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练习第二期 .doc
《提高练习第二期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练习第二期 .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提高练习第二期(5.276.7)一、压强1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质量相等,密度关系是甲乙。当在甲、乙两物块上,分别放重为G1、G2的物体时,甲、乙两物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当对甲、乙两物块分别施加竖直向上的小于物块所受重力的拉力F1、F2时,甲、乙两物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也相等。关于G1与G2、F1与F2大小的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G1G2,F1F2 B.G1G2,F1F2 C.G1G2,F1F2 D.G1G2,F1F22如图9所示,两个正方体金属块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金属块B对地面的压强为p1,金属块A对金属块B的压强为p2。已知金属块A与金属块B的边
2、长之比为2:3,密度之比为9:8,则p1与p2的比值为_。二、 浮力1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正方体M,让M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匀速下降,进入水中,直到全部浸没。图7给出的是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M下降的高度h变化的实验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取g10N/kg)AM受到的重力为12N BM受到的最大浮力为8NCM的体积为4104m3 DM的密度为1.5103kg/m32如图10所示,装有石块的小盒漂浮在水槽的水面上时,小盒受浮力为F1。把盒中的石块卸入水中后,石块受浮力为F2,水槽底对石块的支持力为F3。石块被放入水中后,小盒排开水的体积减小了_。3小希同学在“研究金属圆柱
3、体受到水的浮力与它排水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对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金属圆柱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跟它排开水的体积V排的关系为:_。排水体积V排/cm350100150200250300350浮力F浮/N0.511.522.533.5甲乙图10F=0.5N4如图10甲所示,一个木块的密度为0.65103kg/m3,用细线将木块与容器底部连在一起,当木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1N;若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再在剩余的木块上加0.5N向下的压力时,如图10乙所示,则木块有 cm3的体积露出水面。(g取10N/kg)5实验证明:
4、在同种液体中,固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完成下列主要的实验步骤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设计。实验器材:细长平底试管一支(已知底面积为S=3cm2)、小汤匙一个、抹布一块、刻度尺一把、大水槽一个(水槽的深度大于平底试管的高度)、足量的水、足量的细沙子、天平及配套砝码。实验步骤:(1)用刻度尺测出试管的长度L并记录; (2) ;(3)用药匙取适量的细沙装入试管,用天平测出 ;再将试管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使试管 ,用刻度尺测出试管露出水面的高度h1;将m1、h1记录在表格内。(4)用抹布擦干试管,用药匙再取适量的细沙装入试管,用天平测出细沙和试管的总质量m2;再将试管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
5、使试管竖直漂浮在水面上静止,用刻度尺测出试管露出水面的高度h2;将m2、h2记录在表格内。(5)仿照步骤(4)再做 次实验,测出细沙和试管的总质量m3、m4、m5、m6;测出每次试管露出水面的高度h3、h4、h5、h6,并将数值记录在表格内。(6)计算出每次试管浸入水中的深度(L-h)和 ;将数据记录在表管内。(7)根据物体漂浮时F浮 G物,可知试管每次漂浮时所受的浮力F浮。(8)分析F浮和试管排开水的体积V排确定两者的关系。实验记录表格: S3cm2实验次数123456试管的长度/cm细沙和试管的总质量mkg重力GN试管露出水面高度hcm试管浸入水中深度L-h/cm6边长为10cm的正立方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提高练习第二期 提高 练习 第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