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辅修教学大纲.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排球辅修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球辅修教学大纲.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排球专项提高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排球 课程类别:辅修课程学时:200学时学分:12学分授课对象:体育系排球辅修学生一、说明 (一)本大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及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有关精神、通化师范学院体育系课程设置及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而设置,在第一、二、三、四、五、六学期开设排球辅修选修课,系统地培养学生具有专项教学和训练的能力。 (二) 编写依据: 本大纲根据通化师范学院体育系本科培养方案、体育系专修通用教材排球运动(黄汉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教材的要求,并结合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教学计划要求而编写。是我系排球
2、专修课教学工作的依据。 (三)本课程的任务: 1、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现代排球教学、训练和竞赛理论,具备排球教学、训练和竞赛的工作理论基础。 2、通过教学与实践,使学生掌握主要技术动作和战术打法,以及临场运用能力。 3、使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发展方向,掌握主要的技战术教学、训练方法,以及竞赛组织方法,具有进行排球主要技战术的教学能力,以及青少年业余训练和竞赛组织能力。 (四)指定大纲的原则 1、科学性和先进性原则:依据排球教学、训练和竞赛特点和规律,以及排球运动的最新发展趋势。 2、理论联系实践原则:依据本课程的基本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贯彻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和阶段性。 (
3、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重点培养学生的教学、训练和竞赛组织能力,教学课和学生教学实习课相结合。 2、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论认识和感性认识,突出理论学习和教学、训练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的分配 (一)总学时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分类 教学内容 时数 教学形式 合计 百分比 理 论 教 学 部 分 排球运动概论 技术分析 24课堂讲授 3015%战术分析 体能训练 心理训练 262教学与训练 教练员工作 62竞赛与裁判 2科研方法 其它排球运动 22实 践 教 学 部 分 主要技术 64教学课 12663%次要技术 介绍技术 126主要战术 30次要战术 介绍战术 1
4、04实 习 部 分 课内实习 课外实习 12根据实际情况实习课 126%比赛 教学比赛 18比赛课 189%考核14 147%合计 200200100.0一、 教学内容 (一)理论部分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纲 要 要 点 排 球 运 动 简 介 第一节:排球运动的比赛方法、特点 排球运动的比赛方法,群众性、技巧性、集体性、休闲性等四大特点和世界重大比赛。 排球运动的比赛方法、特点、起源、传播与繁衍 第二节:排球运动的起源、传播与繁衍 排球运动的创建、传播途径、时间及繁衍过程。排 球 运 动 的 发 展 概 况 第一节: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 娱乐排球、竞技排球和现代排球。排球技、战术发展的主要规律和
5、特点。排球竞赛规则对技术战术发展的影响。 重点讲授排球运动如何从普通的娱乐活动发展成为奥运会的竞技项目;从室内排球发展到形式多样的各种排球运动;从一般的体育活动发展成为专门的运动科学。 第二节: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 发展概况、六人排球的推广和发展、走向世界。我国对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的贡献。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的经验和面临的问题。 第三节:排球运动的发展态势 排球技、战术发展态势。排球教学训练发展态势。排球运动心理训练发展态势。排球运动体能发展态势。排球运动科学研究发展态势。 排 球 技 术 第一节:排球技术的基本理论 排球技术概念、特点、分类。掌握排球技术的分类,动作方法及要领,教学顺序,教学步骤
6、,常犯错误及纠正等。重点学习各项技术的动作方法及其运用方法,掌握各项技术的教学顺序应该遵循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的原则,在教学步骤上以讲解示范、徒手练习、结合球的练习为基本模式,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强调动作技术的规范化。 第二节:排球技术的几个力学问题起动与制动。起跳。旋转球与飘球。入射角与反射角。挥臂速度。 第三节:准备姿势与移动基本动作方法、技术分析、技术要点、运用方法及教学与训练方法。重点是半蹲准备姿势、起动和各种移动步法。 第四节:发球发球技术的演变、发展趋势及作用。正面上手发飘球和勾手发飘球、正面上手发球、勾手发球的动作方法、技术分析、技术要点,跳发球、发侧旋球、正面及侧面下手发球
