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章节气候形成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章节气候形成1.ppt(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章节气候形成1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n n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是多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内因和外因:n n内因气候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n n外因如太阳辐射、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大陆飘移、火山活动等。外部因子必须通过系统内因才能对气候产生影响。2006-11-292气候系统的属性(四个方面)气候系统的属性(四个方面)热力属性,包括空气、水、冰和陆地表面的温度;另外太阳辐射是气候形成和变化的最主要的外部因子,也是气候系统的能源。它们
2、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在:辐射、反射、散射、传导、吸收、透射、放射等热力属性。2006-11-293动力属性,包括风、洋流及与之相联系的垂直运动和冰体运动;它与气候系统内部的能量转换密切相关。2006-11-294水分属性,包括空气湿度、云量及云中含水量、降水量、土壤湿度、河湖水位、冰雪等;水份循环是气候系统内部复杂物质交换的突出例子之一。n n大气中的最大热源就是这种潜热输送。2006-11-295静力属性,包括大气和海水的密度和压强、大气的组成成分、大洋盐度及气候系统的几何边界和物理常数等。以上这四种属性在一定的外因条件下,通过气候系统内部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而相互作用,并在不同时间
3、尺度内变化,形成不同时期的气候特征。2006-11-296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气候的形成和变化n n由以上各属性的分析,可将气候形成的因子归纳为:太阳辐射宇宙地球物理因子环流因子(包括大气环流和洋流)下垫面因子(包括海陆分布、地形与地面特性、冰雪覆盖)人类活动的影响2006-11-2971、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n n一、除太阳本身的变化外,天文辐射能量主要决一、除太阳本身的变化外,天文辐射能量主要决定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白昼长度。定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白昼长度。1 1、日地距离、日地距离b b: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强度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强度为:2006-11-2982 2、
4、太阳高度:、太阳高度:通过上式可以求出任一地点、任一天太阳辐射在通过上式可以求出任一地点、任一天太阳辐射在大气上界流入量的日变化,以及一年中任一天白大气上界流入量的日变化,以及一年中任一天白昼时任一时刻,地球表面水平面上天文辐射的分昼时任一时刻,地球表面水平面上天文辐射的分布。(对上式求积分,可得某纬度某日天文辐射布。(对上式求积分,可得某纬度某日天文辐射日总量。日总量。P156P156式式6.86.8)2006-11-2993 3、白昼长度:、白昼长度:因日出日没的时角绝对值相等,所以因日出日没的时角绝对值相等,所以2 2 0 0就是白就是白昼长度。昼长度。2006-11-2910n n二、
5、天文辐射的时空分布规律:天文辐射的时空分布规律:全年赤道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多,从全年赤道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多,从赤道赤道向极地随纬度增高而向极地随纬度增高而减小,极小值出现在极点。减小,极小值出现在极点。夏半年在夏半年在20202525的纬度带,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由此向赤道的纬度带,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由此向赤道和极地递减,最小值在极点。夏半年太阳位于天顶的时间以回和极地递减,最小值在极点。夏半年太阳位于天顶的时间以回归线附近最长。又因纬度愈高,太阳高度角虽趋于减小,但一归线附近最长。又因纬度愈高,太阳高度角虽趋于减小,但一天之中的白昼时间却愈增长,所以太阳辐射随纬度增高而递减,天之中的白昼时间却愈
