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与住宅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住区与住宅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要求:(一)概念 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指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道路用地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汽车地面停放场地。公共绿地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集中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配建设施与人口规模或与住宅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建筑容积率居住区总建筑面积(地下室除外)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值。建筑密度居住
2、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绿地应包括:公共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其中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应包括其它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停车率指居住区内居民车的停车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地面停车率居民汽车的地面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二、设计阶段即成果要求: (一)调研要求:1、收集总体规划设计图(总图、景观、道路) 2、收集大量住宅平面平层一室、两室、三室每种不少于四个,跃层、复式套型合计不少于六
3、个,并对每一个套型做功能评价。3、交调研报告(二)设计具体要求(1)总图规划用地面积约11.35万m2, 详见附图,总图设计要求达到规划报规深度,包括总图、景观、道路、功能、竖向(选做),如应表示单元组合并标注相对尺寸。单体要求设计图纸达到扩大初步设计深度,如单元的平、立、剖面图(1:100)应标注二道尺寸(剖面可选某一单元剖切绘出)等。(2)贯彻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提出居住区规划的结构分析图,道路系统及交通组织分析、绿地系统分析等。(3)分析并提出居住区内部居民的交通出行方式。居住区出入口不得少于2个。必要时,步行、车行出入口可分开设置。(4)确定停车场的
4、类型、规模和布局。停车位按不少于住户的1:1配置。(5)住宅组群应合理,并富有特色。本次设计以多层为主,可结合低层(联排式)、中高层和高层考虑,但低层、中高层或高层只需在总图上体现,不需作平、立、剖设计,如鸟瞰图看到,则可只用体块表示;建筑形式应贯彻与周围建筑协调一致、丰富美化城市景观要求的准则。(6)分析并确定居住区公共建筑的内容幼儿园、会所、商场、公交始末站等;确定各类公建的规模和布置方式,表达其平面组合体型和室外空间场地的设计构思。公共建筑的配置应结合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特征,结合原公建设施一并考虑。(7)绿化系统规划应层次分明,概念明确,与居住区功能和户外活动场地统筹考虑。(8)
5、总体布局中应适当考虑电力、电讯、邮电、给排水、燃气等设施的布局。确定环境卫生设施(如垃圾收集站点、公共厕所等)、变电室(箱)及污水处理等居住区内市政公用设施的位置。(9)应在基地现状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居住对象、历史文脉、城市景观及有关技术规范等方面进行规划构思,提出体现现代居住区理念和技术手段的、优美舒适的、有创造性的设计方案。(10)住宅日照间距不小于1 :1.1或按照贵阳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执行;绿地率不低于35%;容积率不大于1.8,建筑密度:30% .(11)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说明、规划设计指标。基本指标: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住宅建筑总面积(m2)、公共建筑总面
6、积(m2)、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地率(%),居住总人口(人)、总户数(户)、停车位等。(12)套型设计:a、按套型使用面积系列表中的规定,选取其中一种或二种面积标准,考虑其相应的家庭人口数,作出不同居住模式的套型设计,并形成多样化的组合体,这五种面积标准中,以2、4、5类为重点(表1)套型使用面积系列 表(1)序号使用面积建筑面积居室构成适应家庭人口数160平方米约70平方米1L大SDK, 2DK家庭人数1-3主要家庭人口(3)275平方米约87平方米1L小DKS, 2L小DK,2DK家庭人数1-3(4)主要家庭人口(3)383平方米约98平方米2L大DK, 2L小DK,3DK家庭人数3
7、-4(5)主要家庭人口3(4)495平方米约110平方米2L大DK, 3L小DK,2L小DK家庭人数3-4(6)主要家庭人口45108平方米约123平方米 3L大DK,3L小DKS家庭人数4-6主要家庭人口4(5)(含二代居)注:构成中:“数字” 表示卧室个数;L大大起居室,L小小起居室,D-用餐空间;K厨房;S-工作室,除上述用房外,还应设卫生间;打框代表重点套型阳台不计入使用面积,折半计入建筑面积,户外公共楼梯及走道按使用户数均摊入每户建筑面积。b、各室面积(平方米)(1)起居室:1418为宜,一般不小于12,大起居厅可达20-25,小起居室不宜于10。(2)夫妇房:9-15,双人卧室:8
