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天文学发展简介PPT课件.ppt





《最新天文学发展简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天文学发展简介PPT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天文学发展简介天文学发展简介目录天文学简介天文学简介世界天文学史世界天文学史研究对象和领域研究对象和领域天文学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天文学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古代埃及与天文学古代埃及与天文学古典天文学的高峰:希腊化时代天文学古典天文学的高峰:希腊化时代天文学结语结语天文学简介天文学简介天文起源于古代人类时令的获得和占卜活动。是以观察及解释天体的物质状况及事件为主的学科。主要研究天体的分布、运动、位置、状态、结构、组成、性质及起源和演化。在古代,天文学还与历法的制定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天文学与其他自然科学不同之处在于,天文学的实验方法是观测,通过观测来收集天体的各种信息。因而对观测方法和观测手段的研究,是天
2、文学家努力研究的一个方向。天文学的发展历程象征着人类文明的成果与辉煌!天文学历史苏颂新仪象法要苏颂新仪象法要苏颂在宋元祐间研制的浑天仪象是我国自秦以来一座结构最为精巧、观察最为精密的天文仪品,是中华民族在古代天文研究史上的一项伟大成果,他所撰写的新仪象法要是一部集天文学、机械制造学等方面有着杰出成就、具有世界重大影响的科技著作,曾为世界科技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进步作用。唐代天文学家一行组织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天文大地测量唐代天文学家一行组织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天文大地测量一千二百多年以前,在我国唐代玄宗开元年间(公园713-741),著名天文学家张遂(僧一行),主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天文大地测量工
3、作。这次测量,不仅对我国的时间历法工作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更有意思的是它用实测的材料,否定了历史上传统的“日影一寸,地差千里”的错误理论,提供了相当精确的地球子午线一度弧的长度,为人们正确认识地球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记录新星的甲骨片两汉时期帛书彗星图两汉时期帛书彗星图中国对彗星的观测和研究已有四千多年历史,拥有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彗星记录。我国古代称彗星为“星孛”,春秋上记录了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出现的彗星:“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哈雷彗星是一颗周期彗星,每76年出现一次,从鲁文公十四年开始到清代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止,哈雷彗星出现过31次,
4、每次出现,我国都有详细的记录。登封观星台在河南登封,建于元朝初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登封观星台在河南登封,建于元朝初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河南登封观星台是中国古代的天文观测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城东南15公里,始建于元朝初年(公元1279年前后),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天文台建筑,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天文古迹之一。观星台的用途相当于测量日影的圭表。它那高高耸立的城楼式建筑相当于一根直立于地面上的竿子,台下正北方的“长堤”则是一把用来度量日影长度的“量天尺”。天体仪公元1673年造,陈列于北京古观象台天体仪,古称“浑象”,是我国古代一种用于演示天象的仪器。它可以用来直观、形象地了解日、月、星辰的相
5、互位置和运动规律,可以说天体仪是现代天球仪的直接祖先。北京古观象台上安置的天体仪,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天体仪,制于清康熙年间,重3850公斤。赤道经纬仪赤道经纬仪是清朝制造的八件大型铜铸天文仪器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古天文观测仪器。1673年制成,重达2720千克,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北京古观象台的观测平台上。黄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是清朝制造的八件大型铜铸天文仪器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古天文观测仪器。1673年制成,重达2752千克,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北京古观象台的观测平台上。纪限仪纪限仪又称距度仪纪限仪又称距度仪,是清朝制造的八件大型铜铸天文仪器之一,是中国古代用于测量60度角以内的任意两天体的角距离的
6、天文仪器,于1673年(也即是康熙十二年)铸成,重达802千克。现存于北京古观象台的观测平台上。在中国清朝前没有建造过这种仪器。纪限仪的使用丰富了中国古代天文观测的内容。象限仪现存于北京古观象台的象限仪制造于1673年,它又被叫做地平纬仪,是专门测量天体地平高度的观测仪器。所谓“地平高度”,就是观测者到某颗星星的视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在天文学上,这一角度叫做“天体地平高度”。地平经仪公元1673年造地平经仪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天文观测仪器。重量达到811千克,公元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制成,现存于北京古观象台。地平经仪主要用于测量天体的地平方位角。一用蒙文标注的星图,图为星图拓片北京天文馆天文学
7、历史发明了望远镜以后,天文学家就能够更清楚的观察恒星和行星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就是最早使用望远镜研究太空的人之一。绝大多数望远镜是安放在地球上的,但也有些望远镜被放置在太空中,沿着轨道运转,如哈勃太空望远镜。现在,天文学家还能够通过发射的航天探测器来了解某些太空信息。天文学发展历史古代的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太阳、月球和其他一些天体及天象,确定了时间、方向和历法。这也是天体测量学的开端。如果从人类观测天体,记录天象算起,天文学的历史至少已经有5、6千年了。天文学在人类早期的文明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埃及的金字塔、欧洲的巨石阵都是很著名的史前天文遗址。天文学发展历史2世纪时,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
8、密提出的地心说统治了西方对宇宙的认识长达1000多年。直到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才提出了新的宇宙体系的理论日心说。到了1610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独立制造折射望远镜,首次以望远镜看到了太阳黑子、月球表面和一些行星的表面和盈亏。在同时代,牛顿创立牛顿力学使天文学出现了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天体力学。天文学发展历史天体力学诞生使天文学从单纯描述天体的几何关系和运动状况进入到研究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造成天体运动的原因的新阶段,在天文学的发展历史上,是一次巨大的飞跃。天文学发展历史19世纪中叶天体摄影和分光技术的发明,使天文学家可以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天体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运动状态和演化规律,从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天文学 发展 简介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