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氧化还原反应.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阶段氧化还原反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阶段氧化还原反应.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一)单质与氧气的反应: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加热2CuO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点燃SO2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二)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12.酒精在
2、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O214.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加热2CuO+H2O+CO21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MnO22KCl+3O2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MnO2+O2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19.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20.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21.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
3、高温4Fe+3CO222.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Fe3O4高温3Fe+2CO2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加热Cu+CO22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高温2Fe+3CO225.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Fe3O4高温3Fe+4CO2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一)金属单质+酸 盐+氢气(置换反应)26.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27.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28.镁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29.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30.锌和稀盐酸Zn+2HCl=ZnCl2
4、+H231.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32.镁和稀盐酸Mg+2HCl=MgCl2+H233.铝和稀盐酸2Al+6HCl=2AlCl3+3H2(二)金属单质+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3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35.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SO4=ZnSO4+Cu36.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Hg(NO3)2=Cu(NO3)2+Hg(三)碱性氧化物+酸 盐+水37.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38.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39.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
5、CuO+2HCl=CuCl2+H2O40.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H2SO4=CuSO4+H2O41.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H2SO4=MgSO4+H2O42.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2HCl=CaCl2+H2O(四)酸性氧化物+碱 盐+水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CO2=Na2CO3+H2O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SO2=Na2SO3+H2O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SO3=Na2SO4+H2O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CO2=CaCO3+H2O47.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SO2=CaSO3+H2O(五)
6、酸+碱 盐+水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NaOH=NaCl+H2O49.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KOH=KCl+H2O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Cu(OH)2=CuCl2+2H2O51.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Ca(OH)2=CaCl2+2H2O52.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Fe(OH)3=FeCl3+3H2O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Al(OH)3=AlCl3+3H2O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2KOH=K2SO4+2H2O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Cu(O
7、H)2=CuSO4+2H2O57.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2Fe(OH)3=Fe2(SO4)3+6H2O58.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NaOH=NaNO3+H2O(六)酸+盐 另一种酸+另一种盐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MgCO3+2HCl=MgCl2+H2O+CO2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AgNO3=AgCl+HNO3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H2SO4=Na2SO4+H2O+CO2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
8、O4+BaCl2=BaSO4+2HCl(七)碱+盐 另一种碱+另一种盐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CuSO4=Cu(OH)2+Na2SO4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FeCl3=Fe(OH)3+3NaCl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MgCl2=Mg(OH)2+2NaCl68.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CuCl2=Cu(OH)2+2NaCl69.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Na2CO3=CaCO3+2NaOH(八)盐+盐 两种新盐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AgNO3=AgCl+NaNO3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BaCl2=BaSO4+2NaCl五
9、其它反应: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H2O=H2CO373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74氧化钠溶于水:Na2O+H2O=2NaOH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H2O=H2SO4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加热CuSO4+5H2O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O这个有点小难度。记住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就行了啊。氧化反应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自身做还原反应。还原反应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自身做氧化剂。注:复分解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所有的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有了这些,应该对你有用吧本节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
10、判断;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推断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二、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1.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例3.根据反应:I2+SO2+2H2O=H2SO4+2HI 2FeCl2+Cl2=2FeCl32FeCl3+2HI=2FeCl2+I2+2HCl 可知:I-、Fe2+、Cl-、SO2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I-Fe2+Cl-SO2 BCl-Fe2+SO2I-CFe2+I-Cl-SO2 DSO2I-Fe2+Cl-判断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能否进行,也应遵循“由强到弱”的规
11、律,即反应式中的物质应符合“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例4 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Cl-2+2O2-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2Fe3+SO2+2H2O=2Fe2+SO42-+4H+ BI2+SO2+2H2O=H2SO4+2HICH2O2+H2SO4=SO2+O2+2H2O D2Fe2+I2=2Fe3+2I-2.根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元素的单质(或原子)从左到右还原性渐弱,氧化性渐强(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同主族元素单质(或原子)从上到下还原性渐强,氧化性渐弱。例如,氧化性:F2Cl2Br2I2S
12、(含常识性知识),还原性:Na对应的简单离子的还原性:F-2-,氧化性:Na+K+Rb+Cs+3.根据金属活动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还 原 性 渐 弱K+ Ca2+ Na+ Mg2+ Al3+ Zn2+ Fe2+ Sn2+ Pb2+(H+)Cu2+ Fe3+ Ag+氧 化 性 渐 强4.据原电池电极:负极金属比正极金属活泼(还原性强);据电解池中放电顺序,先得(或失)电子者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其规律为:阳离子得电子顺序(即氧化性强弱顺序):参考3中规律。阴离子失电子顺序(即还原性强弱顺序):S2-I-Br-Cl-OH-NO3
13、- 、SO42-等。5.同种元素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如Fe3+Fe2+),但例外地,氧化性:HClOHClO2HClO3HClO4),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价态越低,还原性越强(如S2-SSO2),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中间价态兼具氧化性和还原性。6.反应原理相似的不同反应中,反应条件要求越低,说明氧化剂或还原剂越强。总的来说,比较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根本依据在于得失电子能力的大小,而绝不能以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作为依据。三、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的升降,其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且得失电子数目相等,这既是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原则,也是判断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的依据。例6.
