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岗位胜任力测评探析 .doc
《企业岗位胜任力测评探析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岗位胜任力测评探析 .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国中小企业岗位胜任力测评探析一、企业岗位胜任力及岗位胜任力测评的含义(一)岗位胜任力1、岗位胜任力的缘起与定义胜任力的概念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虽然关于胜任力也有过一定的研究,但是均难以获得引人瞩目的突出成果。“胜任力”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大卫C麦克利兰(David C. McClelland)测验胜任特征而不是测验智力(Testing competence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的文章中。他认为传统的智力测验、学术测验等都不能预测复杂工作和高层职位工作绩效或者生活中的成功,而且常常存在偏见和歧视,而“胜任力”
2、从第一手资料直接发掘真正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可以克服上述缺陷,这一概念为人力资源管理做出了实质性贡献。 对胜任力定义较完整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斯潘瑟(spencer),他认为胜任力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特征:深层次特征、因果关系和效标参考。由此,我们可以对“胜任力”的概念大致有个界定:指一个特定的组织中,驱动员工能够胜任本岗位工作并且在岗位上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知识、技能、自我概念、动机、特质的集合。总结起来,岗位胜任力有3个重要特征:(1)与工作绩效有密切关系,甚至可以预测员工未来的工作绩效;(2)能够区分优秀员工和一般员工;(3)与任务情景和岗位相联系,具有动态性。岗位胜任力紧紧围绕各
3、个具体岗位,强调作为主体的员工需要胜任的对象与岗位,这与员工胜任力的概念有所差别。2、岗位胜任力的构成要素一个岗位胜任力就好比一座冰山,浅层的知识和技能只是露在水面上冰山的一小部分,他的自我认知、动机、个人品质以及价值观这些东西,都潜藏在水面下面,很难判断和识别。因此岗位胜任力的构成要素包括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征、动机五个要素。图1 胜任力冰山模型在图上,作为冰山水面下的部分,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人的“潜能”,从上到下的深度不同,则表示被感觉与感知的成度不同。在水下越深,通常越不容易被挖掘与感知。而在水面上的表象部分,即人的知识、技能与行为,则易于被感知。3、岗位胜任力的分类大多数将胜任力分
4、为全员核心胜任力、通用胜任力、专业胜任力三种类型。图2 岗位胜任力分类从企业发展的愿景和使命出发,形成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战略/商业目标。基于核心价值观,亦即企业最基本的文化理念,形成企业全员的核心胜任力;而基于企业战略/商业目标,决定了不同的组织分工与角色下不同的专业胜任力。这种专业胜任力,对于金字塔组织结构中处于高端的决策层来说,即为领导力研究;对于中间的执行操作层来讲,则是胜任力的研究;对于技术专家和非管理人员来说,则是任职资格的等级评定。而包含了企业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理念的核心胜任力,则构成了各类专业胜任力的内核,属于组织精神和动力层面上的驱动因素,也构成了企业文化的有力载体。通用胜任力是
5、依据员工所在的岗位群,或是部门类别不同而需要的专业知识、技巧及能力。在多个角色中都需要的技巧和能力,但重要程度和精通程度都有所不同。这一体系是从组织远景发展目标出发全面回答了企业的“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的现实性要求,构成了企业胜任力系统、完整的序列。(二)岗位胜任力测评1、岗位胜任力测评的定义“测”主要是测评主体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行为的表征信息;“评”主要是测评主体采用科学的方法针对某一胜任力测评目标做出量值与价值判断,或者直接从表征信息中引发与推断某些素质特性的过程。我们提出岗位胜任力测评是指岗位胜任力为对象,按照岗位所在序列的特定标准,采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确定
6、促使各类从业人员产生高绩效的关键指标,并依据此标准对员工在履行岗位工作职责和岗位绩效目标实现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胜任力要素进行测量和评定,以使员工具备的核心胜任力符合企业发展战略要求的过程。岗位胜任力测评实质上是一种更科学、合理的人才测评方法2、岗位胜任力测评原理(1)人岗匹配原理。所谓人岗匹配就是按照人适其事、事宜其人的原则,根据个体间不同的素质和不同的需求将其安排在各自最适合的岗位,保持个体素质与工作岗位要求的同构性。通过岗位胜任力测评对个体素质进行测量和评价,则可以明确个体素质结构、素质水平和各自适宜的工作。因此可以说,岗位胜任力测评作为量“人”的尺子,在人与岗之间架起了桥梁。(2)个体差
7、异原理。个体差异,顾名思义就是指人与人之间在个性特征上所存在的差异。正是由于个体素质存在差异,不同素质的人施以不同的岗位,才使人力资源中岗位胜任力测评具有重要性和可能性。如果个体之间不存在素质差异,那么人力资源胜任力测评将无法获得有意义的结果,测评最终将失去其存在的价值。而学者们对能力的研究证明,人的差异呈常态分布。(三)岗位胜任力测评国内外相关理论1、胜任力定义汇总胜任力其英文来源于单词Competency,是一个在众多学科中被广泛运用的概念,不同的学科中Competency有不同的定义。在临床心理学中,Competency用于定义心理能力和意识、关心他人的能力或者从事多种日常活动的能力。后
