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社区获得性肺炎定义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是指原本健康的儿童在医院外获得的感染性肺炎,包括感染了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是相对于医院内肺炎(nosocomail pneumonia NP;或称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而言。该定义强调;(1)肺炎,而不是通常泛指的“下呼吸道感染”。CAP是指肺实质和(或)肺间质部位的急性感染,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缺氧和感染中毒症状,通常有发热、咳嗽、呼吸增快、呼吸困难、胸壁吸气性凹陷、肺部湿性罗音和管状呼吸音
2、等呼吸道征象,并有胸部X线的异常改变。本指南不涉及吸入性、过敏性、尿毒症性等非感染性肺炎;(2)CAP是在院外发生的、又有与住院关联的时间概念;其包括部分患儿肺炎发生在社区,但发病在医院,也即入院时处于肺炎潜伏期内的肺炎;(3)原本健康的儿童,这是出于CAP病原学评估的考虑,一个有免疫抑制的患儿,其CAP病原学评估应参照NP病原学。研究CAP病原学还应该注意患儿是否使用过抗生素,如果已使用过抗生素,CAP常见病原菌可能被抑制或杀灭,造成病原学的假阴性。 指南的证据水平和推荐等级根据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的要求,本指南中主要观点的证据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
3、Ia、Ib、II、III、IVa、IVb,而推荐的等级按高低排列分别是A+、A-、B+、B-、C和D,供儿科医师参考(表1)。文中未表明证据等级者均按等级D对待。 表1证据分级水平和指南推荐等级 研究设计状况 证据水平 推荐等级多中心同质RCTs及其高质量的近期SR Ia A+一项或多项严格设计的RCTs,但未综合 1b A-一项或多项前瞻性研究 II B+一项或多项回顾性研究 III B-专家观点的正式综合 IVa C非正式的专家观点或其他资料 IVb D注:RCTs为随机对照研究;SR为系统综述病原学 CAP常见病原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此外还有真菌和原虫。支原体、衣原体和某些
4、病毒(如汉坦病毒等)、细菌(如嗜肺军团菌等)又称非典型肺炎病原,以区分肺炎链球菌等典型肺炎病原菌。由于真菌及原虫感染的特殊性,本指南不作叙述。 一、病原学概述1.病毒病原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婴幼儿CAP起始阶段。常见有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呼肠病毒,还有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肠道病毒等。单纯病毒感染可占小儿CAP病原的1435,病毒病原的重要性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注意并警惕新发病毒、变异病毒造成CAP的可能,如人类偏肺病毒(hMPV)、SARS病毒、人禽流感病毒等【II】。2.细菌病原 儿童CAP血细
5、菌培养阳性率仅515,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使我国小儿CAP血培养阳性率更低。加上难以获得合格的痰标本、又不可能常规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或肺穿刺术,因此较难估算细菌病原所占比例。细菌病原在发展中国家更是重要,常见细菌包括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SP)、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主要是b型,其它型和不定型流感嗜血杆菌较少见)、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phylococcus aureus,SA)和卡它莫拉菌(Moraxella catarrhalis,MC),此外还有肠杆菌科细菌以及百日咳杆菌等。SP是出生20d后个年龄期小
6、儿CAP的首位病原菌,HI主要见于3个月5岁小儿,而肠杆菌属、B族链球菌、SA多见于6个月以内小婴儿【II】。要注意结核分枝杆菌作为小儿CAP病原菌的可能【Ib】。3.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CP)、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和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LP)是小儿CAP的重要病原,其中前两者多见于学龄期和青少年感染,近年有报道5岁以下儿童感染并不少见【II】。(1)MP 是515岁儿童CAP常见病原,占1030以上【II】。文献报道MP
