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工作调研情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就业工作调研情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内江市就业工作基本情况汇报一、我市劳动力基本情况(一)从人口分布上看。内江是430万人的人口大市,其中,农业人口337.06万,占79.22%,非农人口88.4万,占20.78%(见图1)。(资料来源:市统计局) (二)从劳动力流向上看。劳动力220万人,外出务工人员150万人(其中:省外72万,占48%,省内其它市州35万,占23.33%,市内各县区43万占28.67%)(见图2)。(资料来源:市统计局) (三)从就业人员行业分布上看。全市就业人员总计人,其中国有经济单位从业人员人,占33.34%,城镇集体经济单位从业人员13840人,占4.12%,私营经济单位从业人员人,占35.45%,其
2、它经济单位从业人员89411人,占27.09%。(见图3)(资料来源:市统计局) (四)就业困难人员情况。目前,全市“四类就业困难人员”总计45930人,其中,被征地失地无业农民9179人,占20%,“4050”人员13756人,占29.94%,残疾人21453人,占46.71%,失业1年以上人员1542人,占3.36%。(见图4)(资料来源:市就业局、市统计局) 综上所述,我市劳动力存在四个特点:一是农村人口占比高,城镇化率较低;二是由于市内缺少支出产业,劳动力流失率较高,超过48%的人员外出务工;三是本地规模以上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不足,本地私营经济吸纳劳动力仅为35.45%;四是“四类就业
3、困难人员”较多,就业压力非常大。二、我市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一)省市两级民生工程指标全面超额完成2011年我市城镇新增就业52401人,完成年度计划40000人的131%,同比增加12170 人;帮助18157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实现再就业,完成年度计划13900人的130.63%;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1210人,完成年度计划8000人的139.01%;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5938人,完成年度计划4500人的131.96%;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909.2万元,完成年度计划3200万元的122%;失业保险征收11610万元,历史性突破亿元大关,完成目标任务4800万元的242.
4、5%;保持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计划控制在4.1%以内,实际控制在4.0%以内,比年度目标下降0.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完成急难险重目标任务富士康、巨腾国际人力资源招募25650人,在新形势下实现政府促进就业的又一伟大创举。(二)急难险重目标任务有重大突破成都富士康和巨腾国际内江项目是省委、市委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我市各县区政府、各级人社部门、就业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内江发展的大局为重,认清特殊性,明确时间表,强化执行力,将此项工作纳入急难险重任务。我们以行政招募、校企合作、社会中介招募等多种手段并举的方式,累计为两个企业招募员工256
5、50人,完成年度计划6000人的427.50%,兑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企业的承诺。实现了在新的就业形势下,政府促进就业的伟大创举,满足了招商引资人力资源所需,巩固和扩大了转移输出规模,为全市劳务收入大幅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三)积极落实各项就业援助政策一是科学合理地使用就业专项资金。今年,全市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909.2万元,安置公益性岗位就业6545人,灵活岗位就业6908人,全市共使用就业专项资金9565万元,帮助5938名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二是发挥失业保险救济功能,保障就业困难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今年,我市发放失业保险金人次,动用失业保险基金6536万元。
6、(四)就业援助服务居全省前列今年,全市开展了“上门走访、送就业政策、送就业岗位、送职业指导、送培训信息、送困难补助”的“一走五送”就业援助活动,并使就业援助活动常态化。活动期间,我们共提供就业岗位2200个,发放再就业政策宣传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资料和职业指导手册35000余份。新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就业困难群体,对现有公益岗位补贴实行全额及时发放。2012年,开发公益性岗位1100个,其中已招聘大学生公益性岗位600个,先后充实到各基层上岗,切实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此项工作居全省之首,较往年有重大突破。(五)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呈现新亮点历年来,我市组织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
7、、“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就业服务进军营”等各项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努力打造就业公共服务品牌。特别今年春节前后,我市各县、区和各乡镇开展了以“六个一”为主要措施的农民工进城务工“春风行动”,真情挽留外出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有效缓解了我市企业用工难状况。“六个一”即送出一份致全市返乡人员的慰问信、赠送一套就业创业政策和就业创业信息、举办一场返乡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就业对接座谈会、组织一次参观用工单位活动、举行一场大型用工招聘会、集中开展一批促进返乡人员回乡就业创业宣传活动。此项工作得到了省就业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并被其它地、市(州)学习借鉴。(六)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