6、增长,所以太阳辐射随纬度增高而递减,但递减程度趋于和缓,高低纬度之间的差值较小。但递减程度趋于和缓,高低纬度之间的差值较小。冬半年赤道获得太阳辐射最多,随纬度增冬半年赤道获得太阳辐射最多,随纬度增高迅速递减。高低纬度之间的差值大。因冬高迅速递减。高低纬度之间的差值大。因冬半年随纬度增高,太阳高度角和白昼时间均半年随纬度增高,太阳高度角和白昼时间均迅速递减的缘故。迅速递减的缘故。同一纬度,冬、夏太阳辐射的差值,随纬同一纬度,冬、夏太阳辐射的差值,随纬度增高而增大,即太阳辐射的年振幅随纬度度增高而增大,即太阳辐射的年振幅随纬度增高而增大。增高而增大。2006-11-29112、气候形成的环流因子、
7、气候形成的环流因子环流因子环流因子大气环流因子大气环流因子(海气相互作用)(海气相互作用)洋流因子洋流因子2006-11-2912一、海气相互作用与环流一、海气相互作用与环流1 1、海洋对大气的作用、海洋对大气的作用全球全球10m10m深的海洋水的总质量就相当于整个大气圈的质量。深的海洋水的总质量就相当于整个大气圈的质量。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约有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约有8080为海洋所吸收,且将其中为海洋所吸收,且将其中8585左右的热能储存在大洋表层,这部分能量再以长波辐左右的热能储存在大洋表层,这部分能量再以长波辐射、蒸发潜热和湍流显热等方式输送给大气。射、蒸发潜热和湍流显热等方式输送给大
8、气。海洋还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大约海洋还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大约8686的水汽来源。的水汽来源。这种热量的输送,既影响了大气的温度分布,又是驱使大这种热量的输送,既影响了大气的温度分布,又是驱使大气运动的能源,在大气环流的形成和变化中极为重要。气运动的能源,在大气环流的形成和变化中极为重要。n n海洋是大气环流运转的能量和水汽供应的最主要源地和储海洋是大气环流运转的能量和水汽供应的最主要源地和储存库。同时也是存库。同时也是CO2CO2的巨大贮存库,它也通过调节大气中的巨大贮存库,它也通过调节大气中的的CO2CO2含量来影响气温和环流含量来影响气温和环流。2006-11-29132、大气
9、对洋流的影响海洋是从大气圈的下层向大气输送热量和水汽,大气运动所产生的风应力向海洋上层输送动量,使海水发生流动,形成“风生洋流”,亦称“风海流”。世界洋流分布与地面风向分布密切相关。2006-11-2914n n在热带、副热带海洋,北半球洋流基本上是围绕副热带高压作在热带、副热带海洋,北半球洋流基本上是围绕副热带高压作顺时针向流动,在南半球则作反时针向流动。因信风的推动,顺时针向流动,在南半球则作反时针向流动。因信风的推动,在赤道具有由东向西的洋流,在北半球称北赤道洋流,在南半在赤道具有由东向西的洋流,在北半球称北赤道洋流,在南半球称南赤道洋流。为维持海水的连续,于是在南北赤道洋流间球称南赤道
10、洋流。为维持海水的连续,于是在南北赤道洋流间自然就发展一种补偿洋流,方向与赤道洋流相反,由西向东流,自然就发展一种补偿洋流,方向与赤道洋流相反,由西向东流,称赤道逆流。称赤道逆流。2006-11-2915n暖流:在副热带高压西侧,具有流向中高纬度方向的洋流。例如,大西洋暖流:在副热带高压西侧,具有流向中高纬度方向的洋流。例如,大西洋中的湾流水温就很高,势力也很强,它不仅有北赤道洋流的水流汇入墨西中的湾流水温就很高,势力也很强,它不仅有北赤道洋流的水流汇入墨西哥湾,而且还有一部分南赤道洋流注入,然后出佛罗里达海峡,沿美国东哥湾,而且还有一部分南赤道洋流注入,然后出佛罗里达海峡,沿美国东岸北流。这
11、支暖洋流流量大,对沿岸气候影响特别显著。与此相对应,在岸北流。这支暖洋流流量大,对沿岸气候影响特别显著。与此相对应,在北太平洋西部有黑潮暖流,在南太平洋有东澳大利亚暖流、在南印度洋有北太平洋西部有黑潮暖流,在南太平洋有东澳大利亚暖流、在南印度洋有莫桑比克暖流,南大西洋有巴西暖流。莫桑比克暖流,南大西洋有巴西暖流。冷流:在副热带高压北侧盛行西风,上述暖洋流在副高西侧向极地方向流到冷流:在副热带高压北侧盛行西风,上述暖洋流在副高西侧向极地方向流到纬度纬度4040附近,乃受西风影响折向东流,遇到大陆,分向南北流动,在北半附近,乃受西风影响折向东流,遇到大陆,分向南北流动,在北半球向南的一支沿副高东侧
