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练习题(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练习题(三).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N公共教育学练习题(三)一、 判断题(对下列各题判断对错,正确的请在其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活动。 ( )2、 根据教育的内容可以把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 )3、 学记是我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学。 ( )4、 教育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 )5、 教育只能适应学生发展而不能促进其发展。 ( )6、 老鹰教雏鹰学习飞行和学觅食,这就是教育。 ( )7、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取消考试。 ( )8、 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朗格郎。 ( )9、 教育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 )10、 学校
2、的产生促进了教育活动的专业发展。 ( )二、 单项选择题(每题有四个选项,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1、 我国古代倡导“学而时习之”、强调学思结合和学行结合的教育家是 ( A )A 孔子 B 孟子C 荀子 D 朱熹2、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的是捷克著名教育家 ( B )A 培根 B 夸美纽斯C 卢梭 D 洛克3、 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 C )A 康德 B 洛克C 卢梭 D 杜威4、 被誉为“教育学的圣经”是指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著作 ( D )A 大教学论 B 教育漫话C 爱弥儿 D 普通教育学5、强调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的是 ( C )A
3、文化教育学 B批判教育学C 实验教育学 D实用主义教育学6、杜威提的儿童中心、活动中心、做中学的教育主张被称为 ( A ) A 现代教育派 B 传统教育派C 形势教育派 D 实质教育派7、 学生按照一定规则来选择学习的课程属于 ( B )A 必修课程 B 选修课程C 直线课程 D 螺旋课程8、18世纪在格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被正式列入大学课程的德国哲学家是 ( B ) A 卢梭 B 康德C 赫尔巴特 D 裴斯泰洛奇9、“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说明教育的 ( B ) A 经济功能 B 政治功能C 文化功能 D 人口功能10、遗传素质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是 ( B ) A 决定作用 B 生理条件C
4、外在作用 D 主导作用 11、首创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捷克教育家 ( B )A 杜威 B 夸美纽斯C 卢梭 D 洛克12、 把规划好的计划、方案和标准等付诸实践的过程属于 ( C )A 课程规划 B 课程评价C 课程实施 D 课程开发13、教育对社会文化做出肯定和否定的评价属于文化的 ( C ) A 传递功能 B 选择功能C 批判功能 D 交流功能14、 对教学活动在课堂上的时间分配与安排的预期设计属于 ( D )A 教学目标设计 B 教学策略设计C 教学内容设计 D 教学时间设计15、 美国认知主义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是 ( C )A 讨论法 B 问答法C 发现法 D 实验法三、名词解释题1
5、、 产婆术:苏格拉底在教育史上首创的对话式教学,包括“讥讽、助产、归纳、 定义”四个步骤。2、素质教育:1.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 从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长远目标出发,以提高受教育素质为根本目 的,引导受教育者素质为根本目的,引导受教育者生动、活泼、主 动学习,培育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师姐资料的) 3.是主体教育观,视教育为社会主体,强调发展是其目标,选拔只 发展的手段。(课件
6、上的)3、教育政策:是一个有目的、有组织的动态发展过程,是政党、政府等政治实体在一定历史时期,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而平衡各方教育利益、协调教育关系所规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4、课程标准:是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各门课程的目的目标、教学内容范围、实施原则及方式、结果标准及其结构的指导性文件。5、教学设计:是指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与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与需要,确立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合理组织和安排各种教学资源,实现教学最优化的一个系统化过程。四、简答题1、 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价值何在?(1)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2)教育决策与教育
7、改革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3)学习教育学是成为合格教师的必要前提(4)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成为好家长2、 举例说明教育的负向功能有哪些表现?(1)教育能够制约人的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的影响(2).教育能够调节和选择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3).教育能够系统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3、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主要趋势有哪些?(1).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更为密切。(2).学制的弹性化、开放性的特征日趋明显。(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4)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5)现代学制逐渐向终身化方向发展。4、 简要回答教师应履行的基本职责。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8、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5、 青少年儿童具有那些合法权利?(1)受教育权、(2)人身权 【来源于百度】五、辨析题1、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我敢说我们日常生活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
