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区域现代化发展中小城市发展的阻滞因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区域现代化发展中小城市发展的阻滞因素.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论区域现代化发展中小城市发展的困境摘要:现今中国,区域现代化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发展现实中大中城市的发展都达到了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所以小城市发展在区域现代化发展的研究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虽然我国小城市发展已取得长足进展,但仍然面对诸多阻滞因素,其中的矛盾与症结亟待破解。本文对当今中国小城市发展面临的困境做一个简单的综述,并对相应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关键词:区域现代化发展;小城市发展;阻滞因素1 小城市发展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表明,城市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形态,现代城市也是现代社会生活和文明生活的主要载体。因此,城市己经成为区域发展的根本带
2、动力量。不能就城市论城市,或者仅就城市化论城市,而应当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培育区域的经济增长点上全面、深入地研究小城市的发展问题。我国经济社会经过改革开放新时期30多年的发展,取得辉煌的成就。同时,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新型工业化以及经济危机发生机理复杂化的严峻形势,我国经济发展可以说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坎”上。此外,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区域发展动力不足、“三农”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等发展的难题也在困扰着我们。科学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的根本之策就是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具体说,东部提升发展水平,中西部实现快速的科学发展。实现这样的目标,治本之策在于提升和进一步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也就是提升区
3、域城市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发挥好小城市对于区域的带动作用。城市化过程是一个经济体在基础与结构上发生根本变化的过程。中国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实现了农业国的工业化,改革开放为城市化带来新环境,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取得辉煌成就。根据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1990年以来,我国的城市化目标为适当控制大城市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发展大城市的卫星城市,积极适当发展中小城市与大力发展小城镇。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建设中,我国的小城市得到长足发展;经过1980年代的小城镇建设以及2000年以来的合乡并镇,小城镇建设取得一定进展。2 小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2.1 小城市的类型从小城市的内涵、特
4、征、功能来看,小城市大量存在,但是往往以各种各样的名称和种类为标志形式。从小城市的发展看,十分需要明确统一的标准,规范和指导小城市的建设发展。现在,我国现存的小城市大致以如下的形式存在:一是县级市,多数由撤县建市、升镇为市而来,截至2010年底,我国共有370个县级市;二是县级政府驻地,县级政府驻地都是该县级区域的中心,现在作为镇对待,影响该区域的城市形态培育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应当作为小城市对待,按照规范的城市形态规划、建设和管理,以切实发挥城市对区域的带动作用。三是远离中心城的区驻地(实际成为“飞城”),往往地,把该区作为中心城的城区看待,而实际上,如果按照城市相互作用的距离衰减原理分析,该
5、区己经处于中心城的福射断裂点以外,那么仍把该区作为中心城的一部分看待就显失准确了,而应该把该区作为一个独立的小城市来看待,让其自成体系,否则,只会影响和耽搁该区的发展速度。四是工业型、旅游型、交通枢纽或港口型的专业化规模城镇,只要符合小城市的建设标准并且具有发展潜力,都应当作为小城市对待。2.2 小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综观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小城市的发展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困难和问题。(1)区域内小城市布局缺乏科学性和现实性。城市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聚居的理性选择结果。城市的分布与历史、地理、社会因素的有机结合以及人口、资源、交通、市场要素的选择性融合高度相关。一个相对固定的区域内,与之相