12、南流,因为这种洋流是从高纬向赤道方向流动,其球向南的一支沿副高东侧南流,因为这种洋流是从高纬向赤道方向流动,其温度比流经地方的水温低,所以是冷流。例如,在北大西洋沿北非西岸有加温度比流经地方的水温低,所以是冷流。例如,在北大西洋沿北非西岸有加那利冷流,在北太平洋沿美国西岸有加利福尼亚冷流,在南太平洋有秘鲁冷那利冷流,在北太平洋沿美国西岸有加利福尼亚冷流,在南太平洋有秘鲁冷流。流。洋流的流向除受风力作用外还受地转偏向力和海水摩擦力的作用,因此洋流洋流的流向除受风力作用外还受地转偏向力和海水摩擦力的作用,因此洋流的流向并不和风向一致,在北半球要向右偏,南半球要向左偏。洋流的流速的流向并不和风向一致
13、,在北半球要向右偏,南半球要向左偏。洋流的流速远比风速小。从铅直方向而言,洋流的速度以海洋表面为最大,因摩擦力的远比风速小。从铅直方向而言,洋流的速度以海洋表面为最大,因摩擦力的影响,愈向下层流速愈小,至一定深度减弱为零。影响,愈向下层流速愈小,至一定深度减弱为零。2006-11-29163 3、海水的辐合与辐散:、海水的辐合与辐散:海洋不是无界的,风场也是不均匀的,风生洋流会海洋不是无界的,风场也是不均匀的,风生洋流会产生海水质量的辐合和辐散,特别是在海岸附近,产生海水质量的辐合和辐散,特别是在海岸附近,由于侧边界的作用这种辐合和辐散作用尤为明显。由于侧边界的作用这种辐合和辐散作用尤为明显。
14、例如在热带、副热带大陆西岸,因离岸风的作用,例如在热带、副热带大陆西岸,因离岸风的作用,把表层海水吹流而去造成海水质量的辐散,必然引把表层海水吹流而去造成海水质量的辐散,必然引起深层海水上翻(起深层海水上翻(UpwellingUpwelling),由于深层海水水温),由于深层海水水温比表层水温低,因此在上翻区海水水温要比同纬度比表层水温低,因此在上翻区海水水温要比同纬度海洋表面的平均水温为低。相反,如果风向改变,海洋表面的平均水温为低。相反,如果风向改变,海水质量在此辐合,必然引起海水下翻海水质量在此辐合,必然引起海水下翻(downwellingdownwelling),海面水温将显著增高,厄
15、尔尼诺),海面水温将显著增高,厄尔尼诺事件就与此有密切关系。事件就与此有密切关系。2006-11-29174、洋流对大气层结的影响:在暖海水表面一般是水温高于它上面的气温,海面向空气提供的显热和潜热都比较多,不仅使空气增温,且使气层处于不稳定状态,利于云和降水的形成。热带气旋大都源出于低纬度暖洋流表面即系此故。在冷洋流表面,空气层结稳定,有利于雾的形成而不易产生降水,因此在低纬度大陆西岸往往形成多雾沙漠。2006-11-2918二、环流与热量输送二、环流与热量输送n n它一方面将低纬度的热量传输到高纬度,调节了赤道与两极间的温度差异,另一方面又因大气环流的方向有由海向陆与由陆向海的差异和洋流冷
16、暖的不同,使同一纬度带上大陆东西岸气温产生明显的差别,破坏了天文气候的地带性分布。2006-11-29191 1、赤道与极地间的热量输送、赤道与极地间的热量输送 大气环流输送形式有平均经圈环流输送和大型涡旋输大气环流输送形式有平均经圈环流输送和大型涡旋输送两种。在送两种。在3070N3070N地带潜热的经向输送以大型地带潜热的经向输送以大型涡旋输送为主,平均经圈环流次之,但在低纬度则基涡旋输送为主,平均经圈环流次之,但在低纬度则基本上由信风与反信风的常定输送来完成,即平均经圈本上由信风与反信风的常定输送来完成,即平均经圈环流。环流。在环流的经向热量输送中,洋流的作用占在环流的经向热量输送中,洋
17、流的作用占3333,大气,大气环流的作用占环流的作用占6767。在低纬度地带洋流的输送超过大。在低纬度地带洋流的输送超过大气环流的输送。在气环流的输送。在30N30N以北,大气环流的输送超过以北,大气环流的输送超过了洋流的输送。这样海洋了洋流的输送。这样海洋-大气大气“接力式接力式”的经向热的经向热量输送是维持高低纬度能量平衡的主要机制。由于环量输送是维持高低纬度能量平衡的主要机制。由于环流的作用调节了高低纬度间的温度。流的作用调节了高低纬度间的温度。2006-11-29202 2、海陆间的热量传输、海陆间的热量传输、海陆间的热量传输、海陆间的热量传输n n大气环流和洋流对海陆间的热量传输有明
18、显作用。大气环流和洋流对海陆间的热量传输有明显作用。n n冬季海洋是热源,大陆是冷源,在中高纬度盛行西风,大冬季海洋是热源,大陆是冷源,在中高纬度盛行西风,大陆西岸是迎风海岸,又有暖洋流经过,故环流由海洋向大陆西岸是迎风海岸,又有暖洋流经过,故环流由海洋向大陆输送的热量甚多,提高了大陆西岸的气温。陆输送的热量甚多,提高了大陆西岸的气温。n n在夏季,大陆是热源,海洋是冷源,这时大陆上热气团在在夏季,大陆是热源,海洋是冷源,这时大陆上热气团在大陆气流作用下向海洋输送热量。这时大陆通过大气环流大陆气流作用下向海洋输送热量。这时大陆通过大气环流向海洋输送热量,但输送值远比冬季海洋向大陆的输送量向海洋