7、感染率9.666.7不等,每隔38年可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Ib】;(2) CT是6个月以内尤其3个月以内小儿CAP的常见病原之一,而CP多见于5岁以上,占病原020【II】;(3)LP是引起重症CAP的独立病原或混合病原之一【II】。4.混合感染儿童CAP混合感染率为840,年龄越小,混合感染的几率越高【II】。Korppi对7个儿科医学中心CAP有关病毒和细菌血清病原学研究结果显示:双病毒或双细菌感染各占014,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占330。二、影响CAP病原检测结果的因素1.年龄与季节年龄是小儿CAP病原诊断最好的提示【II】,不同年龄组CAP病原情况参见表2;2.检测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8、判定标准的非同一性;3.地域、年代和社会经济;4.研究期间同时存在某种病原的流行等。三、2060CAP病例无法作出病原学诊断【II】检测技术的改进有可能改变这种状态,两项大样本多病原联合检测资料中,明确病原者分别达43和85【II】。就我国目前小儿CAP管理现状,我们仍提倡多病原学联合检测,明确病原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础。表2不同年龄组CAP病原情况年龄 常见病原 少见病原出生20d 细菌 细菌 大肠埃希菌 厌氧菌 B族链球菌 D族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链球菌 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巨细胞病毒3周3月龄 细菌 细菌 肺炎链球菌 百日咳杆菌 大肠埃希菌 非发酵革兰阴性菌 沙眼衣原体 b型和不定
9、型流感嗜血杆菌 病毒 卡它莫拉菌 呼吸道合胞病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 副流感杆菌1,2,3 病毒 流感病毒 巨细胞病毒 腺病毒 人类偏肺病毒4个月5岁 细菌 细菌 肺炎链球菌 卡它拉莫菌 b型流感嗜血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 肺炎支原体 奈瑟脑膜炎球菌 肺炎衣原体 金黄色葡萄球菌 病毒 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鼻病毒 人类偏肺病毒 副流感病毒1,2,3 冠状病毒(警惕SARS病毒) 流感病毒(警惕人禽流感病毒) 腺病毒5岁青少年 细菌 细菌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支原体 嗜肺军团菌 肺炎衣原体 结核分枝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病毒 鼻病毒 流感病毒(警惕人禽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
10、EB病毒 腺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冠状病毒(警惕SARS病毒)临床特征CAP患儿可有发热、咳嗽、喘憋、呼吸增快、呼吸困难、胸壁吸气性凹陷、屏气、胸痛、头痛或腹痛等症状。一、征象诊断价值1.发热发热是小儿CAP的重要症状【III】,高热(腋温38.5)伴胸壁吸气性凹陷和呼吸增快(除外因哭闹、发热等所致者)应视为病情严重。2.吸气性凹陷和(或)呼吸频率(RR)增快WHO对5岁的儿童呼吸增快(tachypnoea)的判定标准:2个月,RR60次/min;212个月,RR50次/min;12个月,RR40次/min。在所有临床征象中,呼吸增快对放射学已诊断肺炎的患儿有最高的敏感性(7
11、4%)与特异性(67);对1岁以下肺炎患儿RR还有助于提示肺炎严重度: RR70次/min与低氧血症的相关敏感性63、特异性89【II】。同样也需要除外因发热或哭吵等因素对RR的影响。对于3岁以上的小儿,呼吸增快及胸壁吸气性凹陷提示肺炎并不敏感,而肺部湿性罗音和管状呼吸音却有较高敏感性(75)和特异性(57)【II】。3.呼吸困难(breathlessness)呼吸困难对肺炎的提示性比呼吸增快更强【II】。19821995年的一项Medline搜索研究显示:肉眼观察到的体征(Kappa值0.480.60)临床诊断价值高于听诊所获(Kappa值0.3)【Ia】。4.喘鸣(wheezing)喘鸣对