6、匹配的城市数量、城市规模有相对固定的承载限度,并非拥有的城市多些好或者少些好。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县级区域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能力比较有限,竞争力的主要载体是小城市。因此,如何着眼区域的实际,科学布局小城市,使小城市凸显区域的特点和优势,增强区域竞争力,是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必须认真面对的关键问题。从我国目前小城市布局与发展的现实情况分析,小城市布局普遍缺乏合理性,不能彰显区域的特色,不能集中区域的优势条件,形成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从人们对于城市发展的普遍性观念定位上分析,由于小城市布局不合理,致使人们的城市化目的地选择很多的时候处于迷茫状态。比如,具体到一个县级区域,由于对于小城市的布局数量、
7、规模与区域际脱节,或者区域内小城市、镇、社区的一体化发展缺乏科学设计和指导,就会产生农村人口在实现城市化过程中出现困惑的现象,对于究竟是进入城市,还是镇亦或是农村大型社区, 现两难甚至三难选择;与此同时,由于城市的合理布局深刻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进入城市门滥的高低。如张城市布局合理,加之城市化速度适中,那么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城市规模扩充速度、城市生活成本的增长速度就会保持相对协调的比例,不至于出现城市规模偏大、人口补充不足、城市发展停滞或者城市进入门滥偏高、城市生成本偏高、城市容量受限的不良现象发生。 (2)小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城镇不分。许多的研究观点以及现在的
8、发展实践表明,2020年以前,我国的城市化速度仍将保持在1%以上,每年将会有约计1500万人进入各类城镇,主要进入各类城市。但是,1996年以来,我国的城市数量一直保持在600-700座的水平,与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相比较,城市的数量较少,尤其是小城市的数量明显的不足。小城市是城市发展和城市化推进的基础。所以,应当不断增加小城市的数量。此为其一。其二,小城市的规模较小,标准弹性差。我国的小城市受地理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城市的规模悬殊很大:但是总体上城市规模偏小。界定小城市的标准刚性大,弹性不足。处在不同区域,城市的功能差异性很大。处在东部沿海的小城市,功能要求更全、更高;同样规模的城
9、市处在西部,功能要求就会发生变化,比如城市的业态层次就不如东部的高。由于城市所需产品的外供性质、城市生活需求的品质性、产品经营的成本性是共处于城巾?需求品经营的一体的,要求城市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才能保障城市需求的实现。其三,城镇不分。城市化是一种文明,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集成.现实中,我们对于城镇的认识和界定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质。城市应该是城镇的发展目标,城镇是城市的发展基础和雏形。我们认识和界定小城市,都应该以此为起点,不能把一些行政驻地、贸易集中地而不具备城市的特征、基础,也没有发展余地的地方作为城镇对待,以免形成社会性的误导,造成不必要的城市资本误投。(3)小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标准低
10、,协调性差。大量的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小城市都编制有城市规划,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规划千篇一律的“大而洋”,即小城市的规划大城市化现象严重,缺乏小城市特色,规划的科学性差;规划上另一个普遍的问题是规划执行无力,不到位,任意变更规划,曲意执行规划,造成城市形态差、功能缺位。小城市的建设上,建设的力度不均衡,有的数年不进行建设,出现“一成不变”现象;有的连年突击建设,造成“粗制滥造”。建设的规划指导不到位,行政和社会力量的介入频繁,建设质量、安全的监管乏力,建设的精品意识缺乏,致使小城市的建设毫无特色,普遍平庸,有的甚至存在各种隐患。管理上,小城市的管理普遍处于起步阶段,距离实现规范化管理还
11、有很长的路要走。管理的重心普遍放在治理脏、乱、差的净化、秩序化和控制违章建筑上,有的探索城市管理的数字化,但是只有很小部分的城市管理实现了净化、亮化、绿化、美化的综合目标,城市管理的环境优化、需求化管理以及市民的自我管理还只是一种理想化目标,有待进一步的管理发展才能实现。3 优化小城市发展的体系3.1 努力推进产业规划更新小城市产业的发展普遍存在自发的历史选择性、盲目性和无序性,存在着结构单一、规模偏小、管理落后、技术欠缺、资金?乏、市场迷茫等问题,对区域和城市的发展缺乏应有的带动作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小城市的产业发展规模小、现代化管理的层次低,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普遍不清晰、不
12、明确,产业集群发展及产业深化升级发展普遍欠缺,比较流行的是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抓住什么项目就是什么项目,难以形成促进城市产业发展的统一意志,产业优势和产业竞争力很长时间培育不起来。小城市要摆脱区位、人口、历史文化以及现代市场经济带来的阻滞影响,就必须要着眼区域和小城市的实际情况,搞好产业规划更新工作。一是要确立小城市发展的整体战略,为产业发展目标定好位;二是要整合现有产业资源,为产业的振兴找到最为实际的突破口; 二要努力寻找制约本地产业发展的根本性瓶颈因素,釆取治本之策,为产业发展解套。3.2 努力挖掘整合城市资源,培育新兴产业纵观我国小城市的发展,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小城市的传统产业脱壳千计
