掐破皮(注:此法应留意不要掐破皮肤,若掐破皮肤应留意防止感染。肤应留意防止感染。【作用】【作用】通关开窍,定惊安神。通关开窍,
23、定惊安神。【主治】惊风,昏厥,抽搐,牙关紧闭。【临床运用】掐人中能通关开窍,镇惊风。主要用于急救,对于人事不省,窒息,惊厥或抽搐时,掐之有效,多与掐十宣、老龙等合用。10.承浆承浆【位置】【位置】下唇的中心凹陷中。下唇的中心凹陷中。【操作】【操作】用拇指甲掐之,掐后加用拇指甲掐之,掐后加揉、掐数次。揉、掐数次。【作用】【作用】止呕、止泻,开窍醒神。止呕、止泻,开窍醒神。【主治】实热吐泻,惊风昏迷,流涎等。【临床运用】掐而醒之,掐承浆能醒神开窍,用于惊风昏迷,常与掐老龙合用;若高热,吐泻者,多与推板门、涌泉、大肠经,揉龟尾,推七节,揉足三里、中脘等合用。单用主要用于治疗流唾液。1.1.天突天突【
24、位置位置】胸骨切迹上缘凹陷中,属任脉。胸骨切迹上缘凹陷中,属任脉。【操作操作】用中指端钩点按揉用中指端钩点按揉2020次左右。次左右。【作用作用】化痰平喘,顺气止呕。化痰平喘,顺气止呕。【主治主治】痰壅气急,咳喘胸闷,恶心呕吐等。痰壅气急,咳喘胸闷,恶心呕吐等。【临床运用临床运用】按揉天突能化痰平喘,顺气降按揉天突能化痰平喘,顺气降逆,以止呕。由于气机不利,痰涎壅盛或逆,以止呕。由于气机不利,痰涎壅盛或胃气上逆所致之痰喘、呕吐,多与推揉膻胃气上逆所致之痰喘、呕吐,多与推揉膻中,揉中脘,运内八卦等合用。中,揉中脘,运内八卦等合用。若用中指端微屈向下,向里按,动作宜快,若用中指端微屈向下,向里按,
25、动作宜快,可使其呕吐。可使其呕吐。2.膻中膻中(又名心演、演心)(又名心演、演心)【位置位置】在胸骨中线,两乳头连线中点处,属任脉。在胸骨中线,两乳头连线中点处,属任脉。【操作操作】(1 (1)揉按膻中揉按膻中用拇指或中指面按而揉之数十下;用拇指或中指面按而揉之数十下;(2(2)分推膻中分推膻中揉后再用两手中指从膻中左右分推揉后再用两手中指从膻中左右分推 数十下;数十下;(3 3)直推膻中直推膻中继用示指、中指、无名指由胸骨切迹往下继用示指、中指、无名指由胸骨切迹往下 推数十下;推数十下;(4 4)按压肋间按压肋间接着用食、中指分开由锁骨下一肋间起接着用食、中指分开由锁骨下一肋间起 按压每个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儿 推拿 基本 手法 常用 穴位 第一 部分 ppt 课件 优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