12、判定婴幼儿肺炎的严重度没有帮助【II】。约30支原体肺炎可出现喘鸣症状【IVb】,且多见于年长儿,因此无胸部影像学(包括胸CT片)证据支持支原体肺炎可能与哮喘病相混淆。二、临床征象对病原学的提示1.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特征【IVa】(1)腋温38.5;(2)呼吸增快;(3)存在吸气性胸壁凹陷;(4)可有两肺干湿性罗音,几乎没有喘鸣症状,如有喘鸣者应考虑是病毒或MP感染所致或伴有基础性疾病;(5)临床体征和胸X线片(简称胸片)呈肺实变征象,而不是肺不张征象;(6)尤其要注意可能并存其它病原感染。 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病初不一定有咳嗽,一旦有细胞溶解、组织碎屑排入气道,则可出现咳嗽。起病多有发热、可有
13、畏寒、呼吸增快,甚至呼吸困难、胸壁吸气性凹陷和严重中毒症状等【II】,要警惕超抗原反应所致的肺炎链球菌性休克。 葡萄球菌性肺炎:其起病时与肺炎链球菌肺炎不易区分,发热、中毒症状明显【IVb】。易在短时间内形成肺脓肿,早期胸片征象少、而后期胸片的多型性则是其特征:可同时出现肺浸润、肺脓肿、肺大泡、脓胸或脓气胸等。目前,在我国城市婴幼儿葡萄球菌性肺炎已少见,但在基层、经济卫生水平较差的地区,本病仍时有发生,它也可以是年长儿流行性感冒的合并症。同时要警惕超抗原反应所致的休克。 流感嗜血杆菌性肺炎:年龄分布以婴幼儿为主,我国未将HIb疫苗列入计划免疫,故HI性肺炎仍是常见的细菌性肺炎之一。起病较缓,常
14、有痉挛性咳嗽或喘鸣,全身症状重、中毒症状明显,小婴儿多并发脓胸甚至败血症、脑膜炎等,胸片可示粟粒状阴影【III】。常继发于流行性感冒。 大肠杆菌性肺炎:见于新生儿或小婴儿,多为双侧支气管肺炎,全身症状极重,常并发败血症及休克,体温与脉率不成比例,常有脓胸但肺脓肿少见,这有别于金葡菌性肺炎【III】。 百日咳肺炎:可以是百日咳杆菌导致原发性肺炎,也可以并发或继发其他病原肺炎【;III】,尚有部分病例系痉咳后的吸入性肺炎【IVa】。2.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特征(1)多见于婴幼儿;(2)喘鸣症状常见;(3)腋温一般38.5;(4)明显胸壁吸气性凹陷;(5)肺部多有过渡充气体征;(6)RR正常或加快;(
15、7)胸片示肺部过度充气,25患儿存在斑片状肺不张,严重者可出现大叶性肺不张【IV】。3.支原体下呼吸道感染特征(1)多见于学龄期儿童;(2)多有咳嗽、发热,部分患儿有喘鸣、关节痛、头痛和肺部罗音;(3)胸片呈肺间质浸润性、小叶性、大叶性肺实变和肺门淋巴结肿大【IV】。4.沙眼衣原体肺炎新生儿沙眼衣原体肺炎近年有增多,患儿常有非特异的断续咳嗽,细湿罗音比喘鸣多见,胸片有浸润阴影。有特征意义的是50的病例在新生儿期有眼部粘稠分泌物病史【IV】。无发热或仅有低热,部分患儿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升高。 放射学诊断评估一、拍摄胸X线片的指征对轻度无合并症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不必常规拍摄胸片【Ib】,给2个月
16、5岁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拍摄胸片并不能影响转归。根据临床征象考虑CAP的患儿应予以摄胸片,后前位或前后位(无法直立摄片者)胸片是必须的。有研究表明:5岁以下患儿伴高热、外周血白细胞20.0109/L、全身他处无明确感染灶,也无肺炎体征者,若予以摄胸片,证实肺炎者约占25【II】。但也有研究表明:3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如有发热和呼吸增快,胸片提示肺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5和92;若缺少呼吸增快而仅有发热婴幼儿只有6胸片呈异常。由此可以认为,当存在呼吸困难征象时,对发热婴幼儿拍摄胸片的价值更大【III】。肺段实变的胸片特征往往不易与肺段不张相区分,后者见于约25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当急性毛细支气管
17、炎患儿病情恶化、考虑对其作气管插管、有心肺基础疾病者应予以拍摄胸片【II】。6m RSV感染者引起大叶性或肺段实变较年长儿多见【Ib】。二、胸X线检查所见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临床已确诊肺炎而胸片无异常者极少见,这提示CAP患儿发热和呼吸增快表现先于胸片典型实变出现。反之,有一些CAP患儿仅有异常胸片所见却无呼吸增快【III】。对普通胸片未能显示肺炎征象而临床有高度怀疑肺炎者、胸片难以明确肺炎部位和范围者和需同时了解有无纵隔内病变或鉴别诊断所必须等情况下,胸部CT检查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IV】。虽然儿科医生之间以及儿科医生与放射科医生之间对同一胸片放射学特征的评价是有差异的,但在除外肺不张、肺梗塞