19、输送热量,但输送值远比冬季海洋向大陆的输送量小。夏季在迎风海岸气温比较凉,在冷洋流海岸因系离岸小。夏季在迎风海岸气温比较凉,在冷洋流海岸因系离岸风,仅贴近海边处,受海洋上翻水温的影响,气温比大陆风,仅贴近海边处,受海洋上翻水温的影响,气温比大陆内部要低得多。内部要低得多。n n这种海陆间的热量交换是造成同一纬度带上,大陆东西两这种海陆间的热量交换是造成同一纬度带上,大陆东西两岸和大陆内部气温有显著差异的重要原因。岸和大陆内部气温有显著差异的重要原因。2006-11-2921三、环流与水分循环三、环流与水分循环n n水分循环的过程是通过:水分循环的过程是通过:蒸发蒸发大气中的水分输送大气中的水分
20、输送降水降水径流(含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径流(含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四者来实现的。四者来实现的。据长期观测,地球上的总水量是据长期观测,地球上的总水量是不变的,甚至在地球整个地质历史时期的总水量不变的,甚至在地球整个地质历史时期的总水量也是不变的,因而水分的收入与支出是平衡的,也是不变的,因而水分的收入与支出是平衡的,这就叫做地球上的水量平衡。这就叫做地球上的水量平衡。2006-11-2922a a)年降水量:明显地表示出世界降水)年降水量:明显地表示出世界降水的纬度带分布有两个高峰,一在赤道的纬度带分布有两个高峰,一在赤道低压带,这里有辐合上升气流,产生低压带,这里有辐合上升气流,产生大量的
21、对流雨,一个在中纬度西风带,大量的对流雨,一个在中纬度西风带,在冷暖气团交绥的锋带上,气旋活动在冷暖气团交绥的锋带上,气旋活动频繁,降水量因之亦较多,是次于赤频繁,降水量因之亦较多,是次于赤道的第二个多雨带。在这两个高峰之道的第二个多雨带。在这两个高峰之间,是副热带高压带,盛行下沉气流,间,是副热带高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因此即使在海洋表面,降水却甚稀少。因此即使在海洋表面,降水却甚稀少。b b)年蒸发量:在赤道带和中、高纬度)年蒸发量:在赤道带和中、高纬度蒸发量小于降水量,水汽有亏损,因蒸发量小于降水量,水汽有亏损,因此要达到水分平衡,则需大气径流将此要达到水分平衡,则需大气径流将水汽从盈余的
22、地区输送到水汽亏损的水汽从盈余的地区输送到水汽亏损的地区。地区。c c)水汽径向输送:以副热带高压为中)水汽径向输送: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通过信风和盛行西南风(北半球)心,通过信风和盛行西南风(北半球)将水汽分别向南和向北作经向的输送。将水汽分别向南和向北作经向的输送。2006-11-2923n洋流与降水洋流与降水n1、暖流经过的地区,由于气温高,有热量和水汽向大气输送,大气变得潮湿不稳定,容易发生对流,形成降水。n2、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大气中含水气少,且处于稳定状态,对流不易形成,有时还会产生逆温,逆温层空气湿度较大时,易形成海雾,但降水稀少。2006-11-2924四、环流对大陆东西
23、两岸气候的影响在大气环流和洋流的共同作用下,在高、低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就出现了极不相同的气候。一般说,凡是迎风的海岸,特别是暖流经过的地方,因受到海洋气团的影响,气候温和而湿润,背风海岸,若再加上冷洋流的共同作用,气候就会干燥而寒冷。2006-11-2925热带与副热带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的差异在40N40S,大陆的东岸有暖流,大陆西岸有寒流,所以,大陆东岸气温要高于西岸,尤其是大陆东岸最热月气温比西岸高,若在信风带内,两岸虽然同样吹着东北信风,在东岸风从海上吹来,水气丰富,雨量较多,而在西岸,东北风来自内地,气候异常干燥,全年降水稀少,大都形成沙漠,如非洲的西北海岸,南非西海岸,南美秘鲁寒流沿岸
24、,都是沙漠景观。40N以北,大陆东岸有寒流经过,大陆西岸有暖流经过,所以同纬度的大陆东岸比西岸的普遍气温偏低,最冷月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偏低显著,致使年平均气温大陆东岸也明显低于西岸。中纬度终年盛行西风,在海洋气团影响下,气候潮湿,又由于温带盛行气旋,因此降水丰沛,一年中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十大陆西岸具有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大陆东岸有寒流经过,且在离岸风的作用下,空气由大陆内部吹来所以降水很少3040N大陆东岸属季风气候,大陆西岸属地中海式气候2006-11-2926五、环流变异与气候五、环流变异与气候厄尔尼诺现象及全球效应厄尔尼诺现象及全球效应厄尔尼诺现象及全球效应厄尔尼诺现象及全球效应通常,赤道
