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师德内涵提高教师素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诠释师德内涵提高教师素养.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诠释师德内涵提高教师素养 宏伟乡中心小学 于治华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教师是落实以德治国方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生力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尤为重要。如何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养,我感到作为一名校长应致力做到诠释师德内涵提高教师素养。 一、如何诠释师德内涵(一)乐教勤业,献身教育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它总是谦逊地低垂着它的绿荫。” 教师的职业有苦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乐教勤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以育人为乐。才能自觉的强化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我,才能在
2、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献身教育是一种精神境界,教师必须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教师不仅仅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别人,而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苦的为教育而献身。我们不会忘记和龙市头道镇龙海村小学教学点老师,姜凤林、田喜艳夫妇,感动了中国,一句承诺坚守21年 。21年里,有70多个学生从这里走向大山外面的世界,当地没有一名孩子失学。他说“最近的学生距学校也要走十几里山路,如果我们走了,这里的孩子就可能会因为路远而辍学。”为了山里的孩子,这对夫妇狠心地把年幼的女儿寄放在朋友家中。直到教学点撤并姜凤林夫妇才离开教学点。我们更不会忘记
3、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中国最美乡村女教师”李灵吧!为她颁奖词是“一切从零开始,从乡村开始,从识字和算术开始。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作。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她是八零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评价李灵时说:“在自己可以开花的年华上,李灵却做了孩子们的泥土,滋养更多花开。她用一个小女子的担当许给家乡孩子一片未来。”姜凤林、田喜艳、李灵不正是千千万万个乐教勤业,献身教育人的真实写照吗?(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为师者要“爱满天下”,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爱是教育的永恒主题,爱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天职。教育只
4、有充满爱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深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上海教育界的老前辈吕型伟也说过:“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教育是播撒爱的种子,教育应当让爱进入每一位学生的心田,引导孩子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科学,让孩子们充满阳光、充满梦想并成就梦想。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就是要用爱心来培育爱心,用人格来塑造人格,用灵魂来呼唤灵魂。 “爱”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一个“爱”字,点出了教师最高尚的品质,也道出了教育至高无上的境界。上海教育界的老前辈、从事语文教学半个世纪的于漪老师曾经说过,教师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一个心
5、眼为学生,为了他们今天的成长,为了他们今后长足的发展。于漪认为,教师上课不能只在课堂上,否则,教育的效果就会随着声波的消失而销声匿迹;课要教在学生的心中,要在学生心中萌芽开花,成为他们良好素质的基因。于漪对每一堂课的要求,都是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智能的发展、思想情操的陶冶融为一体。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高度。 “爱”是要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爱让教师走进孩子的心里,也让孩子爱教师、信教师、学教师。只有师生情感互通,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教育才能情通则理达,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一位优秀的教师,往往能够使一些学生因为仰慕其魅力而喜欢其教授的课程,以后就从“爱”科学变为“
6、迷”科学甚至“痴”科学,进而终身从事这个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并取得杰出的成就。所以,一位受学生敬重的好教师,永远是学生心中的人生路标,引领学生一生健康成长。 “爱”是推动教育创新的动力之源。我们正在推进的教育改革,应该说已经有了很好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但理想与现实往往有很大的反差。我们都理解要坚持教育公平,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但在实践中,有的教师会不自觉地偏爱资优生,冷落学业滞后、调皮不安分和身心有障碍的学生。我们都知道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但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好问、质疑、好动容易粗暴地压制。我们也都知道课程改革要注重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递进,但在实践中有的教师依然习惯于题
7、海战术和教书育人两张皮,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创新能力不足、道德认知与行为背离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这里的根本问题,还是没有真正认识到教育的本源价值是“育人”,而不是“育分”。当然,我们也看到很多优秀的教师对学生始终怀着最深厚的爱,他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把为学生减负、让学生增能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潜心研究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和道德人格。这一切,都源于对学生的爱,源于对学生成长成才的责任感。有了这一点,教师就能自觉地把爱心转化为责任心,进而把责任心转化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爱”是师魂,是教师素质的核心,
8、也是教师从业的最基本要求。师爱绝不仅仅是对班主任、辅导员的基本要求,所有的教师、管理服务人员都要具有爱的品格和胸怀。教师的责任大于天,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崇高。每一位教师都要把教育当作事业来追求,只有这样,才会产生大爱的情怀,才能成为让学生满意、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好教师(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去履行教师这一职责。记得2012年5月8日晚,正当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一群学生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突
9、然失控冲了过来,与前方停在路边的另一辆客车追尾相撞,被撞客车猛力冲向正要过马路的学生。危险瞬间,本可以躲开逃生的女教师张丽莉,奋不顾身去救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车轮,造成双腿粉碎性骨折,高位截肢。张丽莉的事迹迅速全国各地,她的伤情也牵动着人们的心,人们通过各种方式为她祈祷、祝福。张丽莉是我们每个教师学习的榜样,在危险时刻,她用生命保护学生,牺牲自己,在危险时刻,她用无私的奉献为学生撑起了生命的蓝天!张丽莉这种责任重于泰山,学生高于一切的情怀为我们诠释了“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深刻内涵 。(四)更新观念,终身学习传统意义的传道,受业,解惑是教师职责,今天的教师角色正在发生着变化从“传道者”变为知识的
10、引路人;从“授业者”转为解决问题的参与人。从“解惑者”转向发现问题的启发人,从“教”为出发点变为以学生“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的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去学习、去实践。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学习,人的知识结构很快落后于实践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的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的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
11、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二、践行师德提高教师修养 作为学校领导如何引导教师践行师德内涵提高教师素养是师德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领导的首要责任,我认为践行师德提高教师素养应做到以下几方面:(一)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教师工作的的强大动力和思想基础,它是教师激发责任行为,提高师德修养,实现育人使命的原动力,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基石。一个没有责任感的教师,就不可能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也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不论任何时期的教师都要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尽责任,在每天所做的平凡工作中,始终牢记为学生负责、为家长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国家负责。当教师道德认识内化为责任意识,责任意识外化为责任行为
12、,就会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持续的推动作用,就会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供深厚的基础,就会形成绵绵不断的动力。 (二)激发教师的专业精神 。教师专业精神是教师做好本质工作的重要保证,其内涵包括:认识教师从事的是关系到社会发展和民族国家未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和每个家庭的希望与幸福的重要的事业,形成对事业的责任感和崇高感;具有以敬业和为人类及其文明发展奉献自己为特征的专业精神。具有五个特质:服务性、专门性、长期性、创新性、自律性。教师专业精神是影响学生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可促进教师个人的成长与完善。教师专业精神不仅是以一种朝气、一种活力而构成教师形象的重要特征,而且是一种自尊自信、自重自强的行为表现,
13、促使教师时时保持良好的专业形象,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地位和社会价值。 (三)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就是要有独立的人格,有精神追求,有平等的意识,有强烈的责任与操守。知困而学,知难而进。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不能致,心向往之”。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交响,教师是学生精神家园的耕耘者,是人文素质的播种者。人文素养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核心要素,决定着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质量与水平。教师应该做到具有强烈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心,对教育的理想不断追求,积极维护教育的公平和正义,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本,以宽容之心善待每一个学生。 人文素养是人的重要素养之一,对一个教师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的人文素养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对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自身素养的高低,对于学生素养的养成起着关键作用。人文素养处在教师整体素养的核心位置,决定着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在科学与人文日益融合的今天,人们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精湛的教学技能和艺术以及骄人的业绩,还要具备丰厚的以人文知识的内化为基础,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人文素养。 。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