18、、肺出血等之后,对胸片实变诊断肺炎多是一致认可的【II】。肺内病变呈叶性、大灶性分布者,诊断细菌性肺炎或非典型微生物肺炎的特异性高【III】。胸部侧位片和胸部CT扫描不宜列为常规【II】。三、胸X线征象与病原学关系根据胸部X线征象区分细菌性与非细菌性肺炎是很不敏感的,胸片不能鉴别不同病原的肺炎【II】。MP肺炎胸片所见无固定模式:间质浸润、小叶浸润、大叶实变、肺门淋巴结肿大等,均可能单独或同时存在,还可出现胸腔渗液等【III】。对同一肺炎胸片判断是病毒性还是细菌性难以一致,并且这种读片与血清病毒抗体滴度和细菌培养结果相比,也均存在明显的假阴性错误,因此胸片征象对肺炎患儿的病原学提示性较差,单纯
19、依靠胸片无助于治疗决策【II】。四、胸片的随访目前我国小儿非重症CAP住院率较高,而且平均住院日仅57d左右,对这部分患儿不必强调胸片复查,肺炎的吸收、胸片阴影的消散、炎症肺组织的修复是一个过程的。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强调复查胸片:1.所有肺叶不张的CAP患儿应接受胸X线检查的全程随访和观察;2.有圆形病灶的CAP患儿,以确保不漏诊儿童肺部肿瘤;3.症状持续者应随访胸片。但对急性无并发症CAP患儿无复查胸片的价值,届时患儿往往已无症状【III】。实验室检查一、一般检查1.CAP患儿可常规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相对百分数以及C反应蛋白(CRP),也可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前降钙
20、素(PCT)等,但使用这些指标明确区分细菌与病毒病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多项研究表明:关键是难以得出一个判断的折点标准,而有些病毒,特别是腺病毒、流感病毒能引起侵袭性感然,也可以导致急相反应标记物升高【Ib】。要结合临床征象和特点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去分析判断,也可以将首次检测值作为基线参考值与复查检测值比较。在确诊肺炎的患儿,ESR值升高可作为病情进展的参考,如活动性肺结核、MP肺炎剧期等【IV】。2.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CAP死亡的危险性随低氧血症程度的加重而增加【Ib】,脉搏血氧饱和度的测定提供了非侵入性检测动脉氧合的手段,因此国外学者推荐对每一位住院CAP患儿均必须检测脉搏血氧饱和
21、度,这在我国目前尚难普及,但在有条件的医院尤其对重症CAP患儿应做此项检测【A-】,也可做动脉血气分析。3.血清尿素合电解质 对重症和有脱水征的患儿应检测血清尿素和电解质,以评估水电解质失衡状态。CAP患儿可存在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有研究显示,CAP患儿入院时27存在低钠血症,其中68的低钠血症系ADH过渡分泌致稀释性低钠血症,治疗要点是限制水分摄入而不是补充钠盐。二、CAP特异性病原微生物检测 详见附件1。严重度评估 表3 不同年龄期小儿CAP病情严重度评估年龄期 轻度CAP 重度CAP 婴幼儿 腋温38.5 腋温38.5 呼吸增快,但70次/min RR70次/min(除外发热、哭吵等因素
22、影响)胸壁吸气性凹陷,鼻扇、紫绀、间歇性呼吸暂停、呼吸呻吟 正常进食 拒食年长儿 腋温38.5 腋温38.5 呼吸增快,但50次/min RR50次/min(除外发热、哭吵等因素影响)鼻扇、紫绀、呼吸呻吟 无脱水征象 有脱水征象一、严重度评估CAP病情程度可以从轻症直至危及生命。国内目前将病情分类的标准简化为有无呼吸系统以外受累作为依据,有者为重度肺炎、无者为轻度肺炎,这种分类的标准有欠科学:重度肺炎可以仅合并低氧血症、尚未累及其他系统,而轻度肺炎也可以伴有呼吸系统以外的症状,例如呕吐、腹泻等。20世纪90年代WHO重度肺炎标准是确诊肺炎患儿出现胸壁吸气性凹陷,如果同时再出现中心性紫绀就要考虑
23、极重度肺炎。根据这种严重度的分类,基层医生能及早将重度、极重度肺炎从大量轻度CAP患儿中识别出来,予以住院或转上级医院治疗。英国胸科学会观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拟定CAP严重度评估标准(表3)。二、住院指征【C】收住院的关键是低氧血症。参考英国胸科学会、南非胸科学会、WHO和文献观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拟定下列指征。具备1项者可收住院:1.呼吸空气条件下,SaO20.62(海平面)或0.90(高原)或中心性紫绀;2.呼吸空气条件下,RR70次/min(婴儿),50次、min(年长儿),除外发热、哭吵等因素的影响;3.呼吸困难;胸壁吸气性凹陷、鼻扇;4.间歇性呼吸暂停,呼吸呻吟;5.持续高热35d