13、划经济体制,受限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布局,涉及到小城市的范围较窄、规模较小、层次较低。小城市要进行较快发展,必须立足于小城市自身的实际和区域自然地理耍素、人口要素和历史文化要素等实际状况,综合运用现代新科技、新知识、新方法,深入地对具有关键性激发和催生产业发展作用的资源进行挖掘整合,形成新兴产业,进而形成带动城市发展的新支撑。对城市资源的挖掘与整合,要从城市的固有的资源禀赋着眼。大量产业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区域资源对于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具有阶段性,在对资源的分析研究上,需要不断地深化。过去没有发现的资源,现在很可能以新的资源面貌大量出现;过去对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接近尾声以后,原有资源及其废弃物又因
14、新功能的发现产生新产业;要注重从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着眼,开发城市旅游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需求越来越分化,也越来越细化,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已经呈现出多元文化追求、多元休闲需求的新特征,这就为小城市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3.3 努力改革户籍制度,不断满足产业创新的人才需求我国现行户籍制度是在人口户籍管理的历史传统基础上针对现阶段人口众多、二元社会特征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一系列现实状况而实行的带有阶段性特点的户籍管理制度。从目前小城市发展的客观现实分析,小城市产业发展滞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口的集聚度低,技术人口偏少,智力的支撑力度低。推进小城市的户籍制度
15、改革,一是要积极探索并大力推进区域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创新,认真落实宪法规定的关于土地是农民的资产形式的法律规定,使人口与土地有机地分幵。土地管理可以探索有机分理的方式方法,探索实行土地的有机整合和集约经营办法,从而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并增加收入,提高进入城市就业生活的能力。二是要改革户籍与居住挂钩的制度,构建以就业为主要量化指标的城市公共房提供机制。比如,区域内农民工在小城市经商务工满一定时间,达到一定的纳税额或社会保险缴费额度,即可享受城市市民的一切待遇。三是改革户籍制度的重心要放在培育高素质的市民群体上来。制约小城市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是服务和支撑产业发展的技术人才、市场营销人
16、才、管理人才较少。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如果企业家队伍严重缺乏,将会直接制约城市产业的发展,影响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一般地只有当高素质的市民群体发展到一定密集度,才会出现一定数量的高端专门人才,比如企业家就是如此。因此,小城市要构建城市产业发展的坚实人才支撑,就必须培育一个知识化、高素质化的市民阶层。四是要积极构建人口的合理流动机制,打破城市之间人口流动的藩篱,以适岗、适业、活居为标准,推进人口的自由有序流动,破解城市人口地缘单一、流动不畅以及外来人口对本土人口影响、带动、冲击严重不足的难题。4 总结尽管中国小城市发展由于历史因素和制度因素面临的问题还很多,困境和阻滞因素层出不穷,但只要正视了存在的
17、问题,借鉴国外发达的发展思想并结合中国区域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问题,就一定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国小城市发展取得的成功也必将影响并推动中国区域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参考文献1 毕琳,我国城市化发展研究D,溥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工程人学,20052 博殷才,制度经济学派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 162-1663 陈炳水,现代城市发展与管理研究M,北京:屮国环境科7:出版社,2007, 144 段成荣,关于当前我国人U流动的几个问题J,科技导报,1999.045 国家统计局,2011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3716 辜胜阻、简新华,当代人口流动与城市化D,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7 何念如、吴煜,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序言, 2-17、17-24、62-758 李小建等,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7-1689 马春辉,中国城市化问题论纲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丨、13-7510 宁越敏、张务栋、钱今,屮国城il/发展史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1994, 389-390,418-45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