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测时---作业测定的时间研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作业测时---作业测定的时间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测时---作业测定的时间研究.ppt(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作业测时作业测时-作业测定作业测定的时间研究的时间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究程序分析程序分析时间研究时间研究工作研究工作研究 作业分析作业分析动作分析动作分析工作衡量工作衡量工作抽样工作抽样预定动作时间标准预定动作时间标准一,作业测定与方法研究的关系作业测定与方法研究统称为工作研究。由于工作研究只需要很少的投资,甚至不需要投资就能增加效益,因此它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重视的一门管理技术。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技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前者主要用于改进现有的工作方法,后者用来衡量改进后的实施效果,而工作方法的合理化与标准化又是进行作业测定的基础。工作研究的全过程是:利用程序和动作研究获得最佳程序和方法,尔后再利用
2、时间研究将所有作业制定出标准时间。二,作业测定的概念及作用定义:作业测定是指把作业分成适当的作业单位(作业要素),以时间作为尺度进行测定、评价、设计及改善。作业测定是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罗为了设定“公正的一天工作量”而最早提出来的。起初是用秒表测时,对作业活动进行研究。由于使用秒表测定作业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后来开发了以时间为单位对作业进行测定、评价的各种方法,这些方法统称为时间研究。时间研究对于“时间研究”一词,有的学者认为其含义较窄,所以推荐用“作业测定”这一用语代替“时间研究”,而事实上两者虽有差别,但很难区分。因此,一般把时间研究和作业测定看作同一概念。时间研究是在一定的标准状态下,确定
3、人们作业活动所需时间的一种方法。具体说来,时间研究系在决定一位合格适当、良好训练的操作者,在标准状态下,对一待定的工作,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的时间。三、作业测时的基本功能1 1以工序作业时间为消耗对象,进行深入系统的以工序作业时间为消耗对象,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为制定工时定额提供数据资料。分析研究,为制定工时定额提供数据资料。2 2总结和推广先进员工的操作方法和先进经验,总结和推广先进员工的操作方法和先进经验,帮助后进员工改善操作方法,使操作方法合理化、帮助后进员工改善操作方法,使操作方法合理化、科学化,不断减轻员工的体力消耗和劳动强度。科学化,不断减轻员工的体力消耗和劳动强度。3 3分析和
4、研究多机台看管和生产流水线的节拍,分析和研究多机台看管和生产流水线的节拍,合理确定各工作岗位的劳动负荷量,改善劳动组织,合理确定各工作岗位的劳动负荷量,改善劳动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4为掌握岗位的劳动负荷量,以及进行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提供依据。5弥补岗位写实无法获得的工时数据资料。例如,通过测时掌握工序时间研究的工具秒表秒表在大多数公司用的电子计时秒表,在大多数公司用的电子计时秒表,一般以一般以1/1001/100秒为单位。秒为单位。用秒表进行工时测定、分析,可用秒表进行工时测定、分析,可以说是一种简单而原始的作业测以说是一种简单而原始的作业测定方法。秒表测时法是作业测定定方法。
5、秒表测时法是作业测定中最基本的方法,掌握了该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掌握了该方法,对理解其它作业测定方法很有益对理解其它作业测定方法很有益处。处。秒表测时的方法秒表测时的方法:(一)连续测时法(一)连续测时法(二)反复测时法(迅速复原法(二)反复测时法(迅速复原法或归零法)或归零法)(三)循环测时法(三)循环测时法一)连续测时法一)连续测时法 采用流水方式计时。当第一单元采用流水方式计时。当第一单元开始时,开动秒表,为避免指针回零时所产生的开始时,开动秒表,为避免指针回零时所产生的时间累计误差,在整个测时过程中不使秒表指针时间累计误差,在整个测时过程中不使秒表指针回零,而任其继续走动,仅当每一单
6、元完毕时按回零,而任其继续走动,仅当每一单元完毕时按动秒表上的动秒表上的LAP/SPLIT RESETLAP/SPLIT RESET键,该单元的时间值键,该单元的时间值便自动储存起来。待全部单元时间测定完毕,再便自动储存起来。待全部单元时间测定完毕,再从秒表中调取每一单元时间从秒表中调取每一单元时间(T(T值值)加以记录。加以记录。(二)反复测时法(迅速复原法或归零法)二)反复测时法(迅速复原法或归零法)第一单元开始,开动秒表,第一单元结束时,即第一单元开始,开动秒表,第一单元结束时,即按停秒表,读取表上读数然后使秒表回复到零位。按停秒表,读取表上读数然后使秒表回复到零位。次一单元开始,再开动
7、秒表。次一单元开始,再开动秒表。使用这种方法测时时,如果观测者测量技术不熟使用这种方法测时时,如果观测者测量技术不熟练,使指针回零的动作或快或慢,易产生读数误练,使指针回零的动作或快或慢,易产生读数误差。对于长周期作业要素测定时,该误差影响不差。对于长周期作业要素测定时,该误差影响不大;对短周期作业要素测定时,则误差相对值过大;对短周期作业要素测定时,则误差相对值过大,因而不能忽略。大,因而不能忽略。(三)循环测时法(三)循环测时法 循环测时法只在测定作业时间很短的工序时采用,循环测时法只在测定作业时间很短的工序时采用,因为在这种场合下要按单个作业要素计时非常困因为在这种场合下要按单个作业要素
