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一:科学探究.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一:科学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一:科学探究.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一:实验探究题例1:为了探究金属Mg、Zn、Fe的活泼程度,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取A、B、C三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浓度相同的盐酸溶液;、分别加入足量的、大小相等的Mg、Zn、Fe后,立即把三个相同的气球分别套在各试管口上。【实验预测与分析】写出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气球膨胀速度最快的是 (填试管编号)该实验表明,实验室一般选用锌而不选用镁、铁制取氢气的主要原因是: 例2:让我们和小亮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共同来学校科学探究的方法。小亮在实验室用一小块生铁与稀盐酸反应,观察到生铁表面出现 同时发现反应后的液体 中有少量黑色不溶物。【提出问题】这种黑色不溶物是什
2、么呢?【猜想与假设】这种黑色不溶物中可能含碳。【设计方案】将黑色固体灼烧。如果黑色固体中含碳,就会有 气体生成,要想进一步确定这种气体,可以用 来检验。【进行实验】小亮将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到了预想的结果。【解释与结论】由此小亮得出结论:生铁中 碳(填“含”或“不含”)。碳与稀盐酸 (填“能”或“不能”)反应例3:钛是一种很重要的航天金属材料。某化学研究小组对Ti、Al、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过程如下:【作出假设】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三种可能的假设:TiAlCu AlTiCu AlCuTi【查阅资料】该研究小组必须查阅的资料是 (填编号)Ti能否与酸反应 Ti、Al、Cu三种金属
3、的导电性Ti、Al、Cu三种金属中哪种金属的抗腐蚀性能最好。【设计实验】先用砂布将金属表面擦亮。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现象如下:金属钛铝铜现象缓慢放出气泡迅速放出大量气泡无现象【得出结论】原假设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写出Ti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应用】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此研究时,条件控制是关键,以上叙述中用于条件控制的描述是 这些条件中你认为可以不严格要求的是 根据探究结果,你认为能否用Ti容器来盛装波尔多液? (填“能”或“否”)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高层建筑常用铝合金门窗而不用铁门窗的原因是 (任答两点)食醋、柠檬汁不宜用
4、铝杯盛装的原因是 例4:小明同学发现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物质。通过化学学习指导该物质为铜锈,俗称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小明对此进行了研究【提出问题】铜是在什么条件下锈蚀的?【猜想】根据铜锈的化学式。猜想铜生锈可能是铜与水、 、 共同作用的结果。【设计实验】借鉴“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如图所示: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 (填编号)试管中光亮的铜片最先生锈;从优化实验的角度考虑,A实验是多余的,他只考虑水这个单一条件,C试管中除光亮的铜片、蒸馏水外,还有的另外一种物质为 ;D试管中除光亮的铜片外,还有另外两种物质为 ;从D试管的实验中获得的结
5、论是 。【评价和改进】我认为小明同学设计的“铜片锈蚀条件的研究”实验不够完美,要得到正确结论,还要补充一个实验是(可图示或文字叙述) 【反思与小结】通过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我获得的启示: 例5:下图是小明配置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示意图。配置过程中使用的四种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 、 、量筒。请你指出图中一处错误操作,并分析该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_图、图表示的操作步骤分别是 配置时需称量氯化钠 g,如果氯化钠中含有少量不溶的杂质,溶液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或“偏小”);量取水最好选择 量筒。例6: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某化学兴趣小
6、组的同学把NaOH的片状固体放在表面皿中,离开实验室,三天后进行观察。【发现问题】三天后片状固体变成白色粉末状固体了。【提出问题】“白色粉末状固体物质时什么?”【建立假设】: 【设计实验】:请你来完成以下实验,把相关内容填写在表格中。实验方法及操作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实验结论【反思及应用】:我们学过的哪些物质应具有这样的性质 应该如何保存这些物质? 例7:黄冈市沧浪中学兴趣小组用自制的酸碱指示剂对KNO3、NaOH、HCl等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测定。结果记录如下:植物的汁液在HCl溶液中在KNO3溶液中在NaOH溶液中牵牛花瓣红色紫色蓝色胡萝卜橙色橙色橙色月季花瓣浅红色红色黄色经过探究,发现 不宜作酸
