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重点知识.docx
《人类学重点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学重点知识.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类学人类学研究的对象:文化 文化是一个共享和协调的意义系统,社会成员通过阐释经验和发生行为习得这个意义系统,并将这一系统付诸到实践中去。 前半部分定义:文化作为象征意义系统 后半部分定义:文化的学习过程 人类学的基本原则: 文化整体观(holism): 较之其他学科如经济学、政治学对社会生活某一方面的关注,人类学因其文化概念的特性和学科发展的历史特点,具有更为全面和完整的视野:在着重关注于某一问题的同时,也非常关心这一问题与文化的其他方面的相互勾连和影响。 文化相对主义(Culture Relativism)将文化看成一个自成体系的实体。不同的国家、地区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文化是多样的、特
2、殊的、相对的,不同文化之间并无高低优劣之别,不存在一个外在的、绝对的“低级”与“高级”,“野蛮”与“文明”判别标准,而是要在具体的历史、社会和环境中来考察文化,每一文化都有它内在的价值。人类学的使命 人类学的使命:跨文化沟通和理解 跨文化沟通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方面,“化生为熟”突破本土或本地文化的限制,深入研究异文化,“拯救那些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使之幸免于激烈的全球西方化的破坏”; 另一方面,“化熟为生”利用异文化对本文化进行反思和批评,“瓦解人们的常识,促使我们重新检验大家想当然的一些想法”。 “文化相对、伦理互通,历史个别,人性普同”(张海洋)人类学的方法1、田野工作(field
3、work) 人类学家主张,要认识人文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我们需要深入地观察具体的人的生活,而要进行这种观察,人类学要求运用实地观察的第一手资料。在实地调查中,我们集中在一个地点住上一年以上的时间,把握当地年度周期中社会生活的基本过程,与当地人形成密切的关系,参与他们的家庭和社会活动,从中了解他们的社会关系、交换活动、地方政治和宗教仪式。人类学家称这一基本的工作为“田野工作”,称“田野工作”的基本内容为“参与观察”。现代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出现促进欧洲人类学家和美国人类学家搭达成一个共识:文化的描写必须以直接参与和观察为基础。 系统的田野工作方法:(马林诺夫斯基) 部落组织的固定轮廓与定型
4、化的文化项目(规则、传统、习惯等),必须以翔实明确的大纲记录下来。(“骨架”) 日常生活与普通行为的资料,(“血肉”)要以某种民族志日记的形式来收集,这只有密切接触土著人的生活才有可能。 土著人的观点、意见与说法。(“精神”)语言材料集成和土著人精神的资料。 * 采用参与、观察、访谈、民族志日记、拍照、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等具体方法来探究“当地人的观点”。 2、民族志(ethnography) 在表述风格上,社会与文化人类学采用的是较为微观的社会文化整体描写法或所谓的民族志方法。田野工作回到自己的家园之后,人类学者以一定的叙述框架论说这种参与的体验和发现。人类学家把这种基于社会文化整体的观点写
5、成的专著或报告称做“民族志”。 民族志中的“主位”和“客位”问题: 主位(emic): 局内人的解释,“当地人的观点”(根植于我们所研究的社会、社区或群体的解释)。 客位(etic): 局外人的解释,客观、科学的观点。 人类学的用途:一门“无用”的学问: 这样一门学问教的不是怎样治理人,而是怎样理解人;教的不是怎样在社会中获得经济和政治的成功,而是怎样理解人的经济和政治追求。因而,相信“学而优则仕”或“学而优则商”的信条的人,读了人类学会觉得这是一门“无用的学问”,是一种“衣食足”之后的额外享受。 一门对人最有帮助的学问,一般不是追求权力和利益的手段,而是一种“离我远去”的思想,作为一门关于人
6、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学问,人类学从非西方的、“原始的”、“古老的”、“简单社会”出发,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最基本层次,让我们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和一个久远的时代,体会到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性,体会到它的合理和不合理性。 进化论:一、古典进化论学派(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古典进化论学派是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学派,所以它的产生也可以看作是文化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正式诞生的标志。该学派真正成熟的标志应当是泰勒的原始文化(1871)和摩尔根的古代社会(1877)两部巨著的问世。古典进化论者的共同观点: 1、各族文化都遵循同一路线向前进化,程序上固定,时间上并不一致。各民族生活和文化上的差别是由于他
7、们各自的发展水平和所处的阶段不同而造成的。 2、用人类本质的一致性观念来说明文化发展的单一性。人类本质的一致性就是人的心理的同一性,同样的心理和精神活动必然产生同样的文化发展规律。 3、整个世界是依自然法则运行的,无论对自然世界还是社会的运行来讲都是如此。 摩尔根的家庭史研究: 摩尔根通过研究亲属称谓制度,划分了家庭在人类历史上依次发展的五个阶段。 第一,“血缘”家庭。第二,伙婚制家庭(也称“普那路亚家庭”) 第三,偶婚制家庭第四,父权制家庭。 第五,专偶制家庭。 原始社会分期理论: (1)蒙昧时代蒙昧低级阶段:以野果和坚果为食物。蒙昧中级阶段:食用鱼类和使用火。蒙昧高级阶段:发明了弓箭。 (
8、2)野蛮时代野蛮低级阶段:制陶技术的产生。野蛮中级阶段:东半球始于动物的驯养,西半球始于用灌溉法种植玉米和食用土坯、石头来建造房屋。 野蛮高级阶段:冶铁术的发明和铁器的食用。 (3) 文明时代文字的发明和使用。进化的理论包含着一种西方中心的普遍主义思想。当时的西方人类学家简单地把英、法、德的穷苦农民与欧洲以外的其他民族等同看待,视他们为低级的古老文化。用所谓的“科学”方法将这些文化排列组合成一定的时间顺序。野蛮文明 落后先进 愚昧科学 非西方西方 传播论:弗里德里希拉策尔(Friedrich Ratzel,1844-1904)是慕尼黑大学和莱比锡大学的教授,主要著作有:人类地理学(两卷本)、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类学 重点 知识
限制150内