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电子政务.ppt
《信息化与电子政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与电子政务.ppt(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信息化与电子政务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第一章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基础第一节第一节 电子政务概述电子政务概述电子政务概念,可分为广义、狭义的两个方面。从广义上讲,只要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这种活动都可以叫做政务活动。电子政务就是把传统的政务活动,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广义的电子政务应该包括很宽泛的内容,它渗透到公共部门、公共组织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的各个方面,都可以叫电子政务。从狭义来讲,电子政务也可以指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内部一项很具体的政务活动。如到工商部门注册一个企业,通过网络,从申报开始,把企业执照申办下来,意味着注册这个政务活动,用传统政府、传统政务实现了电子政务。所
2、以电子政务这个概念也可以很微观、很具体。本来2002年月,广东就出现了疫情,由于没有信息披露机制,政府和政府之间没有信息沟通机制,直到2003年月、月,在北京大面积蔓延开来。由于信息披露不及时等复杂原因,造成老百姓处在一种不知情的状态,在一定意义上也助长了疫情的蔓延。电子政务在应对各种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种信息网络系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08年初应对罕见的冰雪灾害,以及后来的512汶川大地震,今年的甲型H1N1流感,如果没有快捷的信息传递,没有网络、门户网站,政府的组织、调度过程很难达到那样高的水平。同样在灾难面前,网民在网上发起的捐助活动等,极大地凝聚了人心,动员了全国的百
3、姓,其影响力不仅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世界。电子政务:公共组织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的三层基本含义第一层,它必须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如果不用信息技术或者网络技术,就不是电子政务,可能是传统政务。第二层含义就是电子政务总是与公共事务的管理、公共权力的行使相联系,如果不是管理公共事务,不是行使公共权力,就不属于电子政务的范围,可能属于电子商务,可能属于电子事务。第三层含义,电子政务不意味着我们对传统的政务过程
4、进行一个信息化的复制,而是对传统的政务活动、传统的政务过程进行信息化的改造。这一点非常重要,但又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二、电子政务的产生和发展时代背景1、社会信息网络化是电子政务产生的内在动力,国际互联网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是电子政务产生的物质和技术基础。2、电子政务是政府改革的内在需要。我国电子政务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起步。1、起步阶段政府信息网上发布。2、政府与用户单项互动阶段政府主动,用户被动。3、政府与用户双项互动阶段。4、网上事务处理。目前,一些市基本建成了覆盖市区乡镇、社区的计算机三级宽带网络平台,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实现了互联互通;建立了数据中心,建立和完善了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两大
5、基础网络,专网开始应用,构建了信息安全、系统管理和业务应用三大支撑体系,建立了业务管理、办公管理、政务协作、公众服务四类应用平台。电子政务发展电子政务发展六阶段理论1、构建电子邮件系统和内部网络2、让政府部门间和公众获得政府信息3、双向沟通阶段4、价值交换阶段5、数字化民主阶段6、集合政府阶段(协同服务)三、电子政务的主要内容三、电子政务的主要内容电子政务的内容非常广泛,国内外也有不同的内容规范,根据我国政府所规划的项目来看,电子政务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2G:GovernmenttoGovernmentG-to-GG2G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B2G:Governm
6、entto-Business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C2G:Governmentto-Commerce(一)政府间的电子政务1.电子法规政策系统。2.电子公文系统。3.电子司法档案系统。4.电子财政管理系统。5.电子办公系统。6.电子培训系统。7.电子业绩评价系统。(二)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1.电子采购与招标2.电子税务3.电子证照办理4.信息咨询服务5.中小企业电子服务(三)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1.教育培训服务2.就业服务3.电子医疗服务4.社会保险网络服务5.公民信息服务6.交通管理服务7.公民电子税务8.电子证件服务四、电子政务的特点1、虚拟化。在传统的政府行政方式中,行政法律关系双方
7、当事人是现实存在的。2、无纸化。美国政府颁布了削减书面文件法。3、即时性。各方当事人通过网络交换信息,无论实际的空间距离远近,一方发送信息与另一方接收信息几乎可以做到同时进行。4、技术性。电子政务的安全,电子信息数据库的保密等等,都需要技术措施才能实现。第二节信息化一、概念一、概念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日本学者提出“信息化是指通讯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其而后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是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关于信息化的表述,在中国学术界和政府内部作过较长时间的研讨。如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有的认为,信息化就
8、是从物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社会转变的发展过程;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如此等等。97年: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含义:1.信息化要服务于现代化;2.社会各个领域要广泛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广泛利用信息资源;3.信息化要由国家统一规划、统一组织;4.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二、内容1、推行电子政务改善公共服务。逐步建立