14、据反应式N2H5+4Fe3+4Fe2+Y+,其氧化产物可能是_。 NextPage例7.将3.48 gFe3O4完全溶解在100 mL 1mol/LH2SO4溶液中,然后加入K2Cr2O7溶液25 mL,恰好使溶液中的Fe2+全部反应完,Cr2O72-全部转化为Cr3+,则K2Cr2O7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033mol/L B0.1mol/L C0.2mol/L D0.3mol/L 例9.某金属单质和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 )ANO2 BNO CN2O DN2例10.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
15、I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Fe3+Fe2+;MnO4-Mn2+;Cl22Cl-;HNO2NO。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 )AFe3+ BMnO4- CCl2 DHNO2【思考】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直观地证明Zn与H2SO4的反应确有电子转移。四、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应用1.一种氧化剂总是优先氧化还原性更强的微粒,一种还原剂总是优先还原氧化性更强的微粒。如:把Cl2通入含有Br-、I-、S2-的溶液中,依次置换出的是S、I2、Br2、而不是同时生成这三种物质。再如:把Zn加入到含有Cu2+、Ag+的溶液中,首先置换出的是Ag,只有Ag+反应完后,才能置换出单质
16、Cu。例11.FeCl2溶液中混有FeI2杂质,根据已知反应:2FeCl3+2KI=2FeCl2+2KCl+I2;2FeCl2+Cl2=2FeCl3;F2+2KI(固)=2KF+I2中的有关事实,要除去其中的FeI2,应选用的试剂是( )AF2 B过量Cl2 CFeCl3 DFeCl2例12.将不同量的Cl2分别通入100 mL 1mol/L的FeBr2溶液和100 mL 1mol/L的FeI2溶液中,在空格处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例13.G、Q、X、Y、Z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的转化关系(未配平):GQ+NaCl;Q+H2OX+H2;Y+
17、NaOHG+Q+H2O;Z+NaOHQ+X+H2O。则这五种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_。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依据是两个守恒: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个数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若为离子方程式,则离子所带电荷也应守恒)。配平的关键是找到作为配平出发点的基准物质。例14.配平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并且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1)P4+ NaOH+ H2O= PH3+ NaH2PO4(2)Fe3O4+ K2Cr2O7+ H2SO4= Fe2(SO4)3+ K2SO4+ Cr2(SO4)3+ H2O(3)H2C2O4+ KMnO4+ H2SO4= CO2+ K2SO4+ MnSO
18、4+ H2O(4) KI+ KIO3+ H2SO4= K2SO4+ I2+ H2O(5)KMnO4+ KNO2+_= K2SO4+ MnSO2+ KNO3+ H2O例15.已知KMnO4和H2O2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则其离子方程式应为( )A2MnO4-+H2O2+6H+=2Mn2+3O2+4H2OB2MnO4-+3H2O2+6H+=2Mn2+4O2+6H2OC2MnO4-+5H2O2+6H+=2Mn2+5O2+8H2OD2MnO4-+7H2O2+10H+=2Mn2+5O2+12H2O价态归中规律: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物质之间反应,产物中该元素的化合价为反应物的中间价态,如2H2S+SO2
19、=3S+2H2O;2FeCl3+Fe=3FeCl2等。若不能完全归中,则化合价的升降不应有交叉,如:五、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则以上三个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四川省绵竹市南轩中学 王映强 摘要:在高中化学总有一些急于求成的教学方法,不注重学生的心理特点,一味拔高,孰不知此举实乃拔苗助长。在高中的教学过程中,应研究学生的心理,研究知识的建构理论,科学地安排每一内容出现的时间以及深入程度,循序渐进地学习。本文从氧化还原反应谈高中化学知识的建构。 关键词:建构 同化 顺应 氧化还原反应 在一次高一年级化学教研会上,探讨有关第一章和第三章的化学教学,正好我也在思考这些方面的问题,这
20、里就把自己所思所想总结一下。为了具体一点,就以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为例来承载我将要说到的问题。 氧化还原反应贯穿整个高中化学内容,是一重要的理论知识,也是高考的一个必考内容。正因为重要,所以一些老师,特别是上过一届的老师特别容易犯的一个错是,讲氧化还原反应时没有重视基础,一味拔高,恨不得把自己所有关于高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通过两周的教学就要让学生的认知水平就能够达到高考要求。所以在教学中,不但讲了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而且还讲了较为复杂的电子得失守恒的计算。有一位正在读高一的学生问了我这样一个题,是他的老师在课堂上的例题,题目如下: 已知氧化还原反应 2Cu(IO3)2+24KI+1
2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生成13个I2,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目是多少? 这道例题改编于2007年全国的一道选择题。做这道题要求学生在陌生的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但对于刚进入高一的学生来说,只会使其昏头,问我题的那位学生说他们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没弄清楚,并且因为这道题有些同学感觉化学好难学。从以上可以看出知识的不当出现会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恐惧感,重者使学生对学习化学失去兴趣。在教学中教者应注意循序渐进,着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需要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安排教学的进度和深度。 让我们先了解高中生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高中生从14、5到17、8
22、岁,称为学龄晚期或青年初期。高中阶段是生理、心理发展接近成熟,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时期。青年初期生理发育的速度比少年期有所减慢。身体发育已经逐渐接近成人水平。青年初期个体的自觉性、独立性有了显著的增长,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他们充满了青春的朝气、活力。积极、向上、热情、奔放。但由于他们刚刚进入成熟期,心理发展并没有完全成熟。高中学生知觉和观察的水平不断提高,更富有目的性和系统性。高中学生在知觉和观察事物时比以前更全面、更深刻了。他们能发现事物的一些主要细节和事物的本质方面,稳定性、持久性都比初中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并非发展得尽善尽美。在观察时,有时观察的程序不恰当,观察还不够精确,容易过早过快地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 阶段 氧化 还原 反应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