24、不退者或有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先天性呼吸道畸形、严重贫血、重度营养不良等基础疾病者;6.胸片等影像学资料证实双侧或多肺叶受累或肺叶实变并肺不张、胸腔积液或短期内病变进展者;7.拒食或并有脱水征;8.家庭不能提供恰当充分的观察和监护,或2个月龄以下CAP患儿。三、收住或转至ICU的指征:具备下列1项者1.吸入氧浓度(FiO2)0.6,SaO20.92(海平面)或0.90(高原);2.休克(或)意识障碍;3.呼吸频率加快、脉速伴严重呼吸窘迫和耗竭征象,伴或不伴PaCO2升高;4.反复呼吸暂停或出现慢而不规则的呼吸。治 疗一、一般治疗中若干问题1.选择何级医院诊治?(1)轻度CAP
25、可以在门诊/家中治疗,由社区/乡镇医疗中心管理【D】。要注意定期随访,有条件地区可以推广家庭随访制度,但同时应向家长宣教CAP护理、病情观察,治疗48h无效、高热不退,或病情e化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青紫等,必须及时转诊治疗【D】。(2)重度CAP应收住院治疗,选择区/县级及以上医院【D】。住院标准包括转入ICU标准详见病情评估节。2.氧疗CAP患儿出现烦躁不安提示很可能缺氧,而缺氧者可无青紫。(1)吸氧指征 海平面、呼吸空气条件下SaO20.92,Pa260mmHg(1mmHg0.133kPa)【A】。如以中心性青紫作为吸氧的提示,应结合胸壁吸气性凹陷、烦躁不安、呼吸呻吟和RR70次/mi
26、n等征象,并应注意有无严重贫血有无变性血红蛋白血症以及外周循环等情况【C】;(2)给氧方法可以选择鼻导管、面罩、头罩等方法,无证据支持那一种方法为优【C】。注意气道分泌物的堵塞会影响吸氧效果。常规给氧方法仍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可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给氧。(3)对氧疗患儿应至少4h监测1次体温、脉率、呼吸频率和SaO2【D】。3.液体疗法(1)轻度CAP患儿不需要常规静脉补液,饮水和摄食可以保证液体入量;(2)因呼吸困难或全身衰弱或难以喂食和吞咽者或频繁咳嗽伴呕吐以及可能误吸者可经鼻导管乳汁喂养,注意小婴儿经鼻导管可能影响呼吸,必须应用者 选择尽可能小号的胃管【D】。少量多次喂食可减轻对呼吸的影响【B
27、-】;(3)对不能进食者需予液体疗法,总液量为基础代谢正常需要量80【C】。监测血清电解质,要辨认ADH异常分泌致稀释性低钠血症的可能,予以纠正;(4)液体种类;510葡萄糖溶液与生理盐水比例为45:1,补液速度应该是24h匀速,控制在5ml/(kg.h)以下;(5)患儿同时有中度以上脱水者,补液总量可先按脱水分度推荐量的1/22/3给予,含钠溶液同样应酌减【C】。4.胸部物理疗法 无证据支持胸部物理疗法对住院天数、发热、胸片肺炎吸收的改善有效,胸部拍击和头低位引流在危重CAP患儿并不适宜【III】,但定期更换体位仍是有益的。不推荐常规呼吸道湿化疗法,吸氧尤其氧流量2L/min时应注意吸入氧的
28、加温湿化。5.糖皮质激素治疗(1)CAP患儿无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指征,更不能将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C】。(2)下列情况下可以短疗程(35d)使用糖皮质激素;喘憋明显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者;中毒症状明显的重症肺炎,例如合并中毒性脑病、休克、脓毒败血症者(注:需在有效抗菌药物使用的前提下加用糖皮质激素),有急性肺损伤或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者;胸腔短期有大量渗出者;肺炎高热持续不退伴过强炎性反应者。(3)糖皮质激素的剂量: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松12mg/(kg.d)或琥珀酸氢化可的松510mg/(kg.d)或地塞米松0.20.4mg/(kg.d)。三、抗病原微生物治疗CAP患儿抗病愿为生物疗
29、法包括使用指征、选择药物和剂量、使用途径和方法、疗程和药物联合治疗、药物对机体不良作用以及用药依从性等,这一切也构成了合理使用的原则。此外,还涉及CAP常见微生物的耐药性的现状、支原体及衣原体病原学地位和CAP常见病毒的治疗等。1.指征CAP抗生素治疗应限于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和衣原体肺炎、真菌性肺炎等,单纯病毒性肺炎是没有使用抗生素指征的,但必须注意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混合感染的可能性。CAP抗生素治疗多始于经验疗法,但各级医生处方更多的是习惯性驱使,下列抗生素选择是基于近年来国内外指南推荐。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细菌病原构成和耐药可能会有不同,而且各地经济水平、药源供应差别较大,因
