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中的心灵保健(教案).doc
《家庭生活中的心灵保健(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生活中的心灵保健(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家庭生活中的心灵保健教学目的: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家庭,努力塑造现代孩子的健康心理,完美人格,从而使孩子成为身心健康的一代新人。教学内容:1、文字导入,由专家统计出现代孩子多数表现出的心理问题。2、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3、调查原因:为什么孩子有时不听父母话。4、怎样打开心灵的窗户,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5、家长们互相交流讨论,明确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教学时间:60分钟教学准备:1、调查、分析,找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2、根据教学内容和调查实际,有计划地写出面授教案。3、制作面授课的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当今,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
2、状态。这表明人的健康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要更重视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已被学校的重视,但是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仍存在着重智轻德,重身体锻练轻心理保健的误解。二、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1、心理健康是促进孩子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个性重要性的认识。的确,良好的个性是在生活道路上迈向成功的关键条件。2、心理健康是增强孩子社会适应性的重要条件。社会适应水平的高低,正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集中反映。有些孩子在家里和学校都很“听话”“顺从”,是家长、老师都是很喜欢的孩子,由于经常受到表扬和鼓励,所以心理比较脆弱,一旦地位改变或受到一些挫折常常会出现明显的不适
3、应现象,这需要引起家长的注意。3、心理健康是充分发挥孩子自身潜能、不断完善自我的重要条件。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在自我调节机制的帮助下,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这是个性发展中的最高境界。典型例子:霍金和张海迪,他们面对身体严重残疾的巨大困难,靠着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以惊人的毅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克服了无数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使自己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终于成了闻名天下的强者。三、调查孩子有时不听话的原因调查时间:2009年9月7日调查对象:五、六年级全体学生调查内容:孩子有时不听父母话的原因调查方法:利用问卷调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调查结果:1、“我根本不相信他们
4、说的话是真的。”2、“他们对我提出的要求太高太严,我做不到。”3、“他们经常打人,我反感他们。”4、“他们总拿我跟别的孩子比,我最不愿意听这些话。”5、“我经常挨训,已经和他们形成对抗心理。”6、“他们经常冤枉我,我很委屈,所以他们说话我就听不进去。”7、“家长遇上不顺心的事总爱拿我们撒气,所以我很生气。”8、“我觉得我已经长大了,不用老让别人管着我了。”这些都是来自孩子的心声,孩子不愿与家长沟通的原因,家长的原因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大多数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已经发生了动摇!四、怎样打开心灵的窗户,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1、多与孩子沟通,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三种不良的家庭沟通(一)、打岔型沟通(录
5、音)孩子:“妈妈,今天校运会上,我们班得了年级第一名,真开心!”母亲:“哎哟,你看你这身汗,脸上脏的,快去洗洗,穿上衣服,别着凉!”这样的父母不太关心孩子真正的情感,自己被许多意义不大的琐事缠绕,给孩子最大的感觉是唠叨、烦人,会造成孩子出现逆反和抵触。(二)迁就型沟通(录音)“怎么,我给你买的这个玩具不是你喜欢的那个呀?对不起,我明天再去买。”“孩子,妈妈带你去散步!不想去?想去西餐厅喝下午茶呀,好吧,我们现在去。”迁就型沟通的家庭,缺乏一种家庭成员之间真挚的爱,孩子会养成依赖而又固执、软弱而又任性等不良人格特点。(三)指责型沟通(电影片段)影片内容:母亲:“你成天就知道自己工作,从来不管儿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家庭生活 中的 心灵 保健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