8、再上新台阶目前我市基本实现了公共就业服务信息联网互通,公共就业服务城乡全覆盖。一是加大资金投入。2011年,我局投资13万元,对人力资源市场硬件设施进行了更新换代和大厅装修改造。二是加强了信息网络建设。2010年投入10万余元,全市统一了软件平台,建成以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失业保险、人力资源信息发布、就业服务管理一体化的信息网络,实现了公共就业服务信息资源共享和经办业务处理电子化、自动和网络化。三是加大了就业信息收集、审核、发布力度,完善了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季度分析制度。(七)劳务开发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一是倾力打造“甜城妹子”、“甜城建工”、“甜城厨师”、“甜城电子”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知名劳务品牌
9、,2011年开展农民工品牌培训4062人,农民工在岗培训12687人。在全省农民工技能大赛上,内江历史性的取得了第三名的优异成绩。二是首创全省第一个农民工维权联合会。2011年8月30日,维权联合会正式成立,增加了农民工就业、创业机会,畅通了多种维权渠道,整合了农民工维权力量,实现了内江籍农民工免费维权,得到了省农劳办、市委市政府和市人社局的高度赞誉。三是建立全省首个农民工信息综合查询平台。内江市有农民工约150万人,常年在外打工。但这部分人在哪里?在干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需要家乡政府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这些都是我们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问题。2011年,我们针对这些问题,积极探索建立一个针
10、对农民工的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农民工信息实名查询。四是在全省率先建立首个“中国农民工之家”网站。实现全省“三个第一”,被省农劳办以简报形式印发各市州学习。(八)积极推进成渝经济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由于我市目前人力资源市场场地狭小,已经不适应入场求职者、招聘单位和内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市委市政府决定,加快推进 “内江市成渝经济区人才交流中心”项目建设,市人社局、市就业局制定了该项目的建设实施方案,即:分步推进项目建设。第一步,抢先注册市场名称,完成内江市推进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实施座谈会任务。第二步,实质性实施项目建设。该项目选址321国道以东,鑫盛路南北侧,属于东兴区政府经营管辖,规划占地
11、面积100亩。目前,该项目用地指标正在向省上申报过程中。第三步,整合力量争取多方资金支持。我们将积极向省厅争取项目资金,弥补市场建设资金短缺的难题。三、存在的问题(一)供需矛盾日渐突出。从数据上看,全市220万劳动力,其中外出务工达150万人,留在内江本地的就业的人员占比极低仅为36.37%。随着我市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一大批招商引资企业先后落户内江,政府间招商引资的竞争已经演变成人力资源的竞争。尤其是自2010下半年起,我市先后承担了为富士康群康科技成都项目、巨腾国际内江项目招募人力资源的工作任务,已累计向上述两个企业输送员工25650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我市的劳动力总量逐渐萎缩,而市
12、域经济发展加快,对劳动力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供需双方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二)劳动力流失严重。由于内江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由于工资收入低,工作环境相对艰苦,生活条件相对不便利等因素,使地方政府很难引进或者留住人才,就连本地考出去的大学生,毕业后真正回到地方农村工作的也寥寥无几。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年轻人大多都想到外地发展,以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一般都不安心留在农村。留守农村从事农业的基本上是妇女及年龄偏大的中老年人,劳动力资源流失较为严重。(三)四类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形势严峻。我市四类就业困难人员总数达45390人,就业援助压力较大,由于市级财力有限,历年来对此项工作投
13、入严重不足。特别是随着“建设成渝经济区经济高地”战略的深入推进,失地无业农民的数量逐年增长,加之原国有企业改制破产下岗失业人员绝大部分为“4050”人员,这些就业困难对象普遍文化低、技能单一、年龄大,已经很难适应企业的需求,我市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四)平台建设滞后。我市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信息平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按省就业局要求就失业登记工作必须实现四级联网(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而我市受人员和资金的限制,此项工作开展难度较大,目前全市基本未达到建设要求。基层劳动保障平台所需的人员、物资、经费等严重不足。(五)人力资源市场服务能力不够。一是场地狭小。我市人力资源市场占地面积不足500平方米
