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意境的审美特征(共4页).doc
《谈意境的审美特征(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意境的审美特征(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谈意境的审美特征 宁夏育才中学 张新成 摘要 “意境”在辞源学上是“意”与“ 境”的融合,是我国古代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广泛应用于诗歌、散文、绘画、戏曲等文学艺术当中,是中国古代作家艺术家共同追求的审美标准。本文从意境的审美范畴、审美内涵以及意境的审美类型入手,来试图探讨意境的审美特征。关键词 意境;审美特征;审美内涵专心-专注-专业意境是中国美学审美思想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审美范畴,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是“中国文化史上最具世界性贡献的一方面”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50,1981。那究竟什么是意境呢?“以境为高”的审美标准又是如何确立的呢
2、?一、 意境的审美范畴意境是中国美学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范畴之一,在诗、词、画、戏曲以及园林等艺术中,借匠心独具的艺术手法熔铸成情景交融虚实相间的统一,深刻表现宇宙生机和人生真谛,从而使审美主体的身心超越感性具体,进入广阔空间的艺术化境。在艺术创造欣赏和批评中,意境也可作为衡量艺术美的一个标准。作为审美范畴,意境在美学史上经历了一个从实指化到美学化的过程。意境的基本规定在于境,“境”本指一定得疆土范围。从“意境”的辞源学考证上来看,“意境”一词是由“意” 和“境”的合成词。 “意”为会意字,表示音生于心。说文解字训为“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 许慎.说文解字. M.中华书局,217,1981
3、“境”的本意是指地域,说文解字云:“境,疆也”。所以“境”首先是一个物理空间概念。在古籍中“境”与“竟”是通用的,如墨子中有“四竟之田”,礼记曲礼上有“入竟而问其禁”的说法,这里的“竟”与“境”就和表地域的“境”通用。关于“境”,说文解字训为“乐曲尽为竟”,由此可以得出“境”的第二层含义是表示乐曲终止的时间概念。“境”的“地域”之意产生于“竟”的引申义。“境”作为一个日常语言词汇转变为审美范畴的词汇是受佛教的影响。“境”在佛教中年指人生的状态或人的存在方式。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中国文化的整合,产生了中国化的佛教禅宗。禅宗认为五境与法境是可以相通的,不可闻、不可见的法境实际上就存在于可见可闻可感
4、的日常生活中,包括人的内在心灵和能体现人类情感愿望的自然。叶朗先生认为意境“就是在感性的(形而下的)日常生活和生命现象中,直接呈现某种形而上的意味”,“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世界、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空间,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二、 意境的审美内涵我认为意境的审美内涵包括象境意三个层次,在具体的理论关系中这三个层次浑然一体。(一) 缘“象”立意所谓“象”就是一些感性的“景致”,如人、事、景、物等一些感性的日常生活和生命现象。王昌龄在诗格中曾这样说:“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是境于心,应然掌中,了然镜像,以得形似。” 王昌龄,诗格.M
5、.上海古籍出版社,19,1988生活中的一些物象都可作为入境的对象,而要使这些“泉石云峰”逼真的表现出来,达到形似以至于神似,就要对其外了解透彻,在艺术手法上表现为:情境交融。所谓情境交融就是审美主体的审美认识与审美客体的审美特征之间产生的审美关系。第一个集中论述情境交融问题的是明代的谢榛,他在四溟诗话中详细的谈论了情境交融的问题,并把情景交融的理论上升为“意境论”:“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在这段话中,谢榛主要论述了情与景的关系问题。他认为情与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它们二者必须浑然交融,使“内外如一”,“出入此心而无问”。但是他并不把情与景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意境 审美 特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