7、碱指示剂,这三种物质中理想的指示剂是 小明是一个勤于思考,喜欢钻研的同学,发现了牵牛花瓣汁液遇NaOH溶液变蓝色后,思考到了一个问题:NaOH溶液中是哪种粒子使牵牛花汁液显蓝色呢?于是他和同学们继续探究:【提出问题】NaOH溶液中何种粒子使牵牛花汁液发生颜色改变?【作出猜想】猜想1: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H2O。 猜想2: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 猜想3: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 【设计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溶液呈紫色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不是 2、向盛有少量氯化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溶液呈紫色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不是
8、 3、 溶液呈蓝色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只能是 【交流反思】实验完成后,继续讨论发现,还有更简单的方法,请你用文字或者是图示设计出更简单的方案_例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部分日常生活用品的酸碱变化进行了测定,他们对每种待测液都做了三次测定,然后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分析测定结果,发现各类洗发液的PH差别较大,约在79之间,护发素的PH均略小于7,同学们联想到洗发、护发的程序,决定探究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提出问题】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有什么影响?【设计实验】收集某人的5束头发,分别放入不同的PH溶液的烧杯中,静置约30min。将各束头发取出,用纸巾吸干液体后观察并实验。结果如下表:P
9、H=1PH=4PH=7PH=10PH=13头发的光泽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黄黄,无光泽头发拉断的难易程度不易断不易断不易断易断极脆【实验结论】 【分析交流】洗发时使用洗发液和护发素的顺序是 原因是 【知识扩展】若用其他人的头发重复上述实验。是否也能得出上述实验结论? 。说明原因 例9:实验室里某小组正在探究一个问题。根据设计方案,小黄向试管中加入2mlNaOH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她又用滴管继续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酚酞溶液遇酸、碱溶液能显示不同颜色吗? 、酸和碱溶液能发生反应吗?大家对小黄得到的无色溶液继续进行探究。小斌认为反应
10、后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小亮认为溶质有两种。他们是 。同学们根据以下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后。一致认为小亮的观点是正确的。请你补填下表的空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少许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小亮的观点正确方案二:取少许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请你和全班同学一起分析以下问题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1所示。从粒子的角度具体分析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 锌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从粒子的角度具体分析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原因是 通过以上分析。揭示出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是 例10:一天,小英发现妈妈蒸馒头时用的不是纯碱而是小苏打,她很好奇
11、,便问妈妈为什么不用纯碱而是用小苏打,妈妈告诉她因为面团没有发酵,不能用纯碱。小英对妈妈蒸馒头产生了疑问。做了如下的探究:【提出问题】问题1:小苏打为什么可用于蒸馒头?用它蒸馒头的原理是什么? 问题2:小苏打和纯碱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查阅资料】:做面包、蛋糕等食品时,常加入膨松剂,多数膨松剂在加热时可产生气体,使面团疏松多孔。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是一种常用膨松剂,受热可转化成纯碱。【猜想】:对问题1的猜想:NaHCO3受热时可分解产生CO2。 对问题2的猜想:NaHCO3可以和酸反应,NaHCO3的水溶液呈碱性。【实验探究】小英在实验室经过实验,验证了她的猜想是正确的。请你帮助她完成下列实
12、验报告。猜想一猜想二简要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有关化学方程式实验探究练习1. 某校地处工业区附近,空气中经常弥漫着刺激性气味,这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提出问题】这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SO2,该气体可能来自学校附近的工厂。【实地调查】工业区内有一家使用含硫燃料的化工厂。【查阅资料】 SO2能被碘(I2)氧化:SO2+I2+2H2O=H2SO4+2HI, 碘液能使淀粉变蓝【设计实验】在一定质量分数的碘液中加入适量的淀粉糊,得到蓝色的测试液; 甲乙丙三组同学用三支相同的100ml注射器,各抽取5ml测试液,然后到校园的操场上进行实验(每次抽取80ml空气,抽气后,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器口,充分振荡,在
13、打开橡皮塞排除余气,然后进行第二次抽气,如此反复,直至测试液变为无色,记住抽气的总次数)。【实验分析】在实验中每次抽取的空气要进行充分振荡的目的是_ 三组同学都到同一地点进行实验的好处在于_【实验交流】同学们的行动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为进一步确定SO2的来源,同学们又进行了新的探究。你认为三组同学的下一步操作是如何进行的?_【实验结论】污染校园空气的气体是SO2,进一步探究表明,该污染主要来自附近的化工厂。2. 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假设】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相同体积的H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专题 复习 科学 探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