8、来Competency被职业顾问定义为与特定职位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早期工业心理学也是用“Competency”一词来解释在特定的职业的成功胜任。总的来说,“Competency”一词在不同的领域均胜于定义在个人具有某一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在某一特定任务或活动中有成功表现。中西方学者对胜任力的定义有不同的理解:(1)美国词源大辞典:具有或者完全具有资格的状态或者品质;(2)McClelland:与工作或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似或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3)Spencer:胜任力是指和参照效标(合格绩效或优秀绩效)有因果关联的个体的潜在基本特质。基本特质是指个人个性
9、中最深层次长久不变的部分,不仅与其工作所担任的职务有关,更可了解其预期或实际反应及影响行为与绩效的表现。(4)Moyer:胜任力是指一切与工作成败有关的行为、动机与知识。(5)Sandberg:工作中的胜任力并不是指所有的知识和技能,而是指那些在工作时人们所使用的知识和技能。(6)王重鸣:胜任力是指导致高管理绩效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价值观、个性、动机等特征。2、测评方法相关研究(1)韦尔斯勒智力量表。美国心理学家韦尔斯勒长期从事心理测验的编制和研究工作,于1939年发表韦氏智力量表,此后经过不断修订和增删,形成了三个独立的测验量表:WAIS-R(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修订版)、WISC-R(韦氏儿
10、童智力量表修订版)、WPPSI(韦氏学龄前及小学生智力量表)。这三个量表分别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我国心理学家引进、修订,除了中文版并制定了中国常模。由于韦氏量表一开始就采用了离差智商,在测量成人智力上所表现出的优势,使得该量表在实践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韦氏量表一般用于个别实施的智力测验。大量的测验结果表明,智力水平在一般人口中的分布状况表现为中间大、两端小,倾向于正态分布趋势。(2)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是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育心理学家托兰斯(E.P.Torrance)编制的,是目前影响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创造力测验,从幼儿园到研究生院都适用。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由图形创
11、造思维测验、语文创造思维测验以及声音和词的创造思维测验三套构成,每套有两个复本,以满足在研究中对创造力进行初测和复测的需要。(3)国内BEC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我国心理工作者通过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在能力倾向和各种不同的职业能力之间建立了联系,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被试在职业能力测验的各个分测验上的得分,来评价他在各种不同职业上的潜力。于是我国便出现了种类颇多的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其中一类是一般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它用于职业定向,通常包括一组涉及各种执业活动的充分测验。BEC职业能力测验(I型)是1998年由北京人才评价与考试中心(简称BEC)参照美国“教育与工业测验服务中心”编制的职业能力安置量表(C
12、APS)而开发的,是我国最早的一个成套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该测验包括机械推理、空间关系、语言推理、数学能力、语言运用、字词知识、直觉速度和准确性、手指速度和灵活性等八个分测验。二、我国中小企业岗位胜任力测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一)岗位胜任力测评取得的成绩1、企业已经和国际接轨,岗位测评已经走向规范化这类企业严格的来说已经由岗位测评走向了绩效管理,即有了完整的岗位测评体系,绩效管理通常包括4个步骤:与员工沟通企业的战略方向,达成共识;帮助企业各部门、员工明确业绩目标;通过岗位测评与资质考核,向员工提供业绩结果与行为反馈;以薪酬激励手段强化员工的绩效行为,并作为企业战略方向的一种重要沟通方式
13、,同时运用发展手段提高员工资质。2、企业的岗位测评正在走向规范化、体系化我国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岗位测评的重要性,力求引入岗位测评制度来提高企业绩效,完善企业管理。3、有关企业岗位测评的理论研究不断扩展虽然,我国学者关于胜任力测评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研究多数充分结合了我国的国情,研究成果对指导我国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另外,基于我国国情探讨出的胜任力模型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也进一步丰富了国际胜任力研究的现有理论和知识体系。(二)岗位胜任力测评存在的问题1、我国胜任力测评的理论体系不完整长期以来,我国岗位胜任力测评理论依赖于对西方理论的借
14、鉴甚至照搬,我国目前尚无自己完备的测评理论体系,在对西方岗位胜任力测评理论的移植过程中,针对中国国情的修订工作往往跟不上,这一方面是由于部分人员忽略了这一工作,另一方面,修订工作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但市场的需要却十分迫切。尽管西方理论的应用促进了我国胜任力测评事业的发展,但由于较大的文化差异,也带了一些问题。西方岗位胜任力测评理论的出现和形成有着它们独特的背景,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历史渊源、价值观和性格特点,我国在发展胜任力测评事业时,不能一味地借鉴和照搬西方理论,而是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人才测评理论体系。同时,由于理论是用于指导实际工作的,因此,只有瞄准世界岗位胜任力测评技术前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岗位胜任力测评探析 企业 岗位 胜任 测评 探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