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触探试验详解(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动力触探试验详解(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力触探试验详解(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动力触探试验详解动力触探试验详解(课课件件)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一、动力触探试验的定义一、动力触探试验的定义二、动力触探试验的优点及适用性二、动力触探试验的优点及适用性三、动力触探技术的发展三、动力触探技术的发展四、动力触探试验的分类四、动力触探试验的分类 五、动力触探试验的目的五、动力触探试验的目的 一、动力触探试验的定义一、动力触探试验的定义 (dynamic penetration test,DPT)利用一定的锤击能量,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的难易程度来判别土层工程性质的一种现场测试方法。判别指标采用的是贯入一定深度的锤击数。第第一一节节 概概 述述 二、动力触探
2、试验的优点及适用性二、动力触探试验的优点及适用性 优点:试验设备相对简单,操作方便,适应土类较广,并且可以连续贯入。缺点:试验误差较大,再现性较差。适用土类:对难以取样的各种填土、砂土、粉土、碎石 土、砂砾土、卵石、砾石等含粗颗粒的土类。三、动力触探技术的发展三、动力触探技术的发展 1.国际上 动力触探的发展历史较长。最先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应用,就是因为这些国家广泛分布着粗颗粒土层及冰积层,取土样比较困难,适合采用动力触探方法。2.在国内(1)50年代初由南京水利实验处引进推广。(2)至50年代后期得到普及,很多单位做了很有价值的试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使用经验。(3)70年代制定了相应的规范,
3、在试验设备类型上趋于统一和标准化,加快了发展进程。(4)目前,已成为我国粗颗粒土的地基勘察测试的主要手段。四、动力触探试验的分类四、动力触探试验的分类 1国际分类 1974年和1982年在欧洲召开的二次国际触探学术会议,对动力触探测试方法的统一起了推动作用。会议建议按使用穿心锤的重量(或锤击能量)的不同,将动力触探分为:轻型(10kg)、中型(1040kg)、重型(4060kg)及超重型(60kg)。2我国分类 我国土工试验规程(SD12886)将动力触探分为轻型、重型、超重型三种。其规格及适用土类见表41。表41 圆锥动力触探的类型及规格 五、动力触探试验的目的五、动力触探试验的目的1试验成
4、果(1)进行地基土的力学分层;(2)定性评价地基土的均匀性和物理性质(状态、密实度等);(3)查明土洞、滑动面、软硬土层界面的位置。2成果应用(1)评定地基土的强度和变形参数;(2)评定天然地基的承载力;(3)估算单桩承载力。第二节第二节 试验原理试验原理 二、原理表述二、原理表述一、公式推导一、公式推导(1)动力触探试验的理想自由落锤能量计算M落锤的质量(kg);v锤自由下落碰撞探杆前的速度(m/s)。(2)能量损失修正 实际的锤击能量与理想的落锤能量不同,受落锤方式、导杆摩擦、锤击偏心、打头材质、形状、大小、杆件传输能量效率等因素的影响,要损失一部分能量,应进行修正:第第二二节节 试试验验
5、的的基基本本原原理理一、公式推导一、公式推导 Epe1 e2 e3EM 或直接采用势能定义:EpHMg(H表示落距)或近似为 Ep0.6EM Ep平均每击传递给圆锥探头的能量;e1落锤效率系数,对自由落锤,e10.92;e2能量输入探杆系统的传输效率系数,对于国内通用的大钢探头,e20.65 e3杆长传输能量的效率系数,随杆长的增大而增大,杆长大于3m时,e31。图4-1 动力触探功能转换原理示意图(3)探头贯入土中所作的功h贯入度;N贯入度为h的锤击数。(因此,h/N表示锤击一次的贯入度)Rd探头单位面积的动贯入阻力(J/cm2);A探头的截面积(cm2)。(4)能量转换与守恒 根据能量转换
6、与守恒定律,落锤的势能锤击动能探头做功,因此,能量平衡:(见图41)(h/Ns,表示平均每击的贯入度)或二、原理表述二、原理表述 当规定一定的贯入深度h,采用一定规格(规定的探头截面、圆锥角、重量)的落锤和规定的落距,那么锤击数N的大小就直接反映了动贯入阻力Rd的大小,即直接反映被贯入土层的密实程度和力学性质。因此,实践中常采用贯入土层一定深度的锤击数作为圆锥动力触探的试验指标。第三节第三节 仪器设备、试验方法仪器设备、试验方法 及技术要求及技术要求一、仪器设备一、仪器设备二、试验方法二、试验方法三、技术要求三、技术要求一、仪器设备一、仪器设备 1轻型动力触探 包括导向杆、穿心锤、锤垫、探杆和
7、圆锥探头五部分,见图4-2。重锤的提升有人力和机械两种。第第三三节节 试试验验技技术术要要求求 2重型动力触探 重型、超重型设备与轻型设备相似,只是在尺寸和重量上有差别。另外,重型动探试验一般都采用自动落锤方式,在锤上增加了提引器。提引器可分为内挂式和外挂式两种。(1)内挂式提引器:利用导杆的颈缩,使提引器内的活动装置(钢珠、偏心轮或挂钩)发生变位,完成挂锤、脱钩及自由落锤的过程。(2)外挂式提引器:利用上提力完成挂锤,靠导杆顶端所设弹簧锥或凸块强制挂钩张开,使重锤自由落下。二、试验方法二、试验方法(1)将穿心锤穿入带钢砧与锤垫的触探杆上;(2)将探头及探杆垂直地面放于测试地点;(3)提升穿心
8、锤至预定高度,使其自由下落撞击锤垫,将探头打入土中;(4)记录每贯入30cm(或10cm)的锤击数;(5)重复上述步骤,直至预定试验深度。三、技术要求 1为确保恒定的锤击能量,应采用固定落距的自动落锤装置。2锤击时应保持探杆的垂直,锤击过程应防止锤击偏心、探杆歪斜和探杆侧向晃动。因此,要求探杆连接后的最初5m最大偏斜度不应超过1,大于5m后的最大偏斜度不应超过2。每贯入1m,应将探杆转一圈半,使触探能保持垂直贯入,并减少探杆的侧阻力。贯入深度超过10m后,每贯入0.2m即旋转一次。3每一触探孔应连续贯入,只是在接探杆时才允许停顿。4对轻、重型圆锥动力触探N10、N63.5正常范围是350击,对
9、超重型N120的正常范围是340击。当击数超过正常范围,如遇软粘土层,可记录每击的贯入度;如遇硬土层,可记录一定击数下的贯入度。5当N1050即可停止试验;当N63.550,可停止试验改用超重型试验。6我国一般采用贯入锤击速率为1530击/min。7贯入深度的一般限制:对轻型,一般应4m,主要用于测试并提供浅基础的地基承载力参数;检验建筑物地基的夯实程度;检验建筑物机槽开挖后,基底以下是否存在软弱下卧层等。重型1215m,超重型20m,超过此深度应考虑侧壁摩阻力的影响。主要用于查明地层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均匀程度。第四节第四节 影响成果的主要因素影响成果的主要因素 二、杆侧摩擦的影响二、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力 试验 详解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