9、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就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教育之故。”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答:不正确洛克这种教育万能的思想绝对地肯定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认为一切都是后天形成的,这不仅否定人作为主体的最初认识能力的先天存在,即天赋的存在,也同时否定人的智力的先天差异及其历史发展。因此,这种说法是片面的。2、目前,在中小学课堂上经常出现以下倾向:一是“一讲到底”,满堂灌,讲得过多,讲得过细,面面俱到;二是“一练到底”,满堂练,备课找题单,上课用题单,讲解对答案;三是“一问到底”,满堂问,常常将一句意思完整的话截成几段,老师问上半句,学生答下半句,指导学生钻进教师事先设计
10、的框子里才肯罢休;四是“一看到底”,满堂看,自由看书,没有提示,没有具体要求。请结合相关教学原理分析这样进行课堂教学有效吗?教师应如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1)我认为上述四种教学法都是无效的。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交互的过程,是学生知识有意义地建构的过程,因此,要求教师要少讲,要让学生通过对话、思考来进行知识的学习。然而,长期以来,教师们习惯了在课堂上实施教案的传统的教学方式,面对新的教学观念的冲突,不少教师只是机械地贯彻实施。只是改变了教学的方式,而完全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如此,不仅没有真正转变教学观念,而且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如:“一讲到底”就是讲得过多,讲得过细
11、,面面俱到,使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自己学习、自己消化的时间;“一练到底”,满堂练的结果自然是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活力,徒耗学生精力,事倍功半;而“一问到底”,“问题教学”离不开“问题”,但课堂提问并不等于“问题教学”,课堂提问要有限度,不能滥用,不能整堂课从头问到尾,要适时而止。(2)提高传统讲授法效率的途径有:1.讲清知识脉络,引导学生自觉探索2.课堂教学由枯燥乏味变为主动有趣3.讲授法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有机结合六、论述题1、结合某一课堂教学实例谈谈你对一堂好课标准的认识。1)目标明确。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
12、会什么方法等,也就是要明确学习目标。2)内容正确。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要及时加以纠正。3)方法得当。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4)表达清晰。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的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准确、清楚。5)组织严密。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6)气氛热烈。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因材施教,
13、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2、面对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不愿意认真听课,你准备运用怎样的德育资源加以应对解决问题?1) 挖掘校园精神文化资源,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2) 挖掘校园物质文化资源,熏陶学生的言行3)挖掘校园活动文化资源,陶冶学生的心灵4)整合学校德育人力资源,形成全方位的德育格局七、材料分析题1、著名作家三毛上初二时数学成绩不好。有一次,她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小测验的题都选课后练习题,于是她就在测验前狠下一番工夫背这些题,结果一连考了六个100分。数学老师感到很奇怪,就决定在自修课上临时考她,结果三毛考的一塌糊涂。愤怒的老师马上当着全
14、班学生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个学生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在全班学生的哄笑中,老师拿来毛笔在三毛的眼睛周围重重地画了两个大圆圈。三毛在回忆中说:“我情愿老师打我一顿,但她给我的却是自己一生都没有受过的屈辱,这件事的后遗症三天后才显现出来。那天早晨上学,我走到走廊上,见到自己的教室时立刻昏倒,并且越来越严重。到后来,早上一想到要去上学,便害怕得立刻昏倒,失去知觉。”请问这个数学老师做得对吗?请用师生关系原理分析此案例。(1):有效地进行德育,不仅要掌握德育工作的特点,客观上也需要依据一定的原则来解决和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关系和矛盾;掌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卓有成效进行德育所必需的。而三
15、毛的数学老师发现了三毛的错误,没有进行个别教育,直接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用极端的手段打击学生,没有正面教育,疏通引导,使学生丧失了信心,从此害怕上学,造成严重的负面效果。如果我是三毛的老师,我会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让德育发挥到最大效果。答案2、1.三毛学生时代的这种经历对其性格会产生消极影响。这位数学老师的荒唐做法,对一个孩子造成了不良后果,我们应该从这位教师所犯的错误当中汲取教训。1、教师的做法违背了疏导原则。当学生的情况与往常不同时,该教师不是实事求是地去了解原因,而是故意为难学生,用初三的试题来考察初二的学生,期待学生失败、出丑,来印证
16、自己的主观判断。2教师的做法违背了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缺点或错误进行批评教育是必要的,但是应该尊重学生,注意方式。合情合理的批评可以改变一个人,使他一生受益,而错误的批评或惩罚则常常会毁灭一个人的信心、自尊和前途。三毛的数学老师一直以一种怀疑、轻视、嘲讽的态度来对待她。这次考试不仅故意刁难,恶毒讽刺,而且用侮辱人格的方法来摧残孩子的心灵,这是对学生的不尊重。3教师的做法违背了因材施教原则。三毛是一位性格内向,感情细腻,自尊心极强的女孩。初中生的年龄特征是,生理发育成熟,心理特别敏感,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与尊重。教师对一个完全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初中小女孩做上述行为是
