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社四年上走进不同的家乡.doc
《品社四年上走进不同的家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社四年上走进不同的家乡.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品社四年上走进不同的家乡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2拓展学生的眼界,认识不同的家乡,感受祖国的博大。重点、难点: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教学准备:找一幅本地区的地形图和全国的地形图。 收集有关全国各地的地形风貌和情况的图片。教学过程:1导入:请学生欣赏课本第1415页的内容。2探究活动。教师提问学生:“这两页上有一幅地图,是什么地图?它和周围的几张照片有什么关系?”请学生自由发言。(这是一张专门的地图,书上告诉我们,它叫“地形图”。)那么,什么是地形图呢?请同学进行思考和探究,自己找出答案。什么是地形?(地形是指地表的形态,包括山脉、丘陵、高原、平原
2、、盆地五大类。)地形图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状态。)地形图通过什么告诉我们?(分层设色的等高线,不同颜色的线代表高度不同的海拔。)对于地形图有什么用途这一问题,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3 小组合作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分配给每位小组一张本地的地区的地图,并且指定一个地方,请每个小组根据地形图准备以下问题:这个地方的地形如何,地势如何?海拔多少?那里有什么景色?全班自由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地形图,可以把地形、地势看得一清二楚。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地形图以及怎样阅读地形图,现在大家说一说课本第1415页的地形图和周围的几张照片有什么关系?”请学生自由发言。(每幅照片表现了
3、线条所指地区的地形。)主要是围绕各地的地形的显著差异,使学生感受到祖国领土的辽阔,各地的景色不同,人们的不同风俗习惯。总结:你一定会惊叹,我们祖国各地家乡的自然环境是多么的不同吧!板书 走进不同的家乡地形地表的形态 山脉、丘陵、高原、平原、盆地。地形图告诉我们地势 地表高低起伏的状态。走进不同的家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2通过对有关温度统计的认识,感受祖国的博大。3了解地理环境及气候的不同与人们生活及其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二、教学准备:1、教师找温度统计的有关资料。2、学生课前在16、17页中找一幅感兴趣的图片搜集资料。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
4、学们,最近有一首歌很流行,想听一听吗?(播放刀郎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你能听出这是哪个名族的歌吗?里面还讲了哪一种水果呢?2今天我们就来走进新疆,揭开他神秘面纱,与新疆吐鲁番作一次“亲密的接触”。讲解资料3读了这段资料,你对新疆吐鲁番有什么印象?二、探究活动,围绕两幅图展开。1我想大家一定都尝过新疆葡萄干的滋味,你能从资料中找出为什么它特别甜美的原因么?2是啊,这和当地的温度、光照、降雨都有关系,你能从17页的我国不同地方的气温差异图中找到吐鲁番吗,谈谈你的体会?3看了气温差异图,你有疑问吗?4小结:夏季的吐鲁番在白天可以达到我国的年最高气温,但新疆早晚的温差很大,到晚上可以下降很多,而且新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品社四年上 走进 不同 家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