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研究part概述优秀PPT.ppt
《文化人类学-研究part概述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人类学-研究part概述优秀PPT.ppt(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4-10-20中文系王霄冰1第六讲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人格学派2014年年 秋秋 季季 核核 心心 通通 识识 课(文化人类学)课(文化人类学)种族与文化有凹凸(级)之分吗?文化是否取决于种族基因?种族主义者认为种族间存在行为上的差别,认为不同种族的人具有不同的国民性格、精神和性情等。一种文化的模式与气质和种族的遗传基因有关。一些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也和自然界一样遵循优胜劣汰的规律,白人在这场竞争中属优胜者。文化有凹凸优劣之分吗?进化论:把文化区分为不同层次,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传播论:欧洲中心主义,隐含着先天确定论的文化观,透露出白人的种族/文化优越感功能论:起先承认原始社会的内在
2、功能机制、认为是社会把个人塑造成文化的人功能主义者已起先强调种族和文化之间的同等关系与相对性很早以前,有人问一位权威:“土著的习惯和风俗是什么?”他的回答是:“风俗吗?没有。习惯?像野兽一样。”这个出名的答案和现代民族志者的学问之间已是相去甚远了。现代民族志者用土著的亲属称谓表、谱牒、地图、示意图和图表,证明白一个广泛而浩大的组织的存在,呈现了部落、宗族和家庭的构造,展示了一幅土著人严格行为和良好习惯的图画,相比之下,凡尔赛宫或埃斯库里尔的生活却是散漫和随意的。”(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文化相对主义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1、人性是先天的,取决于种族血缘,还是后天的、由文化确定的?2、土著的
3、文化与现代文明相比,是否存在凹凸优劣之分,还是只是不同的人类群风光对自然和社会的挑战所作出的不同选择而已?弗兰兹博厄斯(Franz Boas,1858-1942)“美国人类学之父”生于德国,祖上是犹太人1881年取得德国基尔高校物理学博士学位早年探讨美国西北部的爱斯基摩文化,并留在美国工作。从1892年起在哈佛碧波地博物馆、芝加哥田野博物馆、美国自然史博物馆等任职(右图摄于1894年左右)1896年任哥伦比亚高校体质人类学讲师,三年后升任该校人类学教授,直至1937年。1900,入选美利坚国家科学院。1901-1905,兼任美国自然史博物馆部门负责人。1902,参与创建“美国人类学学会”190
4、8-1924,任美国民俗学学刊主编1942年在纽约去世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Benedict,1887-1948)“高挑的个子,苗条的身材,柏拉图式的女诗人的志向形象。”(维克多巴尔诺)“一位既象年轻姑娘,又象男人的人,虽然她本身一点也不年轻,也不带男子气。”(埃里克埃里克森)“超然美”,“一位古代的女预言家,一位奇妙睿智的女人,既远离过去,又远离将来”(G.E.哈坎森)生平1887年生于纽约市,父姓Fulton,两岁时父亲去世,留下本尼迪克特的母亲、她和一个妹妹。高校学习英语文学,爱好诗歌写作,毕业后在中学任教。1914年与生物化学家、高校教授斯坦利本尼迪克特结婚。婚后十多年仍无子嗣,最最