7、的动作方法介绍。发球技术的运用方法、教学与训练方法。 第五节:垫球 垫球技术的演变、发展趋势及作用。正面双手垫球、体侧垫球、背垫球技术的动作方法、技术分析和技术要点。垫球技术(接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和滚翻、前扑、挡球等)的运用方法、教学与训练方法。第六节:传球 传球技术的演变及作用。正面传球、调整二传、背传球的动作方法、技术分析、技术要点。跳传、侧传球动作介绍。传球技术(顺网正面二传、调整二传、晃传、传各种快球)的运用方法、教学与训练方法。 第七节:扣球 扣球技术的演变、发展趋势及在比赛中的地位和作用。正面扣球的动作方法、技术分析、技术要点。单脚起跳扣球、勾手扣球、抡臂扣球技术分析。扣球技术
8、(扣近网球、扣远网球、扣调整球和扣半快球自我掩护扣球及变化)的运用方法、教学与训练方法。 第八节:拦网 拦网技术的演变、发展趋势及在比赛中的地位和作用。单人拦网的动作方法、技术分析、技术要点及运用方法。单人拦网的教学与训练方法。 排 球 战 术 第一节:排球战术的基本理论 排球战术的概念、分类、战术意识、指导思想、相互关系。 个人战术内容及运用方法。 掌握排球战术的特点及我国排球战术指导思想的意义、制定依据和内涵,掌握排球运动战术的基本形式及其变化,排球战术的教学顺序与教学步骤。 第二节:阵容配备、位置交换信号联系及“自由人”运用 “四二”配备和“五一”配备的优、缺点及方法。位置交换的方法和作
9、用,信号联系方法,“自由人”运用方法。 第三节:个人战术 个人战术内容及运用方法。第四节:集体进攻战术 “中、边、心二传”“插上”进攻阵形及其变化方法,进攻打法及其变化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五节:集体防守战术 接发球阵形的地位与作用及其变化。接扣球防守阵形的地位与作用及其变化、接扣球(单、双拦网时)防守阵形及其变化方法。接拦回球防守阵形的地位与作用及其变化。接传垫球防守阵形的地位与作用及其变化。第六节:战术系统“四攻”系统。 第七节:战术教学与训练 教学方法、顺序、“中、边、心二传” 进攻阵形的教学、各种练习方法。 体 能 训 练 第一节:体能训练概述 意义、内容、依据、基本要求。 了解排球运动
10、的体能训练内容是由身体形态、机体机能和运动素质三部份构成的,理解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同发展专项身体素质的关系,掌握排球运动各项素质的内容、影响因素、练习手段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学会针对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练习方法。 第二节:体能训练理论 力量类、速度类、弹跳力、耐力、灵活性、柔韧性等素质的要求、特点、训练方法。 第三节:排球运动员的体能测试 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形态指标的测试方法。 排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第一节:专项心理特征 排球运动的活动结构和活动条件,认知心理特征,情绪和意志特征、个性心理特征。了解心理训练的方法、心理状态的调控方法及赛前、赛中、赛后和心理训练方法。 第二节:心理训练的基本理
11、论 心理训练的原则、内容和程序,排球运动的心理诊断。 第三节:心理训练的方法 一般心理训练方法,心理调节训练方法。 排球教学与训练 第一节:教学工作 任务,原则及要求,教学方法,教学课的类型。 教学文件和训练计划的概念、目的、分类、特点、制定的基本原则、依据及注意的问题,掌握排球教学与训练各项文件的制定方法。 第二节:教学文件教学大纲,进度,教案。第三节:训练工作 训练任务,原则,方法。 第四节:训练计划 训练计划的分类,个人、集体、混合训练计划。多年、全年、阶段、周、课时训练计划。 排球教练员 第一节:排球教练员的素质和能力 基本素质,基本技能。 排球教练员的工作内容,具备的基本素质,管理运
12、动队的任务、方法、技巧等,科学选材主要的形态、生理、运动素质、心理和智力等指标。 第二节:比赛指导工作 赛前准备,赛中,临场指挥,临场统计,赛后总结。 第三节:选材工作测试 重要性,选材的内容与测试指标,工作方法与步骤,选材指标的测试,评价与分析。 第四节:教育管理工作 重要性,内容与任务,基本方法和措施,对教练员的要求。 竞赛与裁判工作 第一节:竞赛工作 竞赛的组织工作内容和方法,常用的竞赛制度、编排方法(贝格尔编排法)与成绩计算方法。各大比赛的竞赛制度。掌握排球比赛的组织工作内容和赛程安排的方法,掌握各种赛制的编排方法和成绩计算方法。通过对规则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场地、器材、设备的规格,鸣哨
13、和手势,规则的基本精神和各项判罚的依据,进一步加深对排球运动的理解。 第二节:裁判工作 场地、器材、设备。主要的规则及裁判方法。裁判员的组成及权力、职责及比赛的组织方法。鸣哨和手势。 排球运动科研方法 第一节:科学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研究的包括内容:发展趋势、技术、战术、训练理论与方法、教学理论与方法、选材、心理训练、竞赛与裁判方法。 掌握科研的基本程序、常用的研究方法和撰写论文的基本模式。 第二节: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与方法学问题 自然科学类研究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研究方法的应用,社会科学类研究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研究方法的应用。 第三节:科学研究选题 选题的途径,选题的程序。 第四节:科学研究资料与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排球 辅修 教学大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