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教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教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题4: 第五单元复习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 1. 理解质量守恒的涵义和对质量守恒定律本质的分析。 2. 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 从质量守恒定律的角度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教学重点: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教学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质量守恒定律: 1. 质量守恒定律、内容的探究: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新物质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跟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存在什么关系?根据以下两个实验方案,观察和探究。结合实验作出分析。(
2、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及其他变化;(2)实验中观察到的质量变化情况。 方案一: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的白磷。在锥形瓶口的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并使玻璃管下端能与白磷接触。将锥形瓶和玻璃管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取下锥形瓶。将橡皮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P) (O2) (P2O5) 讨论: (1)锥形瓶底部铺少量细沙的目的是_;橡胶塞上安装一根玻璃棒的目的是_。 (2)白磷燃烧时发生的现象是_,冷却后瓶内壁有_色固体。 (3)
3、在锥形瓶口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1)防止锥形瓶炸裂;引燃白磷; (2)产生大量白烟,用手触摸锥形瓶感到发烫,说明反应放出大量热;白; (3)为了防止由于气体膨胀而冲开瓶塞。 结论: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称量,天平平衡。 方案二:在100mL烧杯中加入30mL稀硫酸铜溶液,将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铁钉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m1。 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待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将盛有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m2。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 现象:铁钉表面覆着红色固体铜,蓝
4、色溶液变成淡绿色。 结论:反应前后质量: 分析比较两个方案的实验结果,能得到什么结论?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都不改变。 3.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 (1)将一支蜡烛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保持天平平衡,点燃蜡烛,一段时间以后,天平将会有什么变化?如果把跑到空气中的蜡烛燃烧产生的H2O和CO2收集起来,放到天平的左盘上,天平将会有什么变化? 提示:由于蜡烛燃烧生
5、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跑到空气中去了,左盘中的蜡烛变短,质量减小,故天平向右倾斜。 开始天平平衡称得的仅是蜡烛的质量,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中包括消耗掉的蜡烛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因此将生成物都放到左盘,天平应向左倾斜。 答案:天平向右倾斜;天平向左倾斜。 (2)金属A和非金属B可直接化合生成化合物AB。甲、乙、丙三人分别作A和B化合的实验,充分反应时各人所用A和B的质量不同,但总质量都是9g。甲、乙利用A和B的质量及三人得到化合物AB的质量如下表。请填写表中的空格。A的用量B的用量得到AB的质量甲7g2g6g乙4g5g6g丙4.44g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守
6、恒定律内容的理解,强调“参加”两个字意义。计算反应物的总质量时,没有参加反应的部分,不能计算在内。甲的实验中,6g AB大于2g B而小于7g A,可知甲中A过量、B反应完全,反应消耗A的质量为,故反应中A、B和AB按质量比为:4:2:62:1:3的关系进行。生成4.44g AB时,需A的质量为:,需B的质量为:。 当A过量时,B反应完全,B的质量为1.48g,则A的质量为。 当B过量时,A反应完全,A的质量为,则B的质量为。答案:7.52g,1.48g或2.96g,6.04g(二)化学方程式 1.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用化学式表示物质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 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从质
7、的方面: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从量的方面:微观上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目之比;宏观上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之比 例如:氢气跟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子数之比 2 1 2 质量之比 4份质量 32份质量 36份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时,请注意:计算出的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之和,都应与相应的物质对齐,不能偏离;求出的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和之比)一般不必化成最简整数比,但在填空题中,则要求化简。【小结】【作业】练习题单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一 质量守恒定律一 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2.质量守恒的原因a.微观:b.宏观:二.