30、此抗生素推荐是原则性的。2.抗生素选择中的几个具体问题(1)病原治疗还是经验治疗正确诊断、尽可能确立病原学是合理选用抗生素的基础。但是,无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初始治疗均是经验性的,不能因等待病原学检测而延误治疗。(2)经验选择抗生素的依据除个人经验外,更重要的是文献资料的经验总结,尤其是RCTs和SR中的经验推荐,而不是盲目的习惯地使用抗生素。选择依据是CAP的可能病原、严重度、病程、患儿年龄、原先抗生素使用情况、当地细菌耐药的流行病学资料和患儿肝、肾功能状况等。根据抗生素机体致病菌三者关系,选择选取最适宜的、有效而安全的抗生素,要兼顾个体特点。经验选择抗生素要考虑能覆盖CAP最常见病原菌
31、,包括MP、CP等。(3)选择内酰胺类还是选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这两大类抗生素是儿童CAP最常用的。首选那一类应根据年龄及其CAP可能的优势病原:3个月以下有沙眼衣原体性肺炎可能,而5岁以上者MP肺炎、CP肺炎比率较高,故均可首选大环内酯类,尤其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其抗菌谱广,可以覆盖大部分小儿CAP病原菌。对4个月5岁CAP尤其重症患儿时,必须考虑病原菌是对大环内酯类高度耐药SP,可首选大剂量阿莫西林或头孢菌素(详见下述)。(4)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有明显耳、肾毒性,小儿CAP者应尽量避免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应避免用于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32、四环素类抗生素引起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8岁以下儿童。阿奇霉素静脉制剂在我国小儿CAP治疗中有过度使用现象,根据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所示:6个月CAP小儿,阿奇霉素疗效和安全性尚无确立,应慎用。阿奇霉素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以及可能引起的严重的过敏反应,其静脉制剂在小儿CAP的使用应该严格控制。(5)所有CAP患儿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排除肺结核的可能性,高度怀疑者可给予抗结核药物的诊断性治疗。(6)有关PRSP对CAP治疗结局的影响 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SP)尤其PRSP对治疗结局有无影响,文献中大部分资料均认为只要使用适当剂量的青霉素或阿莫西林依然有效。美
33、国8所儿童医学中心254例SP肺炎资料:病原学诊断基于血培养或胸水培养阳性,其中青霉素中介SP(PISP)占8,PRSP占6,头孢噻肟中介株3,耐药株2,这些患儿门诊或住院期间大部分接受头孢菌素静脉治疗,结果显示SP敏感株和耐药株的治疗结局无差异【III】。另一项研究比较25例PISP-CAP和53例PSSP-CAP,使用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治疗,结果同样提示PNSSP并未对结局产生不利影响【III】。由此,美国CDC耐药肺炎链球菌治疗工作组(DRSPTWG)认为:MIC值24mg/L的PRSP对治疗结局无不利影响,但青霉素剂量必须加大为1030万U/(kg.d),分成46
34、次给予,阿莫西林则为90100mg/(kg.d);对MIC值4mg/L的PRSP肺炎、重症PRSP-CAP和(或)PRSP败血症者,可选用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等第3代头孢菌素,甚至万古霉素。PRSP对CAP结局的影响或许复杂的,疾病的转归取决于诸多因素,其本身的严重度就足可影响治疗结局。3.抗生素的选择明确CAP的病原,才能使抗生素疗法针对性强、治疗效果好、治疗费用低。但是,针对具体每一位CAP患儿,初始治疗均是经验性选择抗生素。有效和安全是选择抗生素的首要原则【Ib】。(1)轻度CAP可在门诊治疗,可以口服抗生素治疗,不强调抗生素联合使用,过多考虑病原菌耐药是不必要的【II】。对13个月龄患儿
35、:要警惕沙眼衣原体、病毒、百日咳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可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对45岁患儿:除RSV病毒外,主要病原是SP、HI和MC,首选口服阿莫西林,剂量加大至8090mg/(kg.d),也可以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7:1剂型)、头孢羟氨苄、头孢克洛、头孢丙烯、头孢地尼等【B】。如怀疑早期SA肺炎,应优先考虑口服头孢地尼。我国S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高度耐药,克拉霉素、阿奇霉素作为替代选择【D】。对5岁18岁患儿:主要病原除SP、MC外,非典型微生物病原学地位突出,可首选大环内酯类口服【D】,8岁以上儿童也可口服四环素。若起病急、伴有脓痰,应疑及SP感染所致,可