5、终1930年离婚。因孤独的家庭主妇生活不能满足本尼迪克特的精神需求,她于1919年(32岁)又回到高校学习,起先对人类学感爱好。1921年本尼迪克特进入哥伦比亚高校的探讨生课程,成为博厄斯的学生。1923年获哥伦比亚高校博士学位,论文题为北美洲的爱护神概念。1924-1932任该校人类学讲师。后来升等为副教授。1925-1939,兼任美国民俗学学刊主编。1934年发表名著文化模式。1937年任哥伦比亚高校人类学系执行主任。1941年创建“跨文化探讨所”,起先在美国斗争情报机构资助下探讨欧洲和亚洲文化。1946年发表菊与刀。1947年当选美国人类学学会主席,并获得一项美国高校成功女性奖。1948
6、年在纽约因冠状动脉血栓引起的疾病去世。(右图为1995年美国邮政总局为纪念她而发布的一枚邮票)人性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种族主义者认为人性是先天的生物确定论(进化论)文化人类学者(尤其是文化人格学派)认为人性是后天的,是由文化确定的文化确定论文化环境和教化对于人格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文化模式(PatternsofCulture,1934)第一章“关于习俗的科学”针对当时流行欧美世界的种族主义文化观提出两个观点: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文化习惯的相对性”“对于人类学家而言,我们的习俗与新几内亚的一个部落的习俗只是解决同一社会问题时的两种可能,是不同的社会范型而已,因此只要他是一个人类学家,他就
7、不应当对它们有轻重厚薄之分。”白种人“爽性把人类本性看成是与他自己的文化准则等价的。”“总要把我们自己的局部行为等同于一般行为,把我们自己的社会化了的习惯等同于人类本性。”文化确定人格与特性“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整个世界上不管哪个民族都能够接受别的血统的民族文化。人的生理结构中并无任何东西去阻碍这种接受。人的行为有什么特殊变更,完全不取决于他的生理构造。人在不同的文化里所形成的解决各种社会问题诸如婚姻、贸易等的方法,虽有很大差异,但在人的原始实力的基础上都是同样可能的。文化不是一种生理遗传的综合体。”其次章文化的差异文化的差异是由选择而造成的,是一个社会/部落/族群面对各种行为的可能性而做出的不
8、同选择。明智的人们应对文化的千差万别持宽容看法。第三章文化的整合一种文化在选择了自身的行为方式、价值体系之后,通过各种习俗而成为一个整体。所以探讨文化必须要把它看成是整体,而不能分割开来考察个别的习俗。(文化的整体观)第四章新墨西哥的普韦布洛人尼采悲剧的诞生:对日神和酒神气质加以区分;用“阿波罗”和“狄奥尼索斯”象征理性和非理性、梦境和现实、维持生命之力气和产生生命之力气。借用这一象征,本尼迪克特把普韦布洛文化描写成是“典型的阿波罗式文明”:“在北美的这样一个很小却又悠久历史的文化之岛上,他们创建了一种文明,其形式受那种典型的阿波罗式的选择所支配,这里的一切愉悦都极拘谨,而这里的生活方式也是极
9、有分寸,有节制的。”第五章多布多布:新几内亚岛(美拉尼西亚)的一个部族“多布的生活酿成了敌意与恶意的种种极端的形式。绝大多数社会都会靠自己的风俗把这类敌意与恶意限制到最小的程度,相反,多布的风俗却把这些东西推到极端。在他们看来,整个生活就是一场残酷无情的斗争,那些势不两立的仇敌为了争夺每一份生活之必需而相互倾轧。在这样的争斗中,猜忌和残忍是他所信奉的手段,他绝不怜悯别人,也绝不想得到别人怜悯。”第六章美洲西北海岸酒神文化“除了西南部的普韦布洛印第安人,大多数美国印第安人都信奉酒神狄奥尼索斯,西北海岸的土著部落也一样。在他们的宗教礼仪中,他们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出神入化。主要的舞蹈者,至少在他跳
10、得最兴奋的时候会失去正常的自我限制,而进入另一种境界。这时,他会口吐白沫,猛烈地不规则地颤抖,作出种种在常态下看来是很可怕的举动。”第七章社会的本质社会的作用就是整合文化,通过评价而使个体的行为趋于同化,协调各种冲突因素,整合出文化的完全形态。第八章个体与文化模式个体与文化模式:“社会与个体二者不是对抗的东西。个体所属的文化供应了构成他生活的原始材料。假如文化极贫,个体就遭殃了;假如文化极富,个体则有幸不错失良机。”菊与刀(ChrysanthemumandSword,1946)第一章探讨课题日本1944年6月,本尼迪克特受命从事日本探讨,借文化人类学家能利用的全部方法,试图描绘日本民族的图像。