25、南北两侧的低纬度地区是属于通常,赤道南北两侧的低纬度地区是属于通常,赤道南北两侧的低纬度地区是属于通常,赤道南北两侧的低纬度地区是属于信风带的范围,在太平洋东部的厄瓜多尔信风带的范围,在太平洋东部的厄瓜多尔信风带的范围,在太平洋东部的厄瓜多尔信风带的范围,在太平洋东部的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地区,正是盛行东南信风,表和秘鲁沿岸地区,正是盛行东南信风,表和秘鲁沿岸地区,正是盛行东南信风,表和秘鲁沿岸地区,正是盛行东南信风,表层水在风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产生离层水在风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产生离层水在风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产生离层水在风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产生离岸流,大量水流涌向太平洋西岸,从而
26、使岸流,大量水流涌向太平洋西岸,从而使岸流,大量水流涌向太平洋西岸,从而使岸流,大量水流涌向太平洋西岸,从而使海面倾斜,为了保持水体平衡,深层较冷海面倾斜,为了保持水体平衡,深层较冷海面倾斜,为了保持水体平衡,深层较冷海面倾斜,为了保持水体平衡,深层较冷的海水便涌上来补充,因此这一带海面温的海水便涌上来补充,因此这一带海面温的海水便涌上来补充,因此这一带海面温的海水便涌上来补充,因此这一带海面温度低,大气稳定,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度低,大气稳定,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度低,大气稳定,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度低,大气稳定,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是有名的赤道干旱带。是有名的赤道干旱带。是有名的赤道干旱带
27、。是有名的赤道干旱带。而在海洋里,由于深层海水富含营养物质,而在海洋里,由于深层海水富含营养物质,而在海洋里,由于深层海水富含营养物质,而在海洋里,由于深层海水富含营养物质,它的上涌为上层鱼类生长提供了极为有利它的上涌为上层鱼类生长提供了极为有利它的上涌为上层鱼类生长提供了极为有利它的上涌为上层鱼类生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而,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形成的条件,因而,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形成的条件,因而,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形成的条件,因而,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形成世界著名的秘鲁渔场。世界著名的秘鲁渔场。世界著名的秘鲁渔场。世界著名的秘鲁渔场。异常年份,在圣诞节前后,会有一支较弱异常年份,在圣诞节前后
28、,会有一支较弱异常年份,在圣诞节前后,会有一支较弱异常年份,在圣诞节前后,会有一支较弱的表层暖流沿厄瓜多尔和秘鲁北部沿岸向的表层暖流沿厄瓜多尔和秘鲁北部沿岸向的表层暖流沿厄瓜多尔和秘鲁北部沿岸向的表层暖流沿厄瓜多尔和秘鲁北部沿岸向南伸展到南伸展到南伸展到南伸展到6S6S6S6S,使海水温度升高,沿岸的上,使海水温度升高,沿岸的上,使海水温度升高,沿岸的上,使海水温度升高,沿岸的上升水流势头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影响到升水流势头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影响到升水流势头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影响到升水流势头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影响到那里的海洋动物和鱼类,使秘鲁渔场大幅那里的海洋动物和鱼类,使秘鲁渔场大幅那
29、里的海洋动物和鱼类,使秘鲁渔场大幅那里的海洋动物和鱼类,使秘鲁渔场大幅度减产,而沿岸干旱少雨的陆地却连续大度减产,而沿岸干旱少雨的陆地却连续大度减产,而沿岸干旱少雨的陆地却连续大度减产,而沿岸干旱少雨的陆地却连续大雨,形成洪涝灾害,科学界将之称为雨,形成洪涝灾害,科学界将之称为雨,形成洪涝灾害,科学界将之称为雨,形成洪涝灾害,科学界将之称为“厄厄厄厄尔尼诺现象尔尼诺现象尔尼诺现象尔尼诺现象”2006-11-2927厄尔尼诺一词源出于西班牙文厄尔尼诺一词源出于西班牙文厄尔尼诺一词源出于西班牙文厄尔尼诺一词源出于西班牙文“El Nino”“El Nino”“El Nino”“El Nino”,原意