17、很残忍的,摧残了一位小女生稚嫩的心。老师必须视学生为活生生的人,具备人格的人,充满希望的人,以可塑的、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是最重要的教育原则,一个不懂得尊重学生的老师,永远成不了一个好老师。2、在小学英语课堂上,一位老师让学生用三种颜色yellow(黄色)、blue(蓝色)、red(红色)与三种事物boat(小船)、sea(大海)、sun(太阳)进行自由组合。带学生画完之后,老师检查了学生的作品,很多学生都用黄色画小船,红色画太阳,蓝色画大海。但有个学生却用黄色画太阳,红色画小船,蓝色画大海。老是以为他溜号,不认真才画错。于是就严厉地对他说:“太阳怎么是黄色的?”可那个学
18、生的回答却令老师意外,他切切地说“老师,我画的是傍晚的太阳,我看见傍晚的太阳是黄色的。”请问这个老师的做法对吗?为什么?请用教育目的论分析此案例。答:这位老师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教育的目的是是人对某种对象的需要在观念上的反映。 教育具有导向功能。个体总是千差万别的,人类的教育活动也因学生的个性差异变得丰富多彩。以教育目的为依据而制定的具体培养目标有利于教育者开展教育活动,对于受教育者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指引着学生前进的方向,调控者年青一代的发展,保证受教育者能够按照社会的要求健康成长。无论对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教育目的都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是确保整个教育活动正确方向的基础。材料中的老师只是按
19、一种照普遍接受的事实去评价学生作品的对错,而当学生创新作品不符合这种要求时就批评他,这老师没有导向学生进行创新,没有践行教育的导向功能。 教育具有选择功能。教育的选择功能主要体现在教育活动与教育内容的选择上。通过教育内容的筛选引导学生向正确方向发展,此外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的使用也都依据所要表达的教育目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选择。材料中的老师选择了合适的内容来教育学生,但却对于学生的创新却表示批评而没有对学生的创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教育具有激励功能。目的是行为结果的一种指向。教育活动中具体而明确、具有可早作兴和现实性的教育目标,能更好的发挥其激励作用。材料中的老师精心选择了教育教学方法,但却对那
20、位“与众不同”学生没有给与激励而是批评。 教育具有评价功能。教育目的既是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同时也是衡量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依据。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最终的归属。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材料中的老师的教育方法不符合这一教育评价要求。八、教学设计题1、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920页的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练习三中的习题P12的内容,请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主要教学环节进行设计。答:一、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合作探究、讨论等活动,会改写整万数用“万”做单位的方法;2、通过自学、合作探究、讨论等活动,会改写非整万数用“四舍五入”法用“万”
21、做单位求近似数的方法。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二、课程标准在具体的情境中,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三、评价设计评价检测方式和时间:采用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总结汇报,练习作业四、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2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2、2011年10月13日下午,广东佛山,两岁小女孩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次碾轧。司机没有下车而是扬长而去,其间有18人经过,竟对此不闻不问,直到一位拾荒阿姨看
22、到并救起小悦悦。但由伤势过重小女童不治身亡。小悦悦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人们在追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那么多的过路人对躺在地上的小悦悦熟视无睹? (1)请根据此材料结合德育相关理论设计一个德育活动方案。(活动中的教育对象是中学生,你的身份是教师。要求:有活动主题、教育目的、活动过程、活动形式与方法。活动形式可以是主题班会、团队会、讨论会等等。) (2)说明你设计的活动方案理论依据。答:1)活动主题:播撒爱心,理性助人 教育目的:于对社会风气与社会道德的思考”主题班会,此次班会课将“小悦悦事件”引入德育课堂,班级通过事件回放、集体悼念学生感言等形式,让学生主动来探讨和反思,引导学生树立正确
23、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教育学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传承中华民族美德,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身边的人,并教会学生如何帮助别人。活动过程:1、开场白,事件简介 2、其他相关事件的介绍 3、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问题一、如果你是路人之一,你会怎么做?问题二、你怎么看待热心助人,确被讹诈的事情? 问题三、你认为从社会方面,怎样才能剔除人性的冷漠? 问题四、你认为从法制方面,怎样保护施援者的权益?4、全班开展关于交通安全问题的讨论;5、欢迎班长、支书进行事件的总结。6、进行班会的后续活动,在班级群上讨论或发表心得体会等等。活动形式召开主题班会、讨论会等等。2)设计的活动方案理论依据:1、集体主义教育是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集体主义教育实在对他人、对社会的态度与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准则、生活准则和道德准则。培养学生在集体中平等待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相互尊重与信任。2、学生的品德的发展只能在社会活动中能动地实现。3、德育过程要善于组织与指导学生的德育活动。4、学生品德在活动与交往中形成。5、说理教育法、榜样示意法情感陶冶法和品德评价法对学生的德育进行培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