14、,而平均每场招聘会入场找平企业达150家,市场仅能容纳300余人,场地非常狭小。二是经费不足。按照就业促进法的要求,政府必须为公众提供免费公共职业介绍,搭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立人力资源市场,其经费全部由本级财政投入,目前我市人力资源市场并未纳入财政全额拨款预算。三是人员不足。我市人力资源市场的职工全部为社会临聘人员,没有正式编制,其工资、工作经费等尚未纳入财政预算。受上述三方面原因的限制,我市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能力有待加强。(六)失地无业农民、企事业单位失业保险费国家筹措部分不能及时足额到位按有关文件规定:失地无业农民失业保险费由国家、集体、个人三方负担,企事业单位职工失业保险费由单位、个人负
15、担。但我市财政支付能力不足,导致“国家部分”及“单位应缴部分”不能及时足额到位。至目前为止,全市 “国家部分”累计欠费达4600万元,“单位应缴部分”欠费达1500万元”。截止2012年1月,失业保险基金垫付失地无业农民失业保险待遇的资金已达2000余万元。按照国务院失业保险条例之规定,失业保险基金不允许欠缴,更不能挪用。2012年国家审计署将开展社保基金大审计,我市目前的失业保险工作存在较大违规风险。四、建议及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用活用好就业政策。充分利用现有就业政策,加强对四类重点服务对象: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被征地农民的就业援助,特别是对就业困难对象的服务,做好全市公益
16、性岗位的有序管理,让有限的工作岗位援助最需要援助的就业困难对象,启动家庭服务业岗位开发和政策补贴。(二)全力搭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加快推进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将农村劳动资源纳入登记范围,将农民工综合信息查询系统与就失业登记系统并网运行。力争年底实现市、县、乡镇、社区四级联网,建立内江公共就业服务网,力争用一年的时间,进入全国就业信息服务网,2013年实现内江信息与全国联网。(三)规范公共就业服务流程。公共就业服务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下一步,全市就业系统将对涉及到公共就业服务的所有工作内容进行重新梳理、规范,力求简单明了、力求简化程序、力求廉洁高效,重新制定我
17、市公共就业服务操作规范,并将此操作指南公之于众。(四)管好用好失业保险基金。一是狠抓失业保险稽核工作。办理执法证,加大清欠力度,牵头制定内江市失业保险稽核工作操作规范,动用舆论监督、行政执法等手段,促进失业保险应收尽收。二是狠抓维稳工作。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失业无地农民逐年增多,狠抓失业保险维稳,确保失地无业农民按政策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维护内江和谐稳定。三是狠抓失业保险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失业保险现有“金保网”运行平台,实现失业保险网络化、信息化,加强基金监管力度。(五)建立就业政策联动机制。探索并建立就业扶持政策联动机制,发挥就业专项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重点扶持创业带动就业。
18、一是将小额担保贷款与大学生就业、家庭服务业相结合,把相关项目扶持政策综合配套使用,发挥最大效能。2012年,市本级成立审贷委员,新注入500-1000万元担保基金,增加放贷规模,扩大覆盖人数。二是将培训工作与大学生就业、创业带动就业相结合,继续优化创业环境,促进创业带动就业。2012年,我市将积极开展申报创业培训定点机构、创业培训师认证工作,力争培育3家有资质的创业培训机构,培养3-5名创业培训师(获得人社部SYB认证)。(六)继续做好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人力资源招募工作。针对招募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及时研究对策,出台措施,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一要依靠我市的职业介绍机构,灵活运用再就业资
19、金,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市场化机制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方式为富士康、巨腾集团招工。二要在培训项目上及时转向,开设与企业用工相符合的专业。三要加大宣传力度,采取不同形式和方法大力宣传招募工作。要充分利用车站、码头、村社阵地,利用新闻媒体优势给予大力宣传,做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七)加快成渝经济区人才交流中心建设项目步伐。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布署,2012年,我市将启动成渝经济区人才交流中心建设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获得相对丰富的人力资源,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有利于提升内江在成渝经济区的核心地位,变区位中心为经济中心;有利于加大招商引资、聚集产业劳工、拉动一大批企业到内江、到成渝经济区投资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有利于将内江建设成为特大城市。(八)强化舆论宣传。就业工作是关乎民生的重大工程,社会关注度极高。因此,就业部门将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把国家的就业政策宣传到位,提高社会知晓度,让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就业工作,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关注民生、关心就业、构建和谐的良好氛围。2012年,我们将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加快内江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内江市就业服务管局 二0一二年二月八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