9、以公民和企业为对象、以互联网为基础、中央与地方相配合、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重视推动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延伸到街道、社区和乡村。逐步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强社会管理。整合资源,形成全面覆盖、高效灵敏的社会管理信息网络,增强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强化综合监管。满足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规范监管行为的需求,深化相应业务系统建设。完善宏观调控。完善财政、金融等经济运行信息系统,提升国民经济预测、预警和监测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化有着密切联系。如果说,政府信息化强调的是一个过程,也就是说,作为凌驾在社会之上
10、的权威公共部门,政府在整个信息化的过程中,其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并要率先实现信息化,那么,电子政务则是实现政府信息化的具体途径。也就是说,通过在政务活动中不断地扩大电子政务的范围,逐步推动政府信息化水平由低向高发展。从这意义上说,政府信息化的过程,就是不断推进具体政务电子化的过程,也可以说,电子政务是实现政府信息化的一种手段。2、社会信息化广义的社会信息化等同于通常意义的信息化涵盖社会各个领域的信息化;狭义的社会信息化指人们的社会生活及其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的信息化,主要包括社会生活信息化、社会服务信息化、社会管理信息化三个方面的。作为社会的细胞,公众对信息化的接受与理解程度将
11、直接影响到电子政务的进程和国家信息化的水平。社会信息化与公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唯有成效显著,为公众深切感知并接受认同,信息化才能得以真正普及,信息化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加快教育科研信息化步伐。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发展多层次、交互式网络教育培训体系,方便公民自主学习。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建设并完善覆盖全国、快捷高效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增强防疫监控、应急处置和救治能力。统筹规划电子病历,促进医疗、医药和医保机构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支持医疗体制改革。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多层次、多功能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就业信息统计、分析和发布工作,改善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推进社
12、区信息化。3、国民经济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是指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改造传统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水平和整体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度共享,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加速企业信息化进程、服务企业是电子政务的目标之一,也是电子政务G2B模式的应用对象与运作范畴。电子政务的开展将有效促进企业信息化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向前发展;而整个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成果既是电子政务成败的测评标尺之一,又将反过来对电子政务提出更高要求,促进电子政务取得更好的成效。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整合涉农信息资源,规范和完善公益性信息中介服务,建设城乡统筹的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
13、适用的市场、科技、教育、卫生保健等信息服务,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服务业信息化。4、建设先进网络文化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网上传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加快推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作品的数字化、网络化,规范网络文化传播秩序,使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精神、优秀的作品成为网上文化传播的主流。改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加快文化信息资源整合,加强公益性文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将文化产品送到千家万户,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加强互联网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第三节电子政务与政府公共
14、管理一、政府管理与电子政务1、电子政务与政府内部管理(1)建立良好的公共环境(2)提高效率(3)节约成本在美国,由于电子政府的开展,1992年到1996年,美国政府员工减少24万人,关闭了近2000个办公室,减少开支1180亿美元。(4)提高准确性(5)责任界定清楚(6)提高一致性二、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对政府形态的影响。对政府组织结构会产生很深刻影响。对政府运行方式会产生一定影响。在传统政务下,它是一种层层审批、控制、管制,整个管理的透明度比较低,是一种政府的单项沟通,在电子网络政府状态下,有可能提供小时不间断的在线服务,公众可以公开参与,政府和企业、社会成员能够产生双向的互动。对政府管
15、理功能会产生直接影响。二、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影响1、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政府决策是决策者为达到某一特定目标,对若干备选方案进行选择,以确定行动方案的过程。(1)确立正确的决策目标。政府应以公众满意为决策的根本目标,决策过程的行政参与民主公开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2)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一方面政府可以获取大量准确的信息,使决策变得简单化,可操作化,从而可大大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可以使广大民众随时了解政府的决策过程,及时向政府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从而大大提高行政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程度。(3)提高决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2、电子政务对政府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化 电子政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