30、是,原意是,原意是,原意是“圣婴圣婴圣婴圣婴”。最初用来表示在有的年份圣诞节前后,。最初用来表示在有的年份圣诞节前后,。最初用来表示在有的年份圣诞节前后,。最初用来表示在有的年份圣诞节前后,沿南美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太平洋海岸出现的一支沿南美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太平洋海岸出现的一支沿南美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太平洋海岸出现的一支沿南美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太平洋海岸出现的一支暖洋流,后来科学上用此词表示在南美西海岸(秘暖洋流,后来科学上用此词表示在南美西海岸(秘暖洋流,后来科学上用此词表示在南美西海岸(秘暖洋流,后来科学上用此词表示在南美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延伸至赤道东太平洋向西至日鲁和厄瓜多尔附
31、近)延伸至赤道东太平洋向西至日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延伸至赤道东太平洋向西至日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延伸至赤道东太平洋向西至日界线(界线(界线(界线(180180180180)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现象。)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现象。)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现象。)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现象。2006-11-2928该现象虽然是由太平洋东部的一股暖流南侵引发的自然灾害,该现象虽然是由太平洋东部的一股暖流南侵引发的自然灾害,然而造成这股暖水南侵的原因却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海洋的洋流然而造成这股暖水南侵的原因却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海洋的洋流运动,而是一种大规模的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究其作运动,而是一种大规模
32、的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究其作用机理,目前科学界还没有统一的认识,综合各种观点,可以用机理,目前科学界还没有统一的认识,综合各种观点,可以认为是大气变化引起海洋异常,海洋异常反作用于大气,于是认为是大气变化引起海洋异常,海洋异常反作用于大气,于是出现了天气异常。出现了天气异常。具体地说就是由于东南信风减弱,因而太平洋西部暖水堆积缓具体地说就是由于东南信风减弱,因而太平洋西部暖水堆积缓慢,东西洋面倾斜度减小,导致大洋东部海洋深处的冷水上升慢,东西洋面倾斜度减小,导致大洋东部海洋深处的冷水上升势力减弱。而另一方面,由于西风偏强,使赤道逆流势力明显势力减弱。而另一方面,由于西风偏强,使赤道逆流势
33、力明显增强,并在太平洋东部乘机南侵,使沿途洋面水温迅速上升,增强,并在太平洋东部乘机南侵,使沿途洋面水温迅速上升,且不断向南扩展,由于水温上升,原来稳定的大气结构也随之且不断向南扩展,由于水温上升,原来稳定的大气结构也随之变得极不稳定,冷暖气流交锋,降水猛增,太平洋东岸原来干变得极不稳定,冷暖气流交锋,降水猛增,太平洋东岸原来干旱的局面一下被大雨滂沱和洪涝灾害的局面所取代旱的局面一下被大雨滂沱和洪涝灾害的局面所取代2006-11-29292006-11-2930与此同时,南太平洋西部由于西行的南赤道暖流受西风阻挡,与此同时,南太平洋西部由于西行的南赤道暖流受西风阻挡,势力消弱,所以西部洋面水温