36、联合阿莫西林口服,剂量8090mg/(kg.d)【B】。(2)重度CAP应该住院治疗,初始经验治疗选择胃肠道外抗生素疗法,多选择静脉途径给药。要考虑选择的抗生素能够覆盖SP、HI、MC、和SA;要考虑MP和CP病原。要考虑病原菌耐药,例如SP耐药以PISP为主;HI、MC产内酰胺酶致耐药;SA在社区CAP中主要是甲氧西林敏感的金葡菌(MSSR)、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ONS)II。由此我们可以首选下列方案之一,胃肠道外给药:1阿莫西林/克拉维酸(2:1)或氨苄西林/舒巴坦(2:1);2头孢呋辛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3怀疑SA肺炎,选择苯唑青霉素或氯唑青霉素,万古霉素不作首选【B
37、】;4考虑合并有MP或CP肺炎,可以联合使用大环内酯类+头孢曲松/头孢噻肟【C】;(3)目标准治疗病原菌一旦明确,选择抗生素就是针对该病原【C】。肺炎链球菌:PSSP首选青霉素,PISP首选大剂量青霉素或阿莫西林,PRSP首选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万古霉素。流感嗜血杆菌、卡它莫拉菌: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备选第23代头孢菌素或新一代大环内酯类。葡萄球菌:MSSA、MSCNS首选苯唑青霉素、氯唑青霉素,备选第12代头孢菌素。MRSA、MRCNS首选万古霉素或联合用利福平。肠杆菌科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等):不产生ESBLs菌首选头孢他啶、头孢哌酮、替卡西林/克
38、拉维酸、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等,产ESBLs菌首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产AmpC酶者可首选头孢吡肟。铜绿假单胞菌:轻度者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危重者宜抗生素联合治疗,可选择第3代头孢菌素或碳青霉烯类联合喹诺酮或丁胺卡那,鉴于药物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使用前应告知家长、征得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B组链球菌:首选大剂量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厌氧菌:首选青霉素联用可林霉素或甲硝唑,或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单核细胞增多性李司特菌:首选按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嗜肺军团菌:首选大环内酯类,可联用利福平。百日咳杆菌、肺炎支原体、衣原体:首选大环内酯类,8岁以上可
39、选择多西环素。4.抗生素剂量、用药途径抗生素剂量详见附表2。CAP患儿口服抗生素是有效而安全的【A】。大样本研究令人信服地证明,口服阿莫西林与肌注青霉素治疗CAP,2436h的评估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别,而胃肠道外用药医疗费用明显高于口服【Ib】。对重症肺炎或因呕吐等致口服难以吸收者,可以考虑胃肠道外抗生素疗法。目前国内儿科普遍存在过多、过度地选择静脉给药,其中相当压力来自家长【IVa】。要注意抗生素血清浓度和感染组织部位浓度,儿科普遍存在1d1次静脉使用内酰胺类抗生素尤其是在门诊,这是不妥当的,不符合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药效学,因为该类抗生素是时间依赖性抗生素,为了达到最高细菌清除率,为了使其血清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之后持续的时间至少达到用药间隔时间的40以上,就必须每68h使用1次。内酰胺类抗生素除头孢曲松半衰期达69h、可以每日1用药外,其余的半衰期均仅12h,必须每68h用药1次。5.抗生素疗程CAP抗生素一般用至热退且平稳、全身症状明显改善、呼吸道症状部分改善后35天【C】,要充分考虑机体的免疫功能,要完整地评估组织修复能力,而不是单一依赖抗生素治疗、无原则地延长其疗程。病原微生物不同、病情轻重不等、存在菌血症与否等因素均影响CAP疗程,一般SP肺炎疗程710d,HI肺炎、MSSA肺炎14d左右,而MRSA肺炎疗程宜延长至2128d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