8、计时非常困难。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每次依次去掉一个作业难。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每次依次去掉一个作业要素,将其它作业要素合并计时,最后通过运算要素,将其它作业要素合并计时,最后通过运算求出每个作业要素的延续时间。求出每个作业要素的延续时间。例如,某工序划分为例如,某工序划分为a a、b b、c c、d d四个作业要素,四个作业要素,每次只记录每次只记录 3 3 个作业要素的时间值,因而得到:个作业要素的时间值,因而得到:第一次计时,第一次计时,A=a+b+c=17 s;A=a+b+c=17 s;第二次计时,第二次计时,B=b+c+d=19 s;B=b+c+d=19 s;第三次计时,第三次计时,C=a
9、+c+d=18 s;C=a+c+d=18 s;第四次计时,第四次计时,D=a+b+d=12 s;D=a+b+d=12 s;A+B+C+D=3(a+b+c+d)=66 s,A+B+C+D=3(a+b+c+d)=66 s,设设 X=a+b+c+d=22 sX=a+b+c+d=22 s所以各作业要素的时间值为:所以各作业要素的时间值为:a=X-B=22-19=3 sa=X-B=22-19=3 s b=X-C=22-18=4 s b=X-C=22-18=4 s c=X-D=22-12=10 s c=X-D=22-12=10 s d=X-A=22-17=5 s d=X-A=22-17=5 s2.2.观察
10、板观察板 观察板主要用来安放时间研究表格,便于记录。观察板主要用来安放时间研究表格,便于记录。3.3.时间研究表格时间研究表格 记录一切有关的资料记录一切有关的资料4.4.其他工具其他工具时间研究的步骤第一步,收集资料。1 1,确定操作方法,确定操作方法未经方法研究而进行的时间研究是没有意义的。未经方法研究而进行的时间研究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操作方法不同,所因为操作方法不同,所消耗的时间亦不同消耗的时间亦不同.2 2,确定材料规格,确定材料规格,在机械加工中,不同的材料一般应选用不同的刀具,在机械加工中,不同的材料一般应选用不同的刀具,不同的加工尺寸有不同的加工次数。因此,在时间研究之前,必须先
11、就不同的加工尺寸有不同的加工次数。因此,在时间研究之前,必须先就材料规格的标准化进行讨论,并予以确定。材料规格的标准化进行讨论,并予以确定。3 3,确定所使用的设备和工艺装置,确定所使用的设备和工艺装置4 4,确定被观测者的素质,确定被观测者的素质一般挑选一般挑选“平均工人平均工人”作为研究对象。所谓平均工人是指该工作人员在作为研究对象。所谓平均工人是指该工作人员在智力、体力、技术熟练程度均为同类工人的平均程度智力、体力、技术熟练程度均为同类工人的平均程度5 5,记录工作环境。,记录工作环境。例如温度、湿度、照明程度等。例如温度、湿度、照明程度等。第二步,划分操作单元为了便于分析研究,常将操作
12、划分为细小的单元为了便于分析研究,常将操作划分为细小的单元,如用秒表来观测,如用秒表来观测,则每一动素所占时间过于短促,无法观测与记录。为了秒表测时方便则每一动素所占时间过于短促,无法观测与记录。为了秒表测时方便起见,常将操作划分为适当的单元。起见,常将操作划分为适当的单元。单元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1在不影响精确观测记录前提下,每一操作单元的操作时间越短越佳。2,将人操作时间和机器工作时间分开。3,单元与单元之间的界限要分清,使每个单元得以准确的测定。4,应明确划分不变单元与可变单元。不变单元是指在各种情况下,其操不变单元是指在各种情况下,其操作时间基本相等。可变单元的操作时间,系指因加工时对
13、象的尺寸、大小、作时间基本相等。可变单元的操作时间,系指因加工时对象的尺寸、大小、重量等的不同而不同。重量等的不同而不同。5,规则单元与间歇性单元和外来单元要划分清楚。规则单元是加工每规则单元是加工每个工作件都有规则地出现的单元。间歇单元是在加工过程中偶尔出现的操作。个工作件都有规则地出现的单元。间歇单元是在加工过程中偶尔出现的操作。外来单元为偶发事件,且将来不需要列入标准时间以内。外来单元为偶发事件,且将来不需要列入标准时间以内。6,材料搬运时间应与其它单元分开。因为材料搬运时间受工地布置的影因为材料搬运时间受工地布置的影响大,故应单独研究。响大,故应单独研究。第三步,测时1 1 选用适当的
14、测时方法。例如:连续测时法选用适当的测时方法。例如:连续测时法2 2 测试记录测试记录3 3 剔除异常值剔除异常值4 4 决定观测次数决定观测次数因为工具、材料、零件等放置位置并不完全相同,所以取用时间也就不相同;读取秒表的误差;物件品质的差异等所以要做若干次观察。5 5 决定每一单元的平均操作时间决定每一单元的平均操作时间剔除了异常值后,每一操作单元所有时间值的算术平均数,即为该单元的平均操作时间。第四步,评定正常时间1,评比与正常时间。所谓“评比”,就是时间研究人员将所观测到的操作者的操作速度,与自己所认为的理想速度(正常速度)作一想象的比较。2,单元观测时间与正常时间的关系。正常时间=每
15、个操作单元的观测时间X4 评比时的注意事项有效操作速度。用力大小困难操作的评比需要思考的操作的评比5 决定正常时间的代表值正常时间=(单元观测时间X单元评比百分率)第五步 确定宽放时间第四步骤的工作是获得不快不慢的为任何人均能依照其速度稳定工作所需的正常时间。但是如果以正常时间为标准,则必然使操作者从早到晚工作,而不能有任何的停顿或休息。所以在制定标准时间之前,必须找出操作时所需的停顿或休息,加入正常时间,这才符合实际的需要,也才能使操作者稳定的维持正常的操作。这种进一步进行修正的时间称为“宽放时间”2、宽放时间的种类私事宽放。这是考虑操作者生理上的需要疲劳宽放。疲劳还有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之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作业 测时 测定 时间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