34、相对下降,大气运动也减弱。本势力消弱,所以西部洋面水温相对下降,大气运动也减弱。本来应该多雨的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等都出现了异来应该多雨的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等都出现了异常干旱,土地龟裂,农作物减产。常干旱,土地龟裂,农作物减产。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的大小取决于信风与西风力量的对比,信风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的大小取决于信风与西风力量的对比,信风越弱,西风越强,则太平洋东岸这股南侵的暖水势力越强,影越弱,西风越强,则太平洋东岸这股南侵的暖水势力越强,影响范围越大,造成的灾害越重响范围越大,造成的灾害越重1997年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我国东北夏季出现冷害,南方夏季低年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我国东
35、北夏季出现冷害,南方夏季低温多雨,长江流域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大洪水,北方的春季则雨温多雨,长江流域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大洪水,北方的春季则雨量丰沛,天气暖和,所以厄尔尼诺现象已不是一种局地现象,量丰沛,天气暖和,所以厄尔尼诺现象已不是一种局地现象,而是具有全球效应。而是具有全球效应。2006-11-2931n n与厄尔尼诺事件密切相关的环流还有南方涛动与厄尔尼诺事件密切相关的环流还有南方涛动(Southern OscillationSouthern Oscillation,简作,简作SOSO)、沃克)、沃克(WalkerWalker)环流和哈德莱()环流和哈德莱(HadleyHadley)环流。南方
36、涛)环流。南方涛动是指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印度洋赤道低压这动是指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印度洋赤道低压这两大活动中心之间气压变化的负相关关系。即南两大活动中心之间气压变化的负相关关系。即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比常年增高(降低)时,印度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比常年增高(降低)时,印度洋赤道低压就比常年降低(增高),两者气压变洋赤道低压就比常年降低(增高),两者气压变化有化有“跷跷板跷跷板”现象,称之为涛动。现象,称之为涛动。n n所谓所谓ENSOENSO现象,并不是哪一个半球的行为,而是现象,并不是哪一个半球的行为,而是两半球大气环流作用下,低纬度大气两半球大气环流作用下,低纬度大气-海洋相互作海洋相互作用的
37、现象,其形成原因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用的现象,其形成原因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2006-11-2932n n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相反。拉尼娜原意为西班牙语小女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相反。拉尼娜原意为西班牙语小女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相反。拉尼娜原意为西班牙语小女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相反。拉尼娜原意为西班牙语小女孩的意思。用以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国孩的意思。用以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国孩的意思。用以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国孩的意思。用以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国持续异常变冷(连续持续异常变冷(连续持续异常变冷(连续持续异常变冷(连续6 6 6 6 个
38、月低于常年个月低于常年个月低于常年个月低于常年0.50.50.50.5以上)的现象。以上)的现象。以上)的现象。以上)的现象。可见,拉尼娜的定义正好与厄尔尼诺相反,故也被称为可见,拉尼娜的定义正好与厄尔尼诺相反,故也被称为可见,拉尼娜的定义正好与厄尔尼诺相反,故也被称为可见,拉尼娜的定义正好与厄尔尼诺相反,故也被称为“反厄尔尼诺反厄尔尼诺反厄尔尼诺反厄尔尼诺”。n n拉尼娜常与厄尔尼诺交替出现,但其发生频率要低于厄尔拉尼娜常与厄尔尼诺交替出现,但其发生频率要低于厄尔拉尼娜常与厄尔尼诺交替出现,但其发生频率要低于厄尔拉尼娜常与厄尔尼诺交替出现,但其发生频率要低于厄尔尼诺。例如,尼诺。例如,尼诺。