8、化学方程式1.定义:2.涵义:a.从质的方面:b.从量的 方面:(1)粒子个数比:(2)质量比:【板书设计】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2、知道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3、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重点: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 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循两个原则 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2.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四个步骤 “一物质”:左边写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生成物的
9、化学式,中间用“”相连,读作“生成”。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时,则在其间用“”号相连,读作“和”。 “二配平”:依据质量守恒定律,使“等号”两边各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1)配平化学方程式应注意的事项:不能随意改动化学式右下角的原子个数,只能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数字;配平后各物质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不能是分数,必须是最简整数比。 (2)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 第一步,确定第一配平对象。原则:左右两边出现机会最少且原子个数不相等的原子;左右两边原子个数相对较多、变化较大的原子。 第二步,计算选定原子的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最小公倍数除以该化学式中原子的个数,得到的数值即为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然
10、后再依次配平其他原子的个数。 第三步,配平过程中,有时为了使左右两边某种原子个数相等,会引入分数,而且分数往往配在单质化学式的前边,待方程配平后,只要将各化学式前的系数同乘以该分数的分母,即可将分数消除(注意:消除分母后,各化学式前的系数应是最简整数比)。 第四步,化学计量数配出后要认真检查,确保左右两边各种原子的个数相等。 “三条件”:在等号上方或下方标明反应发生的条件。有些化学反应在常温(室温)下就能进行,不用标示:有的化学反应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进行,就需标明。这些条件包括: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通直流电、加压或减压、光照等。 “四箭头”:表示生成物的状态。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
11、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但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注“”,同样,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 以上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可概括为:左边反应物,右边生成物;写好化学式,系数要配平;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生成气体和沉淀,要用箭头来标明。【典型例题】 例1. 毒品大麻(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C21H30O2)在空气中焚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提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除了要全面掌握反应物的性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外,还必须做到以下四点:一要会正确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二要会写出各物质的
12、化学式;三要会配平化学方程式;四要会正确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本题主要考察后三条。具体步骤如下:以标点的原子作为配平的第一对象,即 配平顺序 去掉化学式前分数的字母,即为: 答案: 例2. 铝和四氧化三铁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该反应用于焊接钢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提示:以标点的原子作为配平的第一对象。 配平顺序 答案: 例3.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E. 提示:本题主要考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能。化学方程式书写过程中常见的错误有:物质的化学式写错,或多写或漏写物质的化学式,如A中氧化镁的化学式应为MgO,B中MnO2做催化剂,
13、不能写成反应物和生成物;没有配平方程式或配平后各物质化学式前系数有公约数,如B中化学反应式没有配平;化学方程式倒写和移项(化学方程式与代数方程式不同),如C中将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倒写了;漏注或注错反应所必需的条件,如A中反应条件为点燃,而燃烧只是反应的现象,D中反应条件漏注了,应为加热;漏标或标错“”或“”,箭头只表示生成物的状态,与反应物无关,A中反应物氧气化学式后不能标“”,B中生成物氧气的化学式后漏标了“”,D中生成物铜的化学式后不应标“”,因为反应物中有固体CuO,生成物中的固体就不需标“”。答案:E【小结】: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14、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二.书写步骤(1).写: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中间连短线(2).配:化学式前配化学计量数(3).等:短线变等号(4).标:标注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5).查:检查化学式是否正确,反应条件是否表明,生成物状态是否标注,是否配平。【作业】:练习题单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学习目标】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2.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3.结合具体题目讲解根据化学方程式已知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另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的格式和步骤4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和实际意义。 【 重点】: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
15、难点】:使学生理解化学计算包括化学和数学两个因素。【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 例题1. 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解:(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设: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32 6g x 答: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g氧气。 在实际运算过程中,还可以再简化些,具体格式可参照例题2。 例题2. 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
16、x x 10t 答:需要碳酸钙18t。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常出现的问题: 1. 不理解题意,答非所问; 2. 设未知数,未知数带单位,以下各步实际数据没带单位; 3. 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化学式错误,或没有配平),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和算错,使计算失去正确依据; 4. 解题中所选择的物质与已知、待求物无关,作为计算依据的关系量不能表示同一化学概念; 5. 单位使用错误,将体积当作质量代入计算; 6. 把不纯物质质量当作纯净物质量代入计算; 7. 综合计算,前后步骤安排不合理,因果关系颠倒。 练习1: 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45g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待反应完全后,
17、将试管冷却,得到2.49g固体物质。计算制得的氧气多少克?2.49g固体物质中含有什么物质?各多少克? 提示: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组成不发生变化。混合物中只有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题意可知固体物质减少的量为氧气质量。将氧气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计算可得氯化钾质量为1.49g,则二氧化锰质量为。 解:制得氧气的质量: 设2.49g固体中含有KCl的质量为x 149 96 x 0.96g 答案:制得氧气0.96g;剩余的2.49g固体中含氯化钾1.49g、二氧化锰1g。 练习2: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克氢气需要氯气多少克?生成氯化氢气体多少克? 解:
18、设燃烧100克氢气需要氯气质量为x,生成氯化氢气体质量为y 2 71 73 100g x y , 解得:,答:需要氯气3550g,生成氯化氢3650g。【小结】:【作业】:练习题单【板书设计】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计算步骤:(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课题4: 第五单元复习本章在初中化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完成了化学用语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物质之间的化学变化,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2. 总结了氧气和氢气的化学性质,把表示物
19、质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3. 对化学的学习,开始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的方面过渡。 本章正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质量守恒定律”,是从量的方面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作好理论准备,是学好本章的基础。因此,必须深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和微观本质。 第二部分:“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入门的三种重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制高点。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原则、方法和步骤,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是本章的中心。因此,多写多练,及时纠正书写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很必要的。在总结物质性质的基础上,把表示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教案 第五 单元 化学方程式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