8、-11,单人卧室:5-7;(3)厨房:4.5-6;餐厨合一时:6-10;(4)卫生间:3-5 (或:参考住宅大、中、小三种户型配比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小户型占20%,中户型占60%,大户型占20%。小户型每户建筑面积控制在70 90m2, 中户型每户建筑面积控制在90 130m2, 大户型每户建筑面积控制在130 150m2。) c、户型设计要求做到三明:明卧、明厅、明厨、明厕(对于一套户型内有两个厕所的允许其中一个为暗厕)。d、多层宜采用一梯两户,层高不宜低于2.8m。e、若设计中高层,每个单元必须至少设一个电梯,并设专用管道井。必须考虑消防要求。f、厨卫设备:厨房:燃料考虑管道煤气,设置灶台
9、,操作台,洗池台,吊柜,排油烟机等,可考虑设置冰箱位置。卫生间:设浴盆或淋浴器,洗脸盆,便器(蹲式或坐式)、镜箱,洗衣机位置,并考虑通风排气;管道区:管道和水、电、气表以暗藏、隐蔽为原则,宜集中布置管井,设置水平管道区,查表宜在户外以利管理和维修。(13)各配套设施及相关面积,见附图。(14)出图 电脑绘制或电脑与手绘兼用,出A3文本及光盘(光盘以每班一张计),效果图:一张透视、一张全景鸟瞰或局部鸟瞰,鼓励作室内透视、局部透视(效果图应选择以多层为主的组团绘制)。三、进度安排 (表)2周次教学内容评分标准1-2周讲课,收集资料,作调研报告开始一草设计(徒手):总平面(1:500),组合体平面示
10、意(1:200-1:500),设计说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每套建筑面积,套型使用面积及使用面积系数)20分构思功能7分图纸表现3分学习态度3分3-4周一草设计中20分功能技术10分造型4分图纸表现3分学习态度3分5-6周评讲一草,开始二草设计总平面(1:500),竖向图、单元标准层平面(1:100)布置家具及设备,注明每一空间净面积标注二道尺寸,各层平面,立面,剖面及组合平面(1:200),主要房间室内透视及组合体透视草图,设计说明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套型使用面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系数),设计定稿20分功能10分技术经济5分学习态度5分7-8周绘制正草及正图:内容按要求,应包括设计说明及各项技
11、术经济指标(同上)室内及组合体透视表现方法自定40分功能10分技术经济10分造型6分图纸表现8分学习态度6分交图时间: 第8周末方案有创新,图纸表现精美,可奖励10分(二)参观调查提要1了解我国的住房制度,居住现状和居住标准。2结合课程设计选题,针对新、旧居住区的居住坏境、风貌特色、交通、旧城改造等方面问题,进行科学、系统的调查分析。3收集现状基础资料和相关背景资料,调查城市性质、气候、生活方式、传统文化等地方特点,分析城市上一层次规划对基地的要求,以及基地与周围环境的关系。4调查小区居民的户外活动的行为规律及小区人口规模,了解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对各项功能及组团外部空间的组织。分析小区规划结构
12、、用地分配、服务设施配套及交通组织方式。5对居住小区及小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进行调查:小区道路系统规划结构、道路断面形式、小汽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规模、布置形式。6调查居住小区的住宅类型及住宅组群布局:小区住宅设计是否具有合理的功能、良好的朝向、适宜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如何考虑住宅节能;住宅组群布局如何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空间环境的创造等因素,营造富有特色的居住空间。7调查居住小区公共建筑的内容、规模和规划布置方式。公共建筑的配套是否结合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特征,并方便经营、使用和为社区服务;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有什么特色。8调查居住小区绿地系统、景观系统规划设计。
13、如何进行环境小品设计,创造适用、方便、安全、舒适且具有多样化的居住环境。如何安排公共绿地及其他休闲活动用地,包括居住小区的中心绿地和住宅组群中的绿化用地,以及相应的环境设计。9调查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所需条件。重点参观调查内容:(1)居住区的住宅设计;(2)居住区的道路系统组织;(3)居住区的停车问题(4)居住区的活动场地设施;(5)居住区的建筑群体造型和色彩;(6)居住区的日照、通风、采光问题;(7)居住区的邻里交往;(8)居住区的安全性和舒适性;(9)居住区的配套公建。(10)居住区中住宅户型的选择与特点(11)不同类型住宅的特色(梯间式、内外廊式、跃层式)(12)居住区的规模和物业管理方式。(13)居住区的景观要素及其影响(色彩、尽度、形式、质惑、可识别性、归属感、私密与公共、闭合与开放)(14)居住区的道路系统,等级和停车场的布置。(15)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和服务状况;(16)居住区的绿化系统;(17)居住区的外部空间活动以及活动场地的设施和设置;(18)居住区的市政设施状况;(19)居住区中存在的通风、日照、噪声污染、垃圾收集等问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