39、例如,尼诺。例如,80 80 80 80 年代以来发生了年代以来发生了年代以来发生了年代以来发生了3 3 3 3 次拉尼娜,是厄尔尼次拉尼娜,是厄尔尼次拉尼娜,是厄尔尼次拉尼娜,是厄尔尼诺发生频率的一半。诺发生频率的一半。诺发生频率的一半。诺发生频率的一半。n n与厄尔尼诺的发生机制正好相反,当赤道太平洋信风持续与厄尔尼诺的发生机制正好相反,当赤道太平洋信风持续与厄尔尼诺的发生机制正好相反,当赤道太平洋信风持续与厄尔尼诺的发生机制正好相反,当赤道太平洋信风持续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表面水被吹走,深层的冷水上翻作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表面水被吹走,深层的冷水上翻作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表面水被吹走,深
40、层的冷水上翻作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表面水被吹走,深层的冷水上翻作为补充,海表温度进一步变冷,从而形成拉尼娜。为补充,海表温度进一步变冷,从而形成拉尼娜。为补充,海表温度进一步变冷,从而形成拉尼娜。为补充,海表温度进一步变冷,从而形成拉尼娜。n n拉尼娜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大致与厄尔尼诺相反,但其影拉尼娜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大致与厄尔尼诺相反,但其影拉尼娜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大致与厄尔尼诺相反,但其影拉尼娜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大致与厄尔尼诺相反,但其影响程度和威力较厄尔尼诺要小。响程度和威力较厄尔尼诺要小。响程度和威力较厄尔尼诺要小。响程度和威力较厄尔尼诺要小。n n拉尼娜出现时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
41、、巴西东北部、拉尼娜出现时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拉尼娜出现时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拉尼娜出现时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印度及非洲南部等地降雨偏多,在太平洋东部和中部地区、印度及非洲南部等地降雨偏多,在太平洋东部和中部地区、印度及非洲南部等地降雨偏多,在太平洋东部和中部地区、印度及非洲南部等地降雨偏多,在太平洋东部和中部地区、阿根廷、赤道非洲、美国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拉尼娜阿根廷、赤道非洲、美国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拉尼娜阿根廷、赤道非洲、美国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拉尼娜阿根廷、赤道非洲、美国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拉尼娜年,我国容易出现冷冬热夏,即冬季气温较常年偏低,夏年,我国容易出现冷冬热夏,即冬季气温较常年偏低,夏年,我国容易出现冷冬热夏,即冬季气温较常年偏低,夏年,我国容易出现冷冬热夏,即冬季气温较常年偏低,夏季偏高。另外,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生成及登陆我国的季偏高。另外,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生成及登陆我国的季偏高。另外,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生成及登陆我国的季偏高。另外,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生成及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拉尼娜年比常年多。热带气旋个数,拉尼娜年比常年多。热带气旋个数,拉尼娜年比常年多。热带气旋个数,拉尼娜年比常年多。2006-11-29332006-11-2934谢谢!2006-11-293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