11、“曾经与美国全面大战的民族中,日本应算是最生疏的敌人。美国首次发掘对强敌迥异的思想行为习惯有加以了解的必要。就像1905年(日俄斗争时)的沙俄,我们所面对的是非属西方文化传统而军备战术优异的敌国。西方国家认为放诸四海皆准的斗争原理,对日本民族是无法应用的。事实上,太平洋斗争并不只是一连串的岛屿登陆,也不只是一项麻烦的军备问题,而是一个敌方民族性原委为何的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先设法了解他们的行为。”探讨斗争中敌对双方的文化,以相对主义的文化观了解敌方,从文化角度探讨斗争:“美日正在交战之中,而在战时,人们易于全盘归咎于对方,但要了解敌人对生命的看法,这可是寻非易事。难则难矣,我们却不
12、能遇难而止。问题在于日本人会怎么办,而不是在于假如我们处在他们的地位,我们会怎么办。我试图把日本人在斗争中的行为做为了解他们的珍贵资料,而不是困扰的难题。我必需看清他们作战的方式,并且短暂不把这看做是军事问题,而是文化问题。”探讨方法:“美日两国既在交战之中,这对探讨工作必定有严峻的不利影响。换句话说,我必需放弃文化人类学家最重要的探讨技术田野调查。我无法前往日本,居住在日本人的家庭中,视察他们日常生活所遭遇的问题,亲眼看出那些重要的因素。我也无法视察他们达成一项确定的困难过程,无法视察其儿女成长的经过。”“美国国内仍有很多日本人,他们在日本受育成长,因此我可以探究他们体验的具体事实,发掘他们
13、对这些事实的推断,并且借他们的描述来填补我们学问中的很多空白。假如我们从日本人之中去挖掘他们的文化,是获得答案的一条捷径。”“因为我是文化人类学家,在探讨之初,我即假定,纵令最孤立的一项行为,也都与其他行为有相互的体系关联。我慎重的认为,几百项行为细微环节一可以构成一个统合的模式。”其次章斗争中的日本人“耻”的文化日本人“不断说世人的眼光凝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因此他们必需把日本精神发挥到极点。”“在俘虏营里,美国人的微笑是多么危急的事,而且如何令保卫的日军反感。在日本人眼中,这些俘虏已经蒙羞,而美国人尽然还不知道这一点这是令他们特别痛恨的。”“倒戈之耻深烙在日本人的意识中。与我们的斗争惯例不相
14、容的行为,他们却认为天经地义;我们的行为在他们看来,也是同样地不行理喻。有些美国战俘要求日军向美方报告他们的名字,以便家人能知道他们尚存于人间,日本人对这类人极为轻视。”第三章各守本位等级制度第四章明治维新自上而下的改革第五章历史和世界的负欠者东方人的义务感与报恩心理第六章万分之一的偿还忠与孝“在一般行政中,忠具有强制从死到纳税各种义务的力气。”“当日本于1945年8月14日宣布倒戈时,全世界目击了忠的力气几乎令人无法置信的一次发挥。很多对日本有所知的西方人,都认为日本不行能倒戈;他们坚称,要那些散布在亚洲及太平洋诸岛上的日军和平的放下武器,不啻是妄想。这些美国论者没有把忠考虑在内。天皇一开口
15、,说停战就停战了。收音机尚未广播之前,坚韧的反对者在皇居前围成了一道人墙,想要阻挡停战宣告。但是,一旦宣告之后,全部人都诚服。”第七章“最难承受”的偿报“义理”:日本独特的范畴,从旧恩的报答始终到报仇的义务,有“对世间之义理”(报恩)和“对名分之义理”(维护名誉)第八章洗刷污名“日本人应用各种礼节,来避开引起羞愧的事态,维护对名分之义理。”“运用这些以及其他更多的方式,日本人避开种种会因失败而引起羞愧的场合。虽然他们这么强调雪耻的机会。”第九章人情的领域“日本人并不视个人欲望的满足为罪恶,他们不是清教徒。他们认为肉身享乐是善的,是应当追求的。这种享乐被追求、珍重,但是却必需有确定的限度,不能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 人